新疆巡撫陶模,看到扉頁目錄上的這幾行標題文字,就迫不及待地急忙翻開了第二頁。[我搜小說網]()
從第二頁開始,就是新疆的經濟規劃與其它計劃、規劃,王致鳴事先就考慮到陶模這類文人的閱讀習慣,都是采用繁體字、文字豎排、大號鉛字編印的文件。
陶模雞啄米似的一目十行地迅速瀏覽下去,很快就沉浸在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渾然不覺面前還有前來拜訪自己的客人,他的臉上,時而是亦喜亦憂、時而忽紅忽白,鼻息也逐漸地粗重起來了。
迅速瀏覽完經濟規劃後,他手捧翻開的文件夾,坐在太師椅上閉目沉思片刻,在他微閉的雙眼里面,隱隱約約地露出了一絲精芒,他迅速低頭繼續看第二份教育規劃。
這次陶模的表情,就有些人情味了,他時而撫髯微笑,時而皺眉凝思、或擊節叫好,興奮得滿面通紅,眉眼之間的皺紋上,布滿了一絲絲的笑意,把他那憂國憂民的文人性格,倒是旁若無人、毫無遺漏地表現得淋灕至盡。
一份兩百多頁的文件集,陶模如醉如痴、翻來覆去地看了十幾個小時,也思考了幾十個小時,他渾然不覺拜訪自己的客人,早就已經悄然離去,他仍然沉浸在這幾個規模龐大、而又效果輝煌的方略之中而不能自拔,在隨後的幾天日子里,他流連忘返地趟漾在自己的遐想與展望之中。
原來,王致鳴看到這位以文弱書生的身軀。歷史上在隨後幾年的時間中,與貪婪而又強大的沙俄帝國針鋒相對,竭盡全力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清廉官員,已經不可抑制地陷入了這份門類眾多、詳細完善的規劃與計劃之中的陶大人。已經進入物我兩忘境界的狀態時,他就吩咐隨員們悄悄地離開了巡撫官衙的中堂,他出來後,就告訴守在門旁的陶模家的管家︰不要打攪你家老爺,按時給他準備吃喝,其它的就不要管他了,你家老爺可能會像上次一樣,在這里參詳朝廷大事。你家老爺有任何需要或任何危險。請通知我留在這里的隨員,我會盡快地趕來。現在,請你帶我去拜見夫人,我有些事情需要與夫人和大少爺商議。
陶府管家也是看過幾場露天電影的。知道眼面前的這位大人,就是打敗西洋人的大英雄,他在電影中也看到了王致鳴在法國巴黎簽訂條約時,西洋人對王大人的敬畏和惶恐,對這樣的大英雄。他也不敢怠慢,吩咐從人照看老爺後,就前面引路,帶領王致鳴去後堂拜見夫人。
王致鳴的目標主要不是針對陶模的夫人。而是針對陶模的公子——陶菊存,又名陶葆廉。字拙存,一八六二年出生。歷史上卒于一九三八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現年三十歲。
這是與譚嗣同、陳三立、徐仁鑄三位官宦子弟齊名的「維新四公子」之一,又是一位歷史名人。
當然,在這個時代,他是注定不會再有這項殊榮了,因為,三少爺看中了他,準備邀請他參加到新疆的大建設之中去,近幾年之內,他是沒有機會或時間,到京師去閑逛的。[我搜小說網]***
歷史上,陶菊存在隨陶模到新疆赴任迪化知州的路上,為後世中國西部的地方風俗、人文、地理、民族研究,留下了豐富的文字資料。在隨父赴任的途中,他沿途逾長城、渡瀚海,經古代蒲類【今巴里坤】、車師【今吐魯番】等地,行程一萬一千兩百余里抵達迪化。陶葆廉以日記方式,生動地記述了途中的所見所聞,著成《辛卯侍行記》。該書除記日月程途、酬應往來之外,詳述各地地理形態、戶口變遷、人心風俗物產的異同,並對某些民間流傳的古代傳說,或加考證,或加澄清;對上古堯舜禹關系的考據推理,對回、蒙古、吐蕃、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淵源變化,均有提綱挈領的綜述,使該書成為晚清西北史地學的一部力作,也是今天研究西北地理的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對這樣一位思想開明、相對不是頑固、保守,深受其父影響的年輕人,王致鳴為他安排了兩個職位,一個是參加民俗考察隊,對新疆各地的民族、民俗、風物、地理進行普查,負責編撰《新疆民俗風物志》、《新疆民族史》、《新疆音樂舞蹈史》等三部史料著作。另一個,就是直接參加新疆的工程建設、或軍墾、或移民工作。
對陶大公子的這兩種安排,都能夠既幫助其父治理新疆、以盡孝道,也能夠鍛煉他的實際工作能力,陶模必然是不會反對的,而能夠參加維新運動的陶菊存、陶大公子,也斷然不會拒絕這種為國家強大效力的機會。
自然,王致鳴也不會一見面就發出這樣的邀請,與這種舊式教育培養出來的文人打交道,還是要先吸引他,再折服他之後,以他感興趣的事情來邀請他加入,才可能事半功倍,王致鳴的計劃是「請君入甕」。
王致鳴為陶大公子準備的禮物是兩種,第一種是一些資料和設備、野外裝備,資料內容是環球出版集團組織的大型探險和地質考察活動的動態資料,上面是各個考察隊、探險隊的進展和收獲,考察隊、探險隊的專家、學者們的考察報告匯編節選,以及專家、學者著作的出版情況,與在各國產生影響的報道剪報復印件,設備就是包括最新的中焦變焦、廣角、標準鏡頭齊全的一部「鳳凰」牌照相機,一套野外暗房與沖洗設備,一部便攜式磁帶錄音機,裝備是一輛悍馬沙漠越野吉普車,一支「雷神13」散彈槍、一支軍用****、一把軍用多功能刀,全套的野外宿營裝備和服裝。一本「黑水公司高級督察」證件,憑此極少頒發的證件,陶大公子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黑水分公司或辦事處,得到高規格的支援和服務。
這批禮物。是以陶大公子所著的《辛卯侍行記》,為由頭而設計的,可謂是「投其所好」,也算是價值不菲。當然,陶大公子如果有興趣繼續從事考察活動,也會安排他進行短期的駕駛、武器和設備使用、野外生存和基本作戰技能等方面的訓練。
在陶大公子外出考察時,還會為他安排一支精干的騎兵或機械化小分隊,以保護他的安全。小分隊的裝備就先進了。將配備大功率電台,和與空軍的聯系頻率,以便隨時得到航空兵的各種支援,小分隊除了安排騎兵的選擇之外。也準備在必要時,騎兵小分隊以一支裝甲排代替,配備一輛型、兩輛型野貓,兩輛裝甲悍馬,以野貓和悍馬上面安裝的一門二零機關炮、兩挺一二七重機槍、五挺通用機槍。裝甲步兵攜帶的榴彈器,足以應付一般性的武裝力量,對小分隊所發動的襲擊。
王致鳴有信心去蠱惑陶大公子,繼續對新疆地區進行民俗、民風、地理的考察。
來到後堂。拜見了陶夫人、送上精致的禮品之後,王致鳴就與陶大公子。在他的書房內進行了一次交談。
陶菊存也對這位年紀輕輕,就做出這般驚天動地的事情。而享譽國內外的王大人,心存敬佩,還有那麼一點點地崇拜,也有那麼一點點的妒忌和羨慕交織在一起的復雜情緒。
當時,他在知道大清國打敗了東洋人和法蘭西帝國之後,也為之興奮過,後來從好友們的來信中,才知道促成大清國這次輝煌勝利的關鍵性人物,居然是一位比自己還要小八歲的年輕人之後,心中也就有了那麼一絲絲的不服氣的情緒滋生出來。
這次機場守備團,連續放映了三天的露天電影,他也隨同其父一起連續看了三個晚上,看完這些實況紀錄片之後,他也像陶模一樣,閉門不出了幾天,只是他要出來吃飯、向母親請安,而沒有完全與世隔絕而已。
不過,靜心思考了幾天的陶大公子,最終也就被這種自己最終無法擁有的機會所折服,他知道,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擁有王致鳴那樣的實力,也就不可能也取得這樣輝煌的勝利,他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
王大人是有備而來,專門與東洋人和西洋人較量的,這不是王大人僥幸,而是在充分準備後,以雷霆萬鈞之勢,有意拿東洋人和西洋人來殺雞儆猴,以警告其它的西洋國家,不要再像以前一樣打大清國的歪主意。只是王大人自己發明、制造的大量飛艇,以及不用電報線的無線電報機,就不是他能夠望其項背的,他也算是開明的年輕人,知道那里面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也不得不放段,與王大人談判購買飛艇、無線電和飛艇、無線電台的制造技術,甚至是不惜把面積巨大的西北澳,都拿上了談判桌,以換取飛艇和無線電台,以及制造技術。
他也知道,什麼時候英國人會在中國人面前這樣規矩了?也只有在王大人打敗了法國人之後,只能是英國人自忖無法對付王大人的飛艇和無線電,才不得不低下了他們那高傲的頭顱,與王大人進行談判。
就是王致鳴沒有公開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的談判細節,陶菊存也大約知道,這種談判,一定是王大人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不會像滿清朝廷一樣,在西洋人面前始終都處于被動和被宰割的處境,僅此一點就會讓他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只是他也不明白,從國內出洋才四、五年的王大人,怎麼就會迅速致富、而且是一夜暴富,並擁有了這樣一支恐怖的軍隊呢?
不管怎麼說,這樣強大的軍隊,總算是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否則,大清國的命運就將再次陷入危機之中。
想通了這些關節的陶大公子,與他父親不一樣的是,他不由自主地蒙生出了為王大人效力的想法。他認為,只有跟著王大人,中國才有希望擺月兌西洋列強的欺辱和侵略,中國人,才可能與西洋人真正平等,中國才可能有一個安寧的環境,民眾才可能休養生息。
當然,作為一位滿清朝廷正二品官員的衙內,一個大清朝的舉人士子,要去效力一位只是秀才出身的官員,的確是有些不那麼令人舒服的,舊中國的讀書人,從來都是不輕易服人的,他們只服從于權力和官位。
這也是當時中國國內大多數讀書人的一種普遍心態,原因也就不外乎是自視甚高,更因為傳統的等級制觀念作祟,毫無疑問地就制約了人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在這些讀書人的眼中,王致鳴不外乎就是一名秀才而已,只能算得上是讀書人有功名之中的最低一級罷了。
那個時候的讀書人,還是有大多數人都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好在王致鳴現在滿清官員系統之中,還算得上是位高權重的人物,否則不知道又會有多少讀書人月復誹他,甚至是像阿q一樣,極其驕傲地不屑于與他為伍?
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時期中的大多數讀書人,是都只看重你的功名等級,以及你的權勢大小的,在他們的眼楮里面,也就只剩下這兩樣玩意兒︰
功名,就意味著你有做官的機會!
做官,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發財致富!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千里做官只為財……
這與後世的民國或天朝的官員們,都拼命地想升官,不少不是官員的人,也都拼命地想爭得一個公務員的身份、在爭取做官的道理是一樣的,其核心也就是為了那黃白之物或紅票子、死人頭!
國家和民族、或民眾與人民的利益,在他們大多數人的眼里,不過是做官與斂財時必需的一種道具,或一件金光閃閃、波瀾絢麗的掩飾物、遮羞布而已,在升官發財的根本利益驅動下,不妨把這些所謂的大義,拿來拉大旗作虎皮,以國家或民族、或人民、或民眾、或百姓利益的大義名義,來掩飾自己去實現發財或升官的理想、或奮斗目標。
這些就是在中國歷代社會各個階段中,都是極其合理、又甚至是合法,或約定俗成的一種官場游戲的基本規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