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巍巍,世家千萬,但絕大多數的世家都是不入流的角色,能稱得上級別的百不余一。
納蘭紓予所在的唐家算是能稱得上級別的大世家,它和俞家、馮家、李家並稱為溪城四大世家,而且他們都屬于——赤級宗門。
普通的世家,能出一個劍客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一個赤級宗門,至少擁有五名劍客,劍者更是不計其數,甚至還有劍師強者的存在。
「弱肉強食」,這是納蘭紓予在五年前明白的一個道理。他埋怨過家族,但更恨自己,恨自己的弱小。
「我要變得強大。」納蘭紓予幼小的心靈被烙下了一個永恆的烙印——他需要力量。
不再是守護,而是力量。有了足夠的力量,才能夠去守護;有了足夠的力量,才能夠選擇是否去守護。看著自己想守護的事物毀滅在自己眼前,那是一種很心痛的感覺,那是徹底的失敗,他不想做失敗者,他想要決定自己的命運。
多年以後,當他站在眾人難以企及的巔峰,決定著無數人的命運時,時常會為一個問題感到困惑︰這是否是他想要的命運?也許,「決定自己的命運」和「自己想要的命運」唯一的交點,恰恰是在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而這個選擇又是無法避免的,對此他只能無奈苦笑……
唐家是一個傳承了數百年的大家族,直系、旁系子弟上千,再加上他們的眷屬、族人、門僕,以及一些依附的供奉和下級世家,總人口有上萬,其中習劍的就有數千。
習劍需要資源,既使唐家是一個大家族,資源也不是無限的,所以唐家的弟子分為內宗弟子和外宗弟子。
內宗、外宗,一字之謬,差之千里。
內宗弟子是家族未來的希望,所享受的福利待遇遠非外宗弟子可比。他們不僅有更好的修煉和居住環境,每月還可以領到有助修煉的丹藥。更為重要的是,每個內宗弟子都可以獲得一門中級劍技,達到一流劍者層次後還可以獲得一門高級劍技。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劍技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按照家族的規定,所有直系子弟直接進入內宗,而旁系子弟則被分入外宗,每年年終會有一次測試,凡是二十歲之前達到劍元氣五層也就是三流劍者的外宗弟子就可以進入內宗。
二十歲是一道坎,如果在二十歲都達不到劍元氣五層,也就終身沒有晉級劍客的希望了,家族當然不可能再把資源浪費在這些人身上。所以凡是到了二十歲仍不達標的弟子就會被驅逐出外宗,分配到家族在各個地方的產業,他們的劍道之路也由此終止。
一般來說,資質較好的劍者,可以在凝練出劍元氣後的十年內踏入三流劍者的境界,而納蘭紓予卻只用了四年的時間,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聚元丹。
聚元丹,良品低級丹藥,一千兩銀子一枚,能讓二流劍者以下處在劍元氣每層巔峰的劍修在突破時增加三成的把握。
父親當年身為家族供奉,身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倒是給納蘭紓予留下了一些積蓄。在父母遇難後,他便把父母存在家族錢莊的近萬兩銀子提了出來,可以說,那時的他也算是小富人家。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小富並不是納蘭紓予的追求,他追求的是無上的力量,有了力量,一萬兩銀子算什麼?
于是,他把一萬兩銀子全部花在了聚元丹上,就靠著這十枚丹藥,納蘭紓予在四年的時間中順利突破到了劍元氣五層的境界。一萬兩銀子,省六年時間,很值啊!
一萬兩銀子是什麼概念?
一個普通的內宗弟子一生的積蓄也就這麼多,更不用說外宗弟子了。
所以如果有一個外宗弟子被一萬兩銀子砸到頭上,而他又沒被砸死砸瘋的話,他會怎麼做呢?
他會想︰「哦,我已經提前完成了一生的斂財任務,該回家吃飯了。」吃完飯後,他還會想斂更多的財,但若想讓他把剛吃到嘴里的象牙吐出來,他會說自己是狗。
納蘭紓予不是狗,所以他沒銀子了。看了眼空空的丹瓶,他無奈道︰「又要去收羅些草藥了。」
走在蔥郁的樹林中,當一個果子砸到納蘭紓予頭上的時候,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繼而低下頭。
「水雲果?可以煉制良品高級丹藥的水雲果?」
這里已經不是龍背山脈了,而是離溪城最近的一個一階禁地︰迷霧森林。
所謂禁地,里面的動物已經不再是可愛的老虎了,而是魔獸;所謂一階,里面的魔獸最高也就一階巔峰,不會有二階以上的魔獸。不過,即使是一階巔峰魔獸也不是納蘭紓予現在可以抗衡的,所以他從來都是在迷霧森林的外圍徘徊,撿一些能夠煉制丹藥的花花草草,拿回家族賣掉。
撿起水雲果,納蘭紓予抬起了頭,可惜沒看到第二個果子,如果有的話,他倒不介意頭上被多砸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