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大明朝正德年間。
今晚四更,當巡更的打更聲,在深夜里傳來,這里,卻是人聲鼎沸。
這里就是威震天下的紫禁城的午門口。
因為,五更天,皇上就得早朝了。所以,各位大人,必須得早來,然後,在各自的位置等候。
只見一頂頂大大轎子,紛紛來到,,一個個的大臣們,都走下了轎子,向著紫禁城,里走去。
也有武將騎馬來的,只見,那些將軍,到來之後,下馬,將馬交給手下安頓,然後也向著那黑漆漆的宮牆的門洞,走去。
「張大人好!」
「李大人好!」
「請請請!」
「王大人好!」
「馬大人好!」
「請請請「
大家彼此客氣著,寒暄著,一起走向那個王朝最高的權力之巔。
無數的悲喜劇曾經在這里上演,這里是無數英雄渴望的頂峰,這里也是無數的悲劇起因和結局的地方。這里是最有權勢的地方,無數的命令從這里發出,傳到王朝的每個角落。
當五更天的時候,這里停止了一切的喧鬧,因為,紫禁城的大戲,正在太和殿里上演。
太和殿上,此刻正安靜一片,在凌晨那神秘氣氛里,這里,一片的威嚴。
只見大殿的正中,皇上,正德皇上,正端坐著。神情肅然。
這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做皇帝的第十個年頭,只見他面目俊朗,雙眼如星,也許是祖上的福澤太厚,到他登基的時候,雖然十五歲登基,可是大明朝依然強盛,外無大的強敵,內無大的憂患。
曾經被先祖太祖皇帝朱元璋和一幫大明開國功臣趕到草原上的大元朝,依然如那匹沒治好的病馬,依然沒法給大明以更大的威脅,有的,只是好像給明朝居安思危的一個理由,給他這樣的太平天子,可以自封威武大將軍親自到前線視察的理由。
朱厚照還記得那日,當他帶著大軍,親臨對抗大元的最前線大同宣化的大都督府,那日,風正獵獵,旌旗飄揚。
「威武,威武,我朝威武!「
所有的士兵都在風里大聲呼喊。
朱厚照是如此的得意。他想起了太祖朱元璋的威風,也想起了成祖朱棣的威風。也想起了當年大元朝最強大的時候,他笑了,他想起大元朝當年橫掃天下,如今,卻在他的面前,成為一個病貓。
這樣的機會,可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有的。雖然他的才智武功,在歷史上,都不是最好的,可是,他好像確是非常幸運的一個皇帝。因為,他可以和帶兵和曾經強大的大元朝打仗,如小孩過游戲一樣。
然後,全身而退。元朝,依然是病貓。而他,確是中華帝國的大皇帝。
雖然,遠方還是有蠻夷未服,比如,那個東瀛島上的倭人,當年居然對太祖皇帝說啥中華文明自宋代就已滅亡,現在他東瀛反而是我中華文明的傳承之地,居然很多年不服我大明。
不過,他們現在陸續派出了使節,想和我朝做貿易,做不做隨他去,我朝威武天下,對于這樣的表里不一的國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他來了,我朝還大量的賞賜于他,真是不識好歹。
另外還有一些蠻幫,比如那個安南,在我中華歷史上,曾納百越入版圖,可是在歷史中,那個蠻夷之國卻總是背叛,而且,在大宋時候,居然還強盛一時,還能組成大軍,攻到我廣西的南寧。我朝建立後,居然也是不服,不過我太祖皇帝頒布詔書,上面列了很多不征之國,太祖皇帝真是聖明,奠定的一些原則,使後世收益,因為那些國家,完全就是雞肋,征之不武。
我強大的大明朝,在成祖朱棣的時候,派了三寶太監鄭和,三次下西洋,西洋各國首領,開始來我朝進貢,那些首領,里面很多是非常驕傲的,最開始有幾個,始終不拜我成祖皇帝。
直到,我成祖皇帝帶領他們參觀大明朝當時最威武的北方四鎮,看到我大軍兵器如雪,軍令如山,騎兵疾如風,步兵徐如林,攻如山崩地裂,守如泰山巍峨。
最傲慢的蠻夷首領都心服口服,帶頭跪拜我成祖。
那是我大明朝最輝煌的時候。如今,傳到我這代,雖然我少年登基,可是,靠著祖先的威風,我這個皇帝,當得,實在在舒服。
只是,在這舒服的後面,我,這個皇帝,到底我想得到的,是啥呢?
在那個煙霧彌漫的朝廷之上,當大明朝的文武百官都在膜拜之際,這個大明朝的皇帝,在苦苦的思索,不過,大家是不知道,他在思索啥的。
然後,百官都紛紛開始施禮
「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有事請奏!|」
「謝陛下!」群臣紛紛說。
于是,在這樣的開場白中,各位大臣開始了一天的早朝。
他們或者有要事要稟報,或者有彈劾要報告,在大概兩個多時辰的早朝中,一一得到處理。
戶部報告了河南一帶最近發生的事情,請皇帝批示,吏部報告了最近的一些官員的升遷考核情況,禮部講了即將接待的一批外國使臣的接待情況,工部匯報了正在修建中的一個朝廷祭祀的場所的情況,刑部將皇帝上次提出的大赦的事宜如何操作,做了稟報。兵部將本年度的征召和訓練事宜,做了稟報。
這些林林總總的事宜,在前朝,一些皇帝,是不管的,可是正德皇帝即位以來,他慢慢的都要求大家隨時稟報,然後,各種處理結果他也要要,各位大學士也非常盡職的把各種情況都報告與他。
整個王朝的內閣系統,運轉也正常。他非常滿意首輔大臣楊廷大人的工作,正是他出色的工作,能帶領各位大學士,一起監督好各部,以及其他的王朝的部門,使整個朝廷能正常的運行。
當大家的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的時候,正德皇帝滿意的對大家說「各位大人都辛苦了!
「皇上辛苦!」
「辛苦嗎?」他自己給自己說,然後微笑著說︰「今天就到這里,散朝!」
于是各位大人依次魚貫而出。
偌大的一個太和殿正殿,一下子空空蕩蕩。仿佛剛才的王朝最高的會議,是不存在,只是一個虛幻。
這點,在很多年後的現在,當每個游客來到那個曾經威嚴的太和殿,都有這樣的感受。
那些大臣,散朝的時候,和早上剛來的時候,那個神情,是大不一樣。
除了一些比如有事情要馬上去處理的,以及一些被人參奏,說了壞話的,被皇帝訓斥的,雖然這個皇帝有些德心善良,不大很殘暴的對待大臣,但是被訓斥了,還是心中不舒服,心里詛咒了一萬遍參奏自己的那個人。
不過,這些人,各自想著自己最想的事物,心情,一下子就開心了。
比如,禮部的王大人,想起自己的老部下,從遙遠的貴州來拜見自己,還帶了自己最愛貴州的茅台酒,那個酒呀,王大人想到就流出了口水,我得叫上平日和我詩歌唱和的張大人,一起去喝,這次,我們要不醉不歸呀。、
而吏部的張大人呢,此刻想著那個今天,我曾經提攜的江南杭州的知府,給我送了一個戲班子,說那是越劇,據說,她們的唱腔,足以使人神魂顛倒,那個叫王天樂的知府,當年,在北京城,四處無門的樣子,我還清晰的記得,記得第一次,被朋友引見到我這里來的時候,我正在看徽戲,那是我的一個門生特意請來給我助興的,當那個王天樂來的時候,他靜靜的恭候在我身後,我開始還沒看到他,當我被台上一個武將的長槍一跳,好像那是說的說岳里的挑鐵籠車吧,那長槍一挑,我一下子就喊好!
「好!「我當時大聲鼓掌,我這時听到了我旁邊一個人,也喊起來,也使勁的鼓掌。
我回頭看,這個人,是個陌生人,只是,從他的那個反應機靈勁,我就喜歡上了他。
「你叫啥名字呀?」
「稟告大人,我叫王天樂!」
「王天樂,這名字取的好!天天快樂!真是有福之人呀!
‘哪里,哪里,大人夸獎了,大人抬愛,以後如果大人不棄,我當跟著大人,任大人驅使,那時,才是真正的福氣呢!
我當時就樂了,哎呀,這個王天樂呀,真是個機靈人呀。
于是,我就想法,給他找肥缺,正好杭州知府空缺,我就讓點名,讓他出任,這個王天樂,居然沒讓我丟臉。你想呀,上上下下,多少人在盯著這肥差呀,要是出了差錯,我這禮部尚書的位置,還能保得住嗎,還好這個王天樂呀,一到杭州,就把這上下弄得服服帖帖的。
我听說這家伙呀,車沒到杭州,就要求停車,還真一步步的走到杭州地界,那些個迎接的鄉紳百姓,那個驚奇的。說這位大人,不簡單呀。
這個王天樂,當時還給大家演說一通︰「各位鄉親父老,本官王天樂,承蒙朝廷抬愛,來到貴地做一方父母官,我當竭心盡力,為本地謀福澤,為百姓造福,本官隨不敢說百分百清正廉潔,但是可以保證,一定做個清官,好官!」
那些鄉紳,一片叫好呀。
這個王天樂,還真不賴,一到了杭州,就發現那前朝蘇大學士修建的蘇堤,快到了修復的時候了,當地的百姓以及負責建設的官員向他稟報了好多次。
可是,當他提出趕快處理的時候,他手下的官員,卻面面相覷。
王天樂問道「你們干嘛這樣樣子呀,既然說了動工,為何不動呢?」
「大人有所不知,這個堤,的確是拖了很久了,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錢呀!|
「我朝如日中天,為何還會沒錢呢?」
「大人有所不知,這雖然說我朝如日中天,可是,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呀,而且常常歷史上,越是聖朝,官吏越是龐大,越是龐大,要養活他們,這個費用是很高的呀!你看,這除了每月的俸祿銀子,還有車馬費,他們的各種辦事的報銷費,這些花費,都很大,然後地方建設呢,一般都是朝廷專項撥款,余下的一些事情,都是靠地方的稅收來辦,可是,我們江南地方廣大,水鄉縱橫,需要各處用度的地方確實太多,如果這個蘇堤確實要修,那得排到很多年去了,我們目前確實還有很多急用的地方。「
「可是這個蘇堤,也是百姓民心所歸呀!」這個王天樂真的很聰明,他知道,這個堤,雖然不是最急,可是,那是一個非常得民心的工程,這個朝代,難道大家不都是這樣干的嗎?
有些不是面子的,很多官員都不去做,而面子的卻都做得非常的富麗堂皇,我大明朝的官員們,不都是如此的嗎?
這個王天樂,于是就召集鄉紳們開會了,在會上,王天樂說︰「各位鄉親父老,本官一到貴地,就接到百姓和建設官員的稟報,說蘇堤當修,本官也仔細研究過著蘇堤的千年歷史和傳承,也覺得一定得整修了,可是,我接到財務官員的報告,說本年度的計劃呢,是沒法的了,可是,這堤呀,關系著我們杭州的形象和沿湖百姓的生計。所以本官提議,這個千年西湖,是我們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地方,這個堤,一定得修。所以下官建議,我們在這個蘇堤的旁邊,修建一個東坡亭,這個亭前呢,我們樹立一個大石碑,石碑上,我們將請本朝書法最好的大學士,寫上本次修建的緣由,以及本次修復的出資人。各位鄉親父老,希望你們慷慨解囊,我們杭州的父老鄉親會非常感謝你們,而且,本朝最有才華的大學士在書寫你們的名字時候,也會反復的念叨你們,你們的名字書寫在這里,將和西湖的日月同輝,往來的游客官員,說不定哪天皇帝來到這里,也會看到你們的名字,他們都會為你們叫好!」
王大人一邊說,鄉紳們一邊想︰「皇帝會來我們這里嗎,據說我們的正德皇帝,確實喜歡到處游玩,也許來過也未可知,如果再來,看到我的名字,豈不是我也非常有面子,就是皇帝不來,那些往來的各位大人,如果看到了,以後如果我做生意或者啥的,到了他們的地界,讓朋友引見,說不定,我一遞名片,那位大人就說,哎呀,這名字好熟悉呀,那時我就說,大人是不是來過西湖,大人說,是呀,去過,我就說,我的名字就是那東坡亭前碑上出現的。
那時,大人一定說失敬失敬。那是多有面子呀!|即使那些大人看不到,就是一般的百姓,比如看到了,一邊念叨,誰捐了多少,誰捐了多少,也會念叨我的名字的嘛,那對于我來說,那當可福澤後人呀,是不是!」
于是大家紛紛的說:」謝謝大人為鄉里謀福澤,我捐,我捐,我們都願意捐資修建蘇堤!「
大家紛紛掏銀票,後來,居然差點為了多出一點而打起來了,都想多出點。、
這個王大人這時發話了,「謝謝各位父老的美意,謝謝大家了,這次干脆我們按固定金額捐,我們讓負責建設的官員來來計算,大家按照需求,捐就是了,以後,我們會大量的修復我們杭州的一些民生要地,凡是朝廷的銀子沒有撥付到的地方,我們地方自己修,那時,我們大家的善心也得到發揚,我們杭州士商的風采得到傳揚,我們杭州城也會大大的美化!」
于是大家都說好。
就這樣,這個王天樂,把杭州知府做的穩穩當當,這不,知道我快做壽了,就將最好的越劇班子給我送一個來,據說這個是杭州最好的越劇班子,都說了,給王大人的恩師做壽,一定拿出最好的演出。
這個吏部的張大人呀,一邊的樂呀,一邊在轎子里,一邊打盹,一邊在想象那吳語的演唱了。
不過張大人確實不知道,我們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會在不久的將來,來到杭州,當他看到杭州的善治的時候,龍心大悅,于是將這個王天樂好好的夸了夸,順帶著,也將這個張大人,好好的表彰了下,還書寫了四個字給張大人,上書「伯樂常有!」
而那個工部的黃大人,此刻,也沉醉在一個夢中,那就是那個京城最出名的春花樓里的新到的一個姑娘,那個姑娘據說,琴棋書畫,無所不會,是在南京秦淮河邊的出名的姑娘,叫做風中燕。黃大人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風中燕姑娘的時候,想起了前朝晏殊的一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此燕是不是彼燕呢?
黃大人還記得,那日,當他念出了這兩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時候,風姑娘低低的說道「還憶小萍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訴相思!」
當時的黃大人,感覺全身仿佛一震,他望著風姑娘那雙如秋水般的眼楮,一下,仿佛迷失了。
他仿佛迷失在了那個舊日的江南煙雨里,他仿佛記不得記得前生,也不記得自己的後世,只仿佛此刻,自己是在江南煙雨里,外面是煙雨濛濛,一個高高的樓,樓外紅黃花兒競相綻放,樓內,簾卷朝雲暮昏,自己在那里痴痴站立,一旁是鳳姑娘在為自己彈起琵琶,唱著「江樓上獨憑欄,看前朝風煙,美人如花滿笑顏,君心似何年?|
黃大人當時在那迷幻中,耳听到一陣笑聲,那笑,清脆如玲,又如天籟妙音,他睜眼看去,風姑娘正妙目將他凝望。
從此,黃大人就再沒有別的去處消遣,他每日就將自己泡在春花樓里,听風姑娘唱曲彈琴。
當各位大人都滿懷心事,紛紛離開紫禁城的時候,也有一些步履匆匆的官員從他們身邊快步走過,他們都是做實事的人。王朝是必須要這樣的人來運轉的。他們用他們的專業,來維持了王朝的各個環節的運轉。才讓皇上安心,黎民太平。
而此刻,下了朝的德宗皇帝朱厚照,換了一身的輕便的服裝,在花園里慢慢悠悠的散步。
這滿目的假山假景,好像已經激發不了他的興趣,他只能嘆息一聲。
他想起他曾經踏馬走過的河山,想起那些江南和北國風光,他嘀咕一聲,仿佛是說在,這里就是一個牢籠。
旁邊跟隨的貼身太監張公公急忙說︰「皇上有何吩咐?」
「沒啥,只是覺得有些渴了!」
「那皇上等著!」
張公公馬上對身邊的宮女說︰「快去,皇上渴了!」
一轉眼功夫,宮女就迅速將皇上喝的茶送了過來!
「這茶,這茶!」
「皇上,這是今年剛采摘的明前龍井呀,您忘記了,你上次喝了說非常好喝的!」
「哦,我忘記了,我只是想到,想到了!|」
朱厚照不說了,他其實是想起了杭州,他記起了上次有次悄悄微服出游的時候,在杭州,他想起了那些繁華的店鋪,想起西湖的煙雨,想起了那些杭州姑娘。
只是,那次,他並沒有遇到讓他中意的姑娘。
雖然說是皇帝,天下女子都是他的,可是,朱照厚卻不是誰都可以喜歡的,他最瞧不起的就是荒婬無道的皇帝,他常常拿以前朝代一些荒誕的皇帝的事情,來告訴身邊的太監和妃子,意思就是,自己要以他們為戒。
比如,他曾經給大家說起,說起隋煬帝,據說隋煬帝曾經為了自己的寵愛的女子,曾整夜的燃氣檀香,把檀香木如山般堆積和點燃,然後用無數的夜明珠,照亮了宮殿,只為了照著和自己心愛的女子在宮殿里歡愉。
「太奢侈了,太奢侈了!這是王國之象呀,難怪隋煬帝當年的最寵愛的蕭妃,後來輾轉被唐太宗李世明得到,李世明為她辦了盛大的歡迎宴會時,唐太宗以為很豪華了,就問蕭妃,蕭妃,寡人今日的豪華,比隋宮如何?
結果蕭妃只是淡淡說︰「陛下是盛世之君,何必學亡國之君呢!」
雖然唐太宗很沒面子,可是,是呀,那是亡國之君的奢靡,正常的國君,又誰敢學呢,除非是亡國之君呀!「
朱厚照總是提醒自己,不做亡國之君,他的心里呀,卻始終有想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姑娘,可是這個姑娘到底是誰呢?
他不知道,他時常想起白居易的詩歌︰「君王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不吧,我在皇帝里,不算吧,可是,我最愛的人,會在哪里呢?「
他時常在想。
這時,一個太監,拿了一個盤子過來,上面放滿了各位嬪妃的名字玉牌。
「請皇上點名,今晚誰侍寢!」
「誰侍寢,這事可是個麻煩事!」朱厚照嘆息一聲。
他想起來各位妃子的表現。閉上眼楮,隨便翻了一塊!
「謝陛下,今晚趙貴妃侍寢!臣這就去通知趙貴妃準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