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周杰倫的第二部導演作品,也是我第二次完整的看完他主演的電影。2003年我開始喜歡周杰倫,一晃十年過去了,現在我依舊喜歡周杰倫,除此之外,我還喜歡一個女孩兒。她的名字叫做莎莎,比我晚到公司一個月,由于外形時尚、舉止典雅,她很快就成了公司的焦點。而我則因為其貌不揚、不善言辭,無論走到哪里都只能襯托別人。誰也不會想到我會喜歡上莎莎,在大家的眼里,這是不可能的事。我不是那種有決心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人,也沒有奢望能夠獨享她的美麗年華,我只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情緒——喜歡一個人如果不告訴她,你怎麼知道她有多不喜歡你呢?
當時正值六月份,距離周杰倫的《天台愛情》上映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邀請她一起去看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愛情片,我很少看這一題材的電影,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共鳴。我是一個一直走背運的人,沒有一個女孩兒曾青睞過我的蜜語甜言,我所有有關愛情的文字都是憑空想象的——也正因為如此,我相信我虛構的愛情肯定比現實中的美好一點。張愛玲說,對于女人來講,愛的意思就是被愛。如果一個女孩兒甘心的別我愛,我也會喜不自禁,但遺憾沒有,因為她們有嘴巴,會拒絕——所以張愛玲又給出了總結,寵物比女人可愛,因為寵物不會說話。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電話,外出拜訪客戶,很忙碌,碌碌無為的忙著。莎莎的工作是前台接待,代表著公司的整體形象——企業喜歡用美女代表形象,本身也是對丑的歧視,是公平的缺失。公司里面的男員工,經常會跑到莎莎那里打印資料,借機聊上幾句,然後滿載喜悅而歸。我很少和莎莎聊天,我怕靠的太近會影響她的食欲,我跟自己面對面的機會都很少,一天照不了幾次鏡子,而且每次都有想笑的沖動。
後來,我們兩個開始在網上聊天,這樣我就比較自信了——雖然通過文字聊,好在不是手寫的,不然她一定會有字如其人的感慨。我們聊了很多話題,字里行間我能感覺到,她只是把我當作交談不交心的朋友,然而對于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我們聊到了周杰倫,沒想到她也喜歡周杰倫,我驚奇的想到,這是不是一種緣分——後來我才發現,這是我們唯一的緣分。《天台愛情》上映那天,我們一起進了電影院,她看電影,我看她。說實話,這部電影給我的印象並不深刻,我所有的好感都集中在了莎莎的側臉上。
後來,為了不再胡思亂想,我選擇了離開那家公司,所有人都以為我不堪工作壓力,只有我知道真正的原因。青春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無需征得對方的同意,但要想一直喜歡下去,你就不能做一輩子的雷鋒。我很在乎她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早餐吃什麼,午飯吃什麼,什麼時候不高興,什麼時候不說話。然而這一切我都沒有跟她明說過,因為我害怕,她會強迫自己改變習慣。
無濕花的美夢染你的臉龐,無落葉的溫情鋪你的方向,前塵隔海,珍重自己。這是我表達愛的方式,也是我面對愛的態度,或許這不是愛,只是心真的會痛。
十年之前,買兩張電影票,你一張,我一張;十年之後,買三張電影票,遺憾沒有一張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