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十七 新內閣首輔

更新時間︰2013-03-27

第三十七章新內閣首輔

遠水救不了近火,听說皇帝諸翀徵每天都坐在金鑾殿的台階上怔怔出神,甚至告急折子來了,他都懶得看上一眼。他已經被各種煩心的事情弄得麻木了,給蘇子散撂下一句「閣老,全靠你了。」之後,繼續坐在那出神。諸翀徵即便神游九天累了之後也不想接見大臣,他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那些大臣會說什麼,但說得再漂亮,語言再文雅,對仗再工整又能有什麼用?諸翀徵寧願回到深宮之中,而在此內憂外患之際,新皇帝獲得了一個重大發現︰自從對戰事不聞不問之後,他覺得宮殿還是那麼富麗堂皇,妃子和宮女還是那麼妖嬈和性感————比皇後好看多了。能享受一天是一天,不管怎麼說,日出日落紫荊城不還是在自己手里。

蘇子散終于奪得了內閣首輔之位,從實際權力上看,他做到了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原首輔李浴德李老大人在新皇登基之後不久,便以身體為由告病還鄉,估計這會還沒到老家呢。當然,蘇子散沒打算就這麼放過前任,正搜集罪證欲置其于死地。雖然,蘇子散不是一個好殺之人,但他很明白,只要李浴德還在世上活著,李黨那些明里暗里的頑固分子便會存有幻想。蘇子散準備對李浴德發動致命一擊,罪證已搜羅齊備,正要逮住機會向皇帝進言,只要皇帝發話,緹騎一出,半路上的李浴德就會身陷囹圄。蘇子散對皇帝很有信心,相信他會同意抓捕李浴德。李浴德一抓,便是大規模清洗李黨之日,而不是像現在小打小鬧地在關鍵職位上替換上自己人。很可惜的是,戰局越來越惡劣,蘇子散有點投鼠忌器,萬一因清洗李黨導致乾坤易置,那可就不好玩了。就在要對李浴德下手之前的那個晚上,蘇子散怨嘆一聲,最終還是把關于李浴德罪狀的密折往後壓了壓,沒有立即遞到宮里。同時連夜草擬旨意,第三次急調荊楚軍、兩江軍和周邊省份的兵力勤王,取得宮里的批紅之後,即夜快馬送出。

蘇子散從來就不是一個快意恩仇之人,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忍,什麼時候該出手。登上首輔之位,蘇子散畢生的願望在此刻得以實現,榮耀和權力集于一身,不管將來怎麼樣,他蘇子散無疑會被族譜以濃重的筆墨書寫,也將被縣志、府志大書特書,而帝國的歷史里也將有他蘇子散這個名字,在歷史的長河中,蘇子散用他獨特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他獲得了他一直想要的東西,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他都是成功的。

但此時的蘇子散卻只獲得某種滿足,沒有輕松愜意,心里背負的東西沒有絲毫減輕,反而越來越重。如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登上巔峰,卻發現前無去路,後無退路。擔任首輔這一個月里,蘇子散無奈的發現胸有成竹,悠然運籌帷幄的把握感逐漸減弱,而焦慮卻與日俱增。曾經他處于暗,如今卻處于明,以前可以暗中窺伺,相機而動,現在卻時刻提心吊膽,防人算計;以前躲在低處笑看風起雲涌,如今卻處在萬目暌暌之下,天下人都翹首以待他成為首輔之後能把大名帝國帶出困境。換句話說,蘇子散此時已是大名帝國的第一責任人,成則有功,敗則有罪。沒有人會以功過是非去論皇帝————至少現在是這樣,但絕對會緊緊盯著他蘇子散,罵不了皇帝,難不成還不敢罵你蘇子散?

好不容易成為大名帝國的首輔,蘇子散絕對不願意做大名最後一位首輔。于是抖擻精神開始全力應付當前的爛攤子,其它都可以暫時放一放,而幾處戰場上的戰事卻如火燒眉毛一般迫切。荊楚軍此時正與盤踞在玥省、圭省東部和閔省南部的黎江成匪軍相持,戰局成膠著狀態;而兩江總督集三省之力也沒能奈何牛斤省匪軍,反被這部分匪軍控制紺省南部,竟然還讓騰出手來分兵援助在桂陽城下大敗的黎江成。這讓蘇子散顏面無光,不管怎麼說,江子毅是在他的力推之下坐上兩江總督的位置的。而曾邦泉已在奏報中不太委婉地責問兩江軍到底怎麼回事,甚至暗示,兩江總督江子毅放任牛斤省回援黎江成,導致荊楚軍側翼受到嚴重威脅,不得已停止追擊黎江成的腳步,所以兩江應該要為當前戰局的膠著僵持負責。

對兩江和荊楚的戰局,蘇子散雖然著急上火,但還是不如另兩處敵軍帶給他的如山般的直接壓力。驥省的邱波利和關外的女直大軍幾乎讓蘇子散徹夜不眠————他沒有皇帝諸翀徵那麼好的心態。邱波利逼近京城,女直大軍入關這可都是要命的事情。曾經那個才華橫溢、風流倜儻、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的蘇子散現在大多數時候都愁眉苦臉,以前那種勝券在握的神采不見了。更讓蘇黨骨干心酸的是,蘇閣老那張一直以來保養得不錯的臉上竟然出現了明顯的皺紋。

當上首輔之後一個月,蘇子散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付匪軍、外寇似乎比對付官場的爾虞我詐要難得多。蘇子散熟悉並能出神入化地運用官場上的各種規則,但匪軍女直他們沒有那麼多規則,只有一個————以戰爭解決問題。誰擁有更強大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力量——暴力,誰就是贏家。

蘇子散有點想喝酒了,也許喝了酒之後能夠好好睡一覺。三月十五日,蘇子散這些年里第一次喝醉。喝酒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放下清雅的茶,端起濃烈的酒,蘇子散醉得很快。也許第二天他還是得站起來,繼續處理那些焦頭爛額的事情,但這一天晚上,蘇子散什麼也不願意去想,他只想喝醉。

…………………………………………

曾守林麾下將士已增至一萬五千人,但荊楚軍追擊近兩月,卻基本沒有什麼人員傷亡。原因很簡單,追不上,打不成。但現在好了,終于,邱波利不再瞎跑了,攻下順德府之後,邱波利大軍明顯放慢了行軍速度,開始在所過之處大肆招兵。邱波利的行蹤已經不再飄忽不定。曾守林大喜,整飭軍伍,往驥省撲過去,但他突然發現,那些在瑜省圍堵匪軍的友軍開始磨磨唧唧。追不著的時候相互之間扯皮,喊打喊殺然後到處亂撞,但現在邱波利行跡明朗,那些友軍開始「穩打穩扎」,以大約日行三十里的速度前進,每天平均行軍路程甚至還趕不上已放慢速度的邱波利大軍向京師推進的路程。曾守林多次去函催促,但信函如泥牛入海,沒有任何回音。

瑜省軍、兩江援軍的態度曖昧,這使得曾守林的幕僚不得不提醒主將︰沒有友軍的配合,即使追上邱波利也只有被打敗的份。所以他們強烈建議曾守林讓荊楚軍也放慢速度,和其他人一樣在邱波利軍後面遠遠的綴著。這樣的話,既應了朝廷的緊急勤王令,又不會讓荊楚軍遭受重大損失。曾守林當時笑了︰「這麼多人‘護送’邱波利進京,太壯觀了些吧?」

沒有太多猶豫,曾守林咬咬牙,命令荊楚軍繼續向北追去。而這時武昌方面的指示也送到了曾守林大營。武昌方面的指示沒有什麼詳細的要求,只有一個方略︰務必盡力纏住邱波利,協助京城拒賊。曾守林的幕僚組看了這道指示之後,大為憤慨。他們認為武昌方面不清楚戰局的實際情況,這道指示會讓曾守林率領的荊楚軍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並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建議曾守林拒絕執行這道指示。看他們當時的神情,要不是因為武昌的曾邦侯與曾守林的伯佷關系,他們早就破口大罵了。

曾守林翹起二郎腿,不咸不淡的說,你們懂個屁!在武昌坐著的總督,不是君;另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指具體戰術,絕不是指戰略,從來閫外之將都是受閫內的戰略指導。

曾守林沒有跟部下廢話,堅決追擊,同時把斥候範圍擴大兩倍。

武昌方面不再給他增兵,曾守林也沒有向武昌方面提出增兵的要求。事實上,增兵是不太現實的,等荊楚援兵會齊之後只怕邱波利早已到了京城城下。三月十七日,曾守林點齊麾下一萬五千將士,加速向部眾再次超過十萬的邱波利撲去。同一日,曾守山從永州出發前往連州前線。

……………………………………………………………………

曾守山這一次悄無聲息地離開永州,不再像上次那樣搞出萬民送行的轟轟烈烈的場面。凌晨時分,天尚朦朦亮,除劉岳龍第五哨之外,回永州的山字營拔營啟程,前往連州。

曾守山直接奔連州而去,沒有先去韶州曾邦泉的大本營。曾邦泉已經指示他迅速回部隊,戰斗隨時可能爆發,所以不必先去韶州謁見。三月二十二日,曾守山抵達連州城,終究比預計回城時間晚了幾天。

正好此時孟鐵從摩崖鎮回連州城,見曾守山回來自然大喜。

曾守山以軍禮相見,笑道︰「老叔,我正要去拜見你,沒想到你先回城了。」

孟鐵哈哈笑道︰「正好回來有點事情處理。來,里頭坐著說話。」

所有親衛全留在屋外,孟、曾二人到屋里坐定之後,孟鐵收起笑容說道︰「你回來的正好,大動作就要開始了!」

曾守山道︰「好啊。我可不想錯過這一場盛宴。老叔,最近形勢如何?」

雖然兩人在這二十多天時間里一直有書信往來,保持訊息暢通,但此時戰場上瞬息萬變,書信遠遠不能做到跟實際情況同步。

孟鐵道︰「雨季快到了,左金旺憋不住了。」

听到孟鐵如此沉靜而簡潔的概括,曾守山忍不住笑了笑。孟鐵說的雖然簡短,但言簡意賅,點出了連州戰局接下來的走勢。鐵字營聯合山字營在連州地區對峙了一個多月,雙方大小戰不斷,互有勝負,誰也不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但隨著春夏之際雨季的臨近,左金旺有很大可能會孤注一擲,他等不起了。

曾守山道︰「是啊,左金旺部本來是為援助黎江成而來,他絕不會想到被阻在連州這麼長時間。雙方僵持,對他不利。春季雨水本就不少,如果拖到春夏之際沒完沒了的雨季,他就更難幫到黎江成。」

孟鐵道︰「其實這時候我方和敵方已達到某種均衡,誰能堅持下去,誰就是贏家。」

曾守山笑道︰「老叔,左金旺帶領三萬人被你鐵字營五千人牽制住,心態上已經輸了。」

孟鐵道︰「這不還有你的山字營的協助嗎?應該說是我們以大約一萬人的兵力成功地阻擊了他們三萬人。」

曾守山道︰「老叔,你就別寒磣我了。山字營的情況你還不知道?就是個在戰場邊上搖旗吶喊的角。」

孟鐵搖頭道︰「守山,這你就錯了。不是我矯情,如果沒有山字營的協防,連州防局肯定會顧此失彼。」孟鐵倒真不是謙虛客氣,如果真以鐵字營**抗擊左金旺部,他也沒有把握。至少他構築的防御體系不能達到有機聯系的地步。而如果不能彼此呼應,鐵字營五千人要很難把左金旺的三萬人留下,防御體系極有可能被突破,甚至還有被反擊殲滅的危險。

曾守山道︰「不管怎麼說,老叔,你這次可是出色的完成任務了。」

雖然得到五少爺極力夸獎,孟鐵卻沒有絲毫高興的樣子,他道︰「只要左金旺部一天不滅,我們就不能說完成任務。」

鐵字營和山字營雖然是防守一方,但隱隱佔據了主動權。不過戰場上的事情,只要不到最後定局,誰也不能掉以輕心。自古以來,勝負在朝夕之間易手之事屢見不鮮。

曾守山肅然點頭道︰「說的對,老叔,謹慎點沒錯。」

孟鐵道︰「其實,如果左金旺能再堅持一段時間,就該我們著急了。」

曾守山略為沉重地點頭稱是。如果只要左金旺繼續堅持和官軍穩穩的耗下去,不孤注一擲的進攻的話,先亂陣腳的就會是官軍。原因很簡單,荊楚軍其實也等不起。韶州大營已經用密信的方式通知了孟鐵和曾守山務必在一個月內解決左金旺部,然後逐步掃平玥省西部、圭省東部的匪軍,徹底斷掉黎江成一臂。

雖然桂陽大捷,但黎江成並沒有受到致命打擊,反而頑強地遏制了荊楚軍的進攻態勢。而且紺省的匪軍勢頭正旺,即便派軍回援黎江成,削弱了兵力,但牛斤省仍然在紺省中部連續發動了進攻,十天前佔領了紺省省城南昌。

鑒于荊楚軍兵力單薄,兩江自保不暇,匪軍人數眾多等原因,總兵大營里一致認為這次剿匪絕對不會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任務,保守估計起碼需要三年時間。當幕僚和主要大將得出這個結論時,曾邦泉補充了一段話︰「這還得是黎江成‘配合’才成。如果他一直不放棄佔地稱王的想法,三四年間可能會看到希望。但黎江成回到以前那種流寇作風,那就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平定咯。」

但二月底,曾邦泉收到來自武昌的密信。曾邦侯和劉溫瑜要求他務必在一年之內剿滅黎江成,然後騰出手來對付更強大的敵人。曾邦泉當然知道兄長和劉先生所指,他也知道當今形勢之下給他留下的剿匪時間確實不多了,但要在一年之內剿滅黎江成匪軍何異于痴人說夢。到收信之日止,曾邦泉所掌握的軍隊已增至五萬余人,其中包括鐵字營和山字營,而對手號稱五十萬,當然那只是個虛數,但可戰之力只怕也不下二十萬。以五萬人要在一年之內擊敗敵方二十萬人,無論怎麼說都是一個艱巨到難以完成的任務,換個角度講,能不被對方打敗已經是個奇跡了。

武昌方面的曾邦侯和劉溫瑜等人也不是想當然地指手畫腳,從宏觀角度來說,他們擔心的是整個天下的形勢變化,而不是僅僅剿滅黎江成匪軍便算大功告成。如果沒有最終的勝利,即便剿滅黎匪,也不過是多增添一分悲情的色彩。事實上,據曾邦侯、劉溫瑜的最壞估計,留給荊楚軍的時間根本就沒有一年之久。但考慮到欲速則不達,不能給前線曾邦侯太多壓力,以免求功心切,反招敗績,所以才給出了一年時間的戰略期限。

曾邦泉收到武昌方面的戰略部署之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作,該干什麼就干什麼。以約四萬人的兵力牢牢控制韶州府地區,繼續與黎江成匪軍以及牛斤省援軍死耗,根本沒有發起主動進攻的跡象。

但曾邦泉發給連州地區孟鐵和曾守山的指令卻是以最快速度打敗左金旺,並盡快掃清玥西、圭東。連州面臨的問題和曾邦泉實際上是相似的,孟鐵和曾守山兩大營加起來的兵力大約一萬人,而敵方左金旺部卻超過三萬之眾,同樣是以少敵多。但曾邦泉似乎忘了這一茬,己所不欲,卻施于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