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02
第五十一章真正的力量
曾守山輕輕說了一句︰「放匪軍南下和放匪軍北上完全是兩碼事。」
這句話說得不重,但偏偏一絲不差地飄入滔滔不絕做著指導教育工作的馬侯金的耳朵里。他的心突然劇烈跳動了一下,似乎被重錘擊打。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人都不傻,曾守山的話指出了他的一個致命錯誤。前四五個遭受匪災的省份避而不戰,朝廷也許會睜只眼閉只眼,因為匪軍是南下;匪軍進入閔省卻突然經由紺省北上,北上,京城在北。匪軍北上會對京城構成威脅,事情的性質立即不同了,皇帝只怕也沒那麼好蒙了。兜不住的時候肯定需要一個承擔責任的人,自己極有可能會成為這個光榮的角色,這種事情只怕背後的大人物也保不了自己。再然後就是牆倒眾人推,曾經一堆一堆的爛事破事都會被翻出來,到時候只怕不是掉烏紗帽那麼簡單了。
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匪軍南下和北上確實有根本的不同啊,馬侯金越想越恐怖,手腳有點發冷。他勉強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可能發生的災難性的後果,不能讓曾守山這小子一句話搞得方寸大亂。過了一會,馬侯金恢復平靜,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看著曾守山道︰「那又如何?有些事情不是你能知道的。」
曾守山冷笑一聲道︰「我不想知道那些亂七八糟的。我就知道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你不放王伯安先生,我保你半年之內大難臨頭。」
「好大的口氣。你憑什麼?」
「你不放人,我會把我在這里看到的听到的宣之于眾,曾家會發動所有的門生故吏彈劾你,尤其是你私放匪軍,縱其北上的事情不可能遮掩得住,沒有僥幸的可能。我相信你所憑恃的後台大佬也得掂量掂量,到時候只能棄車保帥。如果你放人,我們一筆勾銷,曾家就當不知道,你自己去想辦法彌補,至于結局怎麼樣,就看你的水平和命了。」曾守山斬釘截鐵地說道。
馬侯金是真的怒了,本想賣曾家一個人情,沒想到這小子就是個白眼狼。但他也是真的怕了,如果曾家真的要攻擊他,他一點機會也沒有了。
「哼,你以為你能代表曾家?」馬侯金冷哼一聲。
「呵呵,要不是這樣,你怎麼會放了我呢?只怕現在我還被關在大牢里吧。」曾守山站在這里,不僅僅是曾守山,更重要的是他是曾家的曾守山。
「我怎麼講也是現任的封疆大吏,豈會懼你退隱這麼多年的曾家!」馬侯金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有點色厲內荏了。
「不要嘴硬了,你比我更清楚。如果你行得正自然不會怕,但你偏偏不是這樣的人。」曾守山哂笑道。
馬侯金陷入劇烈的天人交戰中,他必須要好好權衡利弊。曾守山說的不是虛言,他的身家性命正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中。
見馬侯金在思考,曾守山相信他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曾守山在等。
差不多有一炷香時間,馬侯金臉色鐵青,但還是沒有說話。
曾守山很理解他。本來這個晚上馬侯金是要和曾守山談談心,避免曾家的誤會,最好是能增進和曾家的友誼。另外看看曾守山有沒有什麼機密情報,關于王伯安的罪證什麼的。沒成想這個談話變成遭受曾守山的訛詐,偏偏這個訛詐還似乎還逃不掉。馬侯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遭遇是不值得同情的。
曾守山決定幫助他下定決心,說道︰「我跟你們說過,我在此之前已經寫信回曾家,相信他們這兩天就快到了。馬大人你可千萬別想著殺我……開個玩笑,不要當真。你也知道我父親是什麼樣的人。」
嘉勇侯曾邦泉是什麼樣的人,馬侯金這些人是知道的——出了名的護短,出了名的殺人如麻。不過有一點他可能想不到,曾守山根本就沒有寫信回楚省。曾守山在監獄里遭受審訊時便已編出這一套,只不過是為了他自己下一步的操作創設條件。
「朝廷抓捕王伯安的旨意已經下來了,你要我怎麼放人啊?」
馬侯金說話沒了精氣神,曾守山知道他做了正確的選擇。微微一笑道︰「我相信馬大人,你一定有辦法的。」
「我有什麼辦法啊。」馬侯金快哭了。
「事已至此,王先生官復原職的可能性不大,我的要求很簡單,我帶人走,你負責恢復王先生名譽。我給你提供一個思路︰王先生不是還沒有最終定罪嘛,你就說王先生身體有恙,經不起長途顛簸,可能到不了京城就會掛了,只好讓朝廷派人來此審問。到了你的地頭那就好辦了。至于你怎麼操作我不管,我只要一條︰宣告王先生的罪名不成立,實為人所誣告。另外我讓王先生給朝廷寫一封因病告退的辭呈,以不堪荷重任,需退隱山林調養身體為由,從此不再為官。」曾守山面無表情地說道。
這也許不是王伯安先生想要的。但馬侯金沒等聖旨到即肆無忌憚地抓捕王伯安,說明事已成定局,甚至有可能是要致他于死地。王先生不知到底得罪了什麼人,竟然以至于此。現在能夠帶他走,已是最佳的結果了。與其不明不白地冤死,不如留得有用之身,以待將來。
「還有顏易直和田敬我都要一並帶走。」曾守山又加了一句。
馬侯金已如斗敗的公雞,垂頭喪氣。王伯安都放了,顏易直和田敬又何足道哉。操作王伯安的事情雖然有難度,但總比面對曾家的報復以及由此引來的其他派系的共同攻擊要容易得多。他已深陷局中,編一個謊來圓前一個謊,留下一堆把柄去解決上一個漏洞,環環相扣,層層相因。他已經沒有選擇了,必須想方設法保住官位,只有保住官位他本人才有價值,別人才願意幫忙。如果沒了這一層光環,他將立即淪入死無葬身之地的境地。
…………………………………………
第二天凌晨一輛馬車緩緩地駛出紺省省城。
車上坐著王伯安、顏易直、田敬還有曾守山。看著先生和顏易直、田敬身上的傷痕,曾守山甚至有種想返回去扇馬侯金兩耳光的沖動。曾守山逃過了嚴刑逼供,但他們三人卻沒能如此好運。一個個傷痕累累,手指上、腳上、脊背上全都有受刑的痕跡,尤其以顏易直的傷勢為最重。車里沒有淒慘、怨恨和咒罵,王、顏、曾三人平平靜靜地說著話,連有點火爆脾氣的田敬也安安靜靜地坐在邊上————他倒沒有說話,只是在靜靜地听著。車里堆滿了臨時買來的傷藥和繃帶,散發著濃濃的藥草味,但在這彌漫著濃烈藥草味的馬車里,卻給人一種寧靜安詳之感。這種感覺很玄妙。
馬車剛出城,曾守山就交待車夫加快速度。馬車在官道奔馳,車里有點顛簸,有傷的那三位動了傷口,忍不住吸口冷氣,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哈哈大笑起來。曾守山也很想找個地方讓他們養傷,但他現在不敢,必須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誰知道那個馬侯金馬大人會不會翻臉。
曾守山完全是依靠政治訛詐,迫使馬侯金就範————有時候,訛詐就這麼簡單。但這些自始至終都是建立在推測和描述之上,雖然對馬侯金的那些威脅是真實可行的,但要真正危及馬侯金的官途和性命畢竟是今後的事情,當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威脅擺在他面前。難保萬一發生什麼變故,或者他頭腦一熱,又派兵把這些人抓進來。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曾守山只得加速前進————只要進入楚省就好辦了。
其實曾守山從一開始便堅持要單獨和馬侯金談話,並在那時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訛詐不成,他將不惜以自己強悍的武力脅持馬侯金,迫使其放人。反正脅持人質也不是第一次了,這方面他已經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當然那將是最差的結局,畢竟劫持一省巡撫和劫持匪軍將領完全不同。但他確實已經制定了這個計劃,不能空有一身修為卻坐看尊敬的師長陷入死局。
曾守山在慶幸,這個世界確實充滿了太多的不能確定的事情,例如這一次,馬侯金會怎麼決定和選擇,這是他不能確定的。正如先生所說︰「小人之心,智者不能測也,料其必不能,而或能之矣;料其必不欲,而或欲之矣。」而事情竟真的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不能不歸功于強大的運勢。身在此世中,事事相連,物物相因,即便自己擁有強大無匹的力量,幾無敵手的武力,也不能一拳打破世間種種因緣,掙月兌而去。個人再強大,也強不過天地,大不過人間。
自己能夠成功訛詐馬侯金不是因為自己的說辭有多麼厲害,多麼巧妙,而是因為自己背後有曾家以及曾家在朝野的影響力。馬侯金能夠抓捕王伯安,不是因為他很強大,而是因為他佔據了勢。馬侯金能抓王伯安,王伯安卻不能抓捕馬侯金;馬侯金一念之間可以決定紺省的剿匪形勢,王伯安殫精竭慮也只能死守孤城。這些不是因為馬侯金比王伯安厲害————如果比較兩人的話,那真是一個在地,一個在天,而僅僅是因為馬侯金是紺省巡撫,王伯安只是九江知府,如此而已。在國家機器中,馬侯金佔據了勢。
相比個人的武力,權力才是更強大的力量。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公共權力,小至游商團體,百十人的小村莊,中至府縣,大至國家,無不如此。
權力是最強大的力量嗎?那也未必,戰國韓非子曾論法、勢、術,當然最好是法、勢、術三者完美結合,但如分開論,則術不如勢、勢不如法,權力其實只是「勢」。
比權力更強大的還有「法」。
法是人所制定,又施于人。也許比法更強大的是人心。在王伯安治下的九江曾守山看到了人心的力量。
曾守山有得于心,嘴角浮現出一絲笑容。
「你笑什麼?撿錢了?」顏易直對曾守山說道。顏易直脊椎已受傷,正盤腿而坐,後背墊著厚厚的棉被。他是魁省人,王先生的第一個弟子。魁省是王伯安悟道之地,正是在魁省的窮山惡水之中王伯安悟出了良知。顏易直個頭並不高大,面容較黑,但臉龐剛毅,頗有男性魅力;據說識字不多,但非常彪悍,很會打仗。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為馬侯金所識,邀入衙門當差,後來越來越器重他,又把他調入撫標擔任千總,當成心月復培養。顏易直也對馬侯金感恩戴德,沒成想這次為先生強行出兵,犯了馬侯金的大忌。馬侯金曾怒罵之︰「我能捧你上來,也能踩你下去。」欲置顏易直于死地。
「撿錢倒沒有,只不過馬大人臨走時贈銀一百兩。」曾守山笑道︰「好吧,我只是突然想到韓非子論法、勢、術之說,術不如勢、勢不如法。」
顏易直斷然道︰「這話有問題。」
曾守山問道︰「有什麼問題?」
顏易直道︰「三者不能相離,沒有術則勢不能鞏固,離了勢也就沒了法,三者休戚相關,缺一不可,如何能分個高下來!」
「誠然,誠然。大師兄果然就是大師兄。」曾守山細品顏易直的話,雖不深奧,其間卻包含些大道理。咋看他也不像是識字不多的人,藍水師兄的介紹必定有誤。
「如果這麼說呢︰須有術,然不能止于術,必至于勢;須有勢,然不能止于勢,必至于法。你看如何?」曾守山又道。
「好,好。」顏易直大笑道。
「妙,恰如其分。」王伯安也微笑應之。
田敬在旁看著這些人有點不理解。才月兌牢獄,身有傷,心惶然,坐著馬車狂奔逃命,這三人卻在此顛簸的馬車上悠然論道。
馬車飛奔而西行,往楚省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