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第14章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第十四章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其實,李副行長一直在方向這個問題上不松口,也有他的個人私心。他的佷女也在這個分行實習了一年多,也想進入這個銀行。如果方向進來了,佔用一個名額,無疑給他的佷女帶來了阻礙。在這之前,李副行長通過個人關系,給銀行的其他幾個副行長打了招呼。但是,他佷女的條件擺在那兒,女生銀行不大受歡迎,一個名不見經傳大學的本科。
上了行長辦公會,大家先討論方向的問題,其他副行長基本上表示贊同,只有李副行長說,我保留意見,因為他知道,即使說出方向的種種不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說了等于不說,不如閉上嘴巴。接著,開始討論李副行長佷女的問題,一個副行長表示贊同,說在學校獲得過什麼獎,還是學生會干部。一個副行長說,李副行長的意見代表我的意見。還有幾個副行長說,我沒有什麼意見,一句話也不吭聲,接著你看我我看你,一陣長時間的沉默。
這些副行長不是不給人情,而是李副行長人情關系太多了,大前年什麼表姐的兒子的女朋友,前年什麼大姨子的哥哥的親戚,去年什麼以前同學的親戚的小孩,甚至連一把手趙行長都頭疼。而今年輪到自己的佷女,他才知道「過度消費」了。對于其他副行長的閃爍其辭,趙行長是心里吃了螢火蟲——心知肚明。
李副行長心里打著小算盤,兩個人一塊上會,要通過都通過,要不通過都不通過,用他的佷女綁架了方向。最後,大家都把皮球踢到了趙行長那里,趙行長當然也是老江湖,「根據大家的剛才表態,我們再跟省行溝通一下,听听省行人事處的意見,今就不再討論了!」。其實,這只是個緩兵之計,省行人事處還不是听趙行長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李副行長給其他副行長打招呼時,這些人表面上答應了,私下里又跑去和趙行長交流,一百個不答應。這樣搞下去,銀行成了李氏銀行了,國有銀行又不是私人銀行,即使私人銀行也不是這個作派。對于一個銀行來說,要誰不要誰是個小事,而對于個人來說,就是件大事。
銀行的歸並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其他分行的辦公室人員分流到這里幾個,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銀行管理層也要進行相應調整,其他分行的一個黨委副書記調任到省行了,需要遞補一個黨委副書記,要在本行里推薦一個合適人選。黨委副書記基本上是個雞肋,在業務上有分管業務的副行長,一些重大事項都是由黨委書記說了算。雖說在銀行管理層的排名有些靠前,但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實惠少了,權力小了。在推薦人選上,銀行管理層幾乎一致地推薦了李兆人,平時大家客客氣氣,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帳,誰讓你太拿自己當回事呢!一般推薦這種人,要麼是業務能力強,道德品行好,眾人抬舉,群眾信服;要麼是品德不行,威信不高,拱手送瘟神,早走早安身。李兆人基本上屬于後一種類型。李兆人知道了這個結果,心情十分郁悶。這是大家的集中意志,又是組織上定下來的事,雖然心里不願意但是也沒有什麼法子。他多次找到趙行長,說,「我在這里工作的時間比較長,對人事部的業務工作比較熟悉,猛然讓我去干黨務工作,有點生疏。還有,和大家相處的時間久了,真有點舍不得,能不能請組織上再斟酌考慮一下,我這麼大的年齡了,也不想再折騰了!」。趙行長知道李兆人的真實想法,就安慰他,「這是組織上的安排,安排你過去,是組織上慎重考慮的,說明你在黨務工作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你以前不是在一家國有企業當過黨委副書記嗎!現在銀行對黨務工作更加重視了,銀行的黨委工作也在加強,這也是個不錯的機會。」趙行長的話讓李兆人知道了大局已定,就等著銀行的一紙調令。
本來,方向工作上的事是水到渠成,沒想到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硬是攪了局。馬主任給方向的承諾一直兌現不了,每次到了關鍵時刻就差那麼一口氣,好象是青蛙爬井,到了最後一蹦上岸的時候,就成了自由落體,重重地摔在地上。馬主任心里那個急呀,甚至比自己找工作都急,她見了方向也不好再說什麼,除非事情到了銀行發文,寫在紙上,變成文字!而方向呢,總是听到了要轉正的好消息,可是只見雷聲響,不見下雨聲,在工作上也不象以前那樣積極,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況且自己也干了那麼久了,好多事務性工作就讓分流過來的大學生做,而剛來的大學生呢,也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畢竟都是同事,憑什麼指揮我,況且你還是個臨時工,我們還是正式員工呢!
方向工作上的細微變化,當然逃不過馬主任的眼神,也讓她隱隱感到不安,覺得有點對不住方向。不過,她知道李兆人很快就要離開,這不啻是個好消息。在他調走以後,在方向的問題上就掃清了障礙,方向工作轉正的事也就順理成章了。吃一塹,長一智。有了先前的經驗,馬主任也不好再告訴方向什麼。此時,她也知道,無論再說什麼方向也不會當真的。不過這個事情,她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多次在私下場合提醒趙行長,盡早把方向的事情解決了。趙行長說,等李兆人調離以後,銀行領導踫個頭把這件事落實了,並讓她放心答應的事一定會解決。不過,這件事情的進展,方向始終是局外人,蒙在鼓里,他認為,在他的工作問題上,馬主任沒有盡到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