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 孫權大計

更新時間︰2013-03-02

關于廬江太守的任命,毫無疑問大家更傾向于孫翊。

當然對于孫策來說,無論是太史慈,還是孫翊當這個廬江太守對他的影響都不會太大。而且太史慈也算是他的心月復愛將,手心手背都是肉,他還真是有些難以抉擇。

當時呂範,朱治,朱桓等人都是明確表態支持孫翊,而且顧雍雖然說是太史慈也可以勝任廬江太守一職,但是話語中明顯的可以感覺出來,他是更傾向孫翊多一些。

所以孫策拍板決定︰令孫翊領廬江太守。

但是哪里想到沒過兩天,甚至任命文書還沒有下達,彭澤竟然快馬來報,傳來了孫翊的書信。

書信中主要說兩個內容。一個是彭澤此時正在遭受劉勛大軍的進攻,困難重重。什麼事經過孫翊的詞語這麼一描述,假的也能說成真的;第二件就是孫翊推薦太史慈為廬江太守。

第一件事已經讓眾將有些驚訝,沒有想到孫翊手下幾千人竟然真的抵擋住了劉勛大軍的進攻。本來按照他們的想法,認為孫翊不可能抵擋住劉勛,那麼當劉勛千里奔襲,回到廬江的時候,再火線出擊,以逸待勞全殲劉勛。

就連孫靜、孫權都對孫翊的軍事手段驚詫不已。

相比于第二件事,更是讓此時在廬江的江東文武震驚。孫翊竟然推薦太史慈為廬江太守!他年僅十六,竟有如此高風亮節,在震驚的同時,無不是欽佩萬分。

但是震驚之余,孫權眼前一亮,就好像是混沌迷蒙的虛空中豁然出現了一條陽光大道,通往天堂的聖道。在孫翊憂愁如何對待孫權的時候,孫權又如何不憂愁該怎樣應付孫翊?

但是此時,知道了這兩件事後,孫權頓時在一片鐵桶般的陣地中找到了突破口。可以說兩件事缺一不可,只有兩件事同時發生,他心中的大計才能完成!

「真是上天助我孫仲謀,此事不成,上愧對天地各位神靈,下愧對江東黎民百姓!」孫權露出了一個悲天憫人的神情,恬不知恥的想著。只是那神情中有些狡詐,也有些陰冷。

此時皖縣的太守府內,孫策又召集了文武官員,通報了孫翊信上所說的兩件事。

這屋中的場面分外安靜,安靜的甚至連根針落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孫策最不喜歡的就是滿堂啞然的情景,他喜歡的是那種熱鬧的氛圍,此時有些不悅道︰「你們說說,該如何處理?」

呂範心中恨恨的嘆了口氣︰「哼!好不容易幫你爭取到這個位置,你竟然不要?兩位姑女乃女乃,不是我呂範沒幫忙,實在是你們那木瓜腦袋夫君不受好意!」

呂範手掌在桌幾上一拍,嚷嚷道︰「他既不願當,那就換人!太史子義乃我江東驍將,讓他守衛廬江,更保無憂!」

朱治嘆了口氣,頭歪向別處,沒有說話。就連朱桓也只是瞪著大眼楮看著屋中眾人的表情,沉默不語。

顧雍清了清嗓子,思索著道︰「三將軍年紀雖輕,卻甚明大理!恐怕他認為,在十六歲的年紀就把他抬高到太守的高度,恐有揠苗助長的後果。反倒不如在軍中模爬滾能夠打歷練人生。」

孫靜最怕的就是這些人不听孫翊的意見,一意孤行的要強行任命孫翊為廬江太守。此時見眾人好像都沒有反對,頓時大喜,趕緊附和道︰「正是!叔弼知道廬江位置樞紐,是拱衛江東的門戶,理應太史子義擔當這太守之位。」

孫策沉吟半響,眼楮轉向了孫權,遲疑著道︰「仲謀,依你之見呢?」

其實孫策心中還是希望能夠孫翊當這個廬江太守。不是說太史慈在他心中的地位不高,實在是事先已經決定好的事,如果僅僅是因為孫翊的一封書信就改了決定,對他這個吳侯的話語權有不小的影響。

所以他把最後的希望都放在了孫權的身上,因為孫權畢竟是孫翊的二哥,兄弟之間,想來是肯定希望孫翊當這個廬江太守才是。

但是哪里想到孫權根本就對孫策的這種頻頻示意的眼神視而不見。說來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機會對付孫翊,要知道他對孫策動手的時間也就在這幾個月之內而已,如果此時再不解決孫翊這個隱患,以後更會節外生枝。

所以孫權明知道孫策的心思也在裝著糊涂,當作不知。孫權露出來了一個贊嘆的神情,唏噓道︰「當日我發現,三弟心思機敏,胸襟廣闊,非同常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竟然能夠把這廬江太守一職拱手相讓!

我江東如今不過有吳郡、會稽、丹陽、廬陵、廬江五郡而已。除去大哥親自領人的會稽太守,縱觀整個江東,權勢也絕對是前五!三弟能做出這等決斷,我這做二哥的也為他感到高興啊……」

見孫權說的興高采烈,絲毫沒有理會自己的眼神,唾沫星子亂飛的不停夸獎孫翊,孫策都快氣瘋了。但是沒辦法,此時已經變成一言堂,所有人都贊成太史慈領任廬江太守,就算孫策是吳侯,礙于面子,也只好答應了這個請求。

孫策只好無奈的又重新下令︰任命太史慈為廬江太守。而且怕再次朝令夕改,又說馬上下達任命文書,通告江東。

孫權心中那個樂啊,簡直比當年洞房花足還高興十倍。見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完成,便開始醞釀著第二步計劃。

孫權拱手道︰「大哥,如今三弟被劉勛大軍圍攻彭澤,多有苦難。我等還需馬上帶兵救援,遲則生變啊!」

說到這一茬,朱治趕緊附和。孫翊暫且不說,他的兒子朱然如今可是和孫翊一同守衛彭澤,要是主將孫翊有什麼三長兩短,那朱然就更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朱治急切道︰「主公,正所謂︰‘哀兵必勝!’此刻劉勛想必已經听說廬江已被我軍佔領,定然是全軍哀痛。就怕狗急跳牆,全力一擊,恐怕三將軍更加獨木難支。趕快發兵救援才是。」

呂範隨意的應了一聲︰「末將贊同。」朱桓也是同樣表態。

一提到這樣的軍事計劃,顧雍也就知趣的閉上了嘴。只是孫靜才不希望派兵去營救孫翊,要是劉勛大軍能攻破彭澤,殺掉孫翊,那才是好事一樁。

剛想出言反駁幾句,說什麼怕對方圍點打援,可是忽然看到了孫權投過來的眼神,心中頓時疑惑不解︰「那孫翊不是我們如今的同號隱患嗎?為什麼要救他?」

孫靜想不明白孫權用心,卻也只能按照指示行事,冷冷的道︰「主公,末將也支持馬上派兵援救。」

孫權滿意的笑了笑。第二步大計終于又完成了一半!關于孫翊信中所說的彭澤如今形勢如何困難,孫權是打死都不信。

對于劉勛這個人物,孫權是分外了解。以他的能耐,要是沒有手下的謀士劉曄相助,根本成不了大事。而恰好劉曄被他留在了皖縣守城池。也就是說孫翊在彭澤地界不可能會遇到什麼大的困難。

所以孫靜想要讓劉勛殺死孫翊,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根本不切合實際。

孫策不再多想,即刻下令道︰「馬上整頓軍馬,馳援彭澤!顧雍暫留廬江,待子義前來,再行交接!」

孫權大喜道︰「大哥,這樣太慢。三弟如今正直危難關頭,小弟想輕車簡從,率先鋒軍先行一步,火速馳援彭澤!」

「哦?」孫策有些驚訝。

孫策對于自己這個弟弟頗為了解。他打仗的能耐當真不強,但是勝在能夠听進帳下謀士的諸般建議。這樣的性格,領任中軍尚可。可是先鋒的主要任務就是大殺四方,靠的是勇,靠的是武。

就如官渡之戰中,袁紹派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而曹操則是派張遼、關羽這樣的武將為先鋒救援。

孫策有些猶豫不決的道︰「叔弼也是孤的弟弟,仲謀之心,孤感動深受。但是你從未當過先鋒,此任恐難勝任。」

孫權急了,這可是他此番大計的最後一步,如果在這一步上出現點差錯,那他苦心經營的計劃可就全部泡湯,有些央求的道︰「大哥,三弟我必救!就給我這一次機會吧……」

孫策見孫權這麼關心自己的弟弟,心中有些感動。可是軍機大事,豈可兒戲?他沉吟片刻,在眾將的臉上一一掃過,忽然腦海中冒出了一個想法,肅容道︰「這樣吧,這先鋒你只可為副將,主將就嘛……就由孫靜擔任!」

孫權的心情簡直就像是從地獄瞬間又升到了天堂一樣。當孫策說他只能當個副將時,他是多麼的心灰意冷。可是當孫策又說讓孫靜為主將時,他又是多麼的喜出望外。

孫權激動的都快說不出話來,喉結蠕動了半天,才顫顫悠悠的道︰「多謝大哥!小弟必不辱使命!」

這一刻,孫權看到了希望。他的眼前忽然出現了一種幻覺,就是他坐在首位,江東文武分列兩邊,向他拜倒的景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