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 古國今治頒新律

江楓終日無聊的在宮中徘徊,心里說不出的惆悵,仁義忠誠的高力士走了,留給世人的是千古難找的義士,投緣的李白也是莫名其妙的就離開了,正如一首歌詞曰「如不能得一知己為伴,縱有萬里江山也是遺憾」江楓深有感觸,而今他在古代可以說是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了,還是沒有真正的快樂。百無聊賴之際,他想起了李軒,這個令他莫名其妙的孩子,到底有何深仇大恨,一副與李豫不共戴天的架勢,現在萬事告一段落,應該著手去弄明白了。遂傳旨在含元殿上再次提審李軒,這件事太蹊蹺了,內里或有不為人知的隱情,不能讓太多的人參與。含元殿上,只有皇室數人,雖是偏殿,帝王的儀仗卻不可少。殿前排立著兩對御林軍,宮女太監屏聲侍立玉階之上。來殿上參加審訊之人,除了韋太後、沈皇後、崔貴妃,另外就是四位皇子、三位公主,李輔國擁立有功,成了新皇的貼身內監總管,先皇賜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府儀同三司,酈國公,江楓又賜他一個太子太保的封號,朝廷現在沒有太子,不過一個虛職。這本是私事,不需要李輔國在場的,可是他是皇上貼身總管,早早的就等在殿上,江楓不好逐其離去。李軒在天牢已經被囚了兩個月了,此時,除了面色晦暗,身體有些瘦弱,精神倒還不錯,至于身體弱,多半是他想得太多,自尋煩惱罷了。一見江楓,目中仇恨的眼神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去有所減,仔細觀之,可看出,他尚未成熟的面容里竟然有著成年人才具備的滄桑感。江楓心里突然有了一種憐惜之情,是什麼樣的仇恨可以改變一個不喑世事的孩子的心態?他要化解他的恨意,用溫暖柔情暖化他,讓他健康的成長。沈皇後看到李軒的眼神,心中涌起一絲悵然。「皇後,朕記得從洛陽回京之前,你曾經把兩塊玉佩拿給朕看,這是怎麼回事?」江楓望望沈後。沈後又把那兩塊玉佩取出,擺在御案上︰「皇上有兩塊一模一樣的玉佩,還記得嗎?」。江楓木然搖頭︰「你知道朕失憶了!」韋太後詫異的神色︰「這兩塊玉佩是皇上與珍珠賢媳大婚之日,玄宗皇帝賜給你們的新婚賀禮。皇上你真的沒有印象了?」「是的,一點都想不起來了!」除了這麼說,他還能怎麼樣?「哎,把這件事都忘掉了,難怪皇上會對李軒那樣陌生。」沈後低嘆一聲。「珍珠,你說什麼?這事與李軒有關嗎?」。沈後把兩塊玉佩拿起,翻轉︰「皇上那塊刻著‘廣平王豫’四個字,臣妾這塊刻的是‘孫媳沈珍珠’。當年,皇上回師門,這塊玉佩是隨身帶走的,可回來時,卻沒再看到,臣妾以為皇上摔落山崖時丟失了,就沒去問。後來就把這事給忘記了。」「珍珠,你到底要說什麼?」江楓听得懵懵懂懂。「皇上把這塊玉佩送人了。」沈後眼神很復雜的注視著李軒︰「就是這個李軒的母親。」「什麼?朕把玉佩送給了他的母親,朕怎麼不記得了?」江楓略微吃驚,隱約覺得李軒與李豫好像有某種聯系,仔細想來,他與李豫不過十八天的相處,十八天中,他從來沒有看到李豫佩過這塊玉,也就是說,他在之前就已經送人了?沈後轉向李軒「到底你母親與皇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你自己說吧?你應該也看出來,皇上對前事全無記憶了。」李軒小臉紅紫,憤然回答︰「皇家子孫,地位高貴,可隨意戲弄良家女子,皇上當然會把曾經給他人的承諾全部忘記。」「李軒,不是這樣,皇上十年前從師門回京途中,被刺客所傷,跌落山崖下,從此就把以前的事全都忘了。」沈後耐心的解釋。「哼,對于一個薄情寡義的人這是應有的報應,當時為什麼沒有摔死李豫?」李軒冷哼一聲。「大膽!」李輔國叱喝一聲︰「竟敢直呼皇上名諱,大大不敬!」「像李豫這種禽獸不如的東西,我只恨自己無能,不能替娘殺了他,李軒報不了仇,既落你手,早就不在乎生死了!」李軒憤憤不平的吼道。韋太後一開始還很喜歡這少年,听他口口聲聲辱罵豫兒,勃然大怒︰「何方野小子,竟敢如此目無君王,眼里還有王法嗎?還審什麼?拉出去斬了!」「太後息怒!」沈後急忙開口︰「太後,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有可能是皇上有錯在先,對不起他的母親,不然,小小毛孩子,怎會這樣仇恨皇上?」崔妃冷冷的接口︰「無論有多大冤屈,膽敢對皇上不敬,即為大逆不道,就該殺!」江楓搖手打斷崔妃的話︰「朕想听听哪里對不起他母子,如果李軒真是無理取鬧,再治其罪!」李軒一雙朗朗星目似乎要冒出火來,半晌無語。沈後盡量使自己語氣平和︰「李軒,你要相信皇上失憶了,這麼多年來,皇上把本宮以及太後之間的情分都沒有完全的弄明白,如果你執意不說,沒有人知道你母親如何含冤,到最後,你會以行刺君王之罪被依法處斬,相信你娘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你好好想想吧!」李軒看到沈皇後鳳目中含著無限的愛憐與慈藹,心動了一下,同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自從母親死後,他從來沒有過這種溫暖的感覺,這個女人,貴為皇後,卻平易近人,有著理解世人的胸懷,可敬啊!今生無福擁有這樣好的母親,還是算了吧!想起親娘慘死那一幕,李軒情緒又激動了︰「我恨他,永遠恨他,我不會說的,李豫,你殺了我吧!這樣,從此就不會有人知道你卑劣無恥的行徑,你在天下人眼里依然是一位仁義之君!」江楓雖然不知道李豫惹下什麼風流孽債,而今死無對證,讓自己無從知曉。只能假以失憶來搪塞,他一直在靜靜的觀察李軒,他對珍珠似乎不那麼排斥,還是慢慢來吧「你不想說,朕不勉強,什麼時候想說了,朕再和你談,把他帶回天牢,傳朕旨意,任何人不得對其使用刑具,不得虐待!」御林軍奉旨帶走了李軒,崔貴妃還憤憤不平的說皇上太仁慈了,容忍臣民欺君罔上。江楓登上皇位以來得到的最好消息就是十幾路大軍陸陸續續傳來的捷報,收復大部安史叛軍所奪取的國土,各地迅速恢復正常,敵佔區的經濟開始繁榮,百姓陸續恢復生產,社會秩序逐漸步入正軌。只要一靜下來,江楓就會想起三弟李倓,兄弟同心同德,把酒話天涯,日子就像蜜罐里加糖,錦上再添花。然而一回到現實,他心中糾結著沉重的哀思和怨恨,那種只差一步就陰陽兩隔,殊途不同歸的經歷,那血淋淋的一幕,時常在他夢中出現,他一次次掙扎著想要忘去,如總是在夜靜更深,狂風吹過似乎傳來李倓死不瞑目的哀怨之聲中驚醒,從來不知道恨的他,一個單純、活潑的現代學子,被殘酷的爭斗洗禮,而今心里的仇恨蒂固根深,張皇後雖然死了,他還是不由得不恨她,眼前日日對著這個卑劣、陰險的李輔國,他覺得簡直就是對他心靈的摧殘。一瞬間,眼中閃過李軒那怨毒的目光,是什麼樣的深仇才有這樣的很?難道比我對李輔國,與張皇後還恨嗎?李豫應該不是惡劣之人,怎麼可能種下那樣深的仇恨種子?不能放下李倓,如何才能表達思念?當年就想要先帝給他追加帝號,不得成,現在應該可以了吧?不必咨詢大臣們,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反對,皇上獨斷專行的下詔,追謚李倓為齊天皇帝,移葬順陵。頓時,掀起一片反對浪潮,只是,聖旨一下,誰也無法阻擋。既成事實。三個月之後,郭子儀、李光弼奏報來京,史朝義于五月前弒父自立,李光弼趁機發起總攻,只用五天就攻下了洛陽。史朝義兵敗逃出洛陽,先後輾轉于新州、定州、邯鄲、盧龍、承德,最後唐軍將其追擊到幽州,唐軍攻克幽州,史朝義走投無路,引劍自殺。九大節度使與全國各地其他諸鎮節度使一舉圍殲其余叛軍,統一全國,延續八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皇上大喜,下詔,宣一干節度使及征戰將領回京受封。御書房里靜悄悄的,宮女太監垂首屏聲靜立,只听得見皇上得手翻動書頁的輕微聲響,柔和舒適的陽光斜斜射入,在御案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沈後神情局促,腳步很急的進來,盈盈下拜︰「臣妾叩見皇上。」江楓放下手中的書,含笑︰「珍珠不必多禮!這個時候來找朕,一定有事吧?」就在他抬頭注視沈後時,發現珍珠的側影比正影更迷人。白皙的脖頸有著秀麗的曲線美,映著窗下恣意盛放的各色名花,簡直是人與花合一,完美得令人痴迷。渾身顯得單薄脆弱,這並不影響她的芳姿玉貌,柔軟溫婉的談吐,如一江春水,身上淡紅色鳳裝錦裙也別有一番嫵媚兒含蓄的意蘊美。他看得有些呆了,反讓沈後雙頰飛上一片紅暈︰「臣妾于皇上十幾年夫妻,為何還這麼看?讓臣妾有點害羞了。」「朕的愛妻有著永遠也看不夠的容顏,每細看一次,皇後的美就增一分,」江楓微笑︰「皇後到底有何事找朕?」「皇上,臣妾听說史思明父子都已經身亡,可听說辛姐姐怎樣了?」沈後掩不住焦急,是以說話都很快。「奏報只說史朝義兵敗自殺,辛素妍下落不明!」「辛姐姐對我們一家人有莫大恩義,臣妾拜托皇上一定要找到她。」「朕今日在朝上已經傳旨天下官府尋訪辛氏夫人的下落,命他們禮送來長安,並重賞尋到之人!」江楓起身走下玉階,「辛氏夫人的恩德,不光你記著,朕也沒有忘,這個深明大義的女人,朕要重重嘉獎她。珍珠,朕今天很高興,八年的內戰終于結束了,朕要實施富國強兵之策,你有何高見?」他的確很高興,笑意盈盈。「臣妾不敢過問國事,皇上自由大臣獻策,」沈後謹守著**不甘政的本分。「珍珠,朕向你請教治國之策,這不是干政,發表一些意見還是可以的。」「只要出了主意,就難免持贊同與反對,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慢慢的就不自覺的去干預了。臣妾只要孝順太後,教養子女,侍奉皇上就夠了。」沈後認真的說。江楓萬分感慨︰「珍珠真是朕的賢後啊!有你管理六宮瑣事,朕沒有後顧之憂,好安心于朝政。」八年來,恐怕任何一次早朝都沒有今日意義重大,因為戰爭全面結束,參戰將領悉數上殿面君,天下真正太平了。皇上精神百倍的端坐龍椅,傳旨宣一干將帥上殿。幾十位一方忠勇的將帥魚貫入殿,整整齊齊的排列兩側,同時拜見皇帝︰「臣等恭祝皇上萬壽無疆,吾皇萬歲!」皇上龍顏大悅︰「眾卿征戰辛苦,快快平身!」郭子儀剛剛起來就拱手稟報︰「啟奏皇上,這次挫敗史朝義,有一人功不可沒,請皇上定要封賞!」他不為自己表功,倒很著急的為他人請賞,真是個忠義可嘉之人。「是哪位將軍?郭愛卿速奏姓名。」「他是曾經跟隨安祿山作亂,又知錯就改的田承嗣。」郭子儀顯然很激動「田承嗣單槍匹馬,從洛陽把史朝義追到幽州,不懼艱險,數次受傷臨危,若然不是他一路追擊,給官軍留下記號,要準確找到史朝義,還要多費不少周折!」江楓默然了,田承嗣恩怨分明,確為忠義雙全之人,開始為報安祿山養育之恩,安祿山死後,就浪蕩天涯,轉而為朝廷出力,最後還立下奇功,令他非常感動。「禮部擬旨︰冊封田承嗣為文安侯,兼領幽州節度使,可令其直接上任,無需回京。冊封郭子儀為汾陽王,原職不變。李光弼為衛陽王,兼太尉中書令,承德節度使魏元青為左安侯,魏博節度使楊朝恆為承安侯,盧龍節度使趙希成為天慶侯,淮西節度使杜若為西寧伯,河南節度使張鎬為南安伯,西川節度使高素節為陸國公。嘉其當年侍奉玄宗皇帝之功。鎮海節度使朱濤為德慶侯,其余有功將士著禮部擬好表章再行封賞。」大殿上所有大臣都跪下叩謝聖恩。頓了片刻,江楓又朗聲開口︰「這次能夠一舉平息叛亂,得力于諸位愛卿,大家齊心合力,將士用命,才有這巨大的成功。朕將宮中御酒與豬羊等食品于軍中,將士同樂,所有參戰官兵,每人發餉銀一年。」「皇上英明,皇上恩深似海」的呼聲一陣接一陣。郭子儀、李光弼兩人相視一眼,同時出班︰「啟奏皇上,如今天下得安,臣以為諸位節度使又得朝廷恩賜加封爵祿與官職,應將兵符交還皇上,以表忠誠之心。臣二人首先交出兵符,請皇上收回。」江楓大感震驚,李、郭二人真乃忠肝義膽,耿耿赤誠的良臣啊!其余各節度使紛紛取出兵符呈上,盡管有人不是甘願的,李、郭二人都交了,也不敢不交。若被皇上疑心,大大不妙啊!皇上又加以贊賞一番,隨即就說︰「禮部尚書佟秋成備好筆墨,今日朕要重整朝綱,整頓吏治,頒布一些典章制度與律法新規。」佟秋成,一個五十多歲的文官,頗有學識,為人正派,听到皇上的話,忙應遵旨,太監送上筆墨,皇上特賜他在殿上坐下擬旨。江楓輕輕掃掃殿前數百大臣,心想,今日的旨意,不知有多少人不滿,足以讓他們振聾發聵︰「從即日起,各節度使仍領所鎮官兵,管理訓練屯兵之任,調兵他處千人以上,須經兵部批準核實,兵部必須稟報于朕方可批復。若有私自調兵千人以上未有兵部公文,一經查實,革職流放。造成大事者,按照抗旨欺君之罪論處!」這樣一來,兵權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有助于安定太平,有二心之人就無機可乘。那些剛剛交出兵符之人暗暗張口結舌,幸虧自己很痛快的就交出兵權了,否則,皇上這道旨意頒發,還是得乖乖交出來,還會在皇上心里為自己埋下禍根。佟秋成很快就把皇上的旨意記錄在案。江楓略頓一下,又清楚的開口︰「朕要修改唐律中的奴婢制度。即日起,奴婢享有與平民同等自由權。在主人處當差,按月發給報酬,主人無權私自轉賣、打、殺,若有犯罪,交由官府審判論罪量刑!」這樣修改,每年要少枉死多少奴婢?但這就等于是說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的大唐律有問題,許多大臣都有了異義,輕輕地私語著。面露不滿之色。江楓看出大臣們反對之意「各位愛卿,朕修改唐律,並非是否定高祖、太宗皇帝的決策,為了天下安定,為了身處下層的奴婢也能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奴婢也是人啊,也有生存的權力和喜怒哀樂。如果有一天,眾卿之中有人犯了重罪,妻妾子女沒官,也擁有此等特權,又有何不好呢?」大家仔細思量,又都認為有道理,伴君如伴虎,說不清那一天自己就惹怒了皇上,鬧得滅族抄家,真的到了那時,妻子兒女尚有正常人的日子可過。于是,人們都默認了。待大臣們安定後,皇上又說話了︰「朕決定在天下各地設立學校,除了律學、書學、算學外,每科主要學習儒家經典,凡學習成績佳者,可保送參加科舉考試。中央設六學,即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有國子監負責管理,學生名額暫定為二千二百一十人,可以隨時調整增減,六學不但是收官吏子女,也收平民子女,無論六學官吏或官吏子女皆不得歧視平民子女,有恣意破壞學校正常秩序或拒不送子女入學者,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在皇城內設皇室學校,皇子、皇女、王孫不分男女,六歲入學,皇室學校有太常寺與內務府負責,具體章程規範由六部共議從速奏報于朕。」群臣感覺耳目一新,以前也有六學,皇室學校,但是官吏看人眼色行事,貴族子女繳納學費多者優先入學,平民子女根本沒有機會入學。皇上此舉天下將學風鼎盛,國家才能廣納賢良,社會風氣也將好轉。郭子儀、李光弼二人,韋見素、等大臣又顧慮,時間一長,主管六學的官吏又故技重施,排擠有才之士,任人唯金銀了。只是皇上正在頒布律法,誰敢打斷?「朕還要對‘八議’制度進行否定,取消八議,無論何等身份地位,沒有減罪、贖罪、及以官抵罪的說法,皇親、功貴與平民一樣,在律法面前一視同仁。朕特與此告諭皇室貴戚、功貴們,切莫以身試法,朕要隨時查訪,有徇私枉法、欺上瞞下者,按欺君罪論處!」群臣神情各異,皇上的政策真是越來越新鮮了,許多與皇室有千絲萬縷關系者有憤懣之意,忠良就很贊同了,皇上雷厲風行,不給皇親貴族們以特權,以後少生多少事?恐怕那些公然克扣餉銀、欺男霸女者就不敢放肆了。皇上何等機敏,看出大臣們的反應繼續他的新律︰「以前的事朕不予追究,從本律頒發之日,即今日開始,一經查實有犯者,必按重律懲處,望眾愛卿嚴于律己,奉公守法,切勿視朕的律令如兒戲。」語言嚴厲,不容抗拒,群臣也只有一連聲的應遵旨,誰敢公然對皇上已決定的事情提出反對意見?李輔國一向在朝堂上摻合慣了,忍不住開口︰「皇上,這樣嚴刑頒律,許多皇室貴戚會有所不滿,恐引起天下震動。」江楓冷冷的望了他一眼,冷叱道︰「李公公身為內官,只負責宮中事務與朕的起居照應,不得在朝上干預朝政,朕不允許宦官與**嬪妃參政。」李輔國討個沒趣,皇上嚴厲的目光掃的他渾身冒冷汗,及忙跪下叩頭︰「奴才該死,謹遵皇上聖諭!」「李公公平身吧?只要記得就好!」江楓喚他起來,雙手理理御案上的書稿︰「今後國家重要決措轉向農業,依然實行兵屯兩合制,在農村實行府兵制與民兵制,府兵制為正式軍隊,即現今的官兵,民兵制,農村家庭,三丁出一,五丁出二,十五歲以上應征,六十歲免役,士兵平時在家生產,農閑時加以訓練,士兵在服役期間,可免本身租調,退役後由其家人代繳,朝廷與地方官府撥出專款用于士兵訓練!」江楓知道要徹底免除雜稅,在此時的大唐,根本就不可能,只有盡力在水利農業方面,提高百姓收入「工部立刻派專人指導各地官府,興修水利,開溝引渠,澆灌土地,朕不允許全國有一寸土地荒蕪,查出哪里播種不到位,地方官吏革職查辦,有偷懶懈怠,不尊詔命者,從重論處!」忠臣們暗暗點頭,皇上不愧為英明睿智之君,對天下大事甚為清楚,從小到大幾乎包括了方方面面,只有做到考慮周全,富國強兵才不是空話,誰說戰略戰策不能用來治國?皇上把他打仗那一套,周詳計劃,萬無一失的措施搬到治理國事上,效果肯定很好。江楓許久不再言語,他耐心的等著大臣們議論夠了,才繼續開口,畢竟今天所說的事都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也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來接受,「朕再頒布一項律令,也是最後一項,最重要的一項。朕深知自古以來,貪污受賄之風盛行,代代加劇,朕一定要遏制此不正之風,嚴厲整頓官吏隊伍,即日起,犯有貪污或挪用公款一千兩銀子者,受賄達五千兩,及判處斬刑,沒有任何人享有特權。」朝堂上又傳來低微的噓嘆聲,這一律令要讓多少人囊中羞澀啊!韋見素、郭、李等一干忠良終于釋然了,皇上早就把任何問題都考慮于前了,這是維系以上所有法令法規的重要保障。「朕從做廣平王開始到皇太子期間,有多少官吏公然上門送禮?這些寶物從何而來?僅靠俸祿幾輩子都積攢不了這麼多財富,除了貪污受賄就是榨取百姓,今後不得私送重禮,凡婚喪嫁娶,禮物超過一百兩者,即刻立案偵查銀子來歷。朕將在大殿外與皇宮門口設立十個匿名舉報箱,發現有觸犯此律法者,即行舉報,舉報查實賞銀五百兩,若是蓄意誣告,即反坐論處,隱匿不報或包庇案犯者,與犯者同罪對待。」大殿上此時靜悄悄的,沒有人再喧嘩,顯然,今日皇上頒發的新律太古怪、太絕跟了,他們還消化不了,那些向來以貪污受賄中飽私囊者,心里是又氣又憤,愣愣的接受不了。「眾愛卿,朕今天有點獨斷專行了,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為了少些民怨,望眾卿悉心遵奉,朕喜歡各抒己見,但是這項新律絕不允許任何人觸犯,各位要潔身自好,廉潔奉公,若有人膽敢欺朕不知,後果自負。御史台各級官吏監督以上各條律令實施。隨時檢舉彈劾違命不法者,御史台官吏觸犯,加一等論罪。今日所發諭旨,各位愛卿都听明白了嗎?」。「臣等明白,謹遵聖上旨意。」群臣答應的很積極。「既然都明白,等到觸犯之時,不要告訴朕,自己不知道新律細節!」皇上嚴肅的語氣,「眾卿還有何本奏?」殿上鴉雀無聲,別有用心之人飛快地開始尋找律法漏洞,希望能鑽點空子以增加收入。「禮部立刻刻印,頒發全國各州郡縣,退朝!」皇上起身走下金階。群臣忙俯伏殿上,恭送聖駕。今日朝會,皇上一下子頒布了許多新的律條,幾乎都是有傷大官大貴利益,一時間,天下震動,百姓拍手稱快,頌揚皇上英明神武,真是仁君。皇室王孫,國戚貴族家中掀起驚天浪潮,這樣一來,再想大肆搜刮錢財就不可能了。僅僅一個月,金鑾殿外舉報箱中就收到數十封舉報信,皇上派人一一查證,有幾樁案件數額沒有超過規定數目,大理寺審判之後,全部判處流放之刑,工部員外郎王毅,御史廉誠,國子監祭酒尤倫三人在聖諭頒發的一個月之內侵吞公款達五萬兩之多,皇上震怒,沒有交給張仲義審判,直接下旨,斬首于西市,三家家財一律充公,其子孫永世不得為官。並嚴命所有朝臣人人都到法場觀看處決罪犯。殺一儆百,迅速剎住了貪污之風,向來以貪污為營生的官吏皆銷聲匿跡,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去干了。沈皇後深為皇上的魄力所喜,作為一國之君,就該有這種說到做到,絕不容情的態度,方可使朝野震懾,沈皇後一再告誡外家親友,千萬不可違逆聖意,要做光明磊落的官吏,一旦觸犯,皇上是不會因為他們是皇親國舅有絲毫姑息。深宮之中的崔妃也耳聞了近日朝上的事,一邊為父兄擔憂,一邊為皇上這樣嚴厲苛刻的律法不滿。殿內安靜無聲,昨夜的安神香氣味尚未散盡,寢殿四周的絲簾皆是半卷著,晨光透進來的是微微的明亮。崔妃坐在臨窗的妝台前,幾個宮女正在為其梳妝打扮,皇上斜倚在鳳床上,閉目養神,似是昨夜的倦怠未曾消退。月如與幾個巧手宮女把崔妃的長發梳理的油光黑亮,印著晨陽,更加閃閃生色,披散在嬌小玲瓏的肩上,一撮一撮的攏起成髻,一應的明珠簪環,佩飾都整齊的擺列在面前,她無心賞玩,伏在半開半合的朱紅雕花窗台上,以手托腮,越發襯得一張臉嬌俏如荷瓣,容顏明隧靚麗如湖中的蓬藕。崔妃心里憋悶了好些話,昨晚就想吐出來,又怕攪了皇上的雅興,待得宮女們梳理完,屏聲退去後,方才輕啟櫻唇︰「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沒有貪官?這樣規定,貪污一千兩就得殺,天下官員貪污者多了,皇上殺的完嗎?」。「你竟敢公然駁斥朕的新律?」江楓赫地坐起,叱喝。「臣妾說的是實話!」江楓翻身完全坐起來,︰「**不得干政,你想犯朕禁令?不錯,天下貪污者多,朕就不信哪個貪官不怕死?芙蓉,朕警告你,勸勸你的父兄、親友,千萬不要以身試法,一旦觸犯新律,別怨朕不給你情面!」「皇上,哪代帝王不偏袒皇親國舅,臣妾的父兄也要受限制嗎?」。「以你父親的能力,朕升他做了工部尚書,已經是破格了,要是不珍惜,將身敗名裂,新律適用于任何人,太後的娘家親族,即朕的外公。舅父都不例外!」崔妃撅著櫻桃小嘴,一副不悅之色。很快就伏在江楓耳邊,撒嬌作態。「想與歷代後妃一樣施用枕頭風,是吧?朕並沒昏聵到底,」江楓起身邊往外走,吩咐宮女太監︰「擺駕回宮!」「皇上,臣妾再不議朝政了,請皇上不要生氣,不要走嘛!」崔妃伸手去拽江楓衣袖。江楓一甩袍袖︰「給朕擺臉色!哼!」理也不理,大步出了長。「皇上!」崔妃鼻子一算,珠淚含在一雙柳葉眉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