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九章 重演史冊臨九五

天氣疏朗,晴空澄碧,金碧輝煌的皇宮和著烈烈驕陽,閃動著金色光芒,宮中各處一塵不染,五彩錦帳隨風飄舞著,更添幾分肅穆,莊嚴。金鑾殿上,似乎比平日更加靜謐,威赫,薄薄的紗帳透著神秘森嚴。今天是肅宗皇帝駕崩兩個月後,皇太子李豫登基即皇位的大喜之日。金鑾殿寬闊而宏偉,牆壁,棟梁與玉柱皆飾以雲彩龍紋,意態多姿,斑斕絢麗。滿是瓖龍繡玉的花紋,赤金九龍金寶璀璨的寶座左右,是帝王的全副儀仗,宮女手打龍鳳扇,侍立于寶座後,御案上擺放著傳國玉璽,天子龍泉劍等一切御用之物。李輔國尖嘴猴腮,丑陋不堪入目的臉上一副喜氣,手持拂塵,恭立在御案右側。盤龍雕金的十級玉階下,文武百官身著嶄新的朝服屏聲靜靜的各站朝班,殿上靜的一根針掉落地上,都可聞得。離玉階十丈外的大殿門口,排列著兩隊威武的御林軍。李輔國笑意十足的高聲喊道︰「新皇臨朝!」右側簾後轉出頭戴通天冠,白玉珠十二旎,身著玄黃赤龍袍的皇帝,從現在起,他就是唐代宗李豫了,只是作者也只能稱呼他真實的姓名‘江楓’。他自己都忘不了來歷,他只是來完成宿命,是大唐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江楓緩緩落座于龍椅上,古今多少龍孫鳳子,為了這個龍椅挑起爭斗,無休無止,他卻是因為這張龍椅產生厭倦。也許就是古人與今人的差異吧!群臣已經恭恭敬敬的跪在階下,行君臣大禮︰「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江楓淡淡的開口︰「眾卿平身!」從四更天起,就在履行一系列的程序,直到此刻,登基典禮才算完成。江楓輕輕掃掃群臣,當初依附于張皇後的那些人,現在居然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想想也可笑,古人真是太滑稽了。第一天為君,應該說點什麼呢?「眾位愛卿,朕今日既臨君位,希望君臣之間,精誠團結,坦誠以待,琴瑟和諧,共同為大唐天下興旺發達盡出各自的力量,今後,朕將陸續頒布一些新的治國方案,望眾卿用心履行,不得陽奉陰違。」「臣等遵旨!」這些大臣像背書一樣,回答的比小學生還整齊。江楓命李輔國宣讀第一道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皇締造五十年太平盛世,功在千秋,有目共睹,尊謚為唐玄宗,另贈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先皇孝慈仁愛,嚴謹恭肅,追謚為唐肅宗,大聖大宣皇帝,遵奉朕生母韋淑妃為聖母皇太後,遷居甘泉宮,今日起,改年號為寶應元年。欽此!」群臣再跪,山呼萬歲聲又起。「眾卿有本早奏,無本退朝!」李輔國傳達皇上的旨意。韋見素出班啟奏︰「臣韋見素啟奏皇上,皇上今日登大寶,理應冊立中宮皇後與承續社稷的皇太子,以安天下人心!」江楓對琴兒的死不能釋懷,許久都難以排遣思念,心里對沈妃隱隱有著怨憤,如果她堅持不依從琴兒的主意,這個善良的女人就不會死,沒有出世的孩子尚無感情,以後可以再生,然而,活生生的人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他冷哼一聲,一拂寬大的龍袍衣袖︰「這些事日後再議,退朝!」整整一個多月,江楓沒有在皇帝寢宮大明宮歇過一晚,每日下朝,都是直奔暢安宮,徹夜守著他的愛妃永絕之地,盡管琴兒遺體老早就入葬妃陵,他還是覺得她依然還在。宮女們要把床上的鋪設換過,江楓立即阻止,同時下詔,暢安宮一桌一椅,所有擺設必須保持原樣,命宮女們日日清掃打理,他要隨時來重溫那一片鮮紅的印跡,那帶走他愛妃的印跡。他要讓自己時時警醒,隨時能緬懷那用生命為代價,替他生了一雙兒子的慘痛經歷,讓自己永遠都記著這個堅韌不屈,執著,為他付出了所有的女人。群臣不時上奏,請立皇後,以主六宮,江楓也才覺得登基一個多月了,他的妻妾子女都還住在東宮,是有些不成樣子。于是,頒發了第二道詔書︰「冊立太子妃沈珍珠為皇後,入主昭陽宮,側妃崔氏封為貴妃,移居長,追封良娣獨孤琴為賢妃,謚為貞懿皇後!」最後他還是冊立沈珍珠為皇後,他不想象先皇那樣,棄太子妃不立,而立良娣。讓天下朝野生出非議,也讓珍珠以為她的豫郎已不再愛她,徒添傷感。江楓很為琴兒墓碑上的字發愁,該怎麼刻?當然不可能直接說此乃代宗皇帝的愛妃。他還健在,怎麼可能為自己加出謚號,那豈不驚世駭俗了?冥思苦想數日,決定在墓碑上刻上「大唐第九代皇帝賢妃,故謚貞懿皇後之陵墓」琴兒總算有一絲哀榮了,她的梓宮被移進了後陵。朝臣們又要求皇上為諸位皇子、皇女進位加封。這一個多月,江楓每做一件事都很機械,好像什麼都不懂,需要朝臣來提醒,接到奏表,就下了第三道詔書︰「皇長子襄陽王李適進位為雍王,皇次子江陵王李偲晉封為鄭王,三子孝成王李遐為均王,四子常山王李述為睦王,五子李藍為周王,六子李通為恭王。長女永清公主李欣更名為李思琴,封號不變,次女義寧郡主李倩封為升平公主,三女成陽郡主李萍封為華陽公主,欽此。」聖旨一下,群臣愕然了,詫異了,皇上為何不冊立皇太子?韋見素受大臣們所托,入宮面君,請問聖意。江楓心里甚為不悅,這些大臣真是操心過度,皇帝剛剛登基,春秋正盛,就著急的要求確立皇位繼承人。可是面對著韋見素那莊重、恭順的態度,他也不便疾厲之色,遂耐心的解釋︰「朕決定不立皇太子,以免皇子們互相爭斗,傷害手足父子親情,到應該傳位的時候,自會昭告天下!」「可是,皇上,國無儲君,人心不穩啊!」韋見素顯的十分擔憂。「朕已擬下詔書,把應當承位的皇子姓名藏于含元殿密室之中,一旦朕有不測,即為遺詔!」他深知群臣擔慮的事情,他們是怕如果皇帝遭遇不測,不及立遺詔,皇子親王們將為爭奪大位手足相殘,天下紛爭,所以很明確的告訴韋見素自己的打算。韋見素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告辭出宮。江楓把長女、琴兒所生的永清公主李欣更名為李思琴,那是為了紀念獨孤琴,讓女兒永遠思念生母之意,只是已經叫習慣了,此後一直喚她乳名欣兒。江楓正式成為大唐皇帝之後,任命韋見素為右丞相,賜以天子老師的美譽,張仲義為左丞相,兼任刑部尚書、大理寺卿之職,掌管大唐最高刑律,京兆尹崔光遠加封衛平侯,其余大臣都按其能力有升有貶,臨近散朝,皇上下旨︰先皇正宮張宛玉排擠儲君,凌虐肅宗皇帝至崩徂,念及皇後名分,廢為庶人,賜白綾自縊。張全、張強兄弟處以凌遲酷刑,張家所有男丁西市問斬,女眷流放全州,終生無赦。衛王李泌降為江陰王,罰俸三年。做出這個決定,江楓也是思考多日,本性善良的他並不願意如此對待張家,只是多年來,張家為非作歹,惡行昭昭,而且家族龐大,盤根錯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留下後患,不知將來要生出多少事端,他這時才深深了解古代帝王的無奈,不是喜歡殺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現在終于明白身不由己的真正意義。對奸佞施以懲罰,接著就要對忠良加以褒獎了。東宮四大統領都授以官職,郭源為九門提督,高長春兄弟分別為龍武衛左右大將軍,李義山為兵部中郎將。同時下詔,赦還李白,任命為左拾遺,參與朝政。赦高力士還京,安養天年,加封衛國公。接到聖旨的郭源等人一起來見,陡然看到已經正大位的皇帝,明黃天子錦衣,眉目清俊,雙目包含著智慧,果毅的氣質,比當太子時威武百倍,使他們不敢仰視。郭源首先開口︰「臣等不想做官,寧願留在皇上身邊護駕!」「朕已經登基,不輕易離京,也無需保護,何況宮中還有兩位御林軍統領,你們留在宮中,並無合適的職位。」江楓對這幾個生死與共的兄弟,從來都是動至真心實意。「末將不管,我是一定要留在皇上身邊的。」高長春口氣似乎有撒嬌之意。「皇宮之中,除了朕及當值的御林軍,沒有男人的,你們要想留在朕身邊,那就淨身當太監吧!」江楓輕笑一聲。此話一出口,四個人慌得趴跪地上叩頭︰「臣等若有罪,還請皇上改用其他處罰,千萬不要,不要讓臣等失去做男人的資格,那是生不如死啊!」「你們這是做什麼?」江楓哭笑不得︰「朕不過說句笑話,別當真,快起來啊!」「君無戲言,皇上千萬別嚇我們,會死人的!」郭源的樣子很滑稽,素日雷厲風行的大將風範蕩然無存了。江楓神情莊重,真摯,充滿激情︰「你們不要放在心上,朕與各位兄弟情同手足,無人之時說些戲謔之言,不用太認真了,各自赴任去,都在長安,想要見朕還不容易嗎?為你們保留著無需通報直接覲見的特權就好了,朕沒有讓你們去做外官,就是舍不得離開你們,患難兄弟勝過同胞手足。」先帝入陵之後,張皇後就被送到了冷宮。冷宮遠離嬪妃居住的殿閣宮苑,是歷代被廢黜的後妃關押囚禁的地方,有許多被廢嬪妃在冷宮淒慘的生活中,或是瘋癲失常,或是自盡了斷。這里屋瓦殘破,雕欄畫棟上積著厚厚的灰塵和凌亂密集的蜘蛛網,看不清上面描繪著什麼圖案、花紋。張皇後在短短的兩個多月已被折磨得失去了往日的花容月貌,衣衫不整,頭發凌亂不堪,面色晦暗,養尊處優、頤指氣使,平日里一呼百應的縴縴弱女,如何受得了這些饑不果月復、殘羹剩菜的日子,還不時被看守打罵,神智有些不清醒。有時指手畫腳的叱令冷宮中的歷代嬪妃向她下跪,拜見母後皇太後。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走過來,雖已蓬頭垢面,但從五官樣貌觀之,昔日也是艷冠群芳的美人兒,她一臉不削︰「你以為你還是當初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要我跪你?你是後來的,應該向我下跪才是!」「你你這個賤人!膽敢目無本宮?」張皇後吼道,她隱約听得張家已滿門滅絕,兄弟佷兒一百多人被處斬,就連年邁的父母都沒有幸免,女眷全都流放遠惡之地。悲痛之下,神智又不清醒,又哭又笑,放潑打滾。忽然傳來一聲高喝︰「聖旨到!」一群衣衫破爛、瘋瘋傻傻的女人嘰嘰喳喳地喊起來︰「皇上派人來接我了,皇上接我回宮復妃了!」幾個女人從地上撿起一面破敗的鏡子,照著自己的臉,隨手摳起一把泥沙就往臉上抹,還美滋滋的讓同伴看看漂不漂亮?皇上會重新愛上我嗎?這些廢妃根本不知江山已易主,皇帝不知換了幾代?這些女人其實很可憐的,自幼入宮,與世隔絕,幾多沉浮,得寵、失寵、經歷無數酸苦,有的可能連皇帝的面也沒見到過。作為現代人的江楓,也很同情這些女人,但是身為皇帝,他又能怎麼樣?把這些歷代先帝廢黜的嬪妃放出去嗎?在這個封建專制下的古代,是不行的。幾名小太監前導,李輔國搖頭晃腦的走了進來,他一身顯赫的執事太監服飾,金閃閃的,光芒耀眼。張皇後一看到李輔國,神智恢復了幾分,忙喊道︰「李公公,快帶我離開這里,我要回昭陽宮!」「昭陽宮是當今沈皇後娘娘的寢宮,你沒有資格居住!」李輔國陰陽怪氣的回答,隨即大喝一聲︰「皇上有旨,張氏跪接!」一群廢妃忙跪下叩頭,爭先恐後的說︰「臣妾恭听皇上聖諭!」「本宮乃是先帝正宮,誰敢令我下跪?」張皇後怒目以待。「張宛玉,皇上把你打入冷宮,實際上早就廢掉了你,豈敢不下跪?」李輔國命令小太監強按她跪下。「李輔國,你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本宮待你不薄,你竟敢背叛我,總有一天會遭報應,你不得好死!」張皇後破口大罵。「或許吧!只不過,你是看不到了!」李輔國嬉皮笑臉的說完,清清嗓子,公羊般的聲音「先帝後張氏宛玉,一貫弄權,草菅人命,大逆不道逼宮犯駕,致肅宗皇帝崩逝,十惡不赦,著廢為庶人,賜白綾自縊,欽此,寶應元年十一月七日!」「李豫,你這個王八蛋,我是你母後,你竟敢弒母,不忠不孝。」張皇後大聲叫罵。「辱罵皇上,該打!給我掌嘴!」李輔國喝命小太監。兩個太監左右開弓,打得張氏口吐鮮血才罷。「把白綾送上,請廢後張宛玉上路!」小太監送上御賜白綾,張氏拼命後退,拒不奉旨,大耍潑醋,披頭散發,又哭又鬧。李輔國皺了皺眉,那張原本就丑的離奇的臉更加駭人,看樣子,她是不會心甘情願死了,怎麼辦?他心中一動,只要她是縊死的,誰還管是自縊還是他鎰?忙命令小太監把白綾展開,甩上房梁,系好扣子,拽住張宛玉上了套。一群廢妃棄婦嚇得蜷縮在角落里,不住的發抖,口中不停的吐出「饒命」二字。「李豫,你混蛋,我是皇太後,你敢殺我,你不孝,不孝,我化作厲鬼也不放過你!」張皇後掙扎著,哭叫著。「住手!」就在張氏即將氣絕身亡那一刻,一聲疾呼傳來,接著,李泌飛快的奔跑進來,縱身砍斷白綾,接住了行將死去的親娘。李輔國立刻躬身施禮︰「老奴拜見江陰王!」「李輔國,母後待你恩重如山,你竟敢強逼她上吊!」「殿下,奴才奉皇上旨意,鎰殺廢後,聖旨在此,請江陰王過目!」李泌看到聖旨,心痛難忍,大哥勝了,而今的天下是大哥的,舅舅,外公,表兄弟們滿門滅絕,現在母後又面臨著死亡,他哭著撲到親娘身上︰「母後,我就只有你一個親人了,不要死!」「泌兒,泌兒,快,快去求你皇兄!」張皇後此時再也不囂張了,恐懼的大喊︰「一定要懇求皇上饒娘一命!」李泌大感膽怯,他最怕大哥,平日一見面,都是懷著一顆忐忑之心,可是為了保住母後的命,只好硬著頭皮了︰「李公公,我這就去見皇兄,不準傷害我母後!」李輔國無比恭敬的回答︰「奴才等著殿下去見皇上,預祝殿下能求得赦旨!」李泌不顧王爺的尊貴,疾步跑出冷宮,跨上駿馬,急急馳過重重宮院,用了半個時辰才來到御書房外,卻被御林軍攔下。「我要見皇上!」李泌發瘋的喊「快閃開!」「江陰王爺,皇上有旨,不見任何人!」「我要見皇上,快讓我進去!」李泌嘶聲狂叫。威武的御林軍面無表情,刀槍橫阻,小頭目嚴厲的說︰「江陰王爺,擅闖御書房,將立斃杖下!你要想好了。」淒厲的喊叫聲早已驚動了皇上「何人在外喧嘩?」「啟奏皇上,江陰王要闖御書房見駕!」門口的小太監回答。「讓他覲見!」江楓倒想看看這個不學無術的李泌有多大膽識,為了救母肯付出什麼代價?隨著御林軍撤回刀劍,李泌三步兩步奔進,趴跪地上直叩頭︰「皇兄,請你看在父皇情面上,饒了我母後吧!不要讓臣弟成為喪父失母的孤兒!」江楓語氣冰冷︰「朕看在父皇與手足之情上,沒有重治你的罪,你還有臉來為那個女人求情嗎?你都干了些什麼?竟然去羞辱延光公主,她可是我們的妹妹,那是人干的事嗎?真是不知倫常,朕不殺你,只將你貶為郡王,夠對得起你了!」「皇兄,臣弟願意用江陰王的爵位,去換取母後的一條命,請皇兄開恩!皇兄開恩啊!」李泌哭的淚人兒一般。「李泌!」江楓厲聲叱問「朝廷的爵位是隨意交換的嗎?」。「皇上,那麼就用臣弟的命來換母後的命吧!」李泌又說。「好啊!」江楓手一抬,把白雲劍拋到了李泌腳邊,「你引劍自刎,朕也立刻下旨,饒恕張宛玉!」李泌吃驚的望著皇兄,又驚又駭,他不過以此表明他救母的決心,他不是真的想用自己的命來換母後一命,他比誰都怕死,現在皇上真的要他自盡,又哭了起來,淚流滿面的懇求︰「皇兄,皇兄,臣弟不想死,求你開恩,饒了臣弟和母後吧!」「李泌。你真是讓朕失望,朕還以為你真的這麼有孝心,寧可自己死,也要保護母親平安,原來,你還是把自己的安危看得更重。知道嗎?朕只是試探你孝心究竟有多重?只要你剛才拔出劍來,朕絕不會讓你死,同時也感念你尚有孝道,人性沒有完全泯滅,就會饒恕張宛玉,你不肯舍己救母,這可是你自己的選擇!」江楓厲聲喝道︰「把李泌轟出去,傳旨李輔國,速速監督張氏自縊。」李泌聲淚俱下的直叩響頭︰「皇兄開恩,饒我母後一命吧!臣弟再也不敢冒犯了。」卻是身不由己的被幾個御林軍拽出了御書房。看到李泌痛哭流涕的哀求,江楓心里也曾經軟化過,就在這時,李倓引劍自刎那一幕瞬間浮上來,自己只差一刻都未能趕上相救,眼睜睜地看著親勝手足的的三弟死在自己面前,想起兄弟死別的痛苦,更是想起父皇生生被張氏這個蛇蠍女人逼死的仇恨,他又硬了心腸,我在三弟靈前發過誓,不殺張宛玉、李輔國誓不為人。李輔國這個小人臨陣倒戈,幫我做過好事,也罷,就讓他多活幾年,只要有機會,我就要為三弟雪恨。一個太監跪在御書房門口稟報︰「太後娘娘請皇上移駕甘泉宮。」江楓急忙收住在遠方遨游的思緒,擺駕甘泉宮,外面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天空一輪銀盤般的滿月,清輝流瀉,映的漫天夜色陡生光彩。甘泉宮大院內外,宮室寢殿,一路全是俯伏迎駕的宮人。太後韋氏一身家常打扮,神態平和,悠閑,儀容華貴,再也不是從前驚弓之鳥般柔弱的韋淑妃了,她的豫兒成了大唐天子,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人可以對她不利了。皇帝恭敬地跪在鳳榻邊︰「兒臣叩見母後!」「豫兒不要多禮,你是一國之君,以後就不必再行大禮了!」韋太後慈愛的笑容里滿是知足的神情。「母後此言,兒臣如何擔當得起?兒臣在天下人眼里是君王,但是永永遠遠是母後的兒子,為君者言行乃是天下表率,更當盡孝道,」江楓是真的把韋後當成親娘了。「兒臣這些日子太忙,沒能適時關心母後,請母後恕罪!」「豫兒日理萬機,國事繁忙,娘很好,不用掛念,奴才們也是盡心竭力的侍奉。」江楓轉頭對周圍的宮女太監說︰「好生侍奉太後,朕自有重賞,誰敢偷懶,惹太後生氣,朕必當嚴懲不貸!」滿室鶯鶯燕燕惶恐的跪下口稱︰「奴婢遵旨,定將盡心服侍太後娘娘!」韋太後嗔怪的語氣︰「豫兒不要這麼嚴厲斥責他們,他們對娘無處不周到,娘請你來,要想為張後求情,剛才李泌來求娘,希望你饒過張後。」李泌臉皮真是厚,他們母子當年排擠太後,處處為難,時時加害,現在居然跑來求她「母後,張宛玉喪盡天良,逼死父皇,凌辱皇爺爺,全無人媳的道義,更是害死兒臣最為投緣的三弟,兒臣曾經發誓,一定為三弟報仇!」「算了吧!豫兒,張後畢竟是李泌的親娘,你若執意殺她,李泌將恨之入骨,冤冤相報何時了?娘不想見到你再受絲毫傷害!」韋太後生性仁慈,很容易淡忘仇恨。江楓輕輕的跪在太後面前,憤然開口︰「母後,請恕兒臣不能從命,張宛玉非死不可,母後仁愛,可是您忘記了張家、張宛玉他們給我母子帶來多大的痛苦和欺凌嗎?」。韋太後暗嘆一聲︰「哎,依你吧!為娘不會干預朝政,娘也只是不忍拂逆泌兒的眼淚罷了。」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家宴設在大明宮含元殿,十幾桌精致菜肴,玉液瓊漿,山珍海味,宮女太監不時送上美味佳肴,席間,有沈皇後,崔貴妃,還有剛剛冊封的十四名嬪妃,七位皇兒,兩個月大的五子李藍,六子李通由乳娘抱著,也參加了。太後是普天之下最為尊貴的女人,更是當今大唐王朝最顯赫的女人,自然能感受到任何人都無法體味的榮光和驕傲,嬪妃們濃妝艷抹,爭相向太後行禮叩拜,扶持著,殷勤著。許多嬪妃心目中,太後應該是嚴肅傲然的,然而韋太後那種平和、沉靜的態度令嬪妃們與眾皇子、皇女有些錯愕,太後的禮服華貴卻不隆重,一身淡金色華服紋飾單純,大氣穩重,頭發上一只玉翡翠朱釵瓖嵌。臉上也只是施了一層淡淡的妝容。皇上領著妻妾兒女向太後敬酒,韋太後看到兒孫滿堂,想起幾十年的痛苦心酸,終于苦盡甘來,唯一的兒子出人頭地,坐上了大唐天子的寶座。她忍不住落淚了。永清公主李思琴忙嬌聲說︰「皇女乃女乃,我們一家人經過千難萬險,今天能在大明宮同聚,應該高興,你怎麼哭了?」「欣兒,皇女乃女乃這是高興,喜極而泣!」韋太後含笑拍拍孫女的手。江楓陡然想起,一家人都在,獨獨少了琴兒,隱隱看到欣兒、萍兒眼里含著一層潮濕,知道她們都和自己一樣想起了琴兒,心里悶悶的,又不願引起太後傷感︰「母後,過去的不開心事就讓它過去吧!從今以後,兒臣決不讓母後受半分委屈。」知子莫若母,韋太後看得出兒子心里不痛快,獨孤琴那個女孩子真的很好,可惜啊,好人多災難。天下母親都一樣,一生都會為兒女擔憂,即便貴為皇帝的母親,也有她憂慮的事,「豫兒,你執意殺了張後,李泌必然不甘休,可要事事小心!」崔妃花容帶笑,殷勤的為太後斟滿一杯酒︰「太後放心,皇上已經掌握朝政,有何可懼?」「明槍易躲,豫兒須防暗箭啊!」略飲幾杯,太後不願拘束兒孫,看了一會歌舞,就回宮歇息了。太後一走,皇上才覺得隨意一些,看到孩子們個個生龍活虎般,嬌俏可人,心里非常欣慰,但是作為父親,不能給兒女們過多的表揚,會讓他們滿足于眼前的成績而不奮發圖強,就會像《傷仲永》中所敘一樣,仲永幾歲就能作詩,比職業詩人名聲還大,可是他的父母只把兒子當成搖錢樹,供人觀賞,讓兒子沾沾自喜,不去努力,才學停滯不前,最後所有能力消失,如平常人沒兩樣。「各位皇兒,你們年齡還小,有一些成就,為父當然替你們高興,但是不可安于現狀,要更加倍努力,文才武功不可或缺,時時修生養性,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能力。「朕重申家規,你們必須人人學文練武,日不間斷,不得依仗權勢欺人,嚴格遵守國家法度,朕將時時派人暗訪,若有誰不听號令,做出有傷天和、違反律法之事,朕決不寬恕,听到沒有?」江楓對兒女向來嚴厲。幾個孩子忙恭恭敬敬的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一家人舉杯飲酒,殿前歌舞升平,絲竹管弦,聲音優美動听、舞姿迷人,舞女個個天香國色,嬌美可愛。皇上與眾子女都如痴如醉,觀賞著,多飲了幾杯。臨近終席,江楓和氣的叮囑孩子們︰「朕已下旨戶部撥銀兩,工部準備工匠,為你們各自建造府邸,待落成之後,即搬出宮去居住,我們一家人還可以隨時團聚,各位皇兒,朕要你們相信,朕要求你們學武習文,嚴格控制你們驕奢婬逸,完全是為了你們將來成年後,能成為一個讓人從心里尊敬愛戴的皇子、公主。為父無論何時都是愛你們的。天下沒有不愛兒女的父母,君王也不例外,朕是天子,也是父親!」江楓吸取前代教訓,時時與兒女們交流感情,讓皇室子孫也能真正感受親情的溫暖,減少兄弟反目,父子隔牆的怨隙。這就是先皇曾經說過,他盼了一生都沒有得到的妻賢子孝的天倫之樂吧!我一定要使自己這個龐大的家族和和睦睦,永遠融洽,不起紛爭。高力士接到新皇赦還詔書,遂啟程回京,走到郎州縣境,听說太上皇已駕崩的消息,已是悲痛欲絕,北望哀嚎不已,終于吐血而亡。死訊傳到京師,高長春兄弟甚為悲痛,親赴郎州,運回養父遺骨,想起養父對他們兄弟勝比親生的疼愛,受奸後貶斥,受盡苦難,終于可以一家團圓,卻又半途逝世,大為難過哀傷。江楓以其一片忠心,維護先帝,至死不渝,賜揚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又聞得李白的赦西歸,行至當涂縣境,于舟中對月飲酒,欲捉水中之月,墮水而卒。當時江畔之人,恍惚之間看到李白乘鯨魚升天而去,也許這是善良百姓不願承認詩仙的早逝,營造一個詩人成仙的神話聊以自慰罷了。江楓悲嘆不已,一切都已史實為依據在發生,非人力可以挽回,盡管他是一個洞悉歷史的未來世界之人,而今又成了天下的主宰,還是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有感而發,吟詩一首贈與九泉之下的李白︰「古來罕見唯謫仙,滄桑無定嘆驚天。三千佳句傳萬載,賢良忠魂下九泉。天道不公毀英杰,地獄有幸迎詩仙。江山失色悲貶斥,山川風月甚哀然。」並親提此詩于李白墓碑之上。聖駕親臨墓地,凝望一抔黃土,心中感慨萬千︰「李白,你我千年之隔,卻有幸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今生終老,江楓至死無憾,敬你一杯酒,西出陽關再無故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