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一章 紙上談兵

數十名被挑選出來的百夫長集中在一間大帳里,他們是教習營的第一批成員。對于這次又被稱為「文訓」的活動,這些下級軍官們是不以為然的,但在軍中,所以的人得服從指令,即使他們不理解也不認同教習營的存在,但他們也必須接受。

大家開始竊竊私語,有人道︰「你們說,咱們一介武夫,現在像個童子似的坐在案前讀書,不是要命的麼?」

「就是啊,這打仗可是真刀實槍玩命干的,讀書有什麼用?難不成以後還讓那些秀才上前線!」

「我還是十歲的時候讀過書的,本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讀了,哪知現在竟弄出這個東西!」

「陳將軍到——」正在議論紛紛的百夫長們立刻安靜下來,對于陳中澤將軍,他們崇敬無比,作為下層軍官,他們近距離見到陳將軍的機會並不多,如今陳將軍親自過來訓話,大家自然十分興奮。

大家都知道陳中澤是少年將軍,但當陳中澤站在大家面前時,大家還是倒吸了一口氣,他們沒有想到,名滿天下的戰神竟如此年輕。陳中澤面如冠玉,英俊無比,但眉宇間流露著大將軍的威嚴和風範。

陳中澤道︰「諸位是教習營的的第一批成員,可能對教習營尚有諸多不解之處。我知道,諸位都是曾浴血沙場的勇猛之士,可我們軍中不僅需要將士們勇猛善戰,還需要大家有謀有智,教習營目前主要教授章、勢、兵法三部分的內容,章即章程,勢即天下大勢,兵法即作戰之法,分別由三位教習官教導,希望諸位能用心領悟,以期為我軍將來征戰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說著,陳中澤將三名教習官介紹給百夫長們︰「這位是馬遼馬將軍,曾追隨平城大將軍征戰,文武雙全,後因傷病離開前線,如今是左大將軍的得力謀士,現如今為諸位講授‘章’的內容。」

馬遼將軍年過半百,面容慈祥,走路微跛——這是當年在戰場上留下的傷病。馬遼目前的任務就是將章程明確,增加部隊的凝聚力和忠誠度,使部隊在征戰中能保持斗志不懈。

接著,陳中澤又向大家介紹了第二位教習官︰「這位是楊洌楊參軍,進士出身,行軍十幾年,博學多才,智勇雙全,他將為大家講授天下大勢。」

楊洌三十多歲年紀,面容嚴肅,稜角分明,他的任務是讓這些下級軍官們眼界開闊,心憂天下,學會統御。

接著,陳中澤介紹出了最後一位教習官︰「這位是潘乾潘教習,他年少而才高,由他向大家講述兵法,相信一定能讓大家收益多多!」

潘乾的英俊是不容置疑的,可是,作為一名根本沒有作戰經驗亦沒有功名出身的年輕讀書人,他給這群粗豪不羈的百夫長講授兵法注定要備受質疑。

座下的百夫長輕聲議論道︰「听說這潘教習不過是個不得志的讀書人,因為販鹽還惹上了官司,幸好被陳將軍救下才撿了條命,他連軍營都是頭次進,有什麼資格教我們兵法?」

陳中澤道︰「似乎有人有問題,請直講!」

一位百夫長站起來,道︰「陳將軍,小人區區百夫長,本不敢對軍中的指令有任何懷疑,可是,小人自幼就听說過紙上談兵的典故,知道紙上談兵是用兵大忌,而如今,我們不正是在紙上談兵嗎?」。

陳中澤微微笑了笑,道︰「不錯,趙括紙上談兵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委實可嘆可悲。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紙上談兵不重要,事實上,自古以來真正的能征善戰者,必是自幼飽讀兵書心中有乾坤者,紙上談兵是必備的階段,如果連基本的作戰原理的謀略都不知道,試問又如何調兵遣將統御沙場。試想一下,以趙括之才,如果歷練足夠的話,成為一代大將不是沒有可能的!在下諸位如果能將作戰理論和沙場經驗相結合,一定是我軍之大幸!」

眾人是第一次听說這般的言論,倒也心悅誠服,對陳中澤更多了幾份欽敬。

陳中澤道︰「如果想贏得戰斗,我們可能只需要匹夫之勇,可如果我們想贏得戰爭,那我們必須有大胸懷,大志向,這正是我們成立教習營的初衷。」

百夫長們點頭稱是,陳將軍的話有一種特別的穿透力,能夠輕易打動人的心。

從帳中走出,陳中澤叫過楊洌,道︰「楊參軍,剛才我介紹潘教習之時,見你面有異色,請問你是不是有什麼不服?」

楊洌有些驚詫,他沒想到自己流露出來的一點點不滿竟被陳將軍看在眼里,果真是什麼都瞞不過他。楊洌道︰「將軍,既然你問到,我索性直說了,我軍人才濟濟,能講授兵法者不可謂不多,而那潘教習毫無作戰經驗,且有過一些不太光彩的過往,讓他講授兵法,恐怕不止是百夫長們不服,連我都會不服!」

陳中澤道︰「楊參軍,請問你入伍多少年了?」

楊洌一愣,他沒想到陳中澤會突然問這個問題,答道︰「小人今年三十五歲,自二十五歲棄筆從戎,已經入伍整整十年了。」

陳中澤道︰「你比我大十四歲,且比我早入伍很多年,可你知道為什麼我現在能統率千軍萬馬而你只是一個參軍嗎?」。

楊洌望著陳中澤,不知從何說起。

陳中澤淡淡一笑,道︰「我告訴你吧,我最大的本事就是我能知人善任,用人之長,我能看到每個人的優點和潛力,所以在艱苦復雜的戰爭中,我仍能取得勝利。也正因為如此,籌建教習營時,我很快就想到了楊參軍你,你博聞強記,才華橫溢,沒有人比你更擅長對勢的分析了。而對于潘乾,我觀察過他,並看過他的一些文章,我相信他是人中龍鳳,如今他不得志,只能在軍中做個教習,來日他若得志,必是人上之人!」

楊洌听陳中澤說完,將信將疑,一時無語。

「好了,楊參事,教習營就交給你們了,我和左大將軍都等著你們的好消息!」陳中澤笑笑,離開了,胸有成竹。

且說那些百夫長,對馬遼和楊洌終究有幾分忌憚,畢竟他們在軍中頗具威名,但對鹽裊出身的潘乾,他們從內心有些看不起。當潘乾向他們講授兵法之時,大家總是心不在焉,很不顧忌潘乾臉面。

潘乾明白百夫長們的心意,他自己也深知自己的不足,因此更加勤奮研讀兵書。好在他自幼便在父親潘有為的栽培下熟讀兵書,而且為人聰明,悟性極高,倒也不算太難。只是那些百夫長們並不認可他。

那日,潘乾在教習營講授《孫子兵法》,可眾百夫長們完全不把潘乾放在眼里,冷嘲熱諷,讓潘乾十分難堪。

事實上,如果只是針對自己,潘乾是完全能忍受的,但潘乾覺得百夫長們的態度如果持續下去,陳中澤將軍教習軍人的初衷就不能實現,這是潘乾不能接受的。

「諸位,左大將軍和陳將軍設立教習營,是希望大家能更加有智謀,大家就算信不過我,也應當相信兵書中的智慧,以各位征戰沙場的經驗加上對兵法的領悟,來日一定能成大事。可大家如此渙散懈怠,實在是有違軍規,希望諸位自省!」潘乾義正嚴辭說道。

一位人高馬大的百夫長站起身,道︰「潘教習,沒有這個金鋼鑽,就別攬這瓷器活,你既然教我們,總得拿出幾樣能耐讓大家見識一下,如果一無是處,也就別怪我們不給你面子!」

潘乾愣了一下,道︰「你們想怎麼樣?」

一百夫長道︰「希望潘教習能跟大家比劍,如果他日上戰場,你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讀一肚子兵書又有什麼用?」底下眾百夫長也跟著起哄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