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基拉番外四︰一生一代一雙人

在那段時間里,他以為他和拉克絲的感情會無疾而終。已經等了那麼久,他想真的已經不能去期待什麼了。可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法再偏離現有的道路。

這時,已經不只是因為第三勢力的道路不夠現實,或者無法背叛別人的信任。

從三艦同盟的時候開始,他就更喜歡待在永恆號,或者去灰岩號。可明明在大天使號上也有米莉、塞伊這樣的好朋友,還有瑪琉艦長和穆——他們真的幫過他很多,他也很感激他們。尤其是穆。他一直都在開解他。

這是為什麼?

後來他才明白過來,這是因為整體氛圍不同。

自然人們總是說——你們和我們不一樣。

生活在自然人的環境,哪怕有接納自己的人,也很容易覺得自卑,覺得自己是異類。

即使是奧布的國籍,穿著地球軍的軍裝,從沒有去過plant,在自然人的眼里,他也只有和plant的調整者們,才是同胞。

在這一點上,哪怕是對調整者無偏見的米莉和托爾都不例外。

——大概從出現了「調整者」與「自然人」這樣的詞匯用以區分他們這些人類開始,「這是不同的種群」這一點,就已經深入人心。

也所以,當意識到身處在「周圍都是同類」的環境中,他不自覺的就會覺得更輕松,更愉快。

雖然調整者的能力往往也有很大差別,但他在永恆號與灰岩號上,即不會被排擠,本身也不會感到孤獨。這樣的感覺讓他依賴。

一開始他沒察覺到這背後的原因,後來在灰岩號上一待兩年,間或還回到plant,對這些就慢慢的想明白了。

——這種輕松與適應的感覺,就叫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大概大家都是一樣的。那個時候在草薙號,表面上沒半個調整者。而在大天使號……他們始終對草薙號更親近,他不是沒有看到。

所以拉克絲才那麼說吧?站在自然人的立場上來看的話,他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將調整者集體流放到了plant。

因為誰也無法對不接納自己的團體有歸屬感。

可既然是人類,就需要歸屬感。

調整者們不被自然人接納,唯一剩下的選擇就是抱成團。

于是……

自然人歸屬于自然人,調整者歸屬于調整者。

既然都已經說是「歸屬」了,他當然也只能為這種歸屬感而戰。正如一度倒向了第三勢力,卻到底還是回歸到了拉克絲麾下的巴特菲魯特所說——

他是第三勢力的將領,但終究,是plant的將領。

他曾經居住在自然人的環境,可終究是個調整者。所以在自然人的環境,他會孤獨,與調整者作戰,他更痛苦。

也所以……卡嘉麗放不下奧布,而阿斯蘭逃避了那麼久,卻終究要穿回那身紅衣。「愛情」這種東西,大抵是比不上「精神歸宿」的。

于是他住回了軍本部分配的宿舍,開始熟悉zaft的各種軍規,也在一邊開始考慮卡嘉麗的事情。

從很早以前他就知道,先天不足的奧布想要保護自己,是很艱難的事。

前阿斯哈代表是個很厲害的政治家,不說他自己見到的,其他人——包括拉克絲在內——也一樣給予了高度評價。可就是這麼個人,都先是引咎辭職,後是自爆殉國,這才保住了奧布獨立復興的火種。

在plant的評價每況愈下的卡嘉麗,保護不了奧布。

她在大西洋聯邦的「代表」塞蘭家族的面前一步步退讓,最終只能屈服。然後,眼看著奧布在大西洋聯邦的挾持下背離她的信念,又肯定要痛不欲生。而且那個時候,她很可能已經嫁給了一個自己厭惡的人。

他不想他的親生妹妹落到這種境地。盡管他們相處不多。

——那麼,如果她不能自己放棄,就由他來讓她放棄!

伊甸園計劃到底不是一個會把強迫性放在表面上的計劃,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他也只能希望,卡嘉麗能滿足于國土的安全了。既然她已經無法守住她的信念。

最終,卡嘉麗這件事的發展和他想了很久的計劃差了十萬八千里遠。在他不敢再期待的感情方面,拉克絲倒是給了他一個意外的驚喜。

其實他後來想想,發現自己也有點「當局者迷」。

迪亞哥那家伙要听拉克絲說了才發現問題,但他卻是一直都看著的——拉克絲矛盾的態度,本來就說明了什麼。

拉克絲不可能不知道,他看到了那些東西就會去思考。可她一邊將大量的東西拿給他看,一邊又獨獨瞞下了奧布的事情,他之前就疑惑過的——這是為什麼?

這或者是很簡單的道理啊。

她本來聰明又果決,若是無情,又怎麼會矛盾?矛盾越深,或者感情就越深。

當然,如果不是拉克絲親口說出她想要打破自己的規則去做的事情,大概他也只敢疑惑,不敢去想那些吧。

只是,也許是因為之前他們相處得就已經挺默契了,那麼說開以後,兩人的相處一時間也沒什麼改變。何況那時候,有近在咫尺的「曙光之槍」不談,還有卡嘉麗和阿斯蘭的事情沒解決。

雖然早已經料到卡嘉麗會退縮,但她當真做出了決定,看看阿斯蘭那消沉的模樣,他還是難免心里愧疚。

想要自己的妹妹放棄她的信念,還對她產生埋怨的感覺,這怎麼也不像是一個好哥哥的作為。但這樣的感情真實又明確,讓他不能不意識到感情深厚程度的問題。

可不管怎麼樣,希望他們幸福的心情也是真實的。

哪怕隨著事情的發展,他也知道這種期盼達成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最終,卡嘉麗還是不想放棄。

她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典型的第三勢力思想和奧布原本國策的結合。

不可否認的是,從第三勢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國家是必要的。而從「奧布發展」的角度來看,把國家打造成這樣也很有好處。

但這依然……過于理想。

哪怕是以奧布原本的情況,想要達到那樣的目標,都會是一條無比遙遠又無比艱難的路。

可在同時,大概又唯有如此,卡嘉麗才能接受,並為之努力到底。

他有的時候忍不住會想,卡嘉麗想要建造一個調整者和自然人能真正共處的國家,是不是也是因為她也知道,唯有如此,她和阿斯蘭才有一個渺茫的可能?

但現實是,根本不用考慮那麼遙遠的事。只要卡嘉麗能擊敗薩哈克,plant立刻就得到了大戰的勝點!奧布根本不會有這個機會恢復並發展的。哪怕是卡嘉麗成長到了前阿斯哈代表的程度也一樣。

那到了那個時候會怎麼樣?

這一點,連拉克絲都說不清楚。他們只能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卡嘉麗那時候會做出的選擇,誰也沒法預知。

甚至……

他覺得,連阿斯蘭會做出的選擇,都沒法預知。

阿斯蘭期待在黑暗中看到純粹的、高貴的東西,並且希望這樣的星火能夠燎原。可理智告訴他,哪怕是在和平的環境,這種期待也絕無可能。加上他對plant的歸屬感,這才讓他沒有猶豫的選擇了拉克絲找到的路。

可當他一步步的輔佐明白過來的卡嘉麗走向那個理想的終途之後呢?

感情已經無法壓制,那麼必然和理智與責任產生劇烈沖突。何況他對plant、zaft也不是沒有感情,那麼性質不同的深厚感情只怕也會同樣沖突。

他能在卡嘉麗奪回奧布後和她走上截然不同的路嗎?

不管哪一種感情勝利,那必然都異常痛苦。何況……如果卡嘉麗能奪回奧布,他的輔助一定至關重要。

和只是在一邊看著的他們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拉克絲說,他們很幸運。

他也這麼覺得。

盡管在阿斯蘭去大天使號以後,他們也很快就分開了,但他們有一個可以去期待的未來。

听到對方的消息,就會覺得溫暖,想到未來可以長久相伴的時光,就是現在努力的動力……

可是,密涅瓦的新兵們好像不這麼認為。

他剛到密涅瓦的時候,和灰岩永恆的感覺都不一樣。這大概是因為密涅瓦里大部分都是新兵,而他的名聲也和上一次大戰的時候不能比。

zaft是怎麼把他當典型宣傳的,他也不是不知道。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總是能在新兵們的臉上看到敬畏疏遠又認可的表情——得說這是一種稀奇的體驗。可也正因為是新兵,他們適應得也很快。

這或者也和雷有關。

雷是個有分寸的家伙。雖然對他有著復雜的感情,但他在密涅瓦給他下的小陷阱,和當初三艦同盟他惡整阿斯蘭的程度完全不同。畢竟那時候他是為拉克絲憤怒。而對他……他大概只是自己糾結。

也于是,大部分的小陷阱跳下去也沒關系。而且因為他是自動跳下去的,雷看到之後,隱藏在故意擺出的面癱臉後面的情緒也很有趣。

有時候他甚至不知道在這種事上,誰得到的樂趣多一點……

總之,他和雷的這種關系,密涅瓦的乘員們顯然也有所察覺。也許是覺得他的脾氣好?他們很快就覺得他可以接近了。

——話說回來,他經常覺得密涅瓦和永恆號恰好是個對比。巴特菲魯特隊長為人幽默但治軍嚴厲,塔莉婭艦長性格嚴肅重視軍規,對不違反軍規影響軍務的部分卻一向都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這使得密涅瓦的成員們在副艦長阿瑟的影響下普遍活潑或者說……神經大條。

這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如維諾、尤蘭這一類的年輕士兵,甚至會大著膽子來打听他和拉克絲的戀愛史。但往往問了問題連答案都沒得到的時候就會跑走,然後自己無邊無際的延伸出去。

在他們的想象和期待中,愛情總是充滿浪漫、刺激、生離死別和刻骨銘心。偶爾他們還會小心翼翼的來找他求證,不過似乎還是不想听到他的答案。

他想說他們真的發揮過頭了。

戰爭已經是很沉重的事,真的連感情也來折騰人,那怎麼受得了?

像阿斯蘭和卡嘉麗那樣,那倒是異常「刺激」,可他實在不想踫上那種情況。

當然,他們的想法也不是全無道理。有一段時間,他確實是想贊同其中的一部分的。

柏林之戰的時候……

那時候他的覺得自己可能要死在那里了。可也正因為如此,才更明白心中的牽掛。

而在醒來之後,拉克絲的表現,也讓他看到了拉克絲的感情。雖說以前也知道,也有體會,但不像那次那樣,就好像所有東西都聚在了一起,直直的撞進了心底。

深厚又濃烈的情感,讓心意不帶任何遮掩的擺在了眼前……

那是言語難以描繪的幸福,仿佛足以讓人跨越任何難關。也讓人覺得,受那麼重的傷,絕非全無好處。

可是很快,拉克絲的遇刺就讓他將之前的那些贊同之念全部拋到了九霄雲外。當初他生死不知的時候,拉克絲是什麼心情,他也在那個時候體會了一遭。

那樣的刺激,一輩子也絕對不想來第二次。

他們已經明白彼此的心意,實在是不需要什麼別的東西來提醒了!

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讓他確認了這種想法。

卡嘉麗戰死,阿斯蘭帶著滿腔的仇恨回歸。他仿佛性格大變般的制定復仇計劃,一次次的帶傷出戰……

他覺得可以理解,又不免為之心驚膽顫。

也許他們從來都不是知道了仇恨的錯誤,僅僅是因為害怕失去剩下的東西,所以寬恕。不只是他們這樣,所有選擇寬恕的人或者都是一樣。可是……

不管怎麼說,他都沒法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知道失去的痛苦,所以珍惜現存的一切。這樣才不會不斷的失去、不斷的痛苦。

不過是這麼簡單而已。

也許克魯澤會對這樣的人性發出嘲笑,可對他來說,認識到這點就已經足夠。他想要的只是守護,是結束戰爭,從未想過改變人類。

那一類的思考太過哲學也太過理性,有時候他會因為克魯澤和拉克絲的影響想到那些,但那其實挺不適合他。

正因為如此,那時還沒想明白阿斯蘭到底是怎麼回事的他,最害怕的一點是——卡嘉麗的死,似乎讓阿斯蘭覺得已經沒有了「剩下的東西」。

也所以,在阿斯蘭說要將無限正義自爆的時候,他才會反射性的就跳進了他的駕駛艙。

後來拉克絲說,在阿斯蘭的生命中,卡嘉麗出現在了最合適的時機,在那時做了最合適的事。所以明明有一條天塹橫亙在他們中間,卻依然在阿斯蘭的心里留下了最深的痕跡。在阿斯蘭的心里,他和卡嘉麗的過去,大概就是一顆顆鑽石,耀眼鮮明。天塹也好,裂痕也罷,全部都被那光彩蓋過。

是這樣沒錯。

就因為一回首就能看到那些鑽石,因為那些鑽石最終因自己而碎裂,阿斯蘭才難以原諒自己,難以看到其他。後來,他終于反應過來,終于看到了鑽石之下,沒有那麼多光彩卻也貫穿著他生命的東西,他選擇了活下去,卻也在之後的很久,都拒絕感情。

戰爭結束了,在和平的年代里,大概也沒法創造那樣生離死別的回憶。不會有刻骨銘心的救贖,也不會有因道路不同而只能分手的悲涼。

那要多少平淡溫馨的記憶,才能積沙成塔,讓阿斯蘭的目光從鑽石的光輝上轉移?

哪怕那些東西,其實和鑽石一樣珍貴。

對他來說,其實也是因為看到了阿斯蘭的經歷,才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在他的生命里,拉克絲大概不算是出現在了最合適的時機。但最初的兩次相遇,卻依然可以說是巧合。

第一次巧合,讓他睜開眼楮去看世界。第二次巧合,雖說她有一部分表現在表演,可也確實讓他因為理解,而免于在戰爭中崩潰。

所以正如他告訴她的,哪怕在他還沒有接受她的黑暗面時,他也很在意她的存在。

也所以在那之後,他們的命運糾纏在了一起。

第一次大戰的末期,雖然也有相互扶持的成分,但總體來說,戰爭的時候,他是和很多人一樣,將指路的壓力壓在了拉克絲的肩上。直到戰後,才讓拉克絲在傾述中,將壓力稍稍卸下。那個時候,大概又是他在照顧她了……

直到第二次大戰,經過了沉默產生的誤解、分離、生死之間的刺激之後,他們大概才能說是真正的相互扶持。

正因為有一個人在身邊分擔悲傷,他們才能不忘初衷,不忘本心,背負著犧牲一路前行。

戰後有人說,這種戰火中的戀情也是一種浪漫。雖然他無法認可這樣的說法,可有些東西是沒錯的——

這樣一路扶持過來的人,是生命中獨一無二的特別。

而一路扶持過來的感情,又何嘗不刻骨銘心?

********************

其實這番外重寫以後,詩名已經不是那麼合適了。不過懶得重新找過,于是就這麼作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