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太太見老太太神色有些不愉,飯桌上的氣氛也有些冷淡,遂開口道︰「兩位姑太太許久不曾回來,這次我特意讓大廚房做了一些江南的家鄉菜,你們嘗嘗味道。」

二姑太太讓丫鬟夾了道糖醋鯉魚,吃完後感嘆一聲︰「雖說在中州也有江南廚子,只不過做的這些菜卻還是沒有家里地道。」

老太太聞言,知道她指的並不是吃食,而是念家,暗嘆一聲,卻指著中間一只大盤子道︰「這糟鴨是你大嫂子特意讓人為你做的,也嘗嘗!」

二姑太太隨即向大太太道了謝,順道說起了中州的一些風俗事宜,這桌上終于是有些熱絡。

而另一桌的魏若語等人卻是沒有那麼多惆悵,這麼多長輩面前也有些拘謹,倒是只有最小的十一小姐魏若寧,像是什麼都沒有察覺到一般,自顧自讓丫鬟夾菜。

魏若語向來是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會虧待自己,難得出來吃到一桌珍饈美味,她將自己喜愛的菜式吃了個遍,就已經半飽了。

再看另一邊,老太太已經露出了笑意,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似乎是沒有什麼憂心之事一般。

最後端上來的,是一鍋西湖牛肉羹和一鍋酒釀圓子羹,魏若語吃了一小碗圓子羹,心中不由感慨。

這也是她前世十分喜愛的菜式,沒想到穿越過來後還能吃到,而且味道更好!

待眾人吃的差不多了,丫鬟媽媽們便讓人將殘羹剩菜迅速撤了下去。

老太太興致很好,站了起來道︰「都隨我走走消消食吧!待會兒還準備了戲台子,今日天色也好,走到迎春閣,正好開場。」

眾人自然無一不叫好,而魏若蘭更是驚喜說道︰「老太太請了戲班子?家里好久沒有這般熱鬧了呢!」

二太太一向來偏冷的臉龐,今日也是難得露出一絲笑意︰「就你咋呼,小心讓人看了笑話。」

魏若蘭卻是拉著老太太的手臂,嬌笑道︰「母親就會編排我,老太太您可得為我做主!」

老太太失笑的拍了拍她的小手,讓紫綃把魏若蘭的斗篷拿過來︰「仔細些可別著涼了,雖說今日不像前段時間冷,不過這入夜時分卻是馬虎不得。」

魏若蘭自然應聲,又拉著老太太說了不少好听的話,又連帶著和兩位姑姑說了起來。

而剩下的其他人,魏若巧一臉的憤恨之氣,抓著帕子的手絞成一片,魏若涵拉著魏若寧默不作聲,魏若晴嘴角露出一絲不屑,小心的扶著三太太,而兩位少女乃女乃則是在大太太兩側候著,看不清楚表情,不過想來大太太此時臉上定不會好看。

魏若語心下嘲諷,魏若蘭這般的手段,在那兩位精明的姑太太面前,怎麼可能不被看穿?就是不知道,這兩位姑太太是否吃她這一套了。

掩去心中想法,魏若語走在三太太身後,像是最不起眼的一人,低垂著頭跟在嫡母和嫡姐身後小步走著。

迎春閣在魏府的東北面,距離老太太的正院不遠,一行人簇擁著老太太和兩位姑太太,有說有笑,轉過院門,穿過一條游廊,不過一刻鐘的時間便到了。

魏若語印象中,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迎春閣。

原本的魏若語體弱多病,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筱竹閣內,家中就算過年過節,或有什麼大事,她也頂多到一下點個卯,很快便離開。若不是前段時間方大夫來看過,確認她的身體已經好了許多,加上她最近的表現還算不錯,三太太也不會允許她和大家同行。

魏若語在前世小時候,偶爾會有唱戲之人來到村子搭台子唱戲,那時候的台子十分簡陋,裝扮的也十分簡單。她小時候不懂戲,但卻經常陪著女乃女乃搬張長凳子跑到戲台子前方听戲。

女乃女乃是個愛戲之人,因她們家鄉在江浙地帶,最多的便是越劇,而女乃女乃最愛的一出戲,則是叫做《碧玉簪》。

後來唱戲之人越來越少,而到處跑村放電影的卻是多了許多,那時候的她不過五六歲,對于電影更加感興趣,隨即伙同鄰居家的同齡人一塊兒去看電影,戲卻是越來越少听了。

進入迎春閣內,在一座二層小樓面前,早已經搭起了一個高大的戲台子,和魏若語前世所見很不一樣。

此時天色還未黑,在戲台周邊卻是已經點起了燈,紅色的燈籠糊紙,看著十分喜慶。

魏若語跟著眾人上了那二層小樓,早有丫鬟和媽媽準備好了一切,老太太在眾人服侍之下坐在了最中間的主位上,兩位姑太太則是一左一右分居第二。

之後則是三位太太,隨後是兩位少女乃女乃,接著才是魏若語等幾名小姐。

當眾人全都坐定之後,一聲鑼鼓輕響,將眾人的視線都引向了戲台子上。

軟糯清雅的聲音和唱腔,魏若語听在耳中十分熟悉,臉上不由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前世被眾多電視劇、電影、娛樂節目所浸染的魏若語,自然不會對這種古典戲劇產生極大的興趣,不過她也清楚,在這古代深院女子們少有的娛樂之一,便是看戲,因而她也算是入鄉隨俗,也仔細听了起來。

當第一出戲結束後,魏若語也算是弄明白了這出戲的內容和情節。

老太太分外樂于此道,笑眯眯的說了一聲「賞」,隨即她身邊的丁媽媽忙吩咐下去,讓人賞了下去。

「老太太,陽春班可是準備了好幾出戲折子,您還想看哪出?」

大太太在一旁微笑著問道,今日一切都是她做的安排,眼見老太太十分滿意,她心中自然也萬分欣喜。

老太太卻是拍了拍身旁依偎極近的二姑太太,柔聲問道︰「你們倆許久沒回來,中州和京城那邊唱的硬腔硬調,我是听不慣,還是我們江南這邊的好。」

「听母親的就是,中州也有不少唱越劇的戲班,偶爾也是听過幾次。」二姑太太卻是打了轉說道。

老太太立即露出了興趣,隨即和二姑太太聊起了中州的各種戲班唱腔,大姑太太很快也加入進來,倒是一旁的大太太有些插不上嘴,笑容有些僵硬。

三太太並未加入她們,興致也不高,看了這半天戲,臉上不由的露出疲憊之色來。

魏若語無意中看到,心中一動。

這小閣樓雖然點著炭爐,周圍又用厚實的簾子擋住,但偶爾還是會有冷風鑽進。

魏若語抬了抬頭,感受到一絲冷風,隨即從懷中掏出一塊帕子,輕微的咳嗽了一聲。

這一聲響雖然極輕,但此時戲已暫罷,自然傳入了眾人耳中。

老太太那邊轉過視線來,看到魏若語低著頭,不由開口問道。

「十丫頭這是怎麼了?」

魏若語憋了長長的一口氣,讓自己的臉色看上去有些不好,這才放下帕子,弱聲開口說道。

「打擾了老太太的興致,十娘真是不該。」

她沒有直接說自己不適,只不過那樣子和語氣,卻是已經表露無疑。

老太太想到她那時好時病的身子,不由的暗嘆了口氣,才開口說道。

「既然不適,就先行回去吧!也怪我不好,硬拉著你們陪我這老婆子一塊兒看戲,這迎春閣雖然敞亮,卻也有風,十丫頭定是吹著了風才會不爽。」

老太太一副自責的模樣,頓時引得眾人一片勸慰之聲。

魏若語忙站起身來,朝老太太福了一福,表情真摯道︰「老太太這是何意?十娘第一次來看戲,這還是老太太的恩典,只是奈何十娘的身子弱,不能陪伴老太太繼續,還請老太太恕罪呢!」

老太太見她神情不似作偽,眼中滿是真摯,就知道魏若語確實是真心所想,心中不由一舒。

「既如此就好,不過回去後十丫頭可要注意別吹著風,明日讓人叫方大夫來看一下。」

老太太囑咐了幾句,魏若語都一一應聲,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神情自然,一雙眼楮靈動有神,加上與一眾姐妹華麗不同的淡雅裝扮,卻是讓那二姑太太多看了幾眼。

魏若語一說要離去,魏若寧也開了口,她年紀小,對于這戲自然沒有其他人那般熱衷。

老太太也不惱,含笑點頭同意。

三太太見有人帶頭,而自己的兩位妯娌都是一副要陪伴到底的姿態,她自忖自己離去也不要緊,便也起了身。

「十丫頭不適,我這個做母親的也不太放心,老太太且容許媳婦送她回蓼菊院。」

三太太話剛說完,魏若晴也一臉擔憂的開口︰「老太太,孫女也陪母親一道回,母親這兩日頭疾剛好些,不過方大夫說了不得勞累,十妹妹那里孫女會照顧好,母親還是先行歇息為好。」

魏若晴是真心為母親擔憂,這一番話出口,雖然有可能引得老太太和兩位姑太太不快,但她卻並不在意。

三太太眼神有些焦急,不過更多的卻是欣慰。

而老太太自然不會因此而真的氣惱,反而對于三房這一家子表現出來的母慈子孝很是滿意,也就同意了她們三人先行離去。

----

卷珠簾已經三萬字了,發書快一星期了,成績卻是慘不忍睹,堅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