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世治將目光轉向劉相爺,輕聲問道︰「劉大人,本宮有壽禮想要私下奉送,你看……」說著,便示意站在自己身後的太監向前走些。
劉相爺一眼便認出,那手上捧著錦盒的太監正是太子的貼身內侍,二順,忙恭謹地道︰「那不如就請太子隨老臣到書房吧?」
「晴兒,妳便隨劉大夫人她們去吧!」太子說道,五公主點頭應下。
劉媛看著那帶著帷帽的女子,正沈浸在自己的思緒里,卻被太子似笑非笑的聲音拉回現實︰「劉二小姐也一起隨本宮和相爺去書房吧!」
感覺眾人的目光瞬間聚集在自己的身上,劉媛心里雖驚慌失措,見仍是一臉淡然,福身道︰「臣女遵命。」
許氏面露擔憂,卻又不好反駁太子的話,此時,她感覺到有一只柔軟的小手輕輕地握住自己的手,力道雖然不重,但卻有安定人心的力量,她一抬頭便撞進劉媛深邃又平靜的眼眸中,又見劉媛嘴角微揚,另一只手輕拍著兩人握著的雙手,許氏知道,這是劉媛讓她放心的意思,便輕點了頭,低聲囑咐道︰「說話小心。」
劉媛微笑點頭,便帶著娟兒和六娘跟在劉相爺身後走了。
太子等人的身影消失後,許氏便領著五公主和眾人搭著小轎回到後院。
劉琦和鄭氏共乘一轎子,才上轎,劉琦便低聲抱怨道︰「太子找劉媛不是要找麻煩,就是要找妃子吧!好事都讓她佔盡了!」
鄭氏輕聲安慰道︰「事情如何還不知道呢!先別胡說!」
「殿下叫上劉媛都不避諱眾人了,我瞧著,十有八九是太子殿下有那意思。」劉琦悶聲道。
「就算太子有意又如何,妳沒听方才淮安公夫人說的嗎?依娘看,這門親啊,八九不離十是結定了,那世子李方據說是個才子,長得又是蘭枝玉樹,說句實話,瞧著倒是比太子殿下好親近多了,妳嫁過去後與他舉案齊眉,必定更幸福。」鄭氏說得天花亂墜,八字還沒一撇的事也被她說得有板有眼的。
劉琦滿心好奇,便輕晃著鄭氏的手問道︰「娘,那李方真那麼好?」
鄭氏笑著說︰「那是當然,今兒李方世子也在,一會兒娘安排安排,讓妳見見他。」
「那好,女兒等娘消息。」劉琦笑著,既害羞,又期待。
鄭氏見女兒流露出小女兒嬌態,便笑著說︰「果然女大不中留啦!」劉琦听了羞紅了臉,把頭低低的埋進胸口,任憑鄭氏如何說笑,都不願再抬起頭來。
書房里,炎世治坐在太師椅上,微笑地看著劉相爺身後的劉媛,劉媛被看得渾身不自在,便悄悄往劉相爺身後躲去,劉相爺也感受到了他的視線,便清了清喉嚨道︰「不知太子殿下欲賜何物?還讓老臣的孫女兒也一道來了?」
炎世治輕笑一聲便看向一旁的二順,示意他將手中捧著的錦盒遞給劉相爺,並朗聲道︰「這可是本宮特地給劉大人尋來的,您可得馬上打開來看看。」
劉相爺畢恭畢敬地接下盒子,顫聲道︰「謝太子殿下賞賜。」說罷,便輕手輕腳地打開綿盒,當劉相爺看清盒中物後,竟是瞠目結舌,一時之間連話也說不清︰「太、太子殿下……您、您這」
劉媛不著痕跡地上前一步,眼神狀似無意地飄向了錦盒,只見盒內裝著一個巴掌大的彩瓷長頸瓶,瓶月復上繪著一株老松,瓶頸上寫著‘松柏常青’四個字。
炎世治接著劉相爺的話說下去︰「這是本宮給劉大人尋的壽禮,是出自百年前的煉丹隱士秦散之手,本宮听聞劉大人尋之久矣,便命人四處尋找,終于從南州一位古董商人手中購得,如今看劉大人如此高興,本宮的一番苦心也算沒白費啊!」
「多謝太子殿下,殿下這禮,可真是送到老臣心坎兒里去啦!」劉相爺邊樂呵呵地說著,邊將瓶子取出,在手里翻看把玩著。
劉媛對秦散這個名字並不感到陌生,她曾在張夫人給她的幾本史書中讀到過這位煉丹隱士,據說他除了會煉丹之外,還有一雙慣會做細活兒的巧手,祖父對他的作品向來是愛不釋手,所以常命人四處搜羅,尤其是這長頸瓶,更是祖父費盡心思想得到的。
它的收藏價值有二,一是那株老松其實是用許多個極小的‘青’字組合而成,不只別出心裁地表現出松樹的‘常青‘,更展現了秦散的一雙巧手好字;二是在老松的另一面,繪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其身邊圍坐著一群人,其中有男有女、有年長者,亦有年幼者,看起來像是一家人,畫中人的動作表情各異,服飾細節更是勾勒得仔細,突顯了秦散的工筆了得,如今劉相爺得了這樣的寶物,自然是喜不自勝了。
就在劉相爺祖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長頸瓶時,太子語帶笑意道︰「對了,這次請劉小姐一道來書房的原因,是為了感謝劉小姐端午那日替五妹妹解圍。」
劉媛听了,笑著對炎世治道︰「太子殿下言重了,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劉媛並沒有將那日斥責張巧婷的事說給別人听,所以劉相爺完全听不懂炎世治和劉媛的意思,于是便問︰「喔?替公主解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劉媛便把當日的情況絲毫不瞞、半字未改地告訴劉相爺,听罷,劉相爺的眉頭輕輕皺起,冷笑道︰「果真是張家的好女兒。」
炎世治見劉相爺面色不虞,便在一旁淺笑說︰「沒事!本宮提這件事並不是要讓劉大人動氣的,其實是因為五妹妹想向劉小姐道謝,但她偏偏又是個怕羞的,所以先前特地選了首飾,讓本宮代她轉交給劉小姐,當做謝禮。」說罷,便從懷里取出一個繡工精美的錦囊。
劉媛心里雖然有些不安,但仍面不改色地接下二順遞上的錦囊,並福身道︰「臣女謝過公主及太子殿下的抬愛。」
炎世治微笑著點頭,道︰「晴兒說過,當日妳替她解圍她很感謝,如今不過是送劉小姐一件首飾,根本無須掛齒,我想,劉姑娘和劉大人都知道我們的意思吧?」
劉媛和劉相爺對視一眼,知道這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意思,于是都點頭應是,炎世治見他們應下,便揮手讓劉媛退下。
回內院的路上,劉媛坐在轎子里反復思索著方才太子說的話,她總覺得五公主是個奇怪的人物,畢竟,都已經是個十四五歲的姑娘了,就算再怎樣害羞也不會連當面道謝都不敢吧?
不過,五公主的眼光的確不錯,她送給劉媛的是一只蘭花纏枝鏤空翠玉手鐲,這翠玉手鐲本身的色澤和質地都很不錯,再加上細致生動的蘭花刻紋,雖不是金子之類的名貴材質,卻讓這手鐲顯得萬里挑一般貴重。
回到內院花廳,便見五公主炎佳晴已經坐在主位上,正低頭喝著茶,她的身邊圍著一群年輕小姐,而劉琦便以主人之姿,替五公主介紹這位介紹那位的,劉媛不懷好意地想,劉琦現在還真像是古裝劇里面青樓的老鴇。
她發現這群小姐中,獨不見張巧婷的身影,劉媛只是微微一笑,想也知道張巧婷跑去躲起來了。
端午那日,五公主雖然是穿著男裝出現,但她並沒有化什麼特殊妝,所以臉很好認,今日再見,就算張巧婷再笨,也該認出來那日的書生是何人了,既然認出來了,又哪里會上趕著往前湊?
劉媛並沒有上前湊熱鬧,只是低調地走到花廳外的水榭,看著池中盛開的荷花,任腦中思緒翻飛,許氏見她回來正想上前問話,卻在離水榭不遠處停下了腳步,她看著陽光借著池水反射在劉媛似笑非笑的側臉,讓她整個人顯得流光溢彩,就像是一幅美得令人挪不開眼的畫。
忽然,一道尖銳的聲音打斷了劉媛的思緒︰「媛表姐回來啦!怎麼一個人坐在這兒,不進去陪陪五公主?」張巧婷邊說邊笑著在劉媛身邊坐下,劉媛則不動聲色地往旁邊挪了挪。
「五公主身邊有那麼多人陪著,也不差我一個,倒是表妹,方才不還和琦姐姐一塊兒嗎?怎麼沒和琦姐姐一起陪著五公主?」
張巧婷冷哼一聲,道︰「哼!琦表姐忙著和五公主說話呢!我不過就是個御史千金,哪比得上公主尊貴?人家自然是上趕著抱公主的腿了!」說著,又附在劉媛的耳邊,低聲道︰「媛表姐,妳長年不在炎京所以不清楚,五公主過去可從來沒公開露面過,宮里舉凡有什麼賞花宴、慶祝活動,她都掛著病號,足不出戶的,妳說,她今年是怎麼了?我光是這兩個月就在宮外見了她兩次了!一次是今日,另一次是端午那日,那日在翠玉軒,她竟然仗著自己是公主,想要搶買我看上的玉簪子,幸好我那日便看清了五公主的真面目,要不,今日還以為她多好呢!」
劉媛听了連忙勸道︰「表妹慎言!公主的身份不容妄議,若被人听了去可怎生是好!」劉媛面露擔憂,但心中早泛起陣陣冷笑,不就是心有不甘嗎?用得著顛倒是非,翻黑為白嗎?也不看看,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沒追究她的錯已是仁慈,現在竟還想抹黑人家,簡直是做賊的喊捉賊。
「我知道,可是公主就是這樣的人,我告訴表姐,不也是為表姐好,免得到時惹怒了公主可就不好了。」
劉媛站起身,仍舊微笑地看著張巧婷,語氣卻比平常冷了幾分︰「謝謝妳,表妹,不過我還是剛才那句話,公主為人如何,豈能容妳我二人議論?所以,請表妹好生掂量掂量,要想說五公主壞話,還請回妳自己家再說,別連累了別人家受罪。」說完,她便轉身走入花廳內,舉止端雅地走到許氏身後站好。
花廳里的氣氛熱鬧依舊,但劉媛敏銳地感覺到有人在看著她,那目光從方才在水榭時就一直射向自己,很是銳利,似乎能看穿一切,當她回頭掃視整個花廳時,竟對上了五公主炎佳晴似笑非笑的雙眸,和微微勾起的嘴角,那神情,像極了太子炎世治,讓劉媛又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接著,便見炎佳晴站起身走像劉媛,圍在一旁的千金貴女們都被她這無預警的動作嚇了一跳,劉琦更是一臉莫名其妙,顯得有些無助,卻只能跟在公主身後。
只見炎佳晴拉了拉許氏的衣袖,扭捏了一會兒道︰「劉大夫人,我想解手,不知能否請劉二小姐帶個路?嗯,方才都沒機會和二小姐說說話,想趁機認識認識。」她笑容靦腆,眼中有著期盼。
眾人都不知道公主為何突然提出這種要求,因為一般都是由小丫鬟帶著去的解手的,但五公主卻指定劉媛帶路,雖然疑惑,但既然是公主的意思,大家都不好拒絕,許氏便笑著應下了。
劉媛知道,大概是五公主有話跟她說,所以並無反對,領著五公主出了花廳。
「劉小姐,我可以請教幾個問題嗎?」。當她們走出花廳後,五公主突然膽卻地問到。
劉媛巧笑嫣然︰「公主,此處人多,公主不覺得應該找個安靜的地方再問嗎?」。說著轉頭望向炎佳晴,只見炎佳晴的眼里閃過一抹精光,賞識地說︰「劉府是劉小姐的家,哪兒清靜,咱們便去哪兒。」
「那請公主隨臣女來。」
劉媛帶著炎佳晴到了內院的假山林,這片假山林是相府假山最多的地方,布置得層巒疊嶂,據說是出自劉相夫人方氏的巧手,在這片假山林最深處有一個小涼亭,名為靜心亭,是方氏生前最愛去的地方,此處人煙罕至,幽深靜闢,是沉澱思緒最好的地方,劉媛也常常流連于此。
炎佳晴見了靜心亭,也嘆道︰「此亭果真擔得起靜心二字。」
劉媛只作一笑,便遣娟兒到假山外守著,而炎佳晴也把貼身女婢玲瓏一同遣了出去,等亭內只剩公主及自己二人,劉媛才緩慢開口問道︰「公主有話但問無妨,臣女定知無不言。」
「早在端午那日,我便知曉劉二小姐是個通透人,想必二小姐也不難猜測到我想問什麼吧?」炎佳晴笑道。
「臣女猜不出。」劉媛誠實說出自己的心聲︰「請公主直接問吧!」
炎佳晴听了劉媛的回答後,用帕子掩住了輕笑的嘴角,問道︰「妳覺得我是怎樣的人?」
劉媛完全沒料到五公主會問這種深入的問題,于是她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才開口道︰「想必公主是個城府極深的人,也是個自相矛盾的人。」
炎佳晴沒有回話,回復劉媛的是一段漫長的沉默,就在劉媛心中的不安快到達沸點的時候,便听炎佳晴笑道︰「呵呵,我果然沒看錯人,劉二小姐果真觀察力驚人,我很欣賞妳。」炎佳晴的眼中竄出了興奮的微光,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些輕微的顫抖。
「多謝公主抬愛,臣女承受不起。」劉媛恭謹地說到。
「抬愛?我有抬沒抬妳自己清楚,依我看,妳比那些千金小姐們都聰明,更何況,我這人最喜歡有正義感的人,妳說,聰明如妳、正義如妳,我又怎會不喜愛呢?」炎佳晴說得鏗鏘有力,劉媛心中漸漸有了底,不安也逐漸平息。
「劉媛姑娘,妳在我眼中是個捉模不透的人,我听慧兒都把妳夸上了天,過去她總說妳是個知書識禮,溫柔可人的大姐姐,但端午那日,我瞧妳分明伶牙俐齒、沒給張小姐留半分臉面。她可是妳的親戚,但妳卻為了幫我,毫不猶豫地出言諷刺,這讓我不禁好奇,妳是個怎樣的人?又為何如此厭惡張小姐?這些,就是我想問的。」五公主一口氣說了一大串,劉媛並不驚訝公主和炎元慧相識,畢竟他們是堂姐妹,她驚訝的是五公主的問題,竟然是要她自己交代自己的為人和喜好。
「回公主,臣女只能說,人,不是只有一種個性。這便如同公主心善想原諒婷表妹,卻又因為被她冒犯感覺不受尊重,希望能懲罰她,所以便讓太子殿下在祖父跟前告了一狀一樣。人的性格也是會有互相矛盾的時候,臣女只能說,臣女亦是個矛盾之人。」
劉媛抬頭見公主賞識地點了點頭,便又繼續說到︰「至于婷表妹的事,那是因為人的態度會因面對的人不同而有所區分,朝陽郡主天真可愛,就像是一朵嬌女敕的小花兒,要細心溫柔地愛護,而婷表妹則是沒幾分顏色卻又自事甚高的花兒,所以便要打壓著她,否則,她會認不清自己的斤兩,像那日在翠玉軒一樣,踩到不該踩的頭上去,劉府已有過先例,那人恰巧是婷表妹的母親,這個先例毀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劉媛慢條斯理地說著,聲音極輕,但卻透著堅定。
「妳說的可是過去張御史的嫡夫人,妳的大姑母和妳的大表哥張郁清?」炎佳晴問。
「正是,大姑母的死,是二姑母害的,大表哥上戰場,也是她唆使的,公主可知當年大姑母離家七年在別院養病,姑父第一次去見她,便是帶著當時還是姨娘的二姑母去逼她簽扶平妻的同意文書?大姑母當時沒有同意,就在那一夜,一把火把別院數十條生命都奪走了。當初是大姑母識人不明,才讓那包藏禍心的得了勢,最後還搭上了自己的命。那日臣女若不壓著婷表妹,讓她失手傷了公主,只怕不只是表妹一人遭罪就能了事,若大表哥也遭受牽連,那就太無辜了。」劉媛說這話時,面上平靜如水,似是在說別人的事,但心中還是激起了浪花。
炎佳晴沉吟了一會兒,她對張劉兩家之事也是始有所聞,但是同意文書的事,倒是沒听過,若真如劉媛所說,那張御史和劉氏還真是可惡至極,她一字一句地道︰「我懂妳的意思,任何人都能壓妳頭上,但對妳使壞心眼兒的,那便要將她踩進泥里。那日的作為也是在保全張軍師罷了,對嗎?」。
劉媛輕輕笑點頭道︰「是了,再者,那日她出言不遜,又到處炫耀自己的出身,她都不想要臉面了,我還幫她留著作何?當然,臣女不否認,有部分是因為臣女不喜歡張家的緣故。」
炎佳晴見她說得正大光明,嘴角的笑意也正大光明,便掩嘴笑了笑,又問道︰「可妳卻獨與張軍師交好,還為保他怒罵表妹?」
「大表哥是張府唯一對我好的人,他與他們不同。」
「妳喜歡他?要不就是他喜歡妳?」炎佳晴好笑地問道。
劉媛坦然笑說︰「不可能。」
炎佳晴見她說得毫不遲疑,只是笑了笑,道︰「劉媛,我欣賞妳,既然妳已知道我平日的膽卻是裝的,便莫要和他人說起,我想妳也明白我這麼做的原因,若是妳願意多一個城府極深的朋友,我當仁不讓。」說完,炎佳晴便站起身道︰「該回去了,否則一會兒她們尋不到我們。」
劉媛自然知道宮中有多少陰私手段,她知道越是低調,越不會被人陷害,別人也越抓不到把柄,如此一來,也不會成為變成別人手中對付自己親人的刀。
而五公主這個終日螫伏的女子,之所以突然頻繁出現,許是因為到了說親的年齡,想自己相看對象,不想婚姻之事成為他人可利用的工具,只是皇族婚姻哪個又能如自己的願呢?這樣一個韜光養晦的女子若生在現代,應該會有更好的結局吧!
劉媛在兩人走出涼亭前出聲說道︰「公主若願意多一個矛盾又愛記恨的朋友,臣女當仁不讓。」
炎佳晴笑著轉過身,柔聲道︰「那就別臣女臣女的跟我生分了,媛妹妹。」
劉媛笑著應道︰「是。」
她們回到花廳的時候,正好前院來人說可以開宴了,炎佳晴又恢復了懦弱的模樣,而劉媛則到自己的席位坐下。
少頃,一道道美味珍饈被送上餐桌,席間只聞碗筷輕微踫撞聲,比起方才的熱鬧,此刻的花廳靜的出奇。
飯用得差不多的時候,便听前院劉相爺傳話,等一會兒戲台子搭好了,便讓眾人到前院一同听戲,劉琦听了便一臉興奮地看向鄭氏,劉媛則抿了口茶,嘴角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