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秋風悲歌 第三十回 出征

鮮卑人來了!

衛仲道還沒有回到洛陽,鮮卑人鐵騎南下的消息已經在洛陽朝廷之上傳開。

這一次鮮卑人集結了近十萬人,分兩路向雁門關殺來。

而大漢方面,並州刺史丁原已經率部向雁門關增援而去。丁原手上有四萬人馬,依雄關而守定能拒敵于國門之外,只要雁門關不失,鮮卑人就不敢過分深入。

但誰都知道,鮮卑人四處劫掠一翻是難免的了,邊郡,又要遭殃了。

蔡邕說,朝堂之上爭吵的非常厲害。一些激進派的主張將黃巾之亂先放一放,一定要給鮮卑人一個教訓,不然四周群胡起而仿效,大漢邊疆則永無寧日。

一些保守的則主張先忍了這一次,等到黃巾之亂平息了,再集全國之力北伐鮮卑。

兩幫勢力誰也說服不了誰。蔡邕說,最後皇上說話了,皇上的意思是,黃巾之亂要平,鮮卑人也要教訓。群臣都大贊皇上聖明,可是又都拿不出什麼計策來。

蔡邕說,皇帝最後自己拿出了計策,這條計策說服了所有人,所有人都為這計策折服。

這一計,是盧植想出來的,盧植,現在還在大牢。

蔡邕還說,皇上要洛陽的每個大戶出佃戶二十人,組成一支一萬人的民夫隊,將洛陽武庫之中的一些裝備搬到雁門關去。

黃巾之亂不光是最大程度的消耗了大漢的兵力,就連民夫,洛陽也抽不出了,只能從那些沒受戰爭影響的大戶人家身上打主意。

好在現在不是農忙,而且將東西搬去之後就可以回來,佃戶還是自己的佃戶,所以沒有人說什麼。

洛陽也沒有軍隊可以派去增援了,這點所有人都清楚。

丁原也知道,所以他也沒向皇帝要援軍。但是運物資光靠民夫是不行的,要有軍隊看著。

而且,即便丁原不要,朝廷也是要派援軍的,哪怕只是象征性的一點點。

皇帝實在想不起來,還有什麼軍隊可以派了。

蔡邕說,最後是張讓給皇帝出了個主意,說是從民間招募一些,然後從禁軍中調撥一些,組成一支新軍支援丁原。

反正這支軍隊的主要任務是押運糧草,並不需要什麼精銳。

到了邊關,能安慰一下丁原就可以了。

如果丁原看這些人還能用,那就留下。如果看不行,那就再回來,也不誤什麼事。

蔡邕說,自己家也要派佃戶。

陳天路站起來,拱手說道︰「老爺,天路願去參軍,北上殺胡。」

蔡邕笑了。從內心來說,蔡邕非常可惜陳天路這一身武藝閑置在洛陽。

但陳天路是盧植放在自己這里的,所以自己總不能直接說讓陳天路去。相比之下,陳天路主動提出來,讓他很好做人,也很欣慰。

陳天路呢?他真的很想去。

準確的說,是很想離開這里。他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讓自己心安理得離開的理由,這個理由,能說服他自己就可以了。

留在這里,看這她上花轎,這種痛苦自己真的能承受麼?陳天路不知道。

以前他以為自己可以,可是隨著分離的日子一分一秒的接近,他現自己的心越來越痛,一種期待爆的心情越來越是濃烈。

再呆下去,會出事的。

衛仲道回來了,就在陳天路決定要走的時候,衛仲道帶著婚期回來了。

隨衛仲道前來的還有他的叔父,帶著成箱的彩禮。

衛家人對于能娶到蔡文姬能非常的高興,所以婚期訂的很近,就在十日後。

陳天路看了蔡文姬一眼,她在笑,很幸福的笑,陳天路知道那絕不是她對自己笑的。

「十日後,我也該走了吧。」陳天路內心說道。

彩禮下了,也就意味著蔡文姬的一只腳已經踏入了衛家的大門。她和衛仲道開始出雙入對,兩個人的身影也靠的越來越近了。

而陳天路呢,這些天已經到指定的軍營報到了。整個大漢被黃巾拖入戰爭的火海,也讓無數的平民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所以兵員不成問題。

征兵令一出,很多衣食無著的青狀便在軍營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當兵,能讓自己有口飯吃,如果在戰場上立功,還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徹底改變。

這對于那些失去生活的人,無疑與一盞明燈。

但是也不是誰都能當的。先,你的身體條件必須合格。

其次,你必須在洛陽找到保人,保證你身家清白,和黃巾沒有任何關系。

第一點對于陳天路來說沒有任何關系,至于第二點,蔡邕願意為他做保。

軍營里面,陳天路見到了四斤等人。他們是曹家抽出的佃戶,周喜卻由于身體還行,加入了軍隊。周喜穿著一身的軍服,趾高氣昂的站在四斤他們面前,揮舞著手里的皮鞭訓話。

可是四斤等人卻並不理他,嘻嘻哈哈的權當周喜並不存在。這讓周喜很是沒面子,于是抽了四斤一鞭子。

四斤當然不會吃他的虧,兩人很快扭打在一起。

陳天路走近之時,四斤已經把周喜壓在身下,上手要拔了周喜身上的衣服。

當然,這是四斤的身板無法做到的,他能把周喜壓在身下,是因為旁邊還有很多雙手幫他。

被陳天路拉起來後,周喜看著自己的新軍服已經殘破,很是惱怒,想要上去再打過,卻又怕四斤等人多勢眾,只能氣呼呼的站在那里,異常郁悶。

四斤等人,這時候圍著陳天路,相互訴說著別離這段時間的事情,可以看的,四斤他們非常的幸福。

他們的幸福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許多,而是他們知足。

四斤滔滔不絕的講述著他和一個寡婦的故事,這個故事顯然已經為很多人知道,誰都能插上兩句。

周喜也加入其中,大家的矛頭紛紛由攻擊周喜,轉向攻擊四斤。

陳天路看著他們的模樣,笑了。

這段時間以來,陳天路感覺,或許自己真的就是一個賤民,只有在他們中間,自己才能感覺到那種親切,才能感覺到自己真的是一個人,活生生的人。

官兵六千四百人,民夫九千人。這是這支隊伍的組成。

領軍的人叫張志,听說是張讓的干兒子。

陳天路被分了一個曲長,也就是掌管一百人的隊伍,還要監督一千兩百多民夫。

也不知道是因為他的身體在眾人之中顯得強壯,還是看在蔡邕的面子上。

這個年代的戰爭,是將與將之間的對決,戰斗之前,那些將領顯然喜歡用一些奇謀妙計,以求自己能輕易取勝。

真的刀對刀干上了,也是排好隊形沖上去。所以對士兵的作用並不是很看重。

張志的訓練只是讓眾人排好隊形,再排隊形,最後還是排隊形。

圓形的陣,方形的陣,三角形的陣,這些陣型有用來防守的,有進攻的,各有各的用處,盧植的兵書注解上也有說明。

陳天路所指揮的百人方隊是整個軍隊陣型轉換最快的一支。基本上號令一出,陳天路就已經帶著手下的兄弟趕到地點。

但陳天路也是第一個挨板子的曲長,原因很簡單,他的隊伍還沒出就出現了逃兵!

逃跑的士兵被抓回來砍掉了腦袋,那士兵臨死前還在咒罵陳天路,說是一天的隊形排下來,陳天路還不讓他們休息。

陳天路非常的難過,他為那士兵求情,結果挨了二十板子。

他手下的士兵對他都很不滿,因為陳天路加大了他們的訓練量,簡單的劈、砍兩個動作,這些士兵就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要練上千遍?

周喜也在陳天路的隊伍里,他也很不滿。這兩個動作誰都會,為什麼還要練?

他非常想學的像陳天路那樣,用身體可以擋刀,用手能捏碎對方的武器,但陳天路只是讓他揮刀劈砍,一遍有一遍。

陳天路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都很不滿意,可你們必須照我說的做,我只希望,在戰場上能讓你們活下來,能夠跟我一起活著再回到洛陽城。」

好在這支部隊馬上就要出了,所有的人都在想,在忍兩天吧,忍兩天就走了,陳天路就是再殘酷,行軍途中也不可能訓練吧?

那時候的大漢,無論從體制上還是實力上,都是最強大的帝國,這一點在陳天路他們身上體現的淋灕盡致。

部隊剛剛到位的第二天,所需要的兵器盔甲,和運輸車輛就已經到位。

第三天,他們需要遠送的物資就已經全部準備好了,就等著出了。

第八天,朝廷就向他們下達了出的命令,並且連行軍路線都做出了規劃。

這一天,陳天路回蔡邕的府上告辭。

「陳兄。」聲音婉約,猶豫黃鶯輕啼。

陳天路一鞠回道︰「小姐安好。」

蔡文姬的心里非常的矛盾,在她知道陳天路參軍之後,內心忽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這幾天陳天路雖然不在家,可是那短笛之聲卻猶然在耳。

與衛仲道相處頗為融洽,當夜寂之時,卻總想起陳天路手拿毛筆之時的笨拙姿態。

「此去邊塞一路風寒,陳兄要多帶些衣物,注意保重自己。」蔡文姬的頭低了下來,她心里忽然有些難過。

陳天路的心中卻比她更是難過,慢慢的拿出已經打好的銀鎖︰「這個,送給你。」

蔡文姬接過一看,眼楮頓時亮了。這個銀鎖的樣式自己非常喜歡,只是當初看見的那個是假的,重量太重。

現在這個卻是陳天路照著那個樣式,打造的純銀之物,無論款式還是重量,都非常滿意。

上面那天長地久四個字異常的清晰,顯然這工匠的手藝更加出色。

「多謝陳兄了。」蔡文姬微微一福道。

陳天說道︰「理該的,小姐出嫁,天路不能遠送了,也拿不出什麼上台面的禮物,小小心意,只願小姐和衛公子能天長地久。」

「哈哈,多謝陳兄了。」衛仲道不知道從那個角落里冒了出來,對陳天路說道。

其言語之中充滿的傲慢,還是勝利者的得意之色。

陳天路客氣了兩句,飛快的逃了。

第十天,陳天路離開了洛陽。九千官兵,一萬多民夫,就是這支部隊的組成。陳天路的一個曲在這支隊伍最中央,一百來人都非常氣憤!

原因很簡單,別的曲都是輕裝前進,惟獨陳天路,要求每個士兵幫助民夫搬運三十斤物品,這也就算了,還要求他們保持隊形完整,士兵們馬上就不干了!

他們來到張志的面前,要求換一個曲長,結果被張志一頓鞭子打了回來。

對于張志來說,這些士兵算什麼?而陳天路卻是蔡邕介紹來的,雖然蔡邕和他的干爹很不對付,但那些事情是老頭子們的事情,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他要做的就是別給老頭子添麻煩就行,所以,他不會去得罪陳天路。

一頓鞭子遠遠不能讓這些士兵平息,一個叫行中的站在陳天路的面前,將自己身上的包裹狠狠的扔在地上︰「老子不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