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沒有坐車輿而是選擇步行以表示自己對親耕的重視隨便也可以看看風景圍觀的百姓們一眼就看到一大堆的紅甲衛兵、素衣宮女、青衣太監之中有一位年輕男子頭帶金冠身穿明黃色龍袍十分顯眼不是當今天子是誰?他們紛紛下跪口中雜亂無章地喊著各種叩語。
一個鴻臚寺官員喊道︰「起——」百姓方才稀稀拉拉地站起來眼中依然目不轉楮地看著萬歷街上除了鐘鼓司的禮樂聲外基本沒人有空說話。
萬歷見到無數百姓朝自己下跪睜大著眼楮望著自己心中有種別樣的感覺以往視察神機營等都是從東安門出去身穿武弁服不是騎馬就是坐車輿哪有過這麼多百姓圍觀?這種感覺跟平時看著大臣們在大殿上跪拜有所不同大臣們畢竟都是熟人拜啊拜啊就習慣了搞得後來經常有大臣剛要下跪萬歷就條件射般喊道「愛卿請起」弄得那位大臣站也不是跪也不是……萬歷骨子里是一個現代普通人的心理沒有古人那種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突然看到千百個陌生人向自己跪拜著實有點承擔不起的感覺心想這些百姓未來的命運有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自己一個人手中他們為什麼要向自己下跪?恐怕就是因為自己手中掌有這個權力自己既然當了他們的皇帝就要承擔起自己應有的使命只要能讓這大明七千萬子民過上好日子自己一個人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麼?
萬歷見百姓裝飾較之自己登基初年已經有所變化男子不再是清一色的頭戴網巾、身穿青布長衣女子也不再是只穿褙子、比甲不少人穿起了絲帛衣戴了金線巾顯得閃光錦綺頗有些時裝的味道。萬歷以前在現代看古裝劇劇中的主角一律是衣著光鮮一看就是主角路邊的行人一身土氣一看就是配角可能是劇組沒有錢買那麼多古裝吧現在萬歷看到的情景則很像是一個人人都是主角的場景。這一切恐怕都是自己開海重商、取消商人服飾限制造成的結果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看到百姓們望著自己萬歷有意要跟他們揮揮手、打打招呼又覺得不妥只好這樣大眼瞪小眼地走了過去。百姓們都知道天子往南郊無非就是去天壇或地壇舉行祭祀大禮路程並不遠他們哪里肯離開等儀仗一過衛兵們收了隊他們又遠遠地跟在了後面。萬歷到達先農壇時後面竟浩浩蕩蕩地跟了萬余人。
先農壇坐落于京城外南郊與東邊的天壇對稱遙相呼應。這里除了舉行祭祀大典外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作為皇帝親耕的地方。跟天壇的高大宏偉不同先農壇不過是幾座不大的房子外加一個觀耕台、一片空地而已。
看到皇上來臨守候已久的順天府尹高啟愚等人迎了上來跪拜道︰「微臣叩見皇上。」
「愛卿請起」萬歷說道︰「都準備好了嗎?」
「回皇上都準備好了請皇上入俱服殿更衣。」
萬歷在他們指引下進入了一間小殿換上了一套專門用于皇帝親耕的禮服居然還是黃色的為了耕作方便這套耕服的褲腿袍角都被收緊大小正合身也不知道是這次為自己特制的還是前朝留下來的。
萬歷穿了耕服出來率領群臣來到了幾畝田地前田畝中早已站了三十多位老農他們是順天府尹高啟愚從宛平縣農戶中挑選出來的事先經過了專門的禮儀培訓在他們身旁另有一些教坊司優伶裝扮成風、雷、土、雨諸位神仙田邊還有一些農家小孩也打扮成農夫農婦的模樣口中唱著歌頌太平的童謠。
「諸位愛卿」萬歷回頭對百官說道︰「這里原本是一畝三分地朕已叫高愛卿運來沃土擴為兩畝朕親耕你們也別閑著朕耕一畝你們耕另外一畝愛卿們意下如何?」
群臣們聞言頗有些尷尬自己都還穿著朝服呢怎麼耕田?不過能與天子同耕不能不說是一種榮幸何況這親耕儀式大家都很清楚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申時行率先說道︰「皇上親耕臣等豈能旁觀臣願帶頭耕田以體恤農人疾苦。」
萬歷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高啟愚開始高啟愚忙招呼了人先給了皇上一條黃龍絨鞭另牽來一頭壯牛牛身後架著一台雕龍漆金犁隨後大臣們也分到了各色各樣的農具。兩個老農牽牛兩個老農扶犁開始耕起田來根本就不用萬歷使勁只是象征性地往牛背揮一揮絨鞭而已大臣們看到皇上動了自己哪還敢閑著?紛紛下地七手八腳地推著犁忙活起來。
不料大臣們看到皇上耕完三個來回後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不一會兒竟然耕了小半畝。他們見狀都驚訝不已皇帝要耕完一畝?要知道這個儀式說是親耕其實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歷來帝王只要「三推三返」在老農的挽扶下耕三個來回即可接下來的耕田工作都由老農代勞有哪個帝王是真的耕完的?
但是皇上要繼續耕自然沒有人敢反對大臣們只要硬著頭皮繼續忙活好不容易萬歷那一畝在無數老農幫助下耕完了大臣們這邊自然也早已耕好他們不少人已經是大汗淋灕看到皇上走上了觀耕台都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們也可以到田邊休息了。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看著老農們撒種覆土了等老農們種完後再由教坊司優伶向皇上敬獻五谷代表著皇上的一番辛勞已經收到卓越的效果以至五谷豐登……
但是等大臣們到了田邊卻現田中還站著一人正是刑部郎中海瑞他手里拿著麥種竟然自顧自地在田中播撒起來老農們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都看著順天府尹高啟愚意思是在說怎麼跟排練時完全不一樣?
高啟愚很是尷尬礙于皇上在場他不敢明言只好悄悄靠近了海瑞低聲說道︰「海郎中?該回場了……」
不料海瑞抬起頭來高聲道︰「既是親耕若不播種何來收獲?」
高啟愚被他問得愣住了無從反駁百官們在田邊也是面面相覷心里想著這海瑞好不通人情大家都回來了你一個人在那忙活叫大家如何坐立得安?
萬歷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一個念頭從心底冒了出來他站起來說道︰「海愛卿說的不錯沒有播種哪來的收獲?朕既然來親耕就耕種到底來人哪取種子來!」
幾名府衙官員取了兩袋種子來群臣們並不認識萬歷卻心知肚明這正是自己準備好的土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看到群臣疑惑萬歷說道︰「這兩袋種子分別是土豆和玉米來自嶺南朕听聞其產量頗高今天不妨與諸位愛卿做個競爭看今年秋收後是朕的這畝田產糧多還是你們那畝田產糧多。」
萬歷說完再次下地親自播種群臣們見狀也再一次挽起褲腿紛紛下田。這副皇帝親耕、百官播種的盛大場面牢牢地印在了圍觀的上萬百姓腦中未來兩三個月內此事勢必將成為著人們茶余飯後的頭條談資自此土豆、玉米之名為天下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