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流言蜚語也是個好東西
劉病已總算是明白,張賀今日為什麼會顧不上他了
——對廷尉與少府的奏劾已經擴大了
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既然朝中公議已經指向廷尉、少府有罪,那麼,翻舊帳,加罪名,以便處置,也是理所當然的。
對廷尉與少府的屬吏來說,朝中公卿的定論,他們是沒有辦法影響,但是,他們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就坐等著自己被主官牽連
——千方百計,將自己的責任撇清。
這是所有屬吏都在努力的事情掖庭署也不例外。
因為主官被劾的原因與元鳳元年的舊案有關,而當年的那樁舊案又與宮禁密切相關,少府屬吏遠比廷尉屬吏緊張——誰知道會不會再查舊事呢?誰又保證自己就能干干淨淨,經得住所有的驗問、驗治?
越想,劉病已越擔心張賀,也顧不得再與黃門諸人閑敘打探,連忙別過,趕回掖庭署。
張賀待病已是真的親如子佷,正堂外守門戶的幾個小吏見到劉病已,雖然也攔了一下,並說了,掖庭諸官在議事,無事勿入,但是,見劉病已堅持,他們也沒有再阻攔,便放這位皇孫公子進去了。
進了正堂的庭院,劉病已並沒有囂張到直入正堂,而是先進東廂,借著帷簾的遮掩尋了一個不會被發現的死角坐了下來,凝神細听正堂上的事情。
掖庭署的確在商議應對之策,不過,劉病已在外面晃了太久,這會兒,商議已經進入尾聲了。劉病已只听到掖庭丞說︰「諸君皆當按成計速行,不可怠慢」隨即就是張賀說又說了一段誡勉之辭,隨後,掖庭諸吏便依次退出正堂,只有張賀與八位掖庭丞仍在堂上坐著。
這幾人留下就是商議掖庭應對之策,而是商討朝局了。
其實,掖庭署諸人最關心的問題都是相同的——當朝這位大司馬大將軍是不是有意重新清算舊案了
——元鳳元年的大逆案中,很多罪人都直接被赦免了
——當時有當時的考量,並不能說,赦免不對,但是,時過境遷的現在呢?
最關鍵的一條——皇後呢?
掖庭署諸人身處宮禁,其它公卿府寺官署將如何,他們都不關心,他們最關心的其實就是朝局對後宮的影響。
八位掖庭丞各持己見,意見正好四對四,于是,都看向了張賀。
張賀也正在認真地思忖,見八人都看向自己,不由微微垂眼,扶著憑幾的右手也收回了膝上,半晌才慢慢開口︰「中宮當無恙。」
在座的八人都不笨,立刻明白了掖庭令的意思——霍光之意當不在舊事。
「若是如此……應是君侯……」其中一人猶豫地言道。
眾人無語,好一會兒,其中一人才不解地問其他人︰「君侯封上之議,不合大將軍之意?」
——看如今的情形……不像啊
霍光秉政已有十年,公卿百官對這位當朝第一人的處置方式還是都有所了解的。
——霍光很少駁回百官的奏疏,即便覺得不妥,頂多也就是擱置不議。
——這一回,田千秋奏上集議之論,霍光當天就將廷尉、少府、左馮翊下獄,使者所奉詔書中的罪名都沒有改一個字
——集議不合霍光的意?
——怎麼可能?
東廂的帷簾後,劉病已不由皺眉——不合霍光的意……所以……被牽連嗎?——隨即又搖了搖頭
——不對
——他並不知詳情,但是,集議論罪人為不道,若是不合霍光之意……也就不值得御史窮追不舍了
張賀畢竟對霍光更了解一些,這會兒,他微微冷笑,卻垂著眼,沒有吭聲。
——不是集議之論不合大將軍之意,而是集議不合大將軍之意吧
——田千秋是丞相,有權召集百官議事……但是,若是如此成定例,霍光這個大司馬大將軍還如何秉政?
——百官都听丞相了
——再者,自武安侯田蚡薨後,大漢丞相何曾不奉詔即與百官議事?
——田千秋與百官上個壽,都被先帝警告了
——霍光怎麼可能容忍?
「……張令……」一位掖庭丞低喚,「張令以為如何?」
張賀抬眼,抬手按住面前的漆幾,屈指輕扣,好一會兒,才慢慢地言道︰「等」
「嗯?」八人都不解。
張賀微笑︰「大將軍究竟何意,今日當見分曉」
——霍光並不是會用輿論的人,他究竟是何意,總會有些消息透露出來,以便百官按照他的心意行事。
張賀的笑意更深了一些——有時候,流言蜚語也是個好東西
八位掖庭丞也是久歷世事的人,听到張賀這樣說,也都明白過來,心中又定了一些。
劉病已心中卻一緊,不由動了一下,不料,動作有些大了,帷簾被輕輕地踫了一下,讓他不由地將心提了起來。
不過,正堂之上似乎並未察覺,片刻之後,八位掖庭丞便向張賀請退,張賀也親自將八人送出了正堂。
劉病已正在慶幸滑有被發現,就听到張賀一本正經的聲音︰「曾孫」
劉病已一驚,卻也不敢再躲,慌慌張張地站起來,從東廂走了出去,一眼就看到張賀似笑非笑地望著自己,他不禁也露了笑容,湊到張賀跟前討好地喚了一聲︰「張令……」
張賀也笑,手下卻沒有留情,抬手就在他腦門彈了一下。
「蠢」
劉病已模了模額頭,沒有吭聲。這會兒,他也反應過來了——即便方才的動靜,張賀沒有察覺得,剛才送八位掖庭丞離開,外面的小吏也必然會向張賀稟報的。
教訓之後,張賀便攜著劉病已到東廂的榻上坐下︰「我以為曾孫會借機偷閑。」
劉病已笑了笑,也沒有隱瞞︰「是有此心,亦有此舉。」
張賀點了點頭,看著他沒有言語。
劉病已也就坦言︰「在途中聞黃門議論……我擔心張令……」
張賀失笑︰「曾孫有心。」
——說不開心,絕對是假的
——自己用心教養的孩子知道擔心自己,誰都會覺得欣慰
張賀也是,不過,他並不想在此事上多說,只是對劉病已道︰「我此番未去復家,再待數日,曾孫可親往復家。」
劉病已不由欣喜︰「我可出宮?」
張賀點頭,卻也強調︰「尚需再候數日。」
對此,劉病已並不擔心,反而十分乖巧地點頭︰「無妨無妨」
張賀忍俊不禁,好一會兒,才告誡︰「復翁數月未見汝,必將有所考校,君且不可松懈」
「謹奉君教」劉病已也十分認真地謝過張賀。
掖庭署的事務一向繁雜,張賀不過與劉病已閑話了幾句,堂下便有官奴婢呼傳,有屬吏來見。張賀便直接將劉病已打發走了,不過,臨別又叮囑了一句︰「數日之內,仍不可輕動」
劉病已再次應下,隨即便從東廂的外戶離開了掖庭署正堂。
既然張賀那樣叮囑了,劉病已也就明白了,這幾日之內,自己仍然不可出掖庭署。撓了撓頭,劉病已還是將去椒房殿的念頭暫且放下,又尋思了一會兒,才決定去看看許廣漢在不在署中。
許廣漢如今是刑徒,元鳳元年時被罰作鬼薪,本應服鬼薪三年,再降為司寇服役一年,才算刑滿,鬼薪更是重刑,刑役極重不說,還要戴鉗釱,著赭衣,但是,去年六月,赦天下,所有刑徒都得以去刑具、刑衣,且再犯罪也不會以刑徒的身份判罪,而可以以庶民的身份受刑,只是,仍需在官府服滿原來的刑期。(注)
也許是因為朝局不安,官吏也無心管刑徒的役作,許廣漢等人都在舍中。劉病已將許廣漢單獨請到舍外,之後,才將其女的話轉告給許廣漢。許廣漢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好一會兒,才勉強對劉病已道謝。
劉病已有心安慰,卻又無從說起,最後只能干巴巴地說了一句讓許廣漢善自珍重的話,便迅速離開了。
就在轉身的一瞬間,劉病已的腦海中閃過了一個念頭——這就是權力的影響嗎?
雖然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但是,劉病已還是清晰地感覺到了有權與無權的區別,以及某種無可奈何的屈辱……
這種感覺讓劉病已不斷加快步伐,直到看到自己的居所了,他才猛地停步,隨即撫額,安定激蕩不安的心緒。
——權力……
劉病已默默地思索這兩個字。
就在這一天,霍光對田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深感不悅的消息在公卿百官之間悄悄地流傳開了。
注︰關于漢代赦天下是不是直接免罪,我並沒有查到詳細的資料,但是,《漢書.王子侯表》有一個記載︰平侯劉遂「元狩元年,坐知人盜官母馬,為臧,會赦,復作」。復作,孟康注曰︰「復音服,謂弛刑徒也,有赦令詔書去其鉗釱赭衣。更犯事,不從徒加,與民為例,故當復為官作,滿其本罪年月日,律名為復作也。」則復作的關鍵是不戴刑具,不穿囚服,在官府中服役。元狩元年,也是「赦天下」,我據此推斷,未加說明的「赦天下」應該是寬赦服役方式,對刑期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