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大西洋 第九章︰明日之殤(五)

「曼科,卡帕克少校……先生,雖然我想我可以理解你身為一名拉丁後裔對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上所保有的感情。但作為一名政治家,我想我還是有義務提醒你請不要挑戰歐洲的底線。」雖然到目前為止,法國總統薩科齊還沒有想到一個妥善處理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人質危機的辦法。但是身為一名政客,他卻深知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上,他絕不能輕易的松口。畢竟這個小小的群島實際上已經關乎到了整個歐洲的顏面。

「馬爾維納斯群島是阿根廷政府與歐盟之間的問題,我想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問題不應該與之捆綁在一起。」列席會議的法國外交部長貝爾納.庫什內此刻不禁跟進提議道。身為法國「奧塞碼頭」(注1)的領導者,貝爾納.庫什內是薩科齊內閣之中唯一的左翼政治家和前社會黨人士,他長期以來所奉行的政治理念真切的反應了法國左翼在21世紀一如既往的混亂和功利。

作為一名醫生,貝爾納.庫什內在2o世紀六七十年代曾長期為國際紅十字會服務,並參與創建了「醫生無國界」組織,致力于推動世界各地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和許多人道主義活動家一樣,庫什內同樣以反戰人士自居。但是在法美兩國間的友好關系因伊拉克戰爭而大幅降溫時,他卻一反常態地聲明支持布什政府對伊動武。但就是如此反復的政客,庫什內在法國仍擁有極好的口碑。在前幾年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庫什內被法國人評為最受大眾歡迎的政治人物,高的人氣甚至令前任總統希拉克都相形失色。

在第二次馬爾維納斯群島危機之中,一心想要整合歐盟的法國曾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除了廣泛的動員歐盟快反應部隊進行軍事準備之外,貝爾納.庫什內還廣泛的活躍于歐洲及南美洲的外交舞台之上,鼓動歐洲各國參與到對阿根廷的外交孤立和經濟制裁中去,要求南美各國與阿根廷劃清界限,站到反對獨裁和地區霸權主義的「正義陣營」中來。這份積極性不僅令同為歐盟的其他成員為之汗顏,即便是馬爾維納斯群島的宗主國英國都自愧不如。但是面對著歐盟其他成員國的消極表現、南美各國的不為所動以及阿根廷的強硬態度。法國政府也逐漸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上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尷尬狀態。但也正因為如此,法國政府「馬爾維納斯群島」問題上表現出了回避的姿態。這或許就是法國人的性格,面對失敗和僵局往往選擇遺忘。

「沒有錯!馬爾維納斯群島是阿根廷政府的問題,但同時也是整個南美洲人民的問題。我們不會允許歐洲人繼續在我們的家園之上建立殖民地,因此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問題必須與西印度群島的獨立一起得到解決。我警告各位不要挑戰我的耐心,畢竟現在我的手中不僅掌握著幾百名人質的生命還有一顆隨時可以引爆的核武器。」曼科,卡帕克少校顯然不想在所謂的「談判條件」上再糾纏不休,畢竟他此刻的身份是依賴暴力令對方屈服的「恐怖分子」而不是外交官。

「好吧!我會就你們所提出的條件,盡快與歐盟各主要成員國進行緊急磋商的!但是你知道這需要時間,這樣的會議往往需要數天甚至一周的時間,考慮到你目前手中所控制的人質的健康和安全,我想申請貴方能夠先行釋放……。」顯然薩科齊已經從語氣中體會到了對方的強橫,但他依舊心存僥幸,希望能重復自己在訥伊市幼兒園綁架案中的所作過的那樣。可以逐步逐步的從對方手中將人質化整為零,分批救出。這樣不僅對法國民眾有所交代,更能降低最後可能進行強攻時的風險。

「請您放心,總統先生。我和我的人攜帶有足夠的糧食、水以及藥品。足以支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對你們歐洲人的辦事效率一直都很清楚,所以如果不想那些人質出現什麼異樣的話,那麼就請盡快達到一致的意見吧!」曼科,卡帕克少校顯然沒有任何松口的意義。他一邊說著一邊把玩著手邊的一個小型的按紐裝置。「不過我要提醒總統閣下,不要試圖派出你們的那些三腳貓的特種部隊,無論我們遭到任何國家的武力強攻,我們都會加倍奉還。好了,期待您的最終決策。」最終曼科,卡帕克少校冷笑著關閉了視頻裝置。

「我需要國防部就這一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面對著最終歸于黑暗的投影儀,方才還保持平靜的薩科齊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他用力敲擊著會議桌結實的桌面,向著國防部長阿里奧.瑪麗大聲的咆哮道。顯然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雖然是一個屬于法國航天研究中心管理和經營的民用設施。但是由于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因此長期以來都在法國國防部的重點保護之下。數千名法國外籍第3步兵團和法國憲兵部隊被部署在法屬圭亞那,其目的就在于保護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安全。但恰恰是在此時歐洲航天局的第二艘型貨運飛船「約翰內斯.開普勒」號射的前期,理應著防衛最為嚴密的時刻射中心卻被恐怖分子意外的滲透攻佔,顯然法國國防部和國防部長阿里奧.瑪麗本人都難辭其究。

「我已經與卡宴的憲兵司令部、羅尚波6軍基地和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都進行過聯系。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經過,事實上這是一次有著長遠預謀和計劃的恐怖攻擊。」顯然現年6o多歲的阿里奧.瑪麗表現的遠比年輕的薩科齊沉穩和冷靜,畢竟此刻追究責任已經無濟于事,危機處理的第一宗旨永遠是亡羊補牢。隨著投影儀上出現了整個法屬圭亞那的衛星地圖,阿里奧.瑪麗起身走到了投影儀前就事情的大致經過進行了相關講解。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法國政府都負責著法屬圭亞那的防務。目前法**隊在當地的駐軍約有人左右,另有人左右的憲兵部隊。經從數字上來看,這的確是一支不弱的軍事存在,足以應付法屬圭亞那內部的緊急事件並保護其免受鄰國的侵擾。但是我要提醒各位的是他們所要面對的是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域以及佔全境面積的8o%以上的熱帶雨林。因此長期以來我們的軍隊無法有效的控制邊境地區。軍事部署的重點集中于濱臨大西洋海岸的城市地帶也就是行政中心卡宴和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周遍地區。」顯然阿里奧.瑪麗必須令大多數與會者清楚一個前提,那就是法屬圭亞那幾乎擁有一條不設防的國境線,實質上近年來巴西的淘金者已經頻頻越過邊境深入法屬圭亞那的內6。

「在行政中心卡宴我們部署有約名外籍軍團的士兵和名憲兵,他們的任務是協助當地的警察維護城市的治安。」由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使得最近幾年法屬圭亞那的治安狀況並不好,甚至有日漸惡化的趨勢,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槍搶劫和綁架案件屢有生,甚至出現了針對外國企業有組織的犯罪案件。因此法國在當地的駐軍不得不偏重于都卡宴的部署。

「而在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周遍地區,我們部署有約名外籍軍團的士兵,射中心內部還駐守有名左右的憲兵,另外我們還有一支代號為‘美洲豹’的人的叢林快反應部隊在羅尚波6軍基地隨時待命。應該在整體部署之上,我個人認為並沒有太過嚴重的疏漏和錯誤。」隨著阿里奧.瑪麗的講解,在衛星地圖之上相關地區立即被用紅色標明,並顯示出相關兵力。

「但是在當地時間6小時之前,卡宴方面接到了‘努里格’生態研究站遭遇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劫持的消息。‘美洲豹’叢林快反應部隊第一時間奉命趕往事地點解救人質。而事實證明這一切完全是‘切.格瓦拉’旅聲東擊西的策略。當我們的‘美洲豹’部隊搭乘直升機出後不久,他們便持有偽造的法國航天研究中心的相關文件,以運送緊急配件的名義在憲兵部隊內應的幫助下乘坐卡車順利的躲過了航天中心外圍外籍軍團的防線。」在阿里奧.瑪麗陳述的同時,投影儀上出現了幾可亂真的法國航天研究中心的相關文件和已經被確認協助恐怖組織「切.格瓦拉」旅進入航天中心的法國憲兵部隊少校讓路易.伯納德的照片。

據說現代意義上的憲兵制度起源于法國。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1337年-1453年),為確保參戰部隊內部的秩序,隸屬于6軍總司令的兩個元帥任命了一名憲兵隊長,領導一支由幾個騎兵中士組成的隊伍,專門負責處理違反軍紀的軍人和雇佣兵,從而開啟了法國憲兵在軍隊中執法的先河。而拿破侖更曾以︰「一支沒有內部警察力量的軍隊就不能算是好的軍隊。「來評價自己軍隊之中憲兵的作用。隨著拿破侖的鐵騎橫掃歐洲,憲兵制度也廣泛的傳播開來。而憲兵在法國國家軍事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法國21世紀建軍規劃中,憲兵是唯一不受裁軍計劃影響、員額比例反而增加的一支武裝力量,並在反恐聲浪下肩負起更為艱巨的使命。而為了提高海外工作的憲兵部隊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象讓路易.伯納德這些在類似于法屬圭亞那等地工作的憲兵軍官往往會獲得優先的升遷。因此當他的同僚還是尉級軍官時,讓路易.伯納德已經是少校了。

「在內線由憲兵控制的哨卡,這些恐怖分子所乘坐的車隊遭到了阻攔的檢查。這一度是我們最後阻擋他們的機會,但是由于相關人員被長期的平靜狀態所迷惑,已經失去了相關的警惕性。在登車檢查的人員被殺之後,事先進行了相關的偽裝恐怖分子成功的騙開的哨卡執勤人員,讓恐怖分子順利的進入了‘阿麗亞娜‘第三射場。駐守現場內部的一個憲兵分隊雖然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在兵力和武器上懸殊的差距,讓他們僅僅堅持了不到1o分鐘。听到槍聲之後,駐守射場內的憲兵連立即趕往事區域,試圖奪回射場,但是他們的努力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法國憲兵部隊在射場內部署有一個連的兵力,而與傳統的軍事編制不同,法國憲兵每個連所下轄的部隊並不相同,一旦在6到15個憲兵分隊之間。而分隊()是法國憲兵最基層的單位,相當于軍隊編制上的「班」,部署在指定區域,人數一般在5人以上,依地區的重要性而有所不同,角色功也能相當于警察體系中的派出所。

應該說駐守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法國憲兵連還是克盡了自己的職守。在恐怖分子「切.格瓦拉」旅控制‘阿麗亞娜‘第三射場的最初一個小時之內,他們用盡了全力試圖奪回自己所控制的轄區,而外籍第三步兵團也迅投入了戰斗,但是在無法動用重型裝備的情況下,單純憑借輕武器和步兵沖鋒顯然無法突破對方強大的火力網,最終在付出了近百人的傷亡之後,法國人放棄了努力。「為什麼擁強大有特種作戰能力和機動性的‘美洲豹’叢林快反應部隊沒有及時的投入戰斗?」面對著投影儀上一臉沮喪,肩部中彈的法國憲兵部隊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負責人,薩科齊顯然沒有絲毫的同情之心。「我剛剛與羅尚波6軍基地聯系過,由法國第三外籍步兵團的指揮官居內梅上校親自率領的‘美洲豹’叢林快反應部隊所乘坐的直升機群在‘努里格’生態研究站附近的雨林上空與基地失去了聯絡。」身為國防部長的阿里奧.瑪麗不無遺憾的回答道。

「太棒了,在我們失去通往明天的高塔的同時,我們精銳的特種部隊卻在為一個無關痛癢的生態研究站而奔波。」薩科齊憤恨的回答道。「好了!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必須告訴整個歐洲我們遇到麻煩了。」作為一名政客薩科齊還是迅的找回了自己的理性,他放棄了繼續苛責國防部長阿里奧.瑪麗的權力,畢竟無論阿里奧.瑪麗是否需要為此事辭職,在危機解除之前他必須依靠這位法國的「鐵娘子」。因此他將話題轉向了外交部長貝爾納.庫什內和內政部長埃爾韋.莫嵐。顯然在薩科齊的眼中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的問題不是單純針對法國的,而是指向整個歐洲。根據歐盟的慣例,在成員國遭遇恐怖襲擊的情況下,一般都會第一時由間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和警察總監召開緊急會議,同時召開歐盟外長緊急會議以商討處理危機的對策。

「總統先生!來自莫斯科的電話……。」作為法國前任內政部長,薩科齊顯然相信自己在這個方面富有經驗。但就在他急于向埃爾韋.莫嵐面授機宜之時,愛麗舍宮的工作人員突然走到了他的身邊低聲的在他耳邊說道。雖然還無法確定從俄羅斯方面會傳來怎麼樣的消息,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法、俄兩國領導者之間的這條熱線總不會是用互致問候的。薩科齊的臉色又一次不可避免的灰暗了下來。

法國和俄羅斯從來都是歐洲政治舞台之中一對頗有意思的舞伴。當尚未完全開化的俄羅斯人從敗落波蘭貴族和瑞典王室手中奪得了通往歐洲的入場券之時,法國可以說第一個表示歡迎的歐洲大國,畢竟為了壓制擁有中歐強大人口和領土資源的霸主們奧地利、普魯士以及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法國-需要在東歐擁有自己得力的盟友,而這個角色在路易十四以前的歲月里一直都由當時強大的波蘭擔任著。而隨著波蘭不可避免的衰敗。法國人自然而然的將目光投向了取而代之的俄羅斯。

從彼得一世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俄羅斯的國力和領土得到了空前膨脹,因此也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而這一切的背後卻少不了法國人在文化和科技上的撫育和推手,在法、俄兩國的遠交近攻之中,俄羅斯的勢力正式取代了波蘭逐漸滲透到了中歐地區。但是隨著19世紀拿破侖帝國的日益強盛,為了瓜分中歐的勢力範圍,法、俄之間展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對決。俄國拒絕參加大6封鎖,使得俄法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在1812年6月,從整個歐洲調集而來的5o萬法軍在拿破侖的率領之下入侵俄羅斯領土。但是半年之後,皇帝帶著滿身的凍傷灰溜溜的逃回了巴黎。而俄羅斯也逐漸拜托了法國,自封為「歐洲警察」。

面對著俄羅斯在整個中歐的四處出擊,法國人不得不聯合世仇英國來對抗自己養大的這只熊,在克里米亞半島,擁有制海權的英法聯軍用科技的優勢戰勝了俄羅斯人那令人恐懼的動員能力。最終遏止了俄羅斯人在中歐和地中海的無限擴張。但是在隨後的歲月里,中歐的德意志帝國的迅崛起卻令法、俄這一對歡喜冤家再度走到了一起。1887年隨著德、俄兩大帝國關系急劇惡化,沙皇政府購買軍火,推銷公債便都指依賴于法國。而法國利用俄國這種財政依賴性,于1892年促成法、俄兩國的軍事結盟。而正是這一同盟,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挽救了在第一年就被德國6軍兵臨巴黎城下的法國。

雖然蘇聯的締造者列寧否認了沙皇時代的一切外部債務令俄羅斯最大的債主法國人血本無歸。但是納粹德國的崛起卻令巴黎依舊選擇了與熊共舞。但是由于雙方卻都期望著禍水外引而大肆奉行「綏靖「政策,最終導致納粹德國各個擊破,但是為了能在戰後的歐洲使本國利益最大化,法、俄雙方依舊在二戰和冷戰時代保持著特殊的「曖昧」關系。巴黎莫斯科特殊關系令法國受益匪淺。正是前總統戴高樂當年倡導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讓法國在美國和蘇聯之間保持某種平衡,使法國在冷戰中國際舞台上揮了重要作用。

即便是冷戰結束後的國際社會大洗牌之中,法國依舊與新生的俄羅斯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曾在15歲至2o歲期間在俄羅斯學習過五年的法國前總統希拉克,不僅將俄羅斯19世紀著名文學家亞歷山大-普希金的史詩《葉甫蓋尼.奧涅金》(也譯作《歐根-奧涅金》)翻譯成法語。更試圖通過推行「新戴高樂主義」建立一個包含俄羅斯在內的能與美、英抗衡的「大歐洲」聯盟。在希拉克的理想之中,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之中歐洲包括北約之中屏除英國的歐洲各國、前華約組織成員國和獨聯體已經團結在法、德、俄三國為主導的「大歐洲」聯盟之中,因為惟有如此歐洲才能成為對抗美、英的「盎格魯撒克遜」體系、制衡崛起中的東亞巨龍中國。

但是由于法、美之間實力對比太過懸殊,希拉克對莫斯科伸出的橄欖枝無法阻止帶有迷信權威習慣的前華沙成員投靠一個遙遠的新權威美國。而歐盟核心成員之間的勾心斗角,更使希拉克的戰略很輕易便受到美國的離間與制肘。最終當這位72歲的老人黯然的退出政治舞台之時,他無奈的目睹著一個與自己理想背道而馳的年輕人開始執掌法國。

希拉克的繼任者毫不掩飾他們打算改變對外政策的重點。薩科齊清楚的表示法國應該支持美國在世界各地所采取的行動。因為法國不可能單獨成為強大國家,只有同美國這個可靠的盟國在一起才能成為強國。俄羅斯和克里姆林宮的形象在法國媒體之中也每況愈下,與俄羅斯當局保持良好關系最終竟成了希拉克政府不得人心的罪狀之一。而薩科齊上台後曾多次延續美國的口徑批評俄羅斯人權紀錄,指責俄利用石油和天然氣威脅歐洲鄰國,沒有承擔起大國「責任」。這位法國總統的態度令法、俄關系迅轉冷。而8年8月爆的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武裝沖突之中,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總統薩科齊雖然沒有啟動任何的制裁機制,甚至親率歐盟代表團前往莫斯科斡旋。但是這僅僅是因為在資源時代,基于能源方面的考慮,法國和整個西歐都無法象冷戰時代那樣與俄羅斯決裂而已。法、俄關系隨著這頭巨熊在高加索的咆哮而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對于克里姆林宮的新任掌門人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薩科齊並不陌生。這位身高僅有1.62米的俄羅斯總統的出現除了令薩科齊不至于在歐洲領導人的身高排行墊底之外,更顛覆了傳統俄羅斯領導人身材魁梧,出身強勢部門的傳統形象。

梅德韋杰夫是典型的文官。得體的西服、歐洲風格的寬領襯衫和新款領帶,使他看上去更像是來自金融行業的高級職員。他處事低調平和,從沒有沾染過各類政治糾紛的緋聞,並且和左右翼眾多政治派別都保持了不錯的關系。也正因為如此在8年的俄羅斯總統選舉之中,統一俄羅斯黨、公正俄羅斯黨、俄羅斯農業黨和公民力量黨4黨聯合提名42歲的第一副總理梅德韋杰夫參加總統競選。並最終以7o%的高額選票成功當選。

與普京時代的政治家不同,梅德韋杰夫沒有在前蘇聯政府部門工作的經歷,他是一名法律專家。因此很多西方國家的政客曾將梅德韋杰夫接手之後的俄羅斯視為這個充滿威脅的**國家走向真正民主和文官政治的開始,但是隨著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因為南奧塞梯問題而爆的武裝沖突,歐洲的政客們才第一次認識到在那個世界上最為遼闊卻同時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為殘酷的國度里從來就沒有過所謂的「鴿派」。

從對格魯吉亞挑釁的斷然還擊,到不顧歐盟的反對在向民眾表的電視講話中宣布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從以「工程維修」為名對歐洲用戶暫停供氣3o小時,到對美國在中歐部署反導系統的針鋒相對。薩科齊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這位來自聖彼得堡的俄羅斯人遠不象他的外表那樣看似溫文爾雅。「按照我們預定的計劃去作吧!」薩科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向自己的內閣主要成員們命令道,畢竟他們還要和歐盟的27個成員國的相關人士交流意見,同時薩科齊也並不希望自己的熱線電話有太多的旁听者。

「你還好嗎?我親愛的梅德韋杰夫總統先生。」薩科齊用一種法國人特有的曖昧開始了這場或許注定便不會愉快的交談。「你好,薩科齊總統先生!事實上我知道你的時間很緊張,因此我盡量長話短說。我知道你們的庫魯歐洲航天射中心遇到了一些麻煩。」梅德韋杰夫那渾厚的俄語通過電話線在薩科齊的耳邊振響,當然同步翻譯的人員會很快將這些薩科齊並不熟悉的語言翻譯成法語。

「是的!沒錯,看來你們的情報機關依舊很有效率。但是請您相信法國和歐盟有能力處理這一問題。」雖然對梅德韋杰夫的消息靈通倍感驚訝,但是薩科齊很清楚對于一個曾經擁有「克格勃」和「格魯烏」的國度來說,在俄羅斯強大的情報收集能力面前,整個歐洲都沒有秘密可言。

「不!總統先生,你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為據我所知,他們非法盜取了一枚屬于前蘇聯軍方的手提式核武器。」梅德韋杰夫和大多數的俄羅斯人一樣喜歡直入主題。「不!那些武器並不存在,所謂便攜式核武器不過是冷戰時代的一個神話而已。」薩科齊強迫自己用微笑去面對梅德韋杰夫所描繪的災難。

便攜式核武器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冷戰間諜小說和好萊塢大片之中津津樂道的致命殺傷武器。但是西方世界的很多核物理學家卻堅持認為,這種便攜式核武器在現實中壓根就不存在。他們堅信目前還沒有科學家能夠制造出放在行李箱里的核裝置。核裝置小型化是一道技術難關,雖然核彈頭所需要的核物質的量不大,但需要高能炸藥來引爆彈頭。如果安裝在核彈頭里的高能炸藥的量不夠,就無法引起核物質的鏈式反應。因此「科幻小說里刻畫的核武器爆炸事件,災難性越強,在現實中就越不可能生」。顯然他們理論也深刻的影響到了薩科齊。

「對不起,我必須向您澄清一點手提式核武器的確存在。至少在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庫中存在。蘇聯時期俄羅斯的核物理學家們在上個世紀7o年代曾秘密制造了132件‘手提式核武器’,他們之中的決大部分被保存在了俄羅斯的領土之上。但是也有一部分被遺留在了西歐和北美。」但是梅德韋杰夫的回答卻打碎了薩科齊心中的幻想。畢竟在冷戰時代美、蘇兩大級大國為了毀滅彼此所投入了人力、物力是遠非薩科齊這樣的政客所可以想象的。根據美國能源部和國防部于1997年末公布的材料,美國在6o年代曾研制過一種重量很輕的核裝置,甚至能用公文包提走。美國能源部解密辦公室的羅杰.赫瑟證實,從1963年到1989年以來,這種重量僅6o磅的小型核武器一直是美國核武庫的一部分。而前蘇聯也同樣展並裝備了類似的武器,而了滿足攻勢部署的需要,其中相當一部分手提式核武器經由前蘇聯「格魯烏」的特種作戰部隊所攜帶秘密的潛伏在西歐和美國的本土。

「你是說你們的核武器擴散到了恐怖分子的手中。而那些現在崇尚著所謂革命理想的瘋子正試圖用你們所制造的毀滅武器來威脅我們。這一切實在是太荒謬了。」薩科齊多少有些欲哭無淚的感覺。前蘇聯擁有1萬2千件戰術核武器和4萬余噸化學武器,位居世界第一位。在蘇聯解體的最初幾年里,歐盟各國一直擔心這些毀滅性的武器會在混亂之中落入恐怖分子、極端宗教分子或非法武裝分子的手中,從而給他們平靜的生活制造災難。因此歐盟各國的反恐部門一直處于高度的戒備之中,但就在這些陰霾最終隨著俄羅斯經濟的逐漸復蘇和社會的逐漸穩定而散去之時,真正威脅卻不期而至。

「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場悲劇,但是請相信我和俄羅斯共和國,最終會為貴國的損失討回一個公道的。現在我想您一定有興趣听一下我們的意見……。」梅德韋杰夫並不會諱言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的責任。俄羅斯軍方曾公開承認,俄羅斯丟失的核彈頭已達1o個之多,而西方世界更認定在前蘇聯制造的132件「手提式核武器」中目前已有84個不知去向,這些失落的「手提式核武器」有的已落到車臣匪徒手中,而恐怖大亨本.拉登身中就有2o個。但是作為一個大國,俄羅斯清楚自己的責任。

「我想我現在也沒有別的選擇了。」薩科齊宛如一個即將溺水的人一般努力的去尋找著救命的稻草。但是隨著梅德韋杰夫緩緩的在電話那頭道出自己的意見之時,薩科齊卻宛如抓到了一條毒蛇一般激動的吼道︰「不!決不能這樣。這就是你們俄羅斯處理危機的方式嗎?!我想法國還是選擇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吧。」薩科齊失去理智的聲音通過電話線回蕩在梅德韋杰夫位于克里姆林宮14號樓內的總統辦公室內。

「好吧!我想我們只能動用‘人狼’了!」梅德韋杰夫無奈的放下了電話,面對著坐在自己面前的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局長瓦列金.科拉別爾尼科夫上將冷冷的說道。

注1︰奧塞碼頭由于法國外交在位于巴黎的奧塞碼頭,所以奧塞碼頭也就成了法國外交部的代名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