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9章忠靖王

十一月十四日。吃完中飯。我獨自坐在御書房里。思考著未來的發展。

也不知過了多久。從窗外突然傳來一陣雷鳴聲。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隨即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只見天空烏雲密布。灰暗、陰沉。整個天空仿佛要墜落下來似的。凜冽的寒風在皇宮中肆無忌憚地來回穿梭。目力所及之處的大樹被風刮得左搖右擺。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一場暴雨即將而來。

我剛關好窗戶。就听見門外傳來小七的聲音︰「官家。袁先生來了。」

「恩。請先生入內。」

袁棘進屋後。交給我一封書信道︰「陛下。第一時間更新這是大理舍利畏通過洪源大巫師轉來的一封信件。」

「舍利畏。朕自大理回來後這還是第一次收到他的消息。」我邊說邊打開信。看了起來。

舍利畏在信中提及。當日他安全撤離後。便潛入鄯闡天龍寺。在和舍利空整整長談了一夜之後。決定將現有的力量化整為零。在大理境內的山區建立三處根據地。遵循公子的十六字方針。依托山區復雜的地形進行游擊戰。爭取底層貧窮人士的支持。在運動中逐漸壯大。按照計劃。到明年年底。舍利畏打算在原有四、五千人的基礎上。將其部隊擴展到一萬五千人至二萬人。屆時便可配合大宋的軍事行動。第一時間更新將蒙古人逐出大理。

書信的後面附有三處根據地的大致地點以及主要負責人的姓名。並請示呼延公子是否可行。

我看完後對袁棘道︰「先生。回復舍利空。其做法我認同。在發展的同時。還需保存力量。不得和蒙古或者段實的勢力硬拼。堅決貫徹十六字方針。另外。讓他們在靠近廣南西路和黃泥河畔再建立一處小型根據地。與我廣南軍區或苗家軍區保持密切聯系。以方便雙方消息的互通和獲得我朝物資的支援。」

「是。陛下。」

不一會。小七入內道︰「陛下。沈先生和全覺奉旨前來。已在宮外候旨。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恩。宣。」

當沈逸秋和全覺進入御書房後。我道︰「兩位。朕今日叫你們來。是想讓你們將原來所制做的邊境立體軍事沙盤細化。主要針對四川軍區、襄陽軍區和江淮軍區。朕打算在福寧殿中設立一間軍事書房。有了沙盤和地圖的結合。就算是比較完美的了。」

沈逸秋道︰「陛下。何時需要。」

「越快越好。各地的山川地理狀況有不清楚的。可以和軍務院及工部聯系。」

「是。陛下。不過。屬下估計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

「三個月。」我想了想道。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沈先生。可以。」

全覺道︰「陛下。簡易的沙盤已經在本月初運往各大軍區了。」

「恩。大戰為時不遠了了。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對了。沈先生。火藥監那里的火器研制有進展嗎。」

「回陛下。雲大人、完顏大人以及趙雲聰前幾日剛來過臨安大學。說第二代雲氏火槍將于明年年初正式量產。這第二代火槍的射程可至二百五十米。有效射程也提高到一百五十米。重量和體積同時都會減少。投擲彈也有了進展。火藥監針對火藥成分又進行了改良。同樣體積的火藥。其爆炸力可以達到原來的一點五倍。目前的火炮炮彈也采用了改良後的火藥配方。」

「很好。」我高興地贊道。「過些日子。你們隨朕一起去火藥監看看。」

「是。陛下。」

「沈先生。臨安大學的進展朕也十分滿意。新學期開學以來。學員人數增加了一千多人。你們需要費心教導。這些人畢業後可都是我朝的人才啊。」

「陛下放心。」

「全覺。今年科學院的成果也十分突出。不僅理論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每月都有新品問世。做得不錯。」

「陛下。這其實都是……」

全覺剛說了一半。就見周公公匆匆入內稟道︰「官家。趙葵趙大人之子趙淮在宮外求見。」

「趙淮。」我頓覺不妙。急道。「不好。莫非……快宣。」

身上還帶著雨水的趙淮一進屋便跪到在地︰「皇上。家父。家父已于一個時辰前。過世了。」

數日前我和謝道清又一次去過趙府。在服用了三千年的人參後。趙葵的氣色明顯好了不少。然而。人之壽命終究不可逆天而行。正如御醫當日所言。人參的功效僅僅讓趙葵多活了十來天。

作為五朝元老。趙葵身經百戰。為南宋的安定立下過汗馬功勞。

「趙淮。老愛卿可有臨終遺言。」

「回皇上。第一時間更新今日下午。家父小睡一會後。便要草民練了一趟趙家槍法。隨即又讓下人拿來紙墨筆硯。在床頭寫下了放翁前輩(陸游)的這首七言絕句《示兒》。寫完後。家父便坐在床頭。突然大笑一聲。遂氣絕而亡。」趙淮將趙葵手書的《示兒》手稿遞給我道。「皇上。這就是家父最後的筆墨。」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趙葵身為武將。卻工于詩文。善墨梅。其畫工精美。蒼勁有力。只是這最後的墨寶卻顯得凌亂無章。歪歪倒倒。毫無勁力可言。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倒像是一個剛剛學字的稚童所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我反復念了幾遍。傷感道。「小七。讓宮中匠師將老愛卿的墨寶裱好。懸掛在朕的御書房中。朕一定不會陸游、讓趙葵、讓千千萬萬的宋人失望的。」

「是。官家。」

「小七。備轎。朕現在就去看看趙愛卿。」

「官家。外面還在下雨呢。要不等雨停了再去吧。」

趙淮也勸道︰「是啊。皇上。七公公說得有理。」

我搖搖頭。只是簡單地重復道︰「備轎。」

「是。第一時間更新官家。」小七也不敢再勸。

雖然趙葵早已退出軍界。但現在的將領中有不少都是出自其門下。像呂文德、夏貴等人都曾經是趙葵麾下的戰將。作為軍界輩分最高者。趙葵的離世無疑是大宋的損失。因為趙葵代表了一個時代。

再過五天。咸淳二年年底的軍事會議就要召開了。作為軍中資歷最老的趙葵最終沒有趕上。而其義子趙寶估計還在返回臨安的船上。也來不及和趙葵見上最後一面了。

這位征戰數十年的老將軍還是按照歷史的進程。于咸淳二年十一月離開了人世。並沒有因為我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只是死亡的地點由湖南變為了臨安。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坐在轎子上。我突然覺得有種莫名的悲哀。作為穿越者。我有著這個時代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同時我又清楚地知道每位名人的離世日期。

如果讓人知道他身邊之人的死期。又不能明言。無疑會是一種痛苦的折磨。更有甚者。我現在這具身體的主人趙也只剩下七、八年的光陰了。我能改變嗎。

難怪帝王谷術堂有二十四歲前不能替人看相的規矩。能夠勘破天機是大多數人的夢想。但真正到了那一步。卻不知道原來是種包袱。洞曉天機者只能獨自承受那種煎熬。如果道行不深。很可能會得失心瘋的。

「官家。到了。」小七的聲音讓我從沉思中恢復過來。

這是我穿越後第一次見到大臣離世。

以趙葵的年齡。即便在後世也算得上高壽了。

「參見皇上。」當我進入里屋。所有人全都跪下行禮。

「免禮。大家各自忙去吧。」

我站在趙葵床邊。靜靜地注視著趙葵的遺容。雖然面容清廋。卻也顯得安詳。聯想起趙淮所言。趙葵在臨終前的那一聲大笑。其含義我隱約已經明白。趙葵的心已經放下。他相信我會做到我一直所言的中興。不僅是他。就連陸游的遺願也必將可以實現。

「趙淮。」

「草民在。」

「好生辦理老愛卿的後事。」

「是。皇上。」

對著趙葵的遺體。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道︰「老愛卿。放心去吧。朕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的。趙淮。辦完後事。你便來朝中任職。老愛卿未竟之事業將會由我們繼續下去。」

「是。草民遵旨。」

在次日的朝會上。我宣布了魯國公趙葵病逝的消息。

眾人听罷。難免一陣唏噓。無論是敵是友。都覺得頗為悲傷。這位老人值得尊敬。江萬里出列道︰「陛下。魯國公征戰沙場數十年。功在社稷。臣請陛下下旨封賜、厚葬。」

「恩。準奏。魯國公有功于我朝。贈太傅。謚忠靖。封忠靖王。享南岳廟。其子趙淮入朝為官。禮部馬廷鸞。趙老愛卿的後事就交由你們禮部辦理。根據魯國公生前的願望。將其葬在臨安西北的寶石山下。等朕平定北方後。再將其遷葬于湖南老家。」

「是。臣馬廷鸞遵旨。」

「各位愛卿。今年還剩下最後一個月。大家不可松懈。爭取超額超質的完成任務。」

「是。臣等遵旨。」

小七在金階上大聲道︰「各位大人。有本請奏。」

「陛下。臣馬光祖有本上奏。」

「馬愛卿。請講。」

網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