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章 隔江相望(19)

第十一卷江山社稷第十章隔江相望(19)

眼見豫州戰役即將結束,高勇也沒有了繼續督戰的興致,除了留下郭嘉負責協助外,便起程返回洛陽。高順、賈詡二人剛剛從北疆抵達那里,一邊著手準備西征事宜,一邊關注益州局勢。亦因此,高勇才提前北上,準備共同商定益州對策。

由于益州道路坎坷艱險,劉備軍的攻勢已近尾聲,糧草輜重的運輸不便,最終迫使關羽放棄了高速推進的打算,轉而嚴守城池,防備漢中紀靈部可能的偷襲。畢竟紀靈手下的幾萬兵馬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探听到曾任呂布軍師的陳宮親自督導,容不得疏忽大意。劉備也多次強調防備高勇軍可能的偷襲,畢竟益州劉璋與當年青州的孔融一樣,比較傾向于高勇,且其老子當年還與高勇有過一段交情。遂經徐庶、田豐二人仔細商議後,共同提請劉備放緩攻擊速度,北路穩固防御,南路步步為營,務必將吞下的地盤盡速掌握。當然,促使他們做出這一決定的因素,還包括宛縣朱靈所部的異動。

成都城內,劉璋一籌莫展,局勢徹底月兌離了控制。城內外動蕩不安,民間謠言四起,本土派日漸離心離德,甚至曾經忠于自己的部分官署也開始了觀望。除張肅外,就只剩下老父的托孤重臣了。于是,劉璋干脆做起了鴕鳥,將一應事情丟給了張肅,自己關起門來研究其如何制作紙鈔去了。

張肅幾乎一夜白發,調集糧草輜重,聚攏部曲增援前線,為此不惜將州府守衛的力量調走大半,只剩下百余名忠誠護衛。另一方面,張肅積極聯絡漢中,希望能夠給予協助。同時,也秘密派人進入南蠻,希望讓出部分利益,促使蠻王出兵劉備側後。但凡能夠使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剩下的只能是听天由命。可惜的是,就算張肅殫精竭慮,也阻止不了益州敗亡的下場,無論是高勇還是劉備,都不會允許劉璋繼續存在。

益州的情況經過幾番周折終于送到了孫策手中,看著劉備高歌猛進,周瑜、魯肅的心情都很低落,廬江郡丟了,使己軍失去了江北的根基,將來若要反攻難度倍增。掃視對面二人,孫策輕咳一聲,指了指案上曹操的親筆信道︰「怎麼打?眼下廬江郡內只有岑壁和孔翔的兩個師駐守,其余兵馬都北上對付曹操的豫州主力軍團去了。」

魯肅沉吟道︰「即便只有兩個師留下,也絕難輕易撼動。岑壁、孔翔都是老將,戰績不俗。我軍僅有的勝算還是建立在這兩個師乃是新組建上,就似高覽的71師一般,一般戰斗尚能應付,可是硬仗就要吃力,甚至吃敗仗。主公,軍師,對付岑壁、孔翔,最好能聲東擊西、分而擊之,必要時還得做出一部分犧牲。」

周瑜皺了皺眉,沉聲道︰「子敬的計策雖好,卻忽略了武進那支江防艦隊的威脅,一旦我軍兵馬與敵人鏖戰之際,江面被阻,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怎麼會?江防艦隊不是失去戰斗力了嗎?黃將軍也經過多方證實,現在港內能動用的戰艦不超過五艘。就算全部出動,也未必是我水軍對手。想那杜封不會如此愚蠢吧」魯肅驚訝道,顯然不相信江防艦隊能恢復過來。

周瑜搖搖頭,「江防艦隊?難道高勇手中只有這一支?不要忘記夷州還盤踞著一支龐大艦隊呢,年初還偷襲了交州。一旦甘寧調動這支艦隊參戰,江面上誰能抵擋?」

此言一出,孫策、魯肅都沉默了。「那還要不要北上?」

「當然要」周瑜肯定道,「不但要出兵,還要快,要狠,要能救出被困的曹仁主力。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江南的穩定,讓我軍有時間休養生息。只是,廬江再戰,我擔心會引起丹陽方面的敵軍動作,甚至連帶著會稽、交州的敵軍一起出兵,那樣就危險了。因此,我建議速戰速決,打痛敵人的七寸」

孫策點點頭,「派何人出戰?」

「韓當、朱桓,在調動精銳部曲,與敵人硬踫硬一回」周瑜握緊了拳頭,「也好讓高勇知曉,我軍也有新軍,不輸給他的機步師」

「好」孫策當機立斷,「丹陽方面、豫章方面、交州方面都要提早準備,防人之心不可無至于糧草,想必曹操也不會吝嗇。」

魯肅道︰「公瑾負責廬江郡戰斗,我去丹陽郡守備」

九月十二日,天公作美,一場連綿細雨遮蔽了豫州絕大部分地域,霧蒙蒙的天空下,煙雨紛飛。

平興城外,夏侯惇揮手向張奮告別。王忠默默的點點頭,右手狠狠的砸在胸口。借以告訴張奮,他的家人由自己照顧。其余兵馬也含淚揮別,畢竟一同轉戰千里,如今分別不知何年可以相見。

張奮、王忠經過抓鬮,決定了留下之人。說不上憤怒,也沒有悲涼,只有淡淡的哀傷。整整五千余兵馬留下,其中傷兵佔了兩千。這些人目送友軍離去,迅速消失在細雨當中。張奮收回目光,高聲喝令部曲抓緊時間備戰。夏侯惇走在泥濘的山路上,思索著如何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帶領剩下的萬余人平安返回荊州。

「將軍,南下的道路必然是重兵駐守,與其硬闖,不如做出向西攻擊宛縣的假象,而後來一個回馬槍」王忠突然說道,並且將自己的想法詳細道來。

「你是說……」夏侯惇怔了一下,這條路他不是沒想過,卻在第一時間否決了。主要是擔心被敵人合圍,且又缺衣少糧。

「不錯,虛晃一槍,*敵人上當。這一槍不需要主力,只要兩三千人足矣請將軍率領主力埋伏在新蔡城外,待守軍出兵救援後,立即奪路返回原鹿。屬下帶人去佯攻安城,相信必能吸引敵軍來圍,到時候……」

夏侯惇沉默了,此舉雖然增加了逃出概率,卻太過凶險,至少王忠這一路必死無疑「危險太大,不宜……」

「將軍」王忠撲通跪倒,「為了丞相大業,請將軍下令末將萬死不辭」

※※※※※※

九月十三日夜,朱桓率領三千新軍秘密登錄江北岸,並沿著湖岸向北潛行。一路飛奔,所幸沒有被巡邏的高勇軍發現。及至黎明,松茲城已經出現在晨曦中,淡淡炊煙裊裊升起,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半月前撤離的時候,松茲百姓大半跟隨孫策渡江,留下的均是孤苦無依的老弱婦孺。也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高勇軍抵達後,不但解決了他們的食物匱乏之危,還協助他們修補房屋,短短十天時間,就已經獲得了百姓贊許。

朱桓冷冷的掃了一眼松茲城,「高勇還真不簡單,不到十天就把一個破敗的松茲城修葺的似模似樣,也許這一仗得多費點力氣了。」想到這,回頭看了看休整中的三千兵馬,這些都是寶貝疙瘩,乃是孫策花費巨大氣力鍛煉出來的新軍。每校千人,轄五營,每營二百人;每營轄二部,每部百人,並以此類推。無論裝備還是戰斗力都不輸給機步師,至少在與山地師的對抗中沒有落于下風。

不久,三校尉、六營尉齊齊出現在朱桓面前。朱桓點頭示意,便開門見山的將作戰目的、戰法一一講解,「目前已探查清楚,松茲城內駐扎有敵72師兩個團,分別是一個步團和一個弓弩團,戰斗力不用講,你們都清楚。好在師部在皖縣,神機營、驍騎營也都在那一帶駐防,趕到松茲需要半日光景。故此,三個時辰是我們的時限。左校千人負責截斷其與尋陽的聯系,並分兵劫掠松茲城西;右校千人埋伏于通往皖縣的必經之路上,一旦發現敵軍增援立即截殺;中校則全力攻城,若能拿下重賞,拿不下也要重創敵軍,打出我軍威風」

「得令」九人齊聲應諾。朱桓很滿意,揮手道︰「速去準備,此戰務必打出聲望」

與此同時,在臨湖縣境內,韓當正指揮七千主力分散登岸,一邊小心翼翼的躲避巡邏士卒,一邊尋找機會接近臨湖城,打探孔翔部的防御部署。所幸的是春谷、于湖始終與江北有所聯系,大體上能夠掌握孔翔部的動靜。只是韓當習慣于謀定後動,不打無準備之仗。以一萬人挑戰敵人兩個機步師近三萬人,這是高勇崛起以來從未有過之事。若成,則韓當的名號必將傳遍天下。

翌日,曹操調動荊州僅余的機動兵力向弋陽發起進攻,拉開反攻的序幕。同一天,松茲爆發激戰,朱桓指揮三校營兵馬強攻,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幸虧攻城兵馬只有千余人,沒能形成決定性優勢,終于在步團及弓弩團的反擊下退卻,交戰時間正好三個時辰

得知松茲遭襲,弋陽方面無法增援,岑壁立即下令驍騎營、旗衛營出發增援。一路狂奔,戰馬蹄聲陣陣,吸引沿路村莊百姓駐足旁觀。岑壁心中隱憂,感覺到此事透著詭異,卻難以明悟。孫策突然抽風,是為了響應弋陽方面的戰斗,還是真準備反攻廬江?眼下第一軍的主力悉數北上攔阻豫州曹軍,整個廬江郡只有兩個師駐守,並不佔優。念及此處,岑壁立即找來親兵,命其立即通知孔翔防備孫策反撲。同時,上報第一軍魏明部,做好應對措施。

「殺」突然一聲怒吼,打斷了岑壁的動作,緊接著一片弓矢飛來,射落幾名騎兵。岑壁大吃一驚,勒緊韁繩喝令兵馬躲避接站。這一刻,訓練有素的驍騎營、旗衛營顯露出強悍的實力。奔馳中變陣,設防,反擊,一氣呵成。兩側埋伏的孫策軍才堪堪射出第二輪弓矢,就迎來了騎兵的弩箭反擊。剎那間廝殺聲驟起,弓矢交錯中,刀光劍影戰馬嘶鳴。岑壁一馬當先沖入攔阻的敵軍陣內,將軍衛隊緊隨其後,硬行殺出一個缺口。

孫策軍校尉看的目瞪口呆,他高估了己軍的戰力,低估了敵人騎兵的沖擊力。也難怪,只與沒有配備騎兵的山地師交手,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騎兵沖鋒的凶悍。將軍衛隊打開缺口,驍騎營則跟進擴張撕裂,最後的旗衛營舉弓射擊,憑借精準的箭術壓制孫策軍弓箭手。僅僅片刻,孫策軍傷亡近百,而岑壁周圍只折損了十余人,雙方差距顯而易見。

「且戰且退」孫策軍校尉知道硬抗不得,只能暫時逼退,牽制敵軍。可是岑壁豈能如他所願,舉起戰槍縱馬一躍,鑽出攔阻戰陣後頭也不回的直奔松茲殺去。緊隨其後的驍騎營、旗衛營也毫不停留,保護著傷亡袍澤的尸體戰馬沖了出去。

孫策軍校尉見狀心中一震,被敵人的氣勢嚇住。「立即撤回松茲,將情況稟報將軍。」

岑壁心急火燎,敵人敢于攔阻,只說明其早已有了準備,不知松茲的兩千人能否堅守得住。

此刻,龍亢的曹軍也在周密部署後發起了最後的沖鋒,只要能殺出重圍,就能逃出升天曹仁、曹純、曹安民、曹昂以及夏侯淵各自引兵鏖戰,值此危急存亡時刻,誰也不能退後。十余萬曹軍從龍亢殺向四方。山桑的抵抗仍在繼續,阻擋著陳晉的腳步。

孫仲、魏明、張遼第一時間接到稟報,頓時倒吸涼氣,一個想法冒了出來——曹軍拼命了為了尊重對手,三人同時決定拿出全力。于是,東部四個師、南部三個機步師、五個龍騎師齊動,再加上北面陳晉的三個步師兩個騎師,一場曠世大戰正式上演

※※※※※※

陳留,正在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一座座城鎮慢慢有了生氣,一座座村莊恢復了人氣,田園阡陌間農夫專注的耕種,聯通各城池的道路正在統一規劃下重新修築。城池、房屋、道路都在發生著變化,原本的哀傷漸漸遠去。

高勇認真的打量車外飛速後退的景色,思緒也隨之越飄越遠,控制江北可謂大勢已定,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西征、北征、南拓、東進……高勇揉了揉頭,輕嘆口氣︰「人口啊後世覺得人口多,而現在卻困于人口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