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桶金不好賺
「既然錢掌櫃的這麼有誠意,我也不好做的太過份,成交。希望咱們可以長期合作。」孔貞遠見錢許多沒
有一點再商量的意思,而價錢也比自己預計的高了二十文,也就欣然接受了錢許多的提議,想著可以做一
單長久買賣。
「不知道孔先生手里現在有多少貨?只要第一批貨能銷的好,你有多少我們都可以吃下。」錢許多對自己的收購能力非常自信,價格談成了,只要銷路也好,那就要考慮下次進多少貨了。
「第一批貨嘛,這個,我們手里也沒有多少,這次我們只是想看看行情,沒敢一次吃進太多。只要您確定要,再進貨也不遲啊。」孔貞遠有些心虛,可不敢說自己只有二十斤的貨,那可就是沒事找抽了。
「只要您交給我們定金,我們保證一個月之內把貨給您備齊,不論多少,您看怎麼樣?」孔貞遠信誓旦旦的表示。
「孔先生剛才不是向老朽報怨說明商路難行,進貨不易嗎,怎麼這會兒又可以隨意進貨了呢。」錢許多可不是那麼容易被人忽悠的,見孔貞遠前言不搭後語,于是調笑道。
「這個嘛,雖然商路不大通,但總歸還是能進到貨的。嘿嘿。」孔貞遠像是被人抓住了狐狸尾巴一樣,感覺到臉皮有些熱。
「而且你可以做到一個月就交貨,這速度也太快了吧,快的簡直讓人難以接受。單說從咱們這邊到陝西單程的路程,如果運貨的話一個月恐怕都不大夠,現在的世道又亂,那可就更難走了。我想不明白連我們衍聖公府都沒辦法辦到的事,你是如何辦到的?不會是你和那些泥腿子反賊有什麼來往吧?」錢許多認為孔貞遠是不可能從陝西進貨的,憑借孔府多年的渠道都不能這麼快運到山東,孔貞遠就更不可能了。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能從更近的地方進到貨,于是決定詐一詐孔貞遠。
「錢掌櫃可不能亂說啊,就算借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和那些反賊有什麼瓜葛啊。這要是被人告到朝中,我們全家可都得死無葬身之地呀,您老可得嘴下留情啊。」孔貞遠也不是傻子,這點小伎倆還是知道的。想讓他說出貨源可還真是有點難。
「呵呵,老朽也只是開個玩笑而已,孔先生不要緊張嘛。再說了就算是從反賊手里進貨又怎麼了,咱們不也是想要造福百姓嘛,誰讓他們的貨便宜不是。」錢許多打了個哈哈,在他看來和反賊做買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衍聖公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那可是讀書人眼中的聖賢,就連皇帝也是要給幾分面子的。這話孔貞遠可不敢插口,他衍聖公府的人說了沒事,要是從自己嘴里說出來還指不定能釀成什麼大禍呢。「那您這第一批貨準備要多少呢?」孔貞遠不敢多談反賊的話題,順口又把話題扯回了生意上。
「這次先少一點吧,二十擔吧,雖說這鹽是比青鹽純了點,但畢竟現在大戶人家用的還都是青鹽,先少進些看看行情吧。現在那些有錢人可不是一般的挑揀,咱覺得再完美的東西到他們那里也不一定能覺得好。先進這些貨探探路。」錢許多打算趁過年時出貨時給各分店都準備一些精鹽,做一下新品促銷,看看下面
這些大戶們對這鹽的認可程度,爭取一下子打開精鹽這個市場,畢竟青鹽進貨不易,而且價格又沒法跟那些鹽商商量。別看孔府在山東有錢有勢的,那些鹽商孔府哪一個也不敢得罪。要說在山東誰的勢還能大的過孔府?就算是那些皇親什麼德王、魯王也不行,因為那些人就算再有錢也都是被圈在圈里的豬。可這陝西有錢有勢的的可就不是一家兩家了,只要和鹽沾上邊的,哪一家也不比這衍聖府的錢少,更不用說這些生意有許多是邊鎮軍將的產業,那些人打仗不行,做生意倒都是好手,有錢手里又握有兵權。在這些武人面前,孔聖人的面子可不好用。
「這樣也好,這新東西被大家接受確實也得些時間,這個我們能夠理解。」其實孔貞遠巴不得錢許多買的少些,畢竟自己現在還沒有什麼大的生產能力,如果要的貨太多,光靠自己這幾個人肯定是不可能按時交貨的。二十擔的話,有一個月的時間生產相信按時交貨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眼看也快過年了,實在不行也可以雇些人,肯定有很多人願意干,現在誰不想多掙些錢過個好年呢。
「那咱們是不是得立一個字據?不是我信不過錢掌櫃的,立個字據對咱們雙方也都是個制約,你說是不是?」孔貞遠現在倒不怕錢許多要的貨自己供應不了,只是害怕自己把鹽生產出來對方卻不要,那可就不好辦了。
「那是應該的,本店的買賣都是要簽契約的,這是本店向來的規矩。」錢許多打消了孔貞遠的顧慮,當下吩咐伙計拿了契約,寫明了供求貨物的數量,交貨時間,該付多少銀子以及定金多少,最後兩人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然後一式為二,各人收好。錢許多又從櫃台上取了二百一十兩銀子交給了孔貞遠,算作是這一批貨的定金。孔貞遠收了銀子,告辭了錢掌櫃,回家忙著找兒子商量生產的事。
王、李、程三人一早就來到了孔家,等著孔貞遠和貨棧的商談結果。孔明吩咐阿星把三人請到屋里,眾人正等得焦急,卻是孔貞遠從貨棧回來了。還沒進門就大聲的喊了起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孔貞遠有些興奮,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悅。
「昨天咱們熬的那些鹽今天我拿去給」興隆貨棧「的錢掌櫃的看了。他對咱們的東西非常滿意,說是從今往後所有的精鹽都從咱們這里進。這下咱們可發了,光是這第一次就跟我定了二十擔。」看到大家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高興,又接著道。
「二十擔呢,這是什麼概念?價錢是每擔二十一兩銀子,二十擔總共四百二十兩。而咱們熬鹽的成本是每斤三十文,最多三十五文,一擔就是三兩五錢銀子。這二十擔下來咱們能賺到三百八十多兩呢。」
「孔大叔,咱們上哪兒弄二十擔的精鹽啊,照咱們昨天的熬法,咱們所有人加起來一天也就能熬出二三十
斤,一個月也熬不了二十擔啊,這還沒計算購買粗鹽和收集柴草的時間。」李二虎有些算不過帳來,昨天咱們七個人熬到半夜才熬出二十多斤精鹽,這二十擔可是兩千四百斤吶,一個月怎麼也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