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九十四章共叔段冤

第五百九十四章共叔段冤

辛棄疾這才猛然意識到自己這次究竟闖下了多大的禍,為什麼他會變得如此膽大妄為?連後果都沒想就干了呢?說到底,還是因為一直以來他犯了罪都可以拿軍功抵消,而他立下的軍功又太過驚人,所以從來沒有受過嚴懲,時間一長辛棄疾便失去了對國法的敬畏,以致于干出這種「十惡不赦」(有十種情況屬于違憲,因此違憲也被民間稱為「十惡不赦」)的違憲大罪。辛棄疾並不怕死,但這樣死掉卻還是不免心有戚戚,可是為了保全部屬和子孫,不死不行啊。

但就在辛棄疾無奈地舉刀自盡的時候,他腦中突然想起了一個歷史人物,頓時一切都明白了,可這時他已經來不及說出真相,只是艱難地吐出了幾個字,就倒在了皚皚的雪地之中,隨之濺開的,是一片令人觸目驚心的血紅

當時吳拱離辛棄疾很近,他的耳力又相當好,所以听清了辛棄疾的遺言,總共只有四個字——「共叔段冤」(注1)。吳拱家學淵源,自幼熟習經史,自然知道這個典故,心中原本的快意立刻煙消雲散,反倒涌起一股寒意。辛棄疾驕縱不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趙慣出來的,然後等其失去分寸犯下大罪再理直氣壯地收拾掉,這樣的心機未免太過可怕,難怪人們都說「伴君如伴虎」

其實這倒是吳拱想岔了,趙的「以法治國」不是只說說而已,若是辛棄疾能夠慎言慎行、嚴守法度,趙最多收去他的兵權,讓其改任文官罷了,是他自尋死路,怪不得旁人。但不管如何,吳拱以後行事變得更加謹慎小心,其心xi ng狹隘的缺陷也就沒那麼大危害了,對大宋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但對于曾被辛棄疾蹂躪得心驚膽戰的西方國家來說,這個煞神的死無疑是一件值得彈冠相慶的喜事。不過,辛棄疾被賜死後,那些現在還沒有什麼法治觀念的西方國家之中有想當一部分不但沒有對大宋心生敬意,反而認為中國皇帝自毀棟梁,正是他們報仇的大好時機,甚至還有極少數腦殘認為大宋殺死辛棄疾是因為害怕他們報復、而對大宋心生輕視

首先頭腦發熱的,是辛棄疾剛出兵時就狠狠揍了一頓的欽察人,但即使沒有了辛棄疾,大宋強大的軍力依然不是他們所能抗衡的。在輕易粉碎了欽察人的初次進攻後,得到攻擊口實的宋夏聯軍立即展開了凌厲的反擊,即便吳拱的軍事才能、尤其是進攻方面的才能差了辛棄疾一大截,他的大軍依然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地將欽察人的軍隊打得落hu 流水,並乘勝進兵,完全佔領了烏拉爾山區,使得大宋的勢力範圍第一次擴大到歐洲。

這下可把那些歐洲國家嚇壞了,一個個全民動員,準備抵御宋軍的第二次西征。誰知大宋卻見好就收,雖然派出官員和二線部隊確立其對新佔土地的統治,卻並沒有繼續向西進軍(順便說一句,因為歐洲人的軍事準備干擾了ch n播,這一年歐洲爆發了大面積的饑荒,東歐尤其嚴重,若非人口本就已經大幅度減少,口糧壓力大減,只怕餓死幾百萬人都有可能。),並派出使者告訴那些西方國家,大宋的對外政策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懲惡即是揚善,報復必須過當。」,辛棄疾擅啟邊釁,現在已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此事有了責任人,就算一筆勾銷了(那些戰利品自然是不會還的,戰爭損失也不會賠償,只死一個人而已,太值了,雖然這麼說有些對不起死去的辛棄疾),而任何國家對于大宋及其屬國疆土的侵犯,都將被視為對大宋的宣戰行為,欽察人亡國滅種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榜樣

一直推崇「弱r u強食」理念的歐洲人為此深受震撼,再加上大宋可怕的國力令歐洲各國普遍生出無力對抗的感覺,因此和平主義思ch o終于漸漸在歐洲萌生。而大宋在西方的形象則愈發正面,其強大而謙遜、富裕而慷慨並且恩怨分明的名聲更是被歐洲的y n游詩人廣泛傳頌,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國家啊?而歐洲各國也紛紛以能和大宋建ji o並進行貿易而自豪,渾然不知他們每年與大宋之間的貿易中吃了多大的虧

此後來華的外國留學生數量更是持續增長,由于大宋的各項優待政策,其中的杰出人才大多選擇留在大宋,使得大宋的科研實力更上一層樓。可即便如此,由于「後發效應」的作用,西方與東方之間科技水平的差距還是在迅速地縮小,畢竟這個年代的所謂科技成果仿造十分容易。

本來專利權堪稱是領先國家抑制他國科技水平趕上自己的頭號利器,可是對鄰國大宋能夠以武力懲罰竊取科技成果的行為,但對那些遙不可及的歐洲國家,大宋就鞭長莫及了,若是為此發動一次遠征的話,所需軍費遠比戰爭可能獲得的好處多得多(這也因為辛棄疾不在了,讓別人統兵,所需的軍隊數量至少要多三到五倍,于是本來能賺錢的戰爭也會虧錢。),尤其現在歐洲相當一部分國家都曾被飛虎軍洗劫過一回,油水比以前還少,為此打仗明顯是賠本生意,即使不考慮大宋的國際形象

注1︰共叔段是ch n秋時期鄭國國君莊公的弟弟,仗著母親的寵愛長期驕縱不法,而鄭莊公對其所為卻一忍再忍,直到他心懷不軌、想要行那篡逆之事的時候才終于出手,共叔段兵敗自殺(也有說法是逃亡國外)。鄭莊公雖是一代明君,但在這件事上還是更像一個y n謀家,他在共叔段只有小惡的時候放任縱容,等其罪無可恕的時候再將其一竿子打死,莊公便不必背上不仁的罵名,還能永絕後患,真可謂是機關算盡。辛棄疾臨死時說出這句話,是說他的命運和共叔段差不多,若是一開始趙就對他嚴加約束,就不會有今天的結局了,甚至也許趙當初那樣做本來就是為了在他功高震主的時候可以合理合法地將其除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