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遼包圍圈(中)

第五百五十一章對遼包圍圈(中)

在這件事上,趙借鑒了記憶里老美對付伊拉克的成功經驗,先以經濟制裁將敵人搞得國力衰弱,再派大軍牛刀殺j 。目前遼國國富兵強,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絲綢之路帶來的巨額收入,因此趙直接釜底 u薪,在源頭將絲綢之路掐斷,理由是大宋地大物博,沒必要與西方國家貿易,就算為了賺錢而開展外貿,也是海運更加劃算。雖然趙是強詞奪理,但他說的有一點是不錯的,那就是絲綢之路斷了,對大宋而言只不過是一些商人利益受損(畢竟現在川陝等地由于大批人口被強制遷出,而顯得地廣人稀,光靠農業都能保證大家生活富足,而且國內貿易也一樣收益巨大,絲綢之路對于當地經濟並非不可或缺。),而對于遼國卻是幾近致命的打擊。

而在軍事上趙則更是張開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吳璘率領雍州衛的十萬j ng兵進b 河西,保持對遼國的正面壓力;在北面的大漠,趙將最看好的辛棄疾留在了漠南草原,借助弘吉剌部這個平台不斷拓展大宋在草原上的影響,一方面有效地干擾了遼人拉攏歸化大漠諸蕃的行動,另一方面則將反遼的那些部族團結到了一起,相信過不了幾年就足以對遼國構成威脅;而趙也沒有忘記那個已經久違了的岳父,他多次派出使者冒險穿越遼國的國土前往西域河中一帶,終于與蔥嶺以西的夏王任得敬取得了聯系,並以宗主國皇帝的身份命令任得敬向遼國宣戰,以牽扯遼國朝廷的注意力(注1),任得敬雖然遠在萬里之外,但他對自己這個素未謀面的nv婿卻早已無比畏懼,再加上這樣做對夏國並沒有什麼損失,反倒可以借機吞並遼國在蔥嶺以西殘存的幾個屬國,所以他自然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道命令

比起這三路兵馬,趙對于遼國南面、大宋西邊的吐蕃各部投入了更多的j ng力,不光是因為這樣一來便可以完成對遼國的戰略包圍,也因為奪取青藏高原這個「世界屋脊」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而且,只要佔領了青藏高原,便對絕大部分領土位于內西域的遼國形成了天然壓制,攻滅遼國的難度至少減半。更重要的是,現在吐蕃各部如同一盤散沙,內部爭斗不休,如果不趁此機會將其拿下,萬一吐蕃各部實現了統一,再想動手可就棘手得多了。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攻入吐蕃月復地的難度還在滅遼之上,這一點從歷史上古代的中國軍隊多次殺出河西走廊,卻從未打上青藏高原,直到解放軍這支人民軍隊出現後才實現了突破的對比,就可以看出。不過,兩宋時期雖然外ji 工作慘不忍睹,可吐蕃各部卻大多是親近大宋的,因此趙很容易地聯合了那些親宋部落,有他們的幫助,攻滅那些反宋的部族自然沒有任何難度。而當大宋益州衛的三個j ng銳山地師在其後的兩三年間適應了高原的氣候與水土之後,當地人想再將他們趕下高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吐蕃騎兵雖然勇猛頑強,可是受制于高原苦寒貧瘠的自然環境,吐蕃各部的人口始終很難上去,何況他們現在內部還四分五裂,難以形成合力,因此他們在兵力上沒有任何優勢。至于補給問題,進藏軍隊完全可以就地解決,畢竟高原上雖然艱苦,但並不像沙漠那樣連動物都找不太到,以他們區區四五萬人的規模,食物還是不難找到的,至于彈和裝備,敵人數量又不是很多,隨身攜帶的數量便足夠用了。何況利用在高原上駐留的這兩年,這支部隊已經培訓出了不少熟悉吐蕃情況的政工人員,使得「解放農奴」這一大殺招得以付諸實行,這更是令宋軍越戰越強,而敵人卻越來越弱。

經過一年多的戰斗,吐蕃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連高原上最為富庶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也受到了威脅,眼見大勢已去,幸存的那些吐蕃首領不得不放棄抵抗,接受了大宋方面以經濟補償的方式換取他們ji 出軍隊的和談條件,而青藏高原也第一次置于中國中央政f 的直接統治之下。為了防止大宋也出現類似「藏獨」這樣的分裂勢力,趙將吐蕃廣闊的土地一分為三,設立了西藏(趙對這個名字的解釋是「西藏是西陲寶藏的意思」)、青海這兩個行省。而與橫斷山區相連的川西高地則並入四川省,與趙記憶中建國初期對西藏的處理辦法基本上如出一轍。

而且由于趙借鑒了太祖的經驗,依靠那些被大宋解放的吐蕃農奴,而不是歸順的頭人土司活佛來管理吐蕃舊地,這令他自己在吐蕃高原上獲得了如神一般崇高的威望,更令大宋迅速鞏固了在高原上的統治。趙可不是胡邦那個一味反的書呆子,吐蕃各部那些原來的統治階層被大宋剝奪了統治地位,恨他還來不及,又怎麼可能忠于大宋?雖然趙也審慎地從中挑出一些人才予以任用,但那只是為了安撫這些降人而已,他們永遠都不可能得到他的信任,直到這一批老人死光為止,不過對于他們的後人,趙是不會繼續區別對待的,他本質上來講其實還是很寬容的

將遼闊的吐蕃高原也納入大宋的版圖之後,大宋終于完成了對于遼國的四面包圍,在大漠方向,歸附弘吉剌部並接受辛棄疾指揮的各部兵馬已經超過三萬之眾,再加上剛剛回歸其麾下的飛虎軍和人數雖少卻所向披靡的游騎兵大隊,其實力已經相當恐怖

注1︰其實也只有這個用處,畢竟兩國之間隔著高聳入雲的蔥嶺,無論哪方想要攻入對方的國土都不容易。不過,夏遼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之後,已經將伊斯蘭教立為國教的遼國便再難從西方獲得人才和死士,這對于大宋攻略遼國無疑也是一個不小的幫助。A!~!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