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 草原的命脈(下)

第五百四十二章草原的命脈

對于文明程度落後的野蠻民族來說,只帶區區幾千本族兵馬就能征服的文明程度更高的大國,放眼世界幾千年的歷史,也只有印度那個「無數次被人征服,卻從來沒有征服過別人,也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將其攻克,而缺乏先進攻城器械的大漠諸蕃就更加難以做到了。

因此當這些城堡在草原上的各條河流沿岸建立起來以後,宋人便開始源源不斷地涌進大漠,而草原上的那些敵對部族卻對此無可奈何,攻城必然失敗、野戰也很難取勝而受到了明顯的遏制。哪怕大宋這時便大舉北伐,大漠諸蕃中的那些敵對部族就已經無力抵擋,即使大宋也因為駐軍困難的老大難問題無法在大漠站穩腳跟,他們的掃蕩也足以令大漠上的主要部落二十年內都恢復不了元氣。

但是,趙卻並未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出兵漠北,因為他深知這樣做的話必然要與遼人、乃至于中亞甚至是遠在中東的伊斯蘭勢力發生正面沖突,這並不符合大宋的利益,畢竟金國覆滅不久,其本土居民畢竟仍以女真、渤海等遺族為主,金國殘余的影響並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清除干淨的。所以對現在的大宋來說,還是將東北這片新佔的黑土地徹底消化掉這個任務顯得更加急迫一些。也多虧趙出塞之前就對此早有安排,當他歸來的時候,詹會龍與東北各部族首領之間協商時采用的「拖」字訣已經開始顯現成效了

就在趙出塞的這幾個月里,幾乎將大宋徭役人口全部佔用干淨的幾大工程陸續進入了尾聲,越來越多的軍隊以及民夫被解放出來,這令詹會龍在談判中越來越有底氣。而說句不好听的話,母親潘賢妃的死也令趙有借口繼續將協商拖延下去,這一個多月守孝的時間所換來的,是大宋在關外的駐軍又多了將近五萬之眾。當趙守孝結束,再沒有什麼有說服力的理由繼續拖延談判的時候,大宋在關外駐扎下來的一線部隊已經突破了十萬人,加上屯田兵等二三線部隊,則更是有三十萬之眾,這無疑是一個令關外各大部族絕望的可怕數字,而這時的大宋也已經沒必要繼續拖延時間了

在關外宋軍現在壓倒x ng的實力面前,口舌之爭已經顯得蒼白無力,心膽俱寒的各部族首領們不但沒能從大宋那里要到他們應得的土地與羈縻地位,還連他們部落自古以來生活的土地都被迫交了出去,這些部族也因此逐漸失去其獨立x ng而完全依附于大宋存在。

不過大宋方面也不是一味地仗恃武力,統戰工作還是要做的,朝廷不但給了各族上層高官厚祿作為補償,還將大量的「無主」耕地以極低的田稅比例交給各族平民耕種,並派出農技人員提高他們的耕作水平,幫助他們過上了遠比以前更加富足的生活。關外的眾多土著部族被大宋這麼「雙管齊下」一來,上層人士遭到分化,而下層的部民則更是逐漸對大宋生出了歸屬感,而且這些部族的絕大多數連地盤也全丟了,就算其中還有少數賊心不死的家伙有著叛宋自立的想法,諒其也無力回天了。本來烏林答部的老首領石土黑倒是個狠角s ,若有他來帶頭,或許還能翻起一點波瀾,但趙自塞外回國以後卻輕易地對其釜底抽薪,結果烏林答部反而成為了大宋統治關外廣闊土地的重要臂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