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一十九章弱者的無奈

第五百一十九章弱者的無奈

令趙高興的是,由于目前遼國的傳教攻勢還只集中于那些較大的部族,中xi o部落受其蠱hu 的還不太多,尚有拉攏的可能。但是宗教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也許再過幾年來這里的話,草原上就已經全面綠化了,這令趙不由慶幸自己親自出塞一趟。進一步確認此行的價值之後,趙觀察得更加仔細,思考得也更深遠

如同趙以前所知的那樣,草原牧民的生活大多十分困苦,雖然哪怕是最窮的部落,按人頭來分也能達到每人十幾頭大牲畜的數量,而且草原上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打獵也容易,按理說完全可以讓他們溫飽。然而,草原上的生存條件十分惡劣,暴風雪、旱災或是疫病都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令他們失去大部分的牲畜,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香料和食鹽的價格太貴,使得草原上的牧民不可能將全部凍死的牲畜都殺了腌r u,因此能夠「回收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xi o部分而已,這令他們面對饑荒時嚴重缺乏食物儲備,盡管外人看來他們根本就不應該缺乏食物。而且由于漢人掌握了貿易的定價權,使得草原上的特產根本賣不出好價錢,這自然令本就常常因為災害陷入窘境的草原部族愈發貧困。如果中原政權衰弱,他們還能南下劫掠補貼家用,否則就是越打越窮、越窮越打,完全陷入了惡x ng循環之中。

但是,牧民們困苦不堪的更主要原因在于部落首領們的殘酷剝削,大漠諸蕃基本上都處在原始社會解體到奴隸社會形成之間的過渡時期,部族首領們或多或少地竊取了原本應該是公有的權利和財富,世襲制度也開始取代原來的推選制度(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的事例)。原本部落里的牛羊等牲畜都是屬于部落公有的財產,但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它們就突然變成了首領和長老們的s 產,而原本應該也有一份產權的下層牧民們卻成為了他們的僕從甚至是奴隸。

如果類似的事情出現在漢地,雖然百姓們估計也一樣不敢反抗,但他們至少會在s 下里咒罵一通,還會在工作中消極怠慢。而草原的牧民之中卻很少有人對這種不公表示出多少不滿,他們想得更多的,卻是只有他們努力干活,部族才能強大起來,到時候首領就會帶上他們去搶別的部落發財致富。而如果他們不這麼做,那麼他們的部落必定會衰弱下去,到時候肯定會被別的部落吞並,以草原人的嗜殺,只怕連命都保不住,即使不死,也肯定成為奴隸,日子還不如現在呢

趙一想,他們這種看似愚蠢的想法似乎還真的有些道理,勇敢的反抗以爭取公平對于目前文化極端落後的大漠諸藩來說,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反倒是這些牧民們看似奴x ng十足的作為能夠為其在社會的博弈之中謀取最大的利益。想必一開始大漠上也有矢志維持原始公平的部族,但應該都被歷史所淘汰掉了,反而是等級與世襲制度日漸盛行,從這一點來說,「效率優先」的原則的確更適合較為落後的社會環境

由于現在的身份和前世的記憶,趙很自然地聯想道,「其實日本人也是這樣,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老百姓一度過得比滿清與洋人雙重壓迫之下的中國人還要苦得多,但他們還是咬牙忍受住了這樣空前殘酷的剝削(反抗還是有的,但規模始終不是很大,而且日本人是要麼任勞任怨,反抗的話就直接起來了,不會像中國人那樣「端起飯碗吃r u、放下筷子罵娘」。),直到甲午戰勝後,他們也跟著日本的統治階級分到了好處,而國家也從此崛起了。或者干脆像法國那樣全民**,以暴力打碎套在身上的無形枷鎖,在思想上走在世界的前頭,一樣可以令國家涅磐重生,人民也因此得到解放。而我們中國人呢,當受到剝削和壓迫時,總是第一個開口罵娘,最後一個動手反抗,而**和起義一旦發生,又最容易喪失理智而不分青紅皂白,破壞力比哪個民族都大,結果國家難以興盛(注1),而個人也無法獲得公平」

「也許是因為中國人太聰明,人數又實在太多,繼續走錯了路,也一樣可以生存下去,因此才一直將這種不好的傳統延續下來吧。正如相對落後的‘人治’能夠在中國綿延兩千年一樣,如果西方國家也這樣的話,早就滅亡了,所以有的時候,天賦太好、底子太厚、實力太強,也不一定就是什麼好事」,趙想到這里,不由輕輕嘆息。

不過回到現實之後,趙發現,最苦的其實還是這些草原上的牧民吧?就算他們任勞任怨地供首領們剝削奴役,首領們也未必就能奮發圖強,何況一山更有一山高,即使一個部落上下齊心,也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會被別的強大部落消滅吞並,到那時他們所有的犧牲就全白費了,還很可能要搭上自己乃至全家的x ng命,而大漠上生活著無數的部落,其中能夠獲得最終勝利的畢竟是極少數,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就數得出來的幾十個名字而已,何況「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也未必就能活到那一天

注1︰其實如果認真地回顧歷史,就會發現,自ch n秋戰國時代以後,中國的發展速度驟然減慢,無論是文化還是科技上,進步速度都遠遠無法與ch n秋戰國時代相提並論,之所以後來仍能長期領先于世界,不過是高速發展的慣x ng而已,當老本吃完以後,中國的衰落也就幾乎是必然的了。這種情況在西方也出現過,羅馬帝國雖然興盛一時,但無論在文化還是科技上,都明顯停滯了下來,遠不能與彈丸之地的古希臘相比,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就更別說了。但是西方發生了令其重新崛起的文藝復興運動,而中國呢?實在是令人深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