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七十章停戰協定

第四百七十章停戰協定

回國靖難的方針定下來了,大義名分也捏造了出來,但問題是,他們並不是高麗請來的,現在他們要走,高麗人恐怕卻要熱情留客了。而且就算日軍拋棄輜重,趁著高麗軍隊尚在北遁、掉頭不及的機會疾速南撤,他們也不甘心這樣做。畢竟高麗南部的半壁江山是十多萬日軍的性命換來的,怎麼能這樣簡簡單單地還給高麗呢?為今之計,只有與高麗人議和,在名分上將日本對高麗南部的佔領合法化。雖然即使兩國簽了協議,高麗人依然可能在得知實情後撕毀它,但就算高麗人真的奪回了全部失地,他們也必須付出背信的代價,那麼日本在平定內部的叛亂以後,就有送上門的借口繼續對高麗用兵了。

以平清盛等人的想法,高麗人被他們打得丟棄了大半領土倉惶北逃,听到日軍有意議和的消息後肯定會萬分慶幸,議和應該不難成功,很可能還能乘機敲詐高麗人一把。誰知高麗使者抵達故都開京,與日軍的使者見面後卻顯得十分平靜,完全看不出半點心急的樣子,這下沉不住氣的反而成了日本一方,畢竟現在哪怕只是多拖一天,國內局勢都可能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原來,由于當初趙的暗示,高麗上層對于日軍求和早有預料,他們自然意識到日本內部果然出了問題,在對大宋君臣料事如神心生畏懼的同時,也為轉機的到來而歡欣鼓舞。由于早有準備,高麗人深知日本人比他們更著急,因此在議和的談判中顯得不緊不慢,這令平清盛等日軍的主要將帥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沒辦法,現在國內局勢不斷惡化,如果繼續拖下去,亂黨將會在國內站穩腳跟,遠征軍也很可能會軍心動搖,那時內憂外患一起爆發,不死有鬼了。

好在高麗人實力所限,也不敢漫天要價,因此雙方代表還是很快就達成了一份停戰協議,雙方同時作出保證,在大宋紹興二十九年以前,不對另一方展開任何形式的敵對行動,作為交換,日軍必須在十天內撤出其侵佔的關內道、河南道、中原道、朔方道的土地,並在一個月內完全撤出江南道與嶺南道,否則高麗軍隊將會進入這些地區「協助」日軍撤出。而日軍對高麗海陽道、山南道、嶺東道的佔領則得到了高麗人的默認(其實日本人是想要高麗官方明確承認日本對那三道的主權的,但這是高麗人的底線,他們死活不肯退讓,日本人又急著回國,只能咬牙認了,畢竟實際控制權還在他們手里,大不了停戰期滿後繼續開打。)。

不管怎樣,這份協議的簽署總算令兩國之間恢復了和平的局面,高麗人不用戰斗便收復了一半失地,日軍也能及時退出外戰、回國解決更加棘手的問題,算得上是各取所需。但這畢竟只是一份有著不長時限的停戰協定,甚至也許等不到停戰時限到期的那一天,兩國就會再次大打出手,畢竟在這一次的侵略與反侵略戰爭中,仇恨已經深深根植于兩個民族的心底,何況即使在停戰期間,日本人也依舊佔據著本該屬于高麗的三道土地,這就像是勾踐為了月兌身回國而被迫給吳王夫差嘗大便,以後一直口臭,這仇恨想忘也忘不了

至于大宋同樣佔據了原屬于高麗的耽羅島(濟州島)和高麗有著一半主權的對馬島,高麗人則選擇性地遺忘了,這一方面是因為高麗也是大陸國家,對于島嶼遠不若大陸領土那樣重視,而且面積也比日軍侵佔的土地小得多;更是因為現在的大宋國富兵強,是高麗人根本不敢挑戰的超級大國,因此他們就只能將仇恨都記在相對來說好對付得多的日本人身上了。(PS︰就好像中國近現代被俄羅斯侵佔的土地最多,官方卻一直對此冷處理,而將宣傳的重點放到只對某些小島有爭端的日本與東南亞諸國身上。沒辦法,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也依然沒有能力威脅到俄羅斯,除非願意與其同歸于盡;但中國卻有能力威脅到那些國家,自然是柿子揀軟的捏了,當然,這本來就是最明智的選擇

由于議和多少耽擱了一點時間,當日本遠征軍回國後,叛軍已經初步拉起了一支隊伍,而且崇德上皇的詔令也令一部分官兵產生了動搖,結果歷史上那次剛一爆發就被很快平定的「保元之亂」在這個時空竟然持續了將近一年才被徹底平定下來。與歷史上情況相同的是,平清盛在平亂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威,這令他可以在平亂以後展開肆無忌憚的大清洗,連崇德上皇這個地位尊貴的「先帝爺」都被其派人秘秘密處死,更別說是藤原賴長等叛黨中平清盛的政敵了,而平清盛的那位反骨仔叔叔更是被其親手砍下了腦袋。

成為喪家之犬的源為義則徹底失去了以往的勇氣,為了逃避追捕,這家伙居然逃到了源氏的老巢關東,這等于是給了平清盛借題發揮、徹底清洗源氏集團的借口。其子源義朝雖然深恨父親當初拖遠征軍後腿的叛國行為,畢竟骨肉情深,在收到平清盛要其殺父的命令後堅決不從。這樣一來豈不是要整個家族為源為義這個罪臣殉葬?源氏家族中的不少元老級人物都對源義朝徇私的做法表示了不滿,某位將軍則別有用心地宣稱,如果讓平氏處死為義,這將是源氏最大的恥辱,並以此為由違逆了源義朝這個新任家督的命令,擅自將源為義處死。

雖然父親死在自己人手里,但源義朝卻深知這其實是平清盛不斷對家族施加壓力的結果,自然對其切齒痛恨,從此兩家勢不兩立,本就不小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起來。然而,源義朝雖然很有勇氣,可是如今的平清盛已經如日中天,即使獲得了藤原氏的部分支持,源氏也只能苦苦支撐,雙方的勝負其實已經提前分出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