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神州九衛(上)

第三百八十四章神州九衛(上)

不過,大宋畢竟不是島國,而且就目前來說,來自陸地上的威脅也遠比海上大得多,趙再怎麼重視海軍,也不能忽視陸軍的建設。而且因為大宋地域廣闊、兵力雄厚、派系眾多、良莠不齊,陸軍的整編花了足足三年時間才告結束。當然,趙不想因自己急于求成而損傷了大宋陸軍的元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畢竟現在外有強敵,國內也只是貌似平靜罷了。

經過趙的一番整頓,昔日構想中的「神州九衛」至少框架上都已經全部搭了起來,盡管其中目前實現滿編的,只有負責京畿衛戍重任的揚州衛而已。不過,九衛是按照趙記憶中後世的近現代常備軍制度建立起來的,即使大部分編制都未滿員,總兵力也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拿滿編的揚州衛來說,其下轄的一線戰斗部隊包括三個步兵師(步兵師滿編時的總兵力是一萬五千左右,而且揚州衛的步兵每一百人就配備一門三斤野戰炮,因此兵力還要比其他八個衛的普通步兵師更多一些。其他八衛的步兵日後也都是要配備支援火炮的,但目前沒那麼多大炮和技術兵員,只能先滿足揚州衛的需要了。),兩個騎兵師(一個是輕騎師,有八千多騎兵,兩萬匹戰馬,都是擅長騎射的精銳騎兵,主要是用于深入敵後執行騷擾和斷糧的任務,因此騎射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但他們依然是人手一支馬槍,反正就算因為敵後作戰缺乏彈藥補給,也可以將其當成純粹的狼牙棒來用;另一個則為騎炮師,總共有五千多名騎兵,兩萬匹良馬,以及一百門可由騾馬載運的輕型火炮,彈種以霰彈和開花彈為主。由于口徑較小,即使裝備實心彈也無法有效地破壞大城城防,所以騎炮師並沒有配備專門用于攻城的實心彈。設立這種騎兵與炮兵混編的編制,一般是用來偷襲敵人後方防御薄弱的城池,尋機拿下一些敵後的戰略要地,因此殺傷人員與打擊心理這兩方面更為重要,一般是不會強攻城池的,因此只需要霰彈與開花彈這兩個彈種。),兩個炮兵師(每個滿編炮兵師配備十二斤炮一百門、六斤炮二百門,彈種齊全,主要用于攻城,以及大兵團作戰時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另外,每個炮兵師下轄兩個步兵團,以保護炮兵的安全。)。

隸屬于揚州衛的一線戰斗部隊,除了步騎炮這三大主戰兵種之外,還有兵力相當于一個步兵師的特戰大隊,這也是這個時空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支特種部隊,雖然趙也只是模著石頭過河,但敵人對其則更加缺乏了解,因此他對這支奇兵將來的表現還是充滿了期待。何況光以特戰大隊的精銳程度和武器裝備的精良,就已經不遜于遼金兩國的十萬精兵了(當然,必須是在其整編結束,並參戰磨合之後。)。不過,特戰大隊暫時是直屬于趙親自統轄的,只是在編制上算是揚州衛的人而已

也就是說,現在的揚州衛擁有超過十萬人的海量戰斗部隊,而且全是精兵,裝備上也堪稱天下第一,如果不是火器的應用還不熟練,相關戰術也還不成熟,光是揚州衛這一支軍隊就足以與世上任何一個軍事強國的主力抗衡了。

進入火器時代之後,預備役與後勤的意義更加重要,因此趙還給揚州衛配備了一支極為龐大的二線部隊。其中光是工兵就多達十萬余人,一共編成了四個工兵師。這四個工兵師的官兵不但具備很強的土木作業的本事,而且也都是合格的軍人,其中相當數目都是從一線退役卻仍然沒有終止軍事訓練的老兵,只要一線部隊減員,他們就能立刻補充進去,並很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在戰場上大顯身手。至于協同方面,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因為他們經常會被編入揚州衛的一線部隊參與操練和演習,只是頻率上沒有一線部隊的官兵那麼高罷了。

雖然作為預備隊,工兵的軍事素養很重要,但他們的主職還是工程作業,其中不但有傳統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塹壕挖掘、城牆修築與爆破等方面更有著令人信服的能力與業績。有了這支特殊部隊的存在,宋軍日後與敵國的騎兵交戰時,將可以輕而易舉地封死他們大範圍穿插滲透的能力,而只有戰術優勢的騎兵便如同沒牙的老虎,好對付多了,何況現在大宋的騎兵也不少

工兵的價值不只是體現在戰時,在和平年代他們也能夠為大宋的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他們負責的工程可能在外觀等個性化要求上無法與更加適應市場的私營工程隊相比,但他們長年在嚴酷軍法下磨礪出來的過硬本領與認真態度卻是那些純粹為錢而干的普通工人望塵莫及的,而且修築盤山公路等危險工程,也只能讓他們來干,否則即使朝廷再有錢,也支付不起那恐怖的人工與撫恤費用(注1)。

注1︰吐槽一下,現在的主流輿論總是強調改革開放以前經濟建設不行,還常常拿來說事,殊不知當時的人工都是不算錢的,數字自然就少了一大塊。別的不說,光是農田基本建設與幾大河的水利工程,人工費用就要抵得上當年幾十年(這還是按當年的人均收入折算的,如果是按後世的人工價格,那就更是天文數字。)的了。而且如果當時就實行後來的體制,像幾條進藏公路、寶成鐵路等困難工程根本就沒法進行,以當時中國落後的科技水平和虔弱的工業實力,光是人員傷亡的賠償就會嚇死人,而且工錢也得加上好幾倍,那時的中國政府根本沒那麼多錢。不說別的,在市場經濟下,就算是解放軍戰士,也不會願意為了當時那麼點微薄的津貼就賣命吧?

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改善很快倒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其中的關鍵因素並不是政策或者說領導人的改變,而是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在中美建交之前,中國想要進口物資只能拿糧食來換(黃金和外匯都被老蔣帶走了,太祖的民族自尊心又太強,不肯出賣資源,再加上美國的封鎖,想賣也未必能賣出去,而糧食買家多,總能找到突破口),本來國內糧食就不太夠,還得出口換取外匯引進技術和設備,國內民生能好才怪,但如果不這麼做,中國的工業化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那麼後來就算改革開放了,也只會更悲劇

而改革開放以後,糧食(尤其是蘇聯垮台之後,美國人不再繼續推高糧價,而且還大量種植轉基因作物,向中國大量出口)等中國缺乏的物資(其實最重要的是鐵礦石)可以大量進口了,國內百姓的生活自然迅速改善。可是外部的供給總是不可靠的,說不定什麼時候關系一惡化,歐美一封鎖,恐怕還是會一夜回到解放前的

歸根到底,中國之所以開國前期搞計劃經濟,七十年代末則改成市場經濟,主要並不是因為二代領導人就一定比一代更懂經濟,而不過是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原來無法實行的經濟體制變得可行罷了。而且,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國有資產遭到竊取,而工農應享的權益(太祖當年說過,為了完成工業化,每個工人每年要損失七千塊,而農民則更多。他老人家原本是打算到工業化完成後再反哺的,可是繼任者們卻以白菜價將那些國有資產清倉了,而當年許諾的補償卻直接被遺忘了)則被剝奪,還得四代替他們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