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六章一舉多得(四)

第三百五十六章一舉多得(四)

趙選定的兩個島嶼都差不多有一兩個中等縣的大小,島上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即使在千年之後也依然沒有值得一提的特產和資源,不過趙選擇它們自然不是腦子進水,他看重的不是經濟價值,而是軍事價值,這一點只要看看兩島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

兩島之中的江川島位于日本九州島的西北角,當大宋在這里駐軍之後,就與南邊的鹿兒島南北呼應,想要拿下日本的九州島就易如反掌,而且江川島距離高麗也並不遙遠,在島上駐軍還便于就近監視日本與高麗之間的變故,以保證衛軍可以在最合適的時機介入,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

而洲本島雖然比江川島小一些,戰略地位卻更為重要,玩過日本光榮公司開發的游戲《太閣立志傳》系列與《信長的野望》系列的人都會注意到(趙就是因此才知道有這個島的,要不然這島那麼小,他做事又一向不怎麼細心,再加上這個年代的地圖也肯定沒有後世那樣詳盡準確,他怎麼可能注意得到?),這個小島幾乎位于日本的正中央。

因此,若是大宋將洲本島建設成為一個大型的海軍基地,那麼退可以輕易切斷日本四國島與本州島之間的聯系,而獲得將其慢慢消化掉的余裕,進則更可以直接威脅到日本的京畿,逼其簽訂城下之盟(想要鯨吞日本的話,還得看當時大宋的國力與民意。),而日本則將完全喪失戰略上的主動權。從此以後,日本如果不加強防範,那麼它就算經濟上獲得了成功,大宋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打殘;而如果它不惜耗費國力,也要防範宋軍可能的攻擊,其經濟必然會被大宋越拉越遠,還是一個死字。

如果日本主動攻擊洲本島,那就更是自尋死路,洲本島位于內海的中心地帶,離本州島與四國島最近的距離也比長江口要寬得多,絕非小船可以輕易渡過,而且水足夠深,別說衛軍現在最大的「海上堡壘」級戰艦,就算是後世的幾十萬噸級油輪也一樣照開,因此大宋的海軍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日本小船開不過來,大船(其實日本這個年代造船技術還很差勁,歷史上戰國時期嶄露頭角的安宅船如今才初顯雛形,尺寸與噸位都還相當有限,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過一百噸,若放到大宋,恐怕連中型船只都算不上。)又不可能避開大宋海軍的攔截,打起來的話就更是必敗無疑,因此日本人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宋軍的大炮架在他們頭頂,除了老老實實地當孫子,他們將沒有任何別的出路

而且趙並不打算只將這兩個島嶼作為軍港來建設,他還準備將來在二島上建立一些工廠,就近對日本傾銷商品,一方面大肆賺錢以補貼軍用,一方面也擠壓日本的發展空間,以免養虎為患、作繭自縛。而這五地充分發展起來後,將至少可以維持十萬駐軍,到那時如果大宋遠征日本,兵力就可以暴增一倍,而且可以預先在五地備足補給,獲勝的概率就大多了。

再說,趙出錢購買(雖然有政治交易的成分在內,但那些內容都是不公開的,因此在不明內情的日本人看來,他們是「賣出」了那兩個島嶼。)這兩個島嶼只是一個開始,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日本人現在可以賣兩個島,將來更困難的時候就可能出賣更多的權益,這樣發展下去,即使不打日本,他們恐怕也很難有崛起的一天了。

而趙派人到日本傳授先進的農業科技與管理模式,雖然令日本再也沒有糧荒之憂,而大大增厚了其原本就相當不俗的潛力,但他在這件事中卻另有陰謀(其實叫陽謀更為合適,因為日本人就算看出來,也很難抗拒其誘惑。)。因為從此以後日本不但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農業生產的效率也將大幅度提高,那也就是說日本將不再需要現在這樣多的農民,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健康農業勞動力就足夠了。

日本的土地都歸各級領主所有,人工減少意味著他們領地收入的增加,這些吸血鬼自然很難拒絕大陸傳來的農場經營模式,因此在未來的幾年內日本的農民將會大面積地失業,上演類似歷史上英國「羊吃人」的悲慘一幕。日本的下層民眾雖然吃苦耐勞,可要是沒了活路,他們一樣會起來造反的,就像歷史上英國農民所干的那樣。而且就算不敢造反的農民為了活命也肯定得四處乞討,或是淪為盜匪搶劫其他平民,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對日本的社會經濟一樣會造成很大的沖擊。

前文曾經說過,在類似日本這種實行分封制度的國家,農民起義是肯定不會成功的,因為哪怕是相鄰的各地政策也可能會有很大差異,百姓對領主的支持程度也各有不同,致使起義(或者說暴)很難蔓延開來。而起義的農民在軍事素養上畢竟無法與正規軍相比,一旦無法迅速擴大規模,等待他們的就只有死路一條了。但是,「圈地運動」一旦興起,全日本恐怕沒有幾個地區會不受波及,民怨廣泛的存在將打破不同統治地域的界限,一旦民變發生,暴動就將如燎原之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其波及面只怕比日本歷史上後來的「島原烈火」(注1)還要大得多。何況,即使到時候暴沒能自發蔓延得開來,趙也很可能會推上一把,只要在輿論上將起義者塑造成正義的一方(這很容易,有先例可循)就行了,甚至還有可能從中獲得直接出兵干涉的機會

注1︰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擔心殖民勢力的滲透會危及其統治,在日本全國禁止天主教的傳播,並對國內的天主教徒大肆迫害,很多人因為不肯放棄天主教信仰而被活活燒死(領主們稱其為「簑衣舞」,而且與西方人綁著燒不同,日本人是直接燒,人犯可以掙扎求救,卻還是得絕望地死去,狀況比西方的火刑柱還要淒慘,日本人果然變態。)。而北九州島原一帶遭遇大災後,當地的領主仍然不同意治下的領民減免半點年貢,並殘酷殺死了很多人,一時間民怨沸騰。在這種情況下,被壓制許久的天主教迅速死灰復燃,繼而招致了領主與幕府更加殘酷的鎮壓。

在階級與宗教的雙重壓迫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天草四郎時貞(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也是格斗游戲《侍魂》里的一個主要人物,在日本人氣很高,曾被寫進多部文藝與動漫影視作品中。)領導島原天主教民發動起義,震動了整個北九州。雖然起義軍十分英勇,但幕府討伐大軍人數眾多,又請來了荷蘭的軍艦炮擊島原城,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城內的兩萬多幸存者(暫時的)全被屠殺,包括婦孺在內,從此日本開始全面鎖國。

島原天主教徒起義是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平民起義(比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小多了,分封制防內亂的功能確實強大。),但因為當時日本也只有北九州一地天主教徒較多,而階級壓迫尖銳的情況更是只有島原等少數地區才有,所以起義的規模便受到了限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