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換 子(中)

這下可麻煩了,兩人之間本來就有心結,而趙現在的架勢又怎麼看怎麼像是要對他的小dd下毒手,吳芍芬急得立刻就要撲過來救回兒子。趙自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如果趙敖被吳芍芬搶回去,那麼自己恐怕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了,兩人的關系也將徹底地決裂。雖然現在的趙已經沒什麼好怕的了,但想到自己小時候吳芍芬平時對自己的關愛和溫柔,以及教授自己武藝時的認真和耐心,趙還是不想與其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但是,眼看吳芍芬幾步之內就要沖到自己面前,趙的額頭上還是不自覺地沁出了不少汗珠,「該怎麼辦呢?」

心急如焚的吳芍芬正要上前,卻突然停住了腳步,因為她發現趙看到自己之後並沒有露出半點驚惶之色,反倒露出了笑容,而他空出來的那只手卻已經靜悄悄地攀上了自己孩兒那幼女敕的頸項。于是,兩人之中緊張的那一個,立刻換成了身為人母的吳芍芬,她記得很清楚,趙現在擺出的這種姿勢正是她當年教給他的,在各種殺人手法中動靜最小的一種,那就是 嚓一下,扭斷敵人的脖子

看到吳芍芬雖然愈發憤怒,但她還是立即停下了腳步,趙總算松了口氣,看來這位母親雖然現在產生了誤解,但至少暫時她基本的理智還在,那麼自己就還有辦法化解眼前的危機。于是,趙的笑容變得愈發燦爛,他記得好像有人說過,笑容是最能令人感到自己高深莫測的

「你要干什麼把敖兒還給我」,投鼠忌器的吳芍芬不敢上前,只能以言語喝斥趙,但這樣做顯然沒有半點作用,反而讓人看出了她的虛實。正如趙猜想的一樣,趙敖這個兒子就是吳芍芬最大的弱點,他可以令其原本溫柔善良的母親變成心如蛇蠍的惡女人,也可以令吳芍芬這個文武雙全的奇女子變得前所未有地愚蠢和膽怯。

如果趙真的對弟弟意圖不軌,那麼吳芍芬應該想辦法令其放松警惕才是,那樣做的話也許還有救回兒子的機會。可是現在吳芍芬竟然在自己因害怕傷到兒子而不敢主動營救的同時,說出了很可能激怒趙的話,這不是在主動給兒子制造危險嗎?顯然,這位大宋的皇後此時已經因為兒子的緣故,智商一下子銳減到七十以下

「哎呀,您可別多心,我們兄弟倆三年沒見,親熱一下不是很正常嗎?用得著這種表情嗎?差點被您嚇著您知道的,我這人膽子其實不大,一被嚇呢,就會忍不住哆嗦,這手一哆嗦嘛」,趙維持著臉上的笑意,話中卻暗含威脅,那只手更是在趙敖的頸項上比劃了幾下。

「你千萬不要亂來,我出去就是了」,吳芍芬急得都快哭出來了,任誰看到她這樣子都會明白她現在已經六神無主。

「我讓你出去了嗎?」,趙的語氣一下子變得陰冷異常。他深知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如果他放過而不好好利用,進一步摧毀吳芍芬的自信,天曉得這個女人以後還會不會再亂來。而且,趙現在突然發現,當壞人其實很有快感,如果能夠不受懲罰就更是如此了

吳芍芬的心中忍不住一陣戰栗,她從未想過趙有一天竟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難道這一切都是她的錯嗎?可是現在就算真心道歉,也沒有什麼用了吧?吳芍芬很清楚,某種程度上講,趙和她是一樣的,都不喜歡將主動權交到別人手里,現在既然發現了她的弱點,又怎麼會輕易放手呢?想明白這一層之後,吳芍芬原本焦慮的眼神中漸漸泛出一絲冷意

趙敖雖然也算聰明,但畢竟年幼,又不是他哥哥那種怪胎,他滴溜著腦袋轉來轉去,還是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過雖然趙敖很好奇,出于對母親一直以來的敬畏(他的父母是慈父嚴母的組合,只要無關兒子的生死及未來幸福,吳芍芬的管教是很嚴厲的。),他也不敢多嘴詢問。倒是趙似乎忽視了院內緊張的氣氛,也好像沒注意到吳芍芬神情的變化,突然出乎吳芍芬意料地將趙敖放到地上,笑眯眯地對他說,「哥哥給你看個好玩的東西」

說著趙就從自己的腰間取下了一支做工精美、外觀華麗的手槍(注1),抬起手來對著吳芍芬身邊的那株桂花樹就是一槍,只听見「砰」地一聲巨響,桂花樹的一根拇指粗細的枝杈立時無力地低垂下來,睫干部分已經完全斷開,只有一點樹皮藕斷絲連。

吳芍芬從沒見過如此利器,一下子就愣在那里,本已蓄勢待發、準備冒險沖上去搶回孩子的身體就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突然變得僵直起來。而趙又很快打出了第二槍,告訴吳芍芬這手槍不是那種一次性的消耗品,這下吳芍芬徹底被震住了,身體也松弛下來,似乎放棄了過來的打算。誠然,趙這支手槍的威力並不算很大,只要身披重甲(得板甲才行,鱗甲與鎖甲防弓箭不錯,根本擋不住子彈,還不如紙甲與棉甲。),應該是打不穿的,但是趙的身手雖然比吳芍芬差一截,可是吳芍芬若披甲,那是肯定追不上這個自己以前的徒弟了,何況即使披甲,也總有一些暴露的部位。雖然大致明白火器的工作原理(還是趙以前說給她听的),可吳芍芬也還是完全沒有能夠避開子彈的信心,它實在太快,也實在太小了。

其實,吳芍芬並不是一個怕死的人,趙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他開槍的用意並非是為了恐嚇她,而是在告訴她「別以為你功夫好,就能從我手上搶走人,你動作再快,也快不過子彈」。吳芍芬也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才徹底放棄了冒險的舉動,她的個性雖然激烈,卻也不會去做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事,何況失敗的代價是她兒子的性命。由此開始,吳芍芬唯一佔據優勢的個人戰力也第一次完全被趙壓制住,其最後一樣可能威脅到趙的方面自此不復存在,也正是由此開始,趙才有了與吳芍芬坦陳交流的可能

「像她這種性格強勢的人,一旦徹底失去主導權,往往反而會變得比一般人更容易馴服,要不要試驗一下呢?」,趙有生以來第一次俯視(心理上)著眼前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宋皇後,不無惡意地想道。

注1︰紹興十四年的時候,衛藩的火器專家就已經設計出了便攜式火槍(即手槍)的方案,但由于沒有相應的加工機械,幾乎所有的零件都得由純手工制作,成本極為高昂。以雷汞作為底火制作的有殼彈藥令其可以采用後膛裝彈撞針擊發,而且是直接裝填,大大提高了這個時空第一款手槍的射擊效能與可靠性,但由于彈殼一樣得以手工打造,而雷汞依然只能依靠實驗室方法制取(準確地說,是三步反應所需的硫酸、硝酸以及終產物雷汞全都只能靠實驗室方法制取,所以成本進一步增加。結果,第一批手槍總共也只造出三支,造價比等重的黃金還要貴好幾倍,打出的彈藥也絲毫不遜于金彈。這樣燒錢的火器,也只有趙自己能夠拿來防防身,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以權謀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