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特效藥

韓世忠勇而有謀,但由于出身較低,沒什麼文化,他的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因此在指揮大兵團時一直表現不佳。盡管如此,靠著南宋在艦船和水手素質上的巨大優勢,韓世忠部的水軍卻屢立戰功。但是,那時的對手都是不習水戰的金軍,韓世忠只要熟悉各種戰船性能和水戰常識,就能輕松獲勝。可這次不同了,韓世忠部那些在長江兩湖里歷練出的水兵,比不上「蕃客」們那些曾經遠涉重洋的水手,艦船方面也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再加上韓世忠部之前不久剛在陸戰中慘敗,士氣也很成問題,結果雖然「蕃客」們的聯合水師配合還很成問題,卻依然成功地依靠「狼群戰術」將歷史上以擅帶水軍而聞名的大將韓世忠打敗了。

這一次海戰對整個天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韓世忠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連戰連敗,氣急攻心,身上的傷勢進一步惡化,不久就過世了,而他一手締造的強軍也已經十去其九,再也沒有恢復元氣,直到編制撤消的那一天,這對大宋朝廷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而完顏褒在這次豪賭之中不但將富甲天下的江南水鄉化作了人間地獄,還帶著一船船價值高昂的戰利品安然回國,極大地振奮了軍心,同時他還拉攏到了一個實力不俗的盟友,從此以後完顏褒在金國朝堂之上的地位頓時扶搖直上,很快就成為了完顏亮與皇後裴滿氏之下的第三位大佬(兀術掛了,比歷史上早了四年,也許是因為敗仗太多的緣故。

不過,雖然完顏褒在這一次行動中表現異常顯眼,但和這段時間內天下形勢的劇烈動蕩相比,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只是由于通訊條件的限制,現在就能模清全局的寥寥無幾

話分兩頭,趙構月兌難後終于來到了大宋最南方的都市——廣州,逃亡的日子總算是結束了。但還沒進城,警惕心一向很強的趙構就立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只見城頭上豎起的旗幟竟然全都是衛軍的血色劍犁旗,很明顯廣州城已經被趙的人接管了。

自古以來為了皇權而父子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想到自己一進城就無法再主宰自己的命運,趙構不由天人交戰了一會,最終還是苦笑一聲,下令一行人全部進城。他一路上被金軍窮追不舍,很多同行者都已失散,也不知道金軍什麼時候會再打過來,現在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到哪兒都未必安全,還不如賭一賭兒子的孝心呢,至少廣州的生活條件可要好得多了,而且以衛軍的實力,肯定能夠抵擋金人的進攻,不致淪為生不如死的金軍俘虜。不過,要是這時趙構知道金軍已經撤退,不曉得他會不會後悔

雖然對父親的膽小有些不屑,但見到趙構困頓若此居然還能保持笑容,趙心中也不無感慨,這心態也未免太好了點,難怪歷史上趙構能活那麼大年紀呢!在盡可能簡潔地行禮完畢後,趙立刻就關注起父親的車隊里都有哪些人在,他只是眼楮一瞄,就發現里面少了好幾個重要人物,其中頭一個就是他的親娘,趙不由急道,「爹爹,娘怎麼不在?不會是你沒將她帶出來吧?」

「你母親可能是在路上受了點瘴氣,發燒了,所以我讓她在馬車里休息」,趙構安慰道,因為不想兒子太過擔心,他故意將病癥說輕了些。

但是趙卻不敢怠慢,立刻就去拜見母親,揭開車簾一看,只見潘賢妃的臉色白得嚇人,哪有半點發燒的樣子?趙頓時有些奇怪,不禁回頭看了父親一眼,突然間他心頭一動,伸手在母親額上模了模,「好冷,難道又是打擺子?」

根據趙構的陳述,加上自己的診斷,趙很快就確定母親居然是得了那曾經奪走愛妻性命的惡病——瘧疾。

趙構一听頓時十分緊張,瘧疾在這個時代可是絕癥,雖然有很小的概率不藥而愈,但那也未免太渺茫了,潘賢妃雖然不怎麼得寵,但正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何況還為自己生了個引以為傲的兒子,趙構心底里還是不願看到她紅顏薄命的。可這時趙構卻發現一樁怪事,趙雖然眼中閃過一絲傷感,卻並不顯得特別焦慮難過,難道他是一個不在乎母親死活的不孝子嗎?趙構不由搖了搖頭,「不對,如果是朕死了,他倒有可能不在乎,他娘的話,是不可能的,這小子從小就跟他娘更親一些」

「去取些金雞納的樹皮來不,還是我自己去拿吧!」,趙對身後的吳碧雲吩咐了一句,但馬上就喝止住她,自己跨上一匹駿馬回了蔡景芳給他在廣州安排好的「行宮」,吳碧雲不由輕咬朱唇,來不及給姑父姑姑請安,就自己也策馬追了上去。

當初任如玉病倒後,範成大等人奉命向東遠航新大陸,但跨洋遠航豈是易事?何況在新大陸西海岸登陸後為了尋找趙口中的所謂「金雞納」也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結果直到紹興十五年初他們才勝利凱旋,回來的過程中也不是很順利,大概是由于洋流和海上定位的誤差所致,他們碩果僅存的那艘帆船竟然漂到了日本的東北地區,要不是有範成大這個「日本通」在,只怕還得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東北是藤原氏的地盤,衛王府的勢力尚未滲透到那里(衛藩對日本派出的貿易與情報人員,目前還主要集中于平家控制的九州島、瀨戶內海以及京都一帶,還派出幾個眼光犀利、經驗豐富的勘探師去日本「中國」北部的石見山尋找銀礦。)。

範成大等人歸來後,帶回了很多新奇植物的種子,其中番薯等高產作物將會徹底解決衛藩一度很嚴重的糧食危機,但考慮到引種需要慢慢試驗、種糧也需一季季地積累,兩三年內衛藩恐怕還得繼續大量進口糧食(但是鯨吞整個嶺南之後就不同了)。而他們帶回的金雞納種子雖然大量種植仍需時日,可一些因為趙昔日囑托而一並帶回的金雞納樹皮,卻成功地挽救了趙母親的生命。

確認潘賢妃的病情已經不再惡化以後,趙終于基本放下心來,心里突生感慨,「如果昔日我認為肯定來不及救如玉,就不派他們出去,現在指不定會悔成什麼樣子呢?還是那句老話‘機會只留給早有準備的人’」

難得有機會和母親在一起,趙自然有些留戀,可是父親那邊公私兼有,也不可以不去。而隨著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趙更是不得不暫時將親情放在一邊,而更著重于從公共利益出發,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面對這次亂局。

趙幾天前剛見到父親的時候,曾經因為有幾個重要人物不在而十分驚訝,除了他的母親潘賢妃之外,另外兩個則都是名垂史冊的大人物,雖然並不都是好名聲。金軍來襲前已經貴為首相的秦檜一開始就沒有跟趙構一起逃跑,也沒有留下守城,而是選擇西去荊湖召集勤王大軍。秦檜此舉是效仿那位被他搞下去的政敵張浚昔日的作為,既可以謀得忠義之名,又能保得自己平安(因為金軍主力被趙構這個皇帝引走了,其實秦檜很安全。而比起精明的秦檜,岳飛現在情況如何卻還不得而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