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夾縫中的人群

時摔馬懷不到十四歲,在瓊州府內離棠較遠的個瓷蜘心習活計,雖然那個名叫吳天良的老板經常找出種種理由克扣他的工錢,但至少管吃管住,多少可以減輕一點母親的負擔,而且還有較多的閑暇自學,所以符馬還是很珍惜這份工作的。但某天店里的某件「名貴」瓷器其實也就值不到十貫文突然不見了,老板認為符馬家貧,又是黎人,嫌疑最大,便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認定是他偷走的。結果符馬雖然被打了個半死,可他根本沒偷,又如何拿得出「贓物」來?不甘心的老板讓人將符馬那簡陋狹小的房間也搜了個底朝天,結果除了不到五十文錢的「贓款」和幾冊都快被翻爛了的破書,什麼「蹤跡」都沒找到

就在老板惱羞成怒,讓人將待馬往死里打的時候,他那回娘家省親的老婆回來了,這才真相大白。原來,她出門前覺得準備的禮物太輕,便將那件瓷器拿走充數,沒想到卻令倒霉的待馬杯具了

雖然荷馬「沉冤得雪」可老板卻只是口頭上毫無誠意地敷衍了兩句,連醫藥費都沒出。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待馬才終于正視他身上那一半黎族的血統,並非常郁悶地視自己為黎人。同時,出于自我保護的意識,符馬開始習慣于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他人。

這樣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比待馬原來的推測更差,他便永遠不會失望和悲傷,而且出現驚喜時也會更加開心。荷馬雖然不知道「肉食者鄙」這一名言,但這些年的經歷令其很自然地得出了「地個越高,心腸越壞」的樸素結論,所以當詹會龍說出那幾句與待馬昔日的印象迥異的話之後,待馬所受的心理沖擊可想而知。不過,受到刺激而斗志滿滿的符馬這時還不曉得,那位看似無害的少年肚里的壞水遠比他以為的多得多」

雖然這些年打雜的過程中符馬吃了不少虧,但也因此長了見識。更是學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竅門,待馬漸漸現掙錢其實並非很難的事情,而且他自身還有一些便利的條件。由于生黎各部與漢人少有往來,他們地盤上的一些特產難以運出,便因「物以稀為貴」的緣故,在漢地身價百倍,而漢地的不少商品販到生黎那邊也有極高的利潤,事實上一些「熟黎」正是靠做二道販子為生。

但是,暴利背後是巨大的風險,生黎之所以被稱為生黎,是由于他們好斗而無理。雖然由于生黎各部文化落後,部民普遍純樸好騙,因此本來就近乎一本萬利的交易常常還可以通過欺詐的手段進一步捉取額利潤,但問題在于,對于基本上不知道何為秩序的生黎人來說,往往會選擇更加方便的方式獲取他們想要的商品,那就是搶劫。而更麻煩的是,由于生黎還處于原始社會階段,俘虜對其完全無用,所以經常會直接「 嚓」掉,連當奴隸芶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另外生黎之中還有少量的獵頭部落,那就更可怕了一

這一風險固然可以通過多帶武器和人手進行規避,但那樣一來生黎人肯定躲得遠遠的,生意就做不成了。他們又不知道你是干什麼來的。看到那麼多全副武裝的人群,自然只會往壞里想,怎麼敢冒險湊上來呢?畢竟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別說生黎了,原始人也一樣。而帶少了又未必打得過,畢竟黎人凶悍,又是地頭蛇,可沒那麼好對付酬,珊交易賺錢,二個條件是必需的,一是身導要好,眾樣呵愕忱刪保安全的前提下減少人數,以免嚇著他們,而且如果不敵,逃走也容易些;二是要通黎語,語言相通可以避免很多紛爭,不僅僅是在這種場合,而且對交易本身也很有用;三,運氣要好,這一點最重要,如果運氣很背的話,即使是黎人,也可能死于同胞之手,畢竟生黎與熟黎之間、黎族各部之間還是存在矛盾的,甚至連生死血仇都有,何況還有那些獵頭部落的存在一

不過,對荷馬來說,想做這種生意還是要便利不少的,畢竟他幼年可是在生黎部落中長大的,對他們的熟悉遠非那些漢商可比,而且待馬的身手也不錯,雖然打斗能力並不出眾,但只論在山林中逃命的本事,強過他的還真不多。但荷馬最終還是只能眼饞,這倒不是因為他害怕其中的風險,而是因為老娘的強烈反對,畢竟商人這個職業對她來說實在是太無愛了,而且在日益漢化的她看來還是讀書有前途,哪怕只是當個小吏注,也比商人強得多了一

另外,符馬太窮了,沒本錢還怎麼做生意呢?就算利潤率再高,基數太小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還不如打雜幫工掙得多,這也正是世界上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原因。但不死心的荷馬還是常常抽時間進山其間就靠打獵糊口,不但進一步了解了黎族各部的情況,也結識了一些朋友。像符馬這樣的混血兒,立場是相當尷尬的,因為雖然漢人大都將其視為黎族人,而真正的黎族人卻都會將其看成漢人,熟黎的情況還好,待馬在生黎各部中想要找個朋友可著實不易,但凡事總有例外

生黎各部雖然敵視疏遠漢人,但因為那些冒險漢商普遍重利輕義,為了賺錢什麼手段都使得出,所以即使在生黎各部之中,像待馬這樣的混血兒也不止一個。他們無良的父親賺到錢後幾乎都是立刻拍拍走人,畢竟在生活條件上即使是漢地的農村也比黎人的村寨強得多,更別說是那些大都市了。可像符馬的父親那樣敢把妻兒帶下山的畢竟只是非常稀罕的個案,而那些被遺棄的孤兒寡母在部落里生活得怎麼樣,看看符馬幼年在部落里的遭遇就明白了…

但對符馬來說,由于相似的經歷與出身,想和他們交上朋友卻是很容易的事,特別是其中的那些同齡人。

而且由于待馬在這幾十個少年之中文化水平最高,身手也名列前茅,便很自然地成了「孩子王」待馬不但從這些朋友口中得知了各大部落更加詳盡的信息,而且很多事情也可以委托他們去辦,畢竟他們雖然在各自的部落里受到孤立排斥和欺辱,但他們畢竟還算是「自己人」總比外人要親近一些。

待馬在石碌山區的三個部落之中都有朋友,這也是他敢于毛遂自薦的信心之源。生黎各部雖然社會展程度有所差異,但大都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對于商品的需要量激增,符馬雖然不知道這些大道理,但他卻注意到那三個部落的族長都是貪利之輩,這便大有文章可做」

注︰宋代瓊州文化落後,能夠通過科舉考上做官的的鳳毛麟角,能在縣衙府衙當個宋江那樣的文吏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燭忙,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