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張榜招賢

沾會龍擬定的幾種草案中自然也有武力解決的路線。但與下披人的想法不同,他並不打算出動揚州衛精銳的正規軍,因為生黎各部本來就與漢人較為疏離,以漢兵鎮壓其反抗的話很容易被個別心懷叵測注之徒利用,而離間漢黎兩族之間的關系。到時候黎人打游擊或者搞恐怖活動的區域可不就僅限于石碌山區了,搞不好連那些位于熟黎活動區域內的軍墾農場都會受到波及,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詹會龍並不希望動用武力,而如果非得武力解決的話,詹會龍準備向他的結拜大哥借點熟黎士兵用一用,這樣一來無論打得多慘烈,都是黎人內部的矛盾。雖然明眼人還是看得出問題,但能夠騙過大多數人也就可以了刪

在詹會龍想來,事情的解決恐怕遠比趙籌預想的要簡單得多,也許根本就不需要動用軍隊。生黎之所以被稱為「生黎」是因為他們與漢人之間缺乏交流的緣故,但是熟黎既能與漢人交流往來,又與那些生黎是同族,若是通過他們作為中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但詹會龍很快就意識到問題恐怕沒那麼簡單,因為這麼淺顯的道理不可能此前沒人想到,可卻幾乎從沒听說過誰成功了,這是為什麼呢?

詹會龍只是跟那些熟黎士兵略作交流,就現他們基本都是問一句答一句,就好像俗話說的「打一扁擔才出一個悶屁」一樣,根本形不成互動。詹會龍素以機變多智見長,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要做好漢黎兩族交流的中介,不但必須了解兩方的情況,而且必須隨機應變、加以協調才行,可這些熟黎一個個只會唯命是從,而絕大多數漢人官吏面對文化落後的黎人時又個個目中無人,根本不會不恥下問,而在對生黎各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與其交涉,這怎麼可能有好結果?而且那些官吏失敗了也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卻推托說是那些黎人野蠻不知禮義,以挽回面子和逃避罪責一

明白個中癥結所在之後,詹會龍便明白即使是那些生黎也未必就不好打交道,只是需要了解更多信息罷了。但是由于興建礦山越快越好,所以詹會龍一邊不恥下問,向張子蓋麾下的那些黎族士兵了解各部的歷史和現狀,一邊在衛藩的各個州府、縣城以及群居的熟黎村落榜招賢,許諾只要有人能夠讓石碌山一帶的幾個部落讓出地盤,就可以獲得極為豐厚的賞賜。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智者,某個聰明好學卻礙于生計不得不給瓷器店打雜的黎族青年看到告示後馬上就向王府毛遂自薦。但詹會龍見到他後,這個名叫待馬的小伙子卻有些忐忑地向王府請求幫助,因為他家里太窮了,買不起他需要的一些物件。

詹會龍見他的眼神不似作偽,而條件也不苛刻,便吩咐侍女取出五十兩銀子交給待馬,至于蓋上官印的文書更是早就準備好了。可符馬接過這兩樣之後卻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欲言又止地站在那里,詹會龍不由問道,「你怎麼還不走?沒信心了?你不知道嗎?存心戲弄官員可是要挨板子的」

在板子的威脅下,符馬只得立即開口回答,但卻有些吞吞吐吐,「大人,您就放心草民將這些銀兩帶走?不怕草民一去不歸嗎?」

「我相信你。」詹會龍聞言頓時笑了起來,頓時對眼前這個黎族青年大生好感,在商業日益繁榮的大宋,這樣淳樸的漢子可是越來越少了。不過,光是老實可不夠,耽誤時間太多的話詹會龍肯定會被趙籌斥責的,誰叫他當時立下了軍令狀呢?所以詹會龍馬上就跟了一句,「不過,如果你沒把握,可以現在放棄,本官念你無知,可以免你的罪。如果你失敗了,而且又耽擱太久,那時罪責可不小啊!」說實話,到現在才來了符馬這一個人,詹會龍心叫。失望,其實他並不是自巳干不了這差事。只是黎族知巴四以活。要比他這個漢官有利得多。但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他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而荷馬這種怪異的表現,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其實,待馬先前揭榜時雖很堅決,但心中仍有不安,一是怕府衙里的那位大人認為自己無理取鬧而不肯資助。那時即使對方不降罪,得不到銀兩的他也肯定無法完成任務。而詹會龍毫不猶豫地給了他銀兩之後,符馬又現一個問題,自己家中一貧如洗,沒有任何可以抵押的東西,這位看上去年紀比自己還小一點的大人能夠放心自己把銀兩帶走嗎?五十兩白花花的銀子在他看來可是一筆巨款啊!

荷馬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以自己的母親作為人質,可對于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符馬來說,這種自認為忤逆不孝的想法實在是說不出口。可是待馬這些年來實在是窮怕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黃金機會,他實在不想放棄。只要能夠得到那筆重賞,自己和母親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也不用擔心娶不到媳婦了,而只耍自己成功,老娘應該並不會有什麼事

這兩種想法在待馬的腦中不停交戰,令他陷入了糾結之中,可誰知這位大人居然完全相信自己,待馬不禁十分感動,當即拍胸脯保證,如果不能干好,那就死在山上,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府衙。但詹會龍雖然聰明絕頂,卻有個先天的缺陷,那就是無法一心多用注2,結果被待馬一驚一乍的表現吸引而忘掉了正事。等到待馬走遠,詹會龍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沒將解決問題的方略告訴符馬,可符馬走得極快,一轉眼就沒影了,詹會龍無奈地嘆了口氣,「算了,既然他有這斤。」

在宋代的瓊州,熟黎雖然心慕漢化,卻常常因為經濟上的貧窮與文化上的落後而被漢人看不起,不公平的對待與欺詐愚弄也是家常便飯,像蘇東坡那樣少有偏見的大家畢竟太稀罕了。不過,也許符馬卻得感謝這種現狀,因為若非如此,恐怕就不會有他了」

待馬的母親出身于黎族之中名列前茅的一個大部落,而且還是族長之女,卻在十六歲的花季被一個來到村里做生意的漢商哄騙**。那名漢商一開始接近討好這位未成年少女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做生意,但結果卻弄假成真,還將這個黎族的小小「公主」肚子搞大了。那位漢商這下可被嚇得不輕,萬一被部落里的其他人看出問題,自己就算不死也得一輩子留在山上了。可他當時還沒有孩子,又對這位小小「公主」仍有留戀,丟下他們獨自逃走似乎也不太好。那位漢商也是一位處事果決之人,眼見符馬母親日漸隆起的肚子越來越難遮掩,干脆把心一橫,將已經完全迷了心竅的黎族小公主拐騙下山,帶到瓊州府安置下來。北宋末年的官軍雖然已經大多不堪一擊,但駐守瓊州的將士因為常年與民風剩悍的黎族人共存,戰斗力還是很強的,所以符馬的那位族長外公得知後雖然氣得七竅生煙,卻也不敢帶領族人殺進瓊州府抓人,只能打落門牙往肚里標

注︰沒文化未必就等于沒腦子,而且就連漢人之中也不乏挑起民族矛盾而希望借此轉移其他矛盾或是渾水模魚的一

注不有史記載的一心多用最厲害的應該是宋武帝劉裕的席謀臣劉穆之,號稱可以一心四用不出錯。這固然是非常牛逼的特長,卻與智力並無直接的關聯,所以牛頓等聰明人也常因只顧一頭而犯下低級失誤,而楊過黃蓉那麼聰明,不也練不成雙手互博嗎?一笑,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肌,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