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上)

耶律大石在西遼建國初期,就曾經派兵東征,卻因為萬里迢迢,糧草供應無法跟上,而白忙一場,反倒賠上了不少牲畜。意識到以這樣的情形,即使成功返回故土,軍隊也早就疲憊不堪,根本不可能戰勝以逸待勞的金軍,耶律大石當時不得不暫時放棄了東征的打算,轉而向西展,這才有了大遼如今的疆域。

往事猶可追,現在的耶律大石自然不願再犯同樣的錯誤,雖說趙表示東征大軍的糧草可以由大宋在河套平原的軍屯負責供應,但這種孤注一擲而又決定國祚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準備充分點總沒有錯。為此,耶律大石將國庫和私蓄中幾乎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都換成了糧草等各種必要的軍需物資,因為這個原因,虎思斡耳朵周邊的物價飛漲,一時間人心惶惶,不少大臣都覺得在這種情況下購買物資太不劃算了,耶律大石卻固執己見,他對那些跟隨他征戰多年的部下說道,「只要打敗了金賊,復我大遼河山,到那個時候,還怕沒錢嗎?」

眾人深受鼓舞,東征大軍的士氣也愈高昂,趙卻在一旁冷眼旁觀,「金軍雖然連敗,卻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你們可要小心」。他很清楚,金軍之前之所以連戰連敗,是因為他們自靖康以後搶掠了幾輩子也花不完的財富,沒必要再去拼死拼活地搶掠,因而失去了作戰的動力,這種情況歷史上出現過太多次,例如紹興十年以後的金軍、澶淵之盟後的遼軍、元末的蒙古軍、康熙以後的八旗軍。但是一旦他們失去財富,重新變得一無所有,強盜的凶殘就會再次顯現出來

例如明初時,即使是不世出的名將徐達,也在北元殘軍身上吃過不小的虧;而金軍即使在滅亡前依然有大勝蒙軍的表現,可惜那時他們不像北元有遼闊的北元作為後方,來不及拾起粗疏已久的騎射武藝就被蒙宋聯軍滅掉了;八旗則是特例,當時的世界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他們就算撿起丟棄已久的騎射祖技,也沒多大意義了,而且清末的旗人還大多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就算他們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力氣了

趙出國已經好幾個月了,既然所有的一切都已談妥,他便沒有繼續待在這里的必要了。此時的中亞雖然還不像後世那樣黃沙萬里,但異國風情看多了也容易膩,尤其是這里濃厚的伊斯蘭特色,對于習慣了多元化文明的趙而言,實在是太單調乏味了一點。

和趙一起回國的,除了當初隨他一起來到西遼的岳雲等人以外,還多了一位小公主,以及不少于十位陪嫁的宮女。耶律普完少小離家,趙原以為她會戀戀不舍,誰知她卻根本沒有哭哭啼啼,哪里有半點思鄉的模樣?耶律普完也不是對父母好不掛懷,但對現在的她而言,還是趙之前反復提及的大宋更有吸引力。留意到這一切的趙不由微微蹙眉,希望這只是因為父母的寵溺才會令她變成這樣,那還容易矯正過來,如果是她天性涼薄所致,那這位小公主就算長得再可愛,趙對她(「當然是長大以後的她」,趙立刻補充道,他再次申明自己沒有特別的愛好)也不會有多大興趣了

趙的計策收到了奇效,即使遼軍營帳以及皇室和重臣們都已離開西域,這些地盤依然在很長的時期內臣服于大遼,年年上繳貢賦,從不中斷,價值至少也有上百萬兩銀子,這無疑為遼軍的東征大計提供了有力的臂助。趙不但藉此得到了耶律大石的感激,進一步鞏固了遼宋之間的同盟,而且還一箭三雕,同時遏止住了伊斯蘭勢力的東侵以及元氣大傷的西夏過早東山再起。按說此時的趙應該高興才對,可剛到河套軍屯總部的他立刻就被國內傳來的壞消息驚得根本笑不出來。

也許是前世所處的社會拜金主義盛行的緣故,趙一直習慣于按照利益法則來分析各種社會問題,這令他在這一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趙就更加堅信,只要他的跟隨者們都能獲得足夠大而且是別人給不了的利益,那麼他們便絕對不會背叛。從大的人群來看,這樣想的確是沒有錯的,然而,就個體的人來說,他們卻都是有非理性的一面,感情與心理因素有時候是可以蓋過利益的

尤其在中國這個凡事講人情的地方,還是較之二十一世紀更加夸張的宋代,這一點就更加明顯。何況趙雖然的確給了他的那些追隨者以巨大的利益,卻並沒有給他們多少安全感,只要稍微懂點歷史的人就會明白,改革一旦失敗,參與者會是什麼下場。雖然他們在一開始跟隨趙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覺悟,但是他們的家人卻未必願意整天過著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因此趙的改革從一開始就存在著他未曾意識到的隱憂。

本來這一切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即使在大多數時期都是「虛君實相」的大宋,皇權至高無上的觀念依然是深入人心。在這種情況下,趙作為唯一的皇子,其地位決不是那些大臣和士林可以輕易撼動的,而當其一手締造的衛軍立下無數豐功偉績之後,那些改革的反對者們就更是只能將恨意藏在心里了。

這些人中也不乏聰明人,他們很清楚,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受惠的百姓甚至是士人將越來越多,等到改革的根基穩固,那時就算趙不在了,改革的措施也會繼續沿用下去,就像商鞅變法那樣。到那個時候,他們現在的既得利益恐怕早就損失殆盡,就算還想反對改革,也沒有力量干出什麼大事了,甚至可能連他們壟斷了幾百年的話語權,都未必能夠保得住

可就在他們陷入絕望的時候,天上卻掉下了一塊大大的餡兒餅,吳皇後懷孕了,而且還生了一個龍子!如果在以前,他們對于此事是不會在意的,反而會由于自己因此少了一個拿皇帝來消遣的談資而略感遺憾,但對現在的他們來說,這卻無疑是一根比金子還要珍貴的救命稻草。趙構的嫡子出世後,趙的太子之位就沒那麼安穩了,只要設法將其儲君之位廢去,趙這幾年來推行的改革就成了無本之木,必然會像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的變法那樣中道崩殂

話雖如此,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經過趙建立的宣傳部門幾年來不遺余力的工作,現在大宋境內沒幾個人不知道當今太子「英明神武」,即使那位襁褓之中的二皇子在法理上更應該繼承大統,也很難動搖趙的儲君之位。

何況對于趙這個與他一起經歷患難與中興、並在其中出過大力的長子,趙構一直視其為上天的恩賜,寵溺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干出傷害父子感情的事來呢?而且趙為人並不清高,他一直注意與內宮處好關系,即使是生下二皇子的吳皇後,平素待其也視若己出,所以那伙人想要通過內宮路線影響趙構的看法,也是難比登天。

而更關鍵的,在于此時趙手中已經掌握了大宋三分之一的軍隊,而若論戰斗力,衛軍更是屈一指,岳家軍數量不如他們多(除非將他們的二線部隊也算上,而衛軍只算幾個主力師。),而其他幾支宋軍戰斗力又差得遠上。這年頭雖然還沒哪位偉人喊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至理名言,但對于那些通讀史書的士大夫們來說,卻沒有幾個是不知道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