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難 題

「不錯,嫁出公主的一方可以在對方諸位皇子中自由選擇,但如果男方是皇儲的話,則嫁過去的公主將不能成為正妻,即使因為某些原因,彼國的女婿意外地成為了皇儲,他將來登基以後,那位哪怕此前一直是他正妻的對方公主也只能成為妃嬪,當不了皇後」,說到這里馬擴不覺略微有點緊張……

耶律大石果然大怒,「難道我大遼的公主,就不配當你們宋人的皇後嗎?」

「陛下請息雷霆之怒,雙方都是對等的,不僅是你們大遼的公主成不了我們大宋的皇後,反過來也是一樣。」,馬擴這時已經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用半是調侃的語氣問道,「請您設身處地地想一下,您的臣民,可能夠接受一位來自大宋的皇後?為了與大宋結盟,貴國可能放棄與蕭氏聯姻而獲得奚人的支持嗎?敝國太子曾經說過,皇後的位子是用來籠絡國內勢力的,只有小國藩屬才會以此來結好外國」

「這話說得很精闢啊!」,即使是耶律大石這樣的人物,也忍不住在心內暗暗贊嘆。不過他自然不會讓這些情緒顯露出來,而繼續尋求確認似的問道,「也即是說嫁娶都可以?是單方還是雙方?」

「嫁娶都可以,不過以遼宋之間長久以來的糾葛,暫時不可能好到互相嫁女的份上,只能慢慢來。什麼時候能夠雙方互嫁了,那麼公主成為皇後的限制也就差不多可以取消了。」,馬擴繼續解釋道,還主動將本國的情況作了介紹,「敝上目前有子女各兩人,兩位公主均是二八少女,不久前剛從金賊手中救出;太子殿下今年十三歲,二皇子今年剛剛出世,是敝國皇後娘娘所生。」

耶律大石便也將自己的子女狀況告訴了馬擴這位老朋友,作為男人,他比現在的大宋皇帝趙構更像**,光活到現在而沒有夭折的女兒就有九個;但作為皇帝,他卻更不幸,當年在舊遼國為官時生的幾個兒子全都夭折或者死于那場戰亂,而西征以後,他只有一個兒子活到了今天,名叫耶律夷列,現在只有十歲,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地長大**。

馬擴隨即與耶律大石討論起兩國應該如何聯姻,剛說了兩句,耶律大石就警覺過來,「朕什麼時候說同意簽下盟約的?」

「如果陛下不是心中已有決斷,又怎麼會與本使談起您的家事呢?」,馬擴狡黠地笑了笑,回道。

「這純粹是念及故舊之情而已。」,耶律大石強辯了一句,隨即嘿然一笑,搖頭道,「你們南人就是喜歡耍小聰明」。耶律大石畢竟不是普通人物,他很快便想通了,既然自己心里已經作出了決定,繼續死撐的話,到時候只會更丟面子,干脆豁達一點,有話直說比較好。

趙的兩位姐姐大過耶律夷列太多,而且听說她們曾經連續當了金人十年的俘虜,耶律大石懷疑她們的貞潔早已不保,所以一開始就將讓兒子迎娶那兩位公主的方案排除了。契丹人的風氣雖然較宋人要開放一些,但畢竟漢化已深,現在又不是沒別的選擇,貞潔自然還是比較重要的。而且耶律夷列還遠未成年,正式成婚還得等上很久,對于目前依然缺乏信任的遼宋雙方,顯然這種純粹形式上的聯姻是很缺乏力度的。

基于類似的原因,耶律大石同樣很快排除了將某位女兒嫁給趙那還在吃女乃的弟弟的方案,如果說讓兒子娶宋國公主還有一點可行性的話,將兩國的盟約建立在十幾年後才能完婚的婚約上,就未免太兒戲了。于是,聯姻的對象只能落在此次盟約的發起人趙身上,還真像耶律大石當時第一反應想到的那樣,趙此舉極像是在為自己找老婆

不過,如果就這樣乖乖地將女兒拱手送上,耶律大石又覺得實在不甘心,他可是重續大遼國祚的一代雄主,怎麼能夠讓一個小毛孩子牽著鼻子走?再加上耶律大石一直對馬擴所言是否屬實有些懷疑,又想確認一下宋人的誠意,便提出了一個令馬擴難以接受的條件,「想娶朕的女兒,就得依照我們契丹人的規矩,親自來這里迎親。」

耶律大石為了顯示自己並不是有意推月兌,還找了一大堆的借口,比如說這樣做可以讓趙先跟他的女兒們見見面,挑個中意的娶回去,也免得日後夫妻感情不和,反而殃及兩國的邦交。耶律大石大概也覺得自己的這個條件的確有些過分,畢竟即使是友好國家,也極少會讓儲君出訪外國,尤其大遼還在萬里之外,路途上也異常坎坷,便又拋出了一份甜餌。耶律大石許諾,到時候只要他的女兒願意,趙想娶幾個都沒有關系

馬擴心中卻不以為然,以趙大宋太子的身份,什麼樣子的美女搞不到?還會在乎多娶幾個胡人公主?而且此事也確實超出了他的權限,馬擴只能表示這必須等他回國後告知官家和太子,由他們來定奪。

耶律大石提出這樣苛刻的條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若他真的放棄這里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基業,返回東方故土,就必須保證大宋的承諾絕對可信,要不然東歸的大遼將很可能面臨東南兩個方向的夾擊,西邊的地盤又肯定保不住,亡國只在朝夕之間。以耶律大石的想法,如果那位大宋的太子不敢來,說明他對大遼並不是真心信任,那耶律大石自然就不會蠢到東歸送死。

另外,契丹人雖然漢化已深,而耶律大石的漢學造詣甚至不亞于漢人大儒,但他們依然流著草原狼的血液,一方面這令他們崇尚暴力、酷愛征服;另一方面他們也比漢人更加尊敬勇士和英雄。如果趙這個十三歲的少年敢于來到這萬里之外的國度,不論他是否真的如馬擴所言那樣驚才絕艷,都將獲得契丹人衷心的尊敬,耶律大石將女兒嫁給他自然也就不會有人質疑了。

在趙來此之前,耶律大石並不打算將遼宋結盟、大遼即將東歸的消息透露出去,畢竟目前的遼軍主力是西域當地的突厥人,他們知道此事後軍心必然會亂,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而正式結盟後,耶律大石將很快獲得數萬本族兵馬,便無須再擔心他們的問題了。

馬擴一開始還試圖說服耶律大石放棄那個似乎不切實際的要求,但耶律大石真是像塊石頭,死活不肯讓步,馬擴只得作罷,等待返回後由趙自己作出決斷。不過,也正因為這一要求相當過分,在其後的商談中,耶律大石給予了馬擴極大的讓步,令他心情總算好了一些。

于是,只過了一天,馬擴本以為會曠日持久的商談就結束了。耶律大石同意放棄大遼目前在金山(即阿爾泰山脈)以西的全部地盤(因為西遼兵力有限,如果還要分兵駐守這些地方,就騰不出多少軍隊對付夙敵女真人了。),集中全部力量東歸故土,而且不會對大宋目前佔據的河套地區提出領土上的要求,至于這些被大遼放棄的土地到時候如何處理,耶律大石準備等「女婿」來了以後再作詳談。

另外,關于滅金過程中所佔土地的分配,耶律大石並沒有固執于恢復大遼昔日的疆界,他也明白燕雲十六州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那就是誰打下來就算是誰的。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