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兄 弟

不過在趙的布局中,西夏暫時還是存續下去對大宋更為有利,而任得敬是頗為重要的棋子,只要他識抬舉,不妨給他一點甜頭,所以吳璘還是充分顯示了他的耐心……在宋軍乘船攻城的關鍵時刻,這家伙利用職務之便對興慶城的防務進行了一系列的調動,令西夏王族的實力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他自己則帶著服從于他的軍隊裹挾著年輕的西夏王李仁孝從宋軍較少的西門逃出了興慶。到了這個時候,西夏已經無力再戰,而大宋目前也沒有滅夏的打算,于是西夏王李仁孝終于無奈地接受了任得敬的勸說,與宋軍派來的使者簽訂了城下之盟

由于本族精兵幾乎損失殆盡,而掌握漢軍的任得敬又暗中搗鬼,西夏王李仁孝最終同意了宋軍的要求,將舊西涼全境割讓給大宋,並從此稱臣年年納貢,而大宋則重開互市,讓西夏崩潰的經濟能夠漸漸恢復。

很多將領認為應該痛打落水狗,一舉將西夏這個白眼狼滅亡,但趙對他們說「我們漢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西涼是我們的舊領,派兵收回是理所當然的,但既然人家已經承認了昔日所犯的罪孽,並且願意重新稱臣納貢,我們總得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種話騙騙書呆子尚可,將領們根本沒幾個相信,但既然趙這麼說了,他們也只能接受。而那幾位高級將領和皇帝趙構則被告知了趙真正的打算,其實這一切都與這次戰爭的源頭——耶律大石有很大關系。

原來,以趙現在的了解,耶律大石目前正準備全力向西發展,雖然感情因素來看,他肯定是想伐金復仇的,但以眼前利益來看,大遼欺負西域的廢柴遠比回去與強大的金軍硬踫硬要實惠得多。而西夏目前已經被宋軍打得失去了信心,在割去西涼以東的半壁江山後,他們只能向西發展,這樣一來,在西域便多了一個與大遼爭雄的對手。

雖然目前的西夏無論是國力還是領導層,都無法與大遼抗衡,但有他們的掣肘,耶律大石想要輕易征服西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而既然現實利益沒那麼容易到手,感情因素便會佔據上風,耶律大石便極可能按照趙的劇本返回故土,找金人復仇了

當然,實際情況如何,還得看馬擴西行的結果,上次和議他只是副使,而且結果也不完美,因此官職只是略有提升,所以馬擴心里一直憋著股勁,趙相信他不會令自己失望。

而之所以留下西夏政權,是因為這個國家畢竟延續了較長時間,就算滅掉它,殘余勢力在短時間內也不容易肅清。但如果讓這個政權延續下去,那些潛在的反對勢力則大多會選擇向西追隨而去,大宋要想完全控制所佔的西夏土地可就容易多了。另外,讓任得敬與西夏王族共存,可以令這雙方彼此牽制,大宋再按照「均勢」原則進行適當地干預,他們想翻天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趙並沒有為了討好自己未來的女人就對任得敬一味遷就,而任如玉也非常善解人意,不但沒有怨恨趙,反而非常欣慰。因為在她看來,父親永無止境的野心遲早會令其身敗名裂,趙這樣處理反而是為他好。愛一個人,並非是對其百依百順,而應該全心全意為對方著想,趙顯然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任如玉這位秀外慧中的少女自然心存感激。

事實上,這些天里任如玉漸漸發現,這個男孩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甚至開始超過了遠在萬里之外的父親,因為任得敬雖然生她養她,卻始終將其視作可以利用的對象,父女骨肉之情則被放到次要的地位,而趙所做的一切,卻都真正是想要她喜樂安寧

藉著軍事上的巨大勝利,趙終于得以繼續虞允文當初被迫中止的一些改革內容,其中貨幣制度改革很快便結束了大宋民間的「錢荒」現象,而金銀混合本位制度也逐漸建立起來,為日後紙幣的發行做好了鋪墊(注1)。

而影響更大的「攤丁入畝」制度,趙準備先在新收復地區進行推廣,等到陝西、甘肅、河南與河東基本落實後,再在江南和巴蜀地區實行。此項改革損及很多官紳的利益,阻力自然很大,但金人這段時間非常安分,大宋甚至得以對本來準備實行自治的河南地區進行直接管理,趙也得以集中精力處理內部問題。文人士大夫們又沒有軍權在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本來屬于他們的蛋糕被割去了一大塊

為了加速改革進程,趙不再像以前那樣一直躲在幕後,而第一次走到了前台。由于趙分擔了不少阻力,虞允文重新開始整頓大宋的吏治,當初從秦檜那里買官的家伙大都遭到清洗,一時間「民」怨沸騰

盡管如此,趙自恃軍權在握,依然義無反顧地將各項改革進行了下去。在這一過程中,趙始終通過內衛系統,甚至是親身微服私訪,掌握了下面的實際情況,因此改革雖然轟轟烈烈,卻始終沒有損及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樣便不致再現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悲劇結局。

除了改革以外,對大宋而言,紹興九年總體上是平靜的一年,但也有一件事令趙大為意外。吳皇後居然生了個大胖小子,趙構為此欣喜若狂,因為這似乎有力地佐證了他並非民間傳聞中那樣患有某種隱疾。但趙卻想到了可能的原因,歷史上趙構不育很可能是被金人嚇出來的心理問題,現在宋軍節節勝利,趙構的信心日益增長,這一心理問題的根源不復存在,痼疾不藥而愈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由于吳皇後在幕後給予了自己不少支持,趙這時自然得好好盡孝,特地派出特區目前風評最好的兩個助產士為其作產前輔導。不過吳皇後雖然接受了趙的好意,卻只是听取建議,而不讓她們進入內宮。其實,趙為了照顧宋人的習慣,培養出來的助產士都是女性,似乎不該有什麼不能進宮的忌諱

但不管怎樣,吳皇後的孩子總算還是平安降世了,趙前世是獨生子,現在第一次有了兄弟,自然非常興奮,一向不怎麼喜歡小孩的他,居然連續逗弟弟玩了一個多時辰,渾然沒有發覺吳皇後望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警惕。

緊張的不止是吳皇後一人,衛王府的屬吏們也有不少人意識到這個小孩的出生將對趙、對衛王府、對特區和衛軍的將來產生莫大的威脅。因為趙雖然是長子,母親卻不是皇後,也就是說他只是庶長子,而他那位襁褓中的小弟弟是吳皇後所生,按照傳統的宗法制度,他才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嫡長子。

雖然宋朝立儲時大多遵循「立長先于立嫡」的原則,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宋皇室幼兒夭折率奇高所致。如今因為改革的緣故,趙樹敵甚多,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借題發揮,提出恢復祖制。但听到部下們的提醒,趙卻不以為然,熟讀史書的他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軍權在握,其他的都不足為慮,「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怕他作甚?

注1︰雖然紙幣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但建立在賤金屬貨幣本位制度基礎上的紙幣制度,很容易出現濫發的情況,結果本來利國利民的舉措,卻成為朝廷盤剝百姓、尤其是中下層平民的手段。因此,趙才會先以貴金屬取代銅錢的本位貨幣地位,不過這里面還有另外的一項考慮,不是為了大宋,而是為了他自己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