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與委蛇

盡管如此,任得敬畢竟是一個漢人,而且歸降西夏已經有十二年了,也沒見他干出多麼驚人的成績,所以西夏王李乾順也沒有破格提拔(注1)。任得敬雖然因功擢升為都統軍一級的大將,那四五萬人中挑選出的兩萬精壯士卒也正式劃歸歸他來統轄,可惜前頭卻多了一個「權」字,轉正還不知道要等多久,當年他西安州「權」知州的位子可是足足坐了十二年啊!

不過任得敬這段時間鴻運當頭,一個月後夏州都統軍蕭合達突然發動叛亂,給了他再次展現才能的機會。蕭合達本來是遼國的官員,因護送成安公主下嫁西夏,被李乾順留在夏國,後來因為立有戰功,升授夏州都統軍。遼國覆滅前夕,李乾順最終選擇了放棄遼國,向金國稱臣,成安公主在絕望中自盡,蕭合達對此一直懷恨在心,只是忌憚察哥的威名而不敢妄動,但蕭合達認為察哥年老,自己還有機會,便一直暗中招兵買馬。當察哥戰死的消息傳來後,蕭合達認為時機已到,立刻借避讓宋軍的機會向西移防,進入西夏的中樞地帶,然後突然起兵造反。

由于西夏核心地帶的靈、靜、懷等州承平已久,蕭合達號稱十萬的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克了西夏重鎮靈州,直接威脅西夏國都興慶府。西夏王李乾順大驚之下病倒,令群臣愈加人心惶惶,這時任得敬挺身而出,自薦平亂,大家自然求之不得。

蕭合達連勝志驕,結果中了任得敬的埋伏,其主力萬余精兵幾乎全軍覆沒。而任得敬又立刻撫諭軍民,宣示只誅首惡蕭合達一人,余皆免罪,立功還可受賞,于是那些被蕭合達裹挾的軍民迅速離心。蕭合達見大勢已去,想要向西逃竄,投奔傳聞中在蔥嶺以西立國的耶律大石,卻意外地被自己的親兵殺死請功,一場震動西夏全國的動亂很快就被徹底平定了下來。

再次立下大功的任得敬被西夏君臣視為國家的擎天之柱,戰後立即被擢升為翔慶軍都統軍,封西平公。這下任得敬麾下的兵馬也大幅增加,甚至連他招降的幾千契丹兵馬也被劃歸到了他自己麾下,實力的迅速膨脹令任得敬的野心也隨之滋長起來。他在南宋紹興八年冬天突然上表要求入朝,結果由于御史大夫**公濟和濮王李仁忠的反對而沒有得逞。任得敬現在權位還不穩固,雖然心里懷忿,卻也只能暫時接受現實。

由于蕭合達之亂的干擾,西夏人到了次年的春天才向大宋派出使臣求和,而此時衛軍十余萬兵馬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開始西征了。西夏人提出恢復到靖康之亂前兩國的邊界,吳璘對此哭笑不得,宋軍早已佔領了那些地盤,還要你來承認嗎?

為了逼迫西夏人作出更大的讓步,吳璘當即下令發動西征,以衛軍兩個主力師為基干,加上兩個二線師,以及去年收編的數萬吐蕃騎兵,組成了強大的西征兵團。由于西夏人已經無力在野戰中阻止宋軍,糧道因此暢通無阻,而河套屯墾區今年夏糧大豐收又保證了充足的糧草儲備,宋軍長驅直入,在八月份攻到了西夏國都興慶城下。

病勢日益沉重的夏王李乾順驚懼交加,當天晚上就掛了,年僅十六歲的太子李仁孝在眾臣的擁戴下登上了王位,可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局中,他這王位能坐多久,實在是很難說。在這種情況下,任得敬再次被西夏朝廷所倚重,受權負責興慶城的防務,大家渾然不知此人與城外的敵軍早有勾結。

然而,當吳璘派人與任得敬取得聯系後,這廝卻推托說目前他的根基未穩,如果不拿點樣子出來,很快就會被撤職的,除非宋軍能夠拿出要一舉攻破興慶城的架勢來,他才可能渾水模魚。原來,任得敬一直對宋軍的誠意缺乏信心,再說靠人扶上去,終究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不到萬不得已,他任得敬還不想那麼窩囊

吳璘涵養一向很好,卻也氣得牙癢癢的,興慶城建成已久,歷經多次擴建和加固,在天下堅城之中至少也能排進前十名,哪有那麼好攻打的?對此,吳璘一方面寫信向趙請示該如何處理任得敬的問題;一方面召集眾將研究如何攻打興慶城。

用火藥武器對付城防自然是無往而不利,但初步嘗試的結果卻並不能令人滿意。火藥用于攻城,主要有兩個方式,第一種自然是以「飛雷炮」發射火藥彈。但問題在于,目前火藥彈使用的都是定時引信,發射出去以後大多是在空中爆炸,對密集人員的殺傷力很猛,可城防卻幾乎完全不受損害。

而西夏軍民在守城時只要注意躲避,並不會有多大的傷亡,自然也不會對興慶城的防御產生太大的影響。實戰中,西夏軍民短暫的慌亂也被任得敬以鐵腕手段迅速安定下來,此後他得到了西夏新王和朝廷重臣的更大信任,看起來就像是鐵了心要跟宋軍死戰到底的樣子

而第二種用法,則是以地道或者鐵櫃車等各種方法將大量火藥運至城牆下方進行爆破。但此時興慶城外的護城河水位正高,這條路更加行不通。

由于此地距離衛軍的火藥生產基地實在太遠,而且中原地區的馬路網絡還遠未建好,爆炸威力較大的顆粒化黑火藥運輸十分困難,宋軍攜帶的存量相當有限,何況目前此物制作的最後一步研磨混勻,還只能依靠手工來完成,所以成本相當高昂,是民間所用普通黑火藥的十倍以上,不可能大量裝備部隊,因此吳璘他們在使用這一利器時必須斟酌再三。

而常規攻城方法死傷太大,不是愛兵如子的吳璘所能容忍的,但長期圍城雖然可操必勝(因為大量難民涌入興慶城,使城內糧食供應略顯不足,支撐不起長期消耗。),卻也並不是什麼好主意,不但消耗錢糧甚巨,而且時間一長便很可能產生變數。就在吳璘束手無策的時候,西征以來一直保持沉默的劉卻再次一語驚人,火不行的話,用水怎麼樣呢?黃河從興慶城邊流過,如果築壩蓄水,然後開閘一放

吳璘卻並沒有大喜過望,這倒不是因為他體恤興慶城內的西夏數十萬軍民,這些敵人的生命在吳璘眼中還不及麾下千百名士卒金貴。但劉的計策雖然看起來很美,執行起來難度卻非常大,因為這里雖然是黃河的上游,流量遠沒下游那樣可觀,但也絕非簡簡單單就能築起壩來。而興慶城大,對于洪水也有一定的防洪能力(注2),就算築起壩來,想要靠水攻拿下這座堅城,似乎也並不容易。

對此劉也說不出什麼辦法,但他卻自信地表示,他雖然做不到,但有一個人肯定可以

注1︰西夏人不像大宋那樣重視道德因素,只要有才能,而且對西夏忠心就行,所以任得敬昔日主動獻城投降的行徑對其仕途沒有半點妨礙,事實上胡人政權在這一點上普遍比漢人政權要開明,只看現在的情況,而不太在意過去的污點。

注2︰水攻之計在春秋戰國時期極為常見,如晉陽之戰和白起的數次經典戰例,但後來就越來越少,而且對象也由城池變成了軍隊或是營盤,如關羽水淹七軍。這可能是因為先秦時期血淋淋的教訓推動了勘址與築城技術的進步,也可能是因為儒學興起後人群心理上對這種敵我不分的殺傷手段的忌諱,比如蔣介石抗戰中決開花園口,到現在都平反不了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