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消耗戰

不過在紹興八年,趙似乎還是有些流年不利,朝堂上改革還沒開始就受到重挫,只能先從細枝末節開始;而軍事上,岳飛那頭倒是表現不錯,至少穩穩地控制住了河東的局勢,金人也沒有大舉犯邊,可衛軍那頭卻和前兩年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趙對此十分憤怒,他覺得能將金軍一次次打得落花流水的衛軍已經是天下最強的軍隊,怎麼會面對小小的西夏也只能堅守不戰?而更加令其疑竇叢生的,是一開始衛軍與西夏軍隊打的幾次遭遇戰中,似乎還是佔了便宜的

「看來,他們還想著養寇自重啊!即使是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趙如此想道,不由冷哼了一聲。自從當初衛軍諸將以消極怠工的方式應對他頒布的輪調制度以後,趙對這些古代名將的印象就差了很多,而越來越信賴自己培養出的年輕將領,現在衛軍在西線的戰況就更是堅定了趙的這一想法。

不過,君主對臣下產生猜忌,是絕對不能在人前表現出來的,即使是在虞允文這樣的君子面前也不行,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那個少年現在才不過十七歲,相貌身材也平平無奇,卻絕對是趙身邊最令人畏懼的人物之一,他就是內衛的統領——「黑狗」孫默

孫默一向沉默寡言,在趙講述了他的懷疑後,他只是搖了搖頭,吐出幾個字,「應該不會。」

趙對此顯然早已經習慣了,並沒有大發雷霆,而孫默則很快調出了一些相關的卷宗,里面記錄了衛軍抵達陝西後每個月都在干些什麼,以及兩軍目前的狀況和西夏國的一些資料。趙看了一小半就知道自己錯怪了吳璘等衛軍大將,長吁一口氣,拍了拍孫默的肩膀,嘆道,「幸虧有你在啊!」

原來,趙從那些內衛搜集到的資料中發現,吳璘他們雖然在大半年里按兵不動,卻並沒有半點懈怠,反而干了很多實事。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吳璘等將領卻將大部分精力用于鞏固大宋對陝西的佔領,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吳璘充分利用陝西貧困,人工便宜的相對優勢,按照趙當初的指示,重修自漢末以後便大多荒廢了的關中渠道系統,使得關中的農業生產有了穩固的根基。同時,吳璘還宣布在陝西實施「馬政」,在「攤丁入畝」的原則下,給牧場減免了大量稅收,同時保證衛軍以後征用民馬時會按照市場價格付錢,從而極大地刺激了陝西鄉民養馬的積極性,更為大宋將來培養了相當數量的牧民儲備

由于連年戰亂的緣故,陝西這十幾年來人口銳減,早已是地廣人稀,所以尚沒有人打起渠道的心思,但幾十年後就難說了。到了那時,沒有了渠道系統調節氣候和防旱抗澇的功能,陝西的農業很快又會再次衰敗下去。為了預防這一點,趙在備忘錄上記下了一些想法,等將來全面改革開始時再一起推行

這大半年里,吳璘看似專心搞民政,但他的出發點卻大都是為了軍事上的目的,而且不光是為了西夏攻略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利用陝西重建的機會,吳璘等人殫精竭慮,以極短的時間將揚州衛與徐州衛的基本編制全部補完,並各加設了一個騎兵師,各有八千騎兵(注1)。

現在,連其他部隊也算上,宋軍在陝西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二十萬人,卻因為屯田初見成效,花費朝廷的錢糧比以往少了很多,如果長期駐扎的話,想必兩三年後就可以全靠自力更生了。當然,短期內還得依靠四川輸出糧秣予以支持,好在吳璘對四川再熟悉不過,其兄吳玠又在川口經營多年,籌起糧款來比其他人要方便得多。

另外,吳璘還招募到不少熟悉西夏地理的向導,並做成沙盤與眾將反復推演,這些準備工作在即將發動的西征中也將派上大用場。

西夏派來的二十萬大軍之中很多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里面幾乎囊括了西夏軍隊的全部主力,而他們的主帥晉王察哥,更是天下第一流的名將,吳璘雖然自恃勝算較大,卻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而宋軍剛剛收復陝西不久,正是人心不穩的時候,一旦決戰失利,陝西很可能會轉眼易手,大家辛苦籌謀才拿下的陝西諸路,便等于為西夏人做了嫁衣。

所以吳璘一反常態,采取了堅壁清野的方略,先求擋住西夏人的進攻,再耐心尋找反擊的機會,畢竟大宋目前雖然有些困難,但就他們兩個衛而言,處境卻要比察哥的二十萬大軍要好得多了。

因為蜀道雖難,宋軍所需糧草畢竟只有一小部分需要仰仗四川供給,而西夏那二十萬人馬在宋軍行之有效的堅壁清野下,所需的糧草卻大都只能從國內運來,不但要轉運千里,途中還得經過沙漠戈壁,這耗損比起大宋來只大不小。

況且西夏是一個畸形的國家,軍力雖強,其薄弱的經濟基礎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揮,甚至在一般的年景,西夏軍隊還得時不時搞點「創收」才能維持生計。當初連童貫也差點就將西夏拖得經濟崩潰,如今的西夏雖然地盤比那時大了點,但總體上並沒有質的飛躍,就西夏這脆弱的國力,哪兒有資本跟大宋玩消耗戰啊?

察哥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他們過來本來就是想撿個便宜而已,沒想到宋軍竟然那麼快就控制了整個陝西,搞得他勢成騎虎,現在想撤軍也難了。因為宋軍雖然目前處于防御狀態,卻隨時都可以發起反攻,盲目撤退的話一旦遭到突擊,西夏大軍很可能會一下子土崩瓦解,因為下層士卒都知道,大宋優待俘虜,被抓過去可能日子還好過點,只有那些有家室拖累的戰意稍強,但也不足以在全軍運轉不靈時抵擋宋軍的掩殺。可吳璘的軍事才能只在察哥之上,還有劉這個鬼才輔佐,要騙到他們,談何容易?于是察哥只能心情焦灼地與宋軍對峙下去

「干得不錯,即使是會龍,也不可能比你做得更好。」,趙看著相比前兩年詳實系統得多了的資料,發自內心地贊揚道。

「听說他出海了?」,只要是與詹會龍有關的話題,孫默就立刻不復一直以來沉默寡言的形象。

「嗯,去東邊的日本國了,這是第二趟了」,趙隨口答道,因為他突然從卷宗里發現了一點很有意思的信息

孫默見趙開始專心看起了資料,心中雖然很想再問一點,但最終還是沒敢開口。不過孫默也並沒有回避,因為在趙需要的時候給出自己的建議,也是他的職責之一,而且趙既然沒有叫他離開,他就會繼續留下,這正是當初趙選中他來統領內衛的測試內容之一,「我不需要你會察言觀色,只需要你絕對服從,並按照我的要求,做你該做的事從今天起,你將獲得我最大的信任」

注1︰其實按照趙對機動力的極端重視,騎兵至少要做到一人三馬,以衛軍現有的幾萬匹戰馬,還不足以維持將近兩萬人的騎兵隊伍。但吳璘認為,隨著對金反攻的節節勝利,國內馬場面積的迅速擴大,以及外貿中不斷購入,日後大宋的戰馬將越來越多,不如先將騎兵練起來,等到戰馬一多,富余的騎兵士卒立刻就可以形成戰斗力。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