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分四路

韓世忠出發前,趙派給他一小隊內衛的密探,到了遼東以後便由他們帶路。另外,趙還講了一大堆的注意事項,其中遼東寒冬的可怕更是反復提及,所以他要求韓世忠不論戰果如何,都一定要在十月份之前回來,到時候衛軍的水師會做好接應的準備。這些話其實本來可以由那些內衛向韓世忠講解,但趙怕他不听,就只能自己辛苦一下了。另外他還對韓世忠說明了此次作戰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以破壞金國經濟為優先」

趙隨即又以大元帥府的名義命令岳飛所部北渡黃河,向河北金軍發起進攻,神武後軍的糧草供應交由解潛全權負責,另外解潛還同時負責河南的災後重建工作,以充分發揮他在軍屯與內政方面的才能。結果,解潛很明智地選擇了「以工代賑」的路子,不但大大加快了河南地區的重建速度,而且也節約了大量錢糧,由此奠定了他在衛軍之中軍屯第一人的地位。

為了讓岳飛安心進攻河北,趙除了命令第一師和農一師繼續在河南修整待命外,還將第二師主力也派到河南,作為第二梯隊。于是一時間中原宋軍的人數逼近二十萬之眾,勢單力孤的撒離喝獨力難支,不得不向金國朝廷求援,畢竟河北若失,宋軍便可以直逼燕雲,戰略重要性遠非河南可比,但他卻不知道,這正是趙想要看到的

由于衛軍兩個主力師都被派出,特區的防御便成了大問題,于是趙要求楊沂中部三萬人駐防淮北,借此機會將這個令他頗為欣賞的將才納入衛軍的體系之中。雖然楊沂中的才能在南宋諸將中算不上最頂尖的,可他听話好用,而且忠心不二,這種人也是值得重用的,要不然部下再有才能,卻全是不听話的刺頭,皇帝也著實難受

楊沂中確實听話,接到命令後二話沒說便帶著他的部下奔赴很可能撈不到半點戰功的淮北防線去了,而且他對趙臨時安插到其軍中的幾十名軍官也沒有提出異議,而且盡力便利他們對神武中軍的改編,趙不由心生感嘆,「真是個厚道人啊!難怪歷史上能夠一直得到爹爹的信任,而且還能將御林軍帶好,以他的才能,真是不容易」

現在就只剩下張俊一個人了,而趙給他的任務居然是「原地待命,加強訓練」,張俊的老臉立刻有些掛不住了,直到趙解釋清楚之後,他才轉怒為喜。按趙的話說,就是「骨頭讓他們啃,留肉給你吃,難道不好嗎?」

原來,趙此前兵分幾路,其實都不是主攻方向,他的如意算盤是後發制人,因敵而動。目前宋金交戰的主戰場是岳飛負責的中原地區,金軍僅憑目前在河北的兵力是不可能抵擋的,那麼就必須從其他地方調兵。這樣一來,被抽走兵力的那個地區防御勢必會薄弱很多,那時趙就會乘虛而入對其下手。

有韓世忠那支奇兵的牽制,留守女真本部的金軍勢必不敢調動,那麼中原金軍就只有兩處可能的援軍,一是燕雲守軍,二是陝西守軍。如果金軍從燕雲調兵出來,趙就會將手中的大部分實力都投入中原戰場與其決戰,到時候中原宋軍將有差不多三十萬人,而金軍能有十五萬就頂天了,並且士氣低迷。雖然河北平原利于騎兵作戰,但趙手中還有二十萬義軍可用,應該可以勉強抵消這一優勢,勝算至少也有六七成。而就算戰敗,宋軍依然可以堅守黃河以南地區,再不濟也能保住秦嶺淮河以南,仍然保留了下次北伐的可能,這個險還是冒得起的。

不過這種可能性並不太大,因為在本部受到襲擾的情況下,金國朝廷未必敢將與其鄰近的燕雲地區放空,而更可能選擇從陝西調兵增援中原。因為陝西金軍大多為撒離喝的舊部和同僚,指揮起來更為容易,而且陝西地勢有利,易守難攻,即使分出去幾萬兵力,也不怕被宋軍鑽了空子,尤其大宋現在的西軍守將楊政還是個不擅奇謀的家伙。

由于陝西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所以趙早就留心,為收復此地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只要陝西金軍主力調出,趙就有信心輕易將其拿下,到時候中原金軍就將陷入三面夾擊,宋軍勝算將大大增加,雖說一舉滅金依然不太現實,但盡復舊疆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不過,身為陝西人的張俊卻知道老家並不是那麼好打的,不說別的,光是行軍就很費勁,而時間一長,光是後勤的壓力就足以逼迫進攻方退兵。另外,陝西有多處重要隘口,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無論大宋從西線還是東線發起進攻,都很難佔到便宜。盡管想到這些,但張俊從來就不是一個直言敢諫之人,見趙信心滿滿的樣子,他自然不敢提出異議。

兩世都熟讀史書的趙怎麼會不知道陝西的難打,但他對此早有安排,不過為了保密起見,他並沒有馬上告訴張俊。這一次他想出的大戰略雖然是紙上談兵,但與虞允文和吳璘交流過以後,得到了他們的一致支持,所以趙才敢放手大干,他可從來都不是一個冒失的人啊!

張俊的八萬大軍留在特區的這段日子,固然因為其強大的消費能力為特區帶來了大量商機,但他們糟糕的軍紀也令趙非常擔心。所以無論如何,趙都決定教他們懂點規矩,不過為了避免張俊不快,趙還是私下找張俊談了談。也正是這次交流,令趙發現了張俊帶兵的真正問題所在。

原來,張俊雖然貪財,對自己人卻一向很好,反映到軍隊管理中就是任人唯親。這種情況雖然不好,但大宋軍中比比皆是,本來也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但張俊治軍的手段又偏偏過于簡單粗暴,在這種情況下官兵對賞罰的不公便愈發敏感,較為嚴格的軍紀根本無法推行下去,他自然很難管好軍隊了。而且,張俊這人本來就沒把軍紀看得很重,反正百姓又不是他的親友,在這種心態下,「張家軍」的軍紀能好才有鬼。

不過,隨著趙對張俊的進一步了解,發現此人並不是一心求利,在身居高位後,他對虛名也是很看重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弄出「花腿軍」這樣的笑話了。而趙正是以此為突破口,找到了說服張俊作出改變的辦法,為此他特地帶張俊觀看了衛軍一部的隊列訓練

「張太尉久經沙場,你看這支軍隊如何?」,趙似乎無意地問道。

「雖然欠缺一點殺氣,但也是難得的精兵了,沒見過血的新兵就能練到這種程度,天下除了殿下您,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張俊忙躬身答道,順帶還拍了下趙的馬屁。

「那麼,張太尉覺得,若是由百姓來看,他們是更喜歡這支軍隊呢,還是你的‘花腿軍’?」,趙似笑非笑地問道。

張俊面皮一陣抽搐,但是擠出一點笑容答道,「自然是您訓練出的這支威武之師了」

「此地更無六耳,要不然本王還真不好開口,以免你臉上難堪。」,趙的臉色漸漸嚴肅起來,低聲說道,「你的‘花腿軍’我也看過,表演確實很精彩,但為什麼百姓並不歡迎,反而以此作為笑料呢?因為他們首先是軍隊,而軍隊的任務是打仗,對打仗沒有幫助的事情,軍隊還是少做的好。而且百姓若是要看表演,完全可以去看更好看的雜劇和馬戲,為何要看你這半調子的‘花腿軍’呢?張太尉你是天下少有的聰明人,這件事上怎麼如此糊涂?」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