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九十六章 信 任

感謝書友羌鏘的打賞,這是今天第三更,本周盡量每天三更,大家多多支持^_^

岳飛知道薛慶心意已決,便沒有再勸,但他的眼中卻已不覺濕潤了。就在此時他突然感到眼部一陣劇痛,心知由于疲憊與焦慮的緣故,本已大為好轉的眼疾似乎又要復發了。但是現在岳飛根本沒有靜養的余裕,即使雙目失明,他也一定要將他的部下**絕境!

岳飛的部將魚龍混雜,有的出身河北官軍、有的是改邪歸正的盜匪,還有一些則是反正的偽軍,但無論他們是什麼出身,無不對岳飛信任有加。在岳飛說出薛慶離隊的緣由後,沒有一人提出質疑,也沒有一人動搖對岳飛一直以來的信心,這為岳飛省下了不少的口舌和時間。

然而,薛慶雖然勇猛,但別說與粘罕相比了,即使粘罕麾下的銀術可三兄弟也比他強上不少。事實上,只帶走兩千多人的薛慶,居然能夠為岳家軍主力爭取到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是一個天大的奇跡了。不過,隨著追兵的不斷逼近,岳飛不得不面對一個很大的難題,下一個薛慶是誰呢?

這時,曾經當過偽軍,而且一貫貪財的大將董先站了出來,表示願意率領五千精兵堵截追兵。听到他一番慷慨陳詞後,岳家軍的主要將領們或多或少地露出了一絲疑色,「這老小子的人品可一直不咋樣,萬一他趁此機會,利用老關系又跑到金軍一邊,該怎麼辦呢?」

董先見岳飛沒有立刻表態,馬上泣拜道,「末將昔日無奈從軍,至今悔恨不已,金狗旦夕即至,請使相給末將一個以死報國的機會!」

「那我老牛也和你一起去!」,膚色黝黑的統制官牛皋站了出來。他與董先一樣以前也是偽軍的將領,雖然岳飛對牛皋極為信任,但其他將領背後的指指點點還是免不了的。牛皋心胸豁達,本來不以為意,但今天董先的話卻觸動了他,令其生出一死雪恥的念頭來。

董先知道牛皋的心思,卻一把按住牛皋,搖頭道,「不行,牛皋你是我神武後軍之中最擅于指揮騎兵的大將,使相將來直搗黃龍的時候,少不了你。而像我老董這樣的步將,神武後軍之中多的是,少我一個也沒有什麼關系」

這時岳飛也離開了座椅,站在兩人面前,肅容對董先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當初走錯了路,但能及時回頭,實在是大宋之幸,也是我岳某的大幸。如果你一心要去阻截金軍,我也不會攔你,但你要記住,不要逞強拼命。我神武後軍之中雖然步將頗多,但像你董統制這樣的大將之才,卻實在不多」,說完岳飛用力拍了拍董先的肩膀,「你一定要活著回來」

董先也不說話,強忍著隨時可能落下的淚水對岳飛作了一揖,然後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岳飛的幕僚之首薛弼此時則在心中贊嘆岳飛的決斷,「如果董先沒有問題,讓他出戰自是沒有問題;而若董先確有問題,讓其投向金賊,也總比與敵交戰時倒戈要好」

听部下說出眼前死戰不退的宋將以前曾經是偽齊的將領後,粘罕對其頗感興趣,便派人勸其投降。而得知董先素來貪財後,粘罕更是以黃金千兩加雙倍俸祿作為誘餌,不信他不動心

「娘的,老子是愛財,但投降這種爛事,一次就已經太多了!」,董先奮力舉起他那把沉重的鐵鏟,一下子劈掉了一名金兵的腦袋,大罵道。董先雖是粗人,也知道禮義廉恥,岳飛既然能夠信任他,他便決不會辜負其對自己的信任。

見到董先不識抬舉,粘罕臉上的怒色一閃而過,他舉起手來就要下令殺死這位勇將,可這時卻有一名哨騎急匆匆地沖到了這里,「元帥,上京急報!」

粘罕看過密報後滿臉怒色,用力將信件撕得粉碎,在心中大罵道,「那幫蠢才,真是連一點事都辦不好!這麼簡單的事,老夫也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居然還硬是捅出了這麼大的婁子!」

這下金軍便不得不馬上撤回遼東,粘罕本想在撤退之前先將董先除掉,但這時撒離喝突然心生一計,上前輕聲說了幾句。粘罕一听,覺得挺有意思,便下令放走董先等人

雖然折兵三千多人,但董先自己卻居然毫發無傷地回來了,而且金軍還莫名其妙地退了兵,這令岳家軍的將領們不免心生疑竇。看到大家懷疑的眼神,董先卻根本無法辯解,一張老臉頓時漲得通紅,心想早知如此還不如死在陣中的好。可岳飛見到董先平安歸來後,卻顯得異常欣喜,「你能回來實在是太好了!」

岳飛真摯的笑容令現在心亂如麻的董先心中涌入了一股暖流,他這才不再胡思亂想,撒離喝的詭計終究沒能敵過岳飛與其部下之間長久以來形成的信賴。

不過金軍竟會突然主動退走,這確實有些詭異,岳飛以為其中一定有著某種自己不清楚的原因。只是目前岳家軍損失太大,岳飛的眼疾也有復發的跡象,根本不可能追擊,只得暫時退回襄樊修整一段時間。

此時神武後軍被金軍擊敗圍困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臨安,趙構知道後大驚失色。不過,雖然對岳飛在未得詔書的情況下主動大舉出擊而非常不滿,但趙構目前對岳飛還是一直寵幸有加(注1),將其視為鞏固自己皇權的第一臂助,自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岳家軍全軍覆沒。

如果直接派兵援救神武後軍,那肯定是來不及了,因為即使是最快的水路,因為是逆流的關系而需要整個月的時間,那時黃花菜都涼了。趙構在先後與吳貴妃和宰相張浚(沒辦法,其他人還不如他,秦檜又沒被起用。)商議過後,決定采取「圍魏救趙」的計策。

于是,趙很快就接到了朝廷要衛軍進攻山東以迫使河南金軍分兵的詔令,而張俊、韓世忠與楊沂中這三位大將也已經率軍進入淮南,準備在必要時作為第二梯隊增援衛軍。

在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淮南的宋軍兵力猛增到二十萬以上,而且其中張俊所部的軍紀異常糟糕,令趙非常郁悶。好在自己太子的身份還有點用處,張俊在趙三令五申後勉強約束住了部下的軍紀,要不然趙恐怕就要忍不住趕人了

雖然趙一直不想岳家軍的實力強大到失控的地步,但也絕不願意看到他們被金軍殲滅,所以很快便點兵出征。由于衛軍的主要將領之中只有劉一人尚無功績,而且官位也實在太低,所以這次趙便讓他帶兵出征。

當然,陳規是要跟著的,要不然萬一劉真像歷史上那樣出現部下逃跑或是倒戈的情形,他連哭都沒地方哭去。而且,衛軍這次只出動了一個師,更為精銳的第一師則暫時按兵不動,一來是可以預防萬一,二來也算是趙的後招。

想到那支金軍竟然能在短時間內岳家軍陷入隨時可能覆滅的困境,實力一定極其強大,趙不願冒任何風險,所以最終選擇了靜觀其變、後發制人的路線

注1︰因為趙沒死,歷史上岳飛與趙構鬧矛盾的前兩件事都沒有發生,一是岳飛因趙構在「淮西軍」的處置問題上不守信諾而撂挑子以發泄不滿;二是岳飛干預立儲的事。所以在這個時空,岳飛與趙構之間的關系要比同時期歷史上的情形要好得多。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