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十一章 殺人神醫

自從來到淮西後,王繼先似乎找到了他人生的真正價值,比起作為皇帝的寵臣而享盡榮華,不受限制的醫學研究更令他沉迷。而趙不但支持其著書立說,而且在各方面盡量滿足他的需要,尤其是趙的一些奇思妙想更是常常令其茅塞頓開,但王繼先並不知道這些都是源于趙前世掌握的現代醫學知識。

然而,醫學的研究對象是人,要想證明某個想法是否正確,很多時候不得不觸犯一些倫理禁忌,最常見的就是尸體解剖。但在中國古代,連為女性看病都常常為了恪守禮法而不得不搞出「懸絲診脈」之類的把戲,更不要說對尸體不敬了,即使是仵作為了查案而驗尸也會遇到極大的阻礙,何況只是為了研究?

這不是有權就能解決的,還需要有敢于身敗名裂的勇氣,王繼先雖然風評不佳,卻並不缺乏為醫學付出一切的勇氣,可是他又從哪兒去搞尸體呢?趙構身為大宋皇帝,自然有這個能力,可他縱然再怎麼寵愛王繼先,也不可能為他冒天下之大不韙。

但是趙構給不了王繼先的,他兒子卻能給出,自王繼先表露出心中的無奈後,趙便一直設法為其搜集實驗材料,有他前世實驗中所用的動物,也有無人埋葬的死尸,所以王繼先便安心在淮西待了下來。

然而,死尸和動物解剖固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並不能解開所有的疑惑,王繼先的目光漸漸移到了活人身上。由于連續觸犯禁忌,王繼先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居然對趙說「為了可以救千萬人,犧牲幾條性命是值得的。」。

發現王繼先已經日益偏執後,趙對其開始產生警惕之心,並派信得過的人暗中監視,以防其真的干出傷天害理之事來。畢竟趙前世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對人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已經深入骨髓,縱然王繼先的話不無道理,他也絕對狠不下心來。

可是,現在這幾百名「鐵浮屠」本就百死不能贖其罪,趙便毫不猶豫地將他們交給了王繼先,就當是讓他們有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有了這些「**材料」,王繼先的醫學研究獲得了超出趙想象的進展,其中包括「人是用腦思考,而不是心」這一論點的證明。

在相關實驗中,王繼先以針刺麻醉法減輕受試者的痛苦,然後將其胸腔剖開,以極快的速度用他自制的血管鉗將幾根大血管夾住,以防其因失血過多馬上死去,這時他再以此前靠動物實驗練出的嫻熟手法將心髒取下,受試者卻足足罵了十句以上才合上了雙眼。

而在對照實驗中,被砍去腦袋的十人沒有一個能畫出哪怕是最簡單的圓形,兩相對比,「人是用腦子來思考」這一結論已經確鑿無疑。其後王繼先又以上百條人命為代價,研究出了大腦、小腦、腦干這幾個部分各自的功能,並總結出了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令失傳已久的體內手術(中醫的體外手術早已成熟,比如宮刑)在華佗過世九百多年後在中國的土地上再現。而消毒、麻醉、拆線等方法的歸納總結,令王繼先自創的體內手術方法很快傳播了開來,挽救了無數病患的生命

其中尤以剖月復產手術的影響最大,它令對母嬰危害極大的難產不再那麼可怕,而大宋婦女的平均壽命更是一下子增加了五六歲之多。這一手術倒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首次嘗試的,對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夫來說,妻子和兒女的性命,遠比那些什麼倫理道德重要得多

十多年後,王繼先縱有趙構父子的暗中保護,也終究沒能頂住鋪天蓋地的譴責之聲而自盡身亡,但這位「殺人神醫」開創的體內手術方法卻像商鞅變法一樣被後人繼承了下來,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而在遺書中,這位生前沒有主動(他治病是為了試驗新方法、謀取好處,見死不救是常有的事。)做過一件好事的大夫,卻一反常態地將所有罪過攬在自己身上,而將一切可能牽連到趙的證據全部毀滅,令趙的反對者們欲哭無淚。

「想不到這廝竟將我當成了知己」,當時已經權傾天下的趙知道此事後沉默了許久、許久

其實,趙也曾經利用王繼先的實驗中心進行過很多疫苗的最後試驗,但由于證據都被王繼先銷毀,知情人又對趙敬若神明,此事的真相本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但誰都沒有想到,趙後來竟然在臨死前將此事大白于天下,圍繞在王繼先這位「殺人神醫」身上的謎團才終于解開,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自從確定攻掠山東的計劃後,趙便打算讓王彥暫時別去抗金義軍實力最強的河北,而是先去山東練練手。因為雖然趙將前世記憶中不少游擊戰和根據地建設的思路告訴了王彥,但那畢竟只是思路,而王彥這一次的任務與其當年縱橫北方時的做法又有很大區別,如果是在河北那塊「飛地」,一旦失敗便無法挽回了。

而若將地點改到山東,情況則大大不同,首先,山東丘陵密布,境內也有不少高山,具備建立山地根據地的先決條件,若論對騎兵的限制還要勝過河北一籌;其次,在衛軍對山東的攻掠行動中,偽齊政權對當地的統治將受到嚴重動搖,而分到田地的貧民又為王彥建立義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大增加;最後,若是義軍在河北陷入危機,衛軍即使想要「圍魏救趙」也很可能「鞭長莫及」,而山東近在眼前,救援的難度自然大大降低,實在不行的話王彥甚至可以率軍撤回淮南,盡管這樣會令趙很失望

而趙很快又意識到在山東建立敵後根據地將對戰略態勢產生極其有利于大宋的影響。以王彥之能,僅靠山東本地的偽軍是奈何不了他的,那麼金人就必須派出援軍。如果援軍不多,則衛軍可以揮戈北上,以運動戰將其殲滅,削弱金國的實力。

而即使金軍較多,短時間內也未必奈何得了王彥的義軍,他當年善于山地防御作戰可是出了名的,而衛軍則可以等到金軍師老兵疲的時候給其重重一擊。如果金軍極多,王彥無法抵擋,那麼他只要按照趙傳授的方法跟其不斷兜圈子即可,十萬大軍的糧草消耗可是驚人的

不過王彥雖然能力毫無問題,在江湖上的聲望也極高,連他一向為人詬病的軍民關系也通過了趙的測試,可是艱苦的敵後工作並不是那麼簡單,沒有一個忠誠可靠的參軍是肯定不行的,要不然就算王彥成功拉起隊伍也不過是一個新軍閥而已。

可新式教育再快也要幾年時間才能培養出可用的人才,現在叫趙到哪兒去找合適的人選呢?正在趙為此煩惱的時候,淮南東路制置使趙立卻突然趕來合肥覲見,趙頓時眼前一亮,「有了!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屈就了」

趙立見到趙後,立刻為自己一年多時間還沒來拜見向趙請罪,趙卻笑著將其扶起,「節度一心為國,何罪之有?若我是你,也會這樣做的,上司是個七歲小兒,想來見識有限,萬一他亂指揮,不听則不忠,听了則害民,不如不見,也好安心為國做事。」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