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十八章 虎入羊群

這一戰岳雲徹底打出了威風,親手殺死的金兵就有上百人之多,從此以後即使那些並非出身于岳家軍的衛軍將士不再也開始學著叫他「岳大少」了。

不過雖然岳雲今天所向披靡,他的武藝卻並非真的天下無敵,在踫到督戰隊主將完顏折合時就差點吃了大虧,要不是周圍士兵的保護,再加上完顏折合心志已亂,恐怕死的就是岳雲了

岳雲的父親岳飛早年便以武藝過人而聞名,這自然得益于他的幾位良師,比如後世文藝作品中常常出現的周侗周老爺子。但岳飛從軍以後,卻發現自己此前所學用于單打獨斗自然是很厲害,可是用于戰陣之中卻顯得效率不高。

好在岳飛天賦過人,又有足夠多的戰斗經歷,總算被他漸漸糾正了過來,但卻因此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在教授兒子武藝時岳飛就特別注意,以免岳雲再走自己的彎路。

另外,由于金軍是大宋的死敵,金軍的特點又極為鮮明,所以岳飛為兒子設計的戰斗方式和相應武藝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也是十二歲便從軍的岳雲很快就能打出威名的重要原因。

金軍之中以女真人為核心,也許是因為人口不足的原因,女真人除了在起兵初期穿不起以外,後來無論步戰還是馬戰,都普遍身著重甲。再加上他們雖然身高一般,卻普遍體格粗壯,一般的兵刃很難致其死命,戰場上經常能看到有女真兵將身中數十箭、十余槍還能大呼酣戰的。而岳雲所用的鐵錐槍卻正是女真重甲兵的克星,一柄有四十來斤重,岳雲又力大無窮,金兵縱有重甲護身,被砸中一下也難幸免,而鐵錐槍的前端足有碗口粗細,被刺上也必死無疑,所以重甲就變得毫無意義,而其不利于閃避的缺陷卻暴露無遺。

另外,岳雲用的是雙兵器,與金兵交戰時,只需用一柄鐵錐槍架起敵人的兵器,然後另外一柄無論是刺是砸都可以輕易致勝,因為金人喜歡用狼牙棒等重兵器,那些都是雙手握持的,被架開就就無法格擋,而重甲又令他們難以閃避,只能等死。

從這一點來說,鐵錐槍無疑是最合適的兵器,因為普通的刀槍強度不足,難以保證在敵方的重擊下不折斷,而鐵錘太笨重、雙鞭或者雙 卻又太短了

從這可以看出岳飛對于戰斗的認識有多麼深刻,但岳雲的戰斗方式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陷,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因為他每次戰斗都是以單臂架開敵方兵器為起點的,萬一敵將力量不遜于岳雲,兵器也一樣沉重,岳雲光靠單臂架不開呢?

若真是那樣,岳雲要麼會被對方的兵器打中,要麼就被迫以雙槍招架,那就意味著陷入無法還手的窘境,畢竟「一寸長一寸強」,無論出現那種情況,岳雲都是必敗無疑的

但在岳飛看來,那種情形是極為罕見的,他出生入死那麼多年,歷經百余戰,也很少有機會剛好與敵方大將對上,大多數時候都是兵對將、將對兵,所以殺小兵能力強的猛將才是最實用的猛將。

在這種思路之下,岳雲變得極為「畏強凌弱」,只要實力不如自己的敵人,無論小兵還是將官,岳雲都是一招秒殺,效率之高令人乍舌。今天岳雲令人瞠目的戰績也再度證明了岳飛那種思路的正確,「鐵浮屠」雖然精銳,但單兵作戰能力與岳雲這樣的超一流猛將相比還是差上一截,所以也一樣遭到了被輕易收割的噩運。考慮到岳雲體力畢竟有限,似乎專挑這些頂級的精銳來殺,似乎還更劃算些

但當岳雲一路勢如破竹地殺下去,撞上了金軍驍將完顏折合之後,他那套打法的缺陷第一次暴露出來。由于並不了解面前金將的實力,岳雲還是習慣性地單槍招架,結果竟然沒能完全架開,完顏折合那柄沉重的馬槊眼看就要刺入岳雲的心窩,幸好旁邊跟上的宋兵伸出長槍奮力一挑,岳雲才逃過一截,但他的鎧甲還是被一下挑開,肩上血流如注。

雖然岳飛沒有教過他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但戰斗經驗已經極為豐富的岳雲還是下意識地作出了正確的應對,他變攻為守,以雙槍護定自己全身,策馬逼近完顏折合。

完顏折合雖然驍勇,奈何馬槊太長,一旦岳雲近身,他的優勢便蕩然無存了。完顏折合本就算不上冷靜,現在更是由于全軍潰敗而心神大亂,一時沒能立即後退拉開距離,被岳雲成功近身。

完顏折合失去了長兵器的優勢,又被岳雲和兩名悍勇的宋兵夾擊,不三合便被挑落馬下,這也徹底決定了本次戰斗的最終勝負。而岳雲雖然受傷,卻無意中發現了彌補自己武藝弱點的方法,那就是單臂招架時身體也盡量閃避,同時全力逼近對方,便可以發揮出自己雙槍的優勢。從此以後,岳雲的勇名威震天下,縱使當初他敵不過的楊再興等人,也很難說還能勝他,當然,那是後話了

吳璘率軍將四千多金軍督戰隊宰殺干淨的時候,王德的「斧頭幫」也繼續大顯神威,本來那些契丹等族騎兵也就是迫于督戰隊的威懾才不得不拼死廝殺,這下還不乘機逃跑?反正只要逃回去的人數一多,法不責眾,金軍的軍法再怎麼嚴格,也不可能將幾萬逃兵全殺了吧?

而吳璘還故意命令部下讓開一條路,方便金軍逃跑,這就更是令他們肆無忌憚,甚至連兀術手下的部分「拐子馬」也攝于「斧頭幫」的可怕而趁機開溜了。兀術由于精力集中于正面,等到發現不對時逃兵已經成片出現,他再怎麼厲害也無力回天了。

遭受了這次金軍歷史上最大的慘敗(傷亡人數比不上西軍的幾大戰役,但這次戰斗對金軍的打擊卻明顯更大。一是因為這是平原上進行的野戰,二是因為女真精兵尤其是「鐵浮屠」損失太大。)之後,兀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將陷入被動,無論是軍事上的競爭對手撒離喝,還是政治上的對頭韃懶,恐怕都不會放過這次打擊他的好機會,兀術下面幾年的日子恐怕沒那麼好過了

不過兀術畢竟是一心為國之人,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不惜親冒大險,率領身邊僅剩的四千多「拐子馬」掩護大隊人馬撤退,令吳璘不得不放棄了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打算,心中頗為遺憾。

盡管如此,那些重傷的金兵兀術也只得狠心丟下,令宋軍獲得了自南宋建國以來最為輝煌的一次勝利。當宋軍步騎會師後,戰果很快就清點了出來,全軍一共斬首兩萬四千余級,而且其中女真人將近一半,還抓了七千多俘虜。

趙知道這個消息後激動得流出了眼淚,這次大勝不但暫時解除了金軍對淮西的威脅,而且也將極大地提高衛王府和衛軍的聲望,對下面將要推行的改革將有極大的幫助。

為了震懾金人,激勵淮西的民心士氣,也為了警告那些改革的反對者,趙違反了大宋開國以來寬仁的傳統,將數萬具金軍尸骸堆成了恐怖的「京觀」。而一向仁慈的虞允文居然沒有阻止,他只是輕輕說了一句,「只有令惡人畏懼,他們才有可能棄惡從善。」

但這一破天荒的舉動後來還是激起了文官集團對趙的強烈反感,小小年紀就如此殘暴,將來長大了還怎麼得了?于是彈劾趙和淮西將領官吏的奏本如同雪片一般飛到了趙構手中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