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傲慢的代價

然而,兀術卻沒有見到那常見的一幕,潰不成軍的反而是他前軍的上萬騎兵,宋軍陣中矢發如蝗,令金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由于這些金軍雖然從戰斗方式上看也算是以近身廝殺為主的重騎兵,可是由于真正的重騎兵裝備成本太高,還輪不到他們這些異族人,所以他們身上的甲冑算不上多麼堅厚。而宋軍的克敵弓、馬皇弩此時已不再保留,全力射擊,只著輕甲的金軍前軍如何抵敵?

如果那些騎兵是女真人的話,即使傷亡過半也會堅持沖到宋軍陣前,但那些渤海、契丹與奚人雖然也個個悍勇,可堅忍卻遠遜于女真的勇士。

再加上他們與女真人之間本有滅國之恨(渤海國雖然是被遼人所滅,但女真人不顧同宗之誼,從背後下刀更是令他們憤恨不已。但如今女真人勢大,而且建國後對渤海人也頗為優待,渤海人才甘心為其賣命,但仇恨的火種並沒有那麼容易熄滅),只是畏于女真人的強大,兼且貪圖南下搶掠的好處,才甘當女真人的鷹犬,戰斗意志和女真本族人是沒法比的。

見這些異族軍隊指望不上,兀術現在也只能依靠女真本族的精銳了,而且他從剛才的戰斗中已經發現當年太原之戰令金軍蒙受巨大的損失的神臂弓竟然再次出現了,這令他終于收起了心中的傲氣,空前重視起眼前的對手來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兀術既然決心出動主力,便不會再有保留,他以一萬五千「拐子馬」為兩翼、三千「鐵浮屠」居中沖鋒,意圖一舉將宋軍的陣型打穿!(注1)

比起人著重甲、馬著輕甲或者不披甲的「拐子馬」,人馬皆著重甲的「鐵浮屠」看上去無疑更為可怕,即使是宋軍中沒多少人能拉開的二石強弓也很難射傷金兵,因為「鐵浮屠」是真正的「甲騎具裝」,除了身體和馬匹都被鐵甲覆蓋以外,連面部都帶上了鐵制面具進行保護。

所以說,一般的弓箭除非能夠精準到射中金兵的眼楮,不然根本無法傷到他們,不過他們這次卻撞上了鐵板,因為衛軍是宋室南渡後第一支裝備了克敵弓的軍隊,雖然威力比正牌的神臂弓稍弱,但此時世界上還未出現板甲,克敵弓射出的勁矢已經足以將那些所謂的「重甲」洞穿了。

如果說金軍第一次沖鋒時,宋軍還有保留,現在他們則是不要錢似的射出了漫天箭雨,沖在前頭的很多金兵一眨眼的工夫就成了刺蝟(若是正牌神臂弓,則往往是被射穿,前排反而很少會有刺蝟)

兀術不由一陣心怯,幸虧這次他沒有習慣性地沖在最前頭,要不然恐怕他自己也不能幸免。這也難怪,即使是當初滅掉北宋的過程中,兀術也從未見過如此之多的神臂弓(主要是正牌神臂弓對弩手力量的要求太高,當時的北宋軍隊又嚴重缺乏訓練,能夠拉開的人並不多,所以神臂弓能夠投入使用的數量相當有限。而克敵弓降低了門檻,衛軍又都是精兵,不再有類似的問題。雖然一年前剛剛開始生產,但第一批生產的三千張克敵弓、兩千張馬皇弩等強弓硬弩都分配給了淮西,而且那還是在趙許諾「自負盈虧」之前,也即是說,這些弓弩都是白拿的,有個皇帝老子就是好),而前一次金軍突擊時宋軍也沒有全力射擊,以致兀術大大低估了對面宋軍裝備神臂弓的數量,結果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僅僅宋軍的第一輪箭雨,就令數百名「鐵浮屠」落馬,他們的隊形實在太密集,想射不中都難

雖然一瞬間兀術有所動搖,但長久以來戰無不勝的經歷令他傲氣再生,厲聲大喝道,「弩雖霸道,臨陣不過三發,沖過去,沖過去!」。于是剩下的「鐵浮屠」勇士們頂著密集的箭雨奮力向前,而兩翼的「拐子馬」也開始全體加速。

此時,光靠陣中的弓弩手已經難以阻止數量上佔據優勢的金軍,但就在這時宋軍中軍突然鼓聲如雷,而沒過多久,那些距離宋軍前排槍陣已經不足十步之遙的「鐵浮屠」們卻突然听到一陣凌厲至極的破空聲

「這是床子弩,怎麼會?啊!」,一名「鐵浮屠」的勇士看到空中那數以千計宛若長矛的巨箭,立刻想起宋軍在和尚原之戰中殺死他多名戰友的可怕凶器。只是這個女真人到死也沒有想明白,床子弩體積巨大,運輸非常不便,從來都只能守城,怎麼會在這種平原野戰中出現呢?這時又有一根巨箭落下,以其巨大的動能直接將那名金兵打穿,連人帶馬翻到一邊,轉眼又中數發,尸體血肉模糊,已經看不出他曾經是個人了。宋軍此戰之中使用的床子弩,乃是床弩家族中威力最大的三弓床弩,一次可以射出三桿巨箭,連城牆都能射穿,更別說是人了。

三弓床弩至少也有上千斤重,運輸極為困難,但宋軍這次是背水列陣,所以可以輕易地通過大運河將三百余張大殺器運至陣後,而且這種巨型床弩的射程足有兩三里,所以放在陣後也絲毫不會影響到它們的攻擊效果。

這床子弩的巨箭與眾不同,箭身長三尺多,箭頭後面有一個圓形的鐵球,射出後呈拋物線,靠其沖擊力致人死命。床子弩除了移動困難以外,最大的缺陷就是精度較低,但金軍的「鐵浮屠」實在太密集了,這令床子弩的威力完全發揮了出來。

兀術一直將這些「鐵浮屠」視為命根子,見其傷亡慘重,頓時心如刀絞,不得不下令撤退。宋軍之中雖然老兵不少,卻還是第一次只靠弓弩就將兵力佔據優勢的金軍擊退,頓時歡聲雷動,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兀術自然不會甘心就此退去,他讓麾下的精兵將隊形散開,再次沖擊宋軍的陣勢。這下果然大見成效,宋軍弓弩的效力大打折扣,女真的鐵騎也第一次沖到了宋軍陣前。但也許是由于隊形稀疏的緣故,女真鐵騎的沖擊力也大不如前,沒能在一次沖鋒中就將宋軍嚴密的陣型沖垮。失去沖擊力的重騎兵在宋軍的精銳步兵面前毫無優勢,兀術只得下令進行連番突擊,將宋軍打垮。女真騎兵的堅忍耐戰天下無雙,當年起兵時連續沖殺上百個來回都是很普通的事,現在雖然戰力有所下降,但連續沖鋒三五十次還是沒問題的,但金軍才沖了兩個來回,兀術的臉色就變得異常難看起來

注1︰「拐子馬」是宋人對金軍兩翼騎兵的稱呼,其實也就相當于普通的女真騎兵,不過在金國建立初期也是相當精銳的力量,既能騎射,也能沖鋒,下馬步戰也不可小視。女真人是金國的統治階層,待遇自然是最好的,「拐子馬」除非用作偵查時,騎兵肯定披甲,馬匹則視情況而定,但一般只披皮甲,畢竟金軍的戰馬以北地馬為主,負重能力一般,全套鐵甲的話肯定得累趴下。這里插一句,完全不披甲的騎兵在正規軍里從未存在過,只有極度窮困的馬賊流寇和游牧部族沒錢置甲,才會有這種純粹的「輕」騎兵。而「鐵浮屠」則是金人自己的稱呼,指女真人中最精銳的士卒,上馬可以沖鋒,下馬可以攻城,一般是起先鋒敢死隊的作用。因為女真以騎兵為主,所以「鐵浮屠」大多數時候是以重騎兵的形式存在。至于史書和小說中說,「鐵浮屠」是每三匹馬為一單位,用牛皮繩相連,以同進同退,似乎不符合重騎兵沖陣的特點。歷史上慕容恪發明這一戰術,是用來防御敵軍突陣,並限制其活動空間的,宋軍疊陣中的連環馬也是用來阻擋而非進攻。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