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反 擊(下)

于是,李成的十萬大軍被岳家軍的先頭部隊幾千人打得落花流水,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就全線潰敗,兵士損失大半。盡管他們繼承了偽軍(其實也就是昔日的宋軍)擅于逃跑的光榮傳統,奮力退回其他州縣據守,但士氣全無的他們怎麼可能阻止岳家軍前進的腳步?

結果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岳家軍將襄樊地區全部光復,並在未經趙構和宰相們許可的情況下乘勝追擊,直取中原!

可是,比起高奏凱歌的西線和中線,拱衛京畿的東線宋軍卻明顯瀆職了。偽齊皇帝劉豫派兒子劉麟、佷子劉猊率軍二十萬直撲淮西。淮東守將趙立兵力有限,不敢出兵支援,怕被敵人鑽了空子,而淮西軍主帥劉光世又是有名的「長腿將軍」,還沒開打,就再次丟下防區率軍開溜了

由于有韓世忠的水軍扼守長江,趙構這次並沒有被嚇得馬上逃跑,但他卻被劉光世的表現氣得七竅生煙。大哥,見到金軍逃走也就算了,反正也不止你一個,可現在不過是偽齊的烏合之眾,你居然也不戰而逃,難道你真以為朕不會殺人嗎?

看到趙構那幾乎要將自己吃下去的眼神,劉光世害怕了,只能硬著頭皮殺回江北。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以前逃跑的人太多,法不責眾,而這次宋軍那麼多參戰將領,逃跑的就他一個,實在是太顯眼了,官家搞不好真的會開殺戒

劉光世雖然膽小無能,但他平常對待自己的部屬還算不錯,所以只要他不逃跑,大家也就發狠死戰了。再加上劉光世手下也有不少驍勇之士,大將王德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而劉豫父子本來就只是狐假虎威,沒什麼軍事才能,二十萬大軍又是注了水的,還被淮東的趙立牽制住了一部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張俊的部將楊沂中與趙密隨後趕來增援,並在藕塘大敗偽齊軍隊主力,楊沂中也在此戰中一舉成名,並引起了趙構的注意。見到敵軍遇挫,趙立的淮東守軍也順勢出擊,將進逼淮東的數萬偽軍擊潰,結果偽齊的二十萬大軍傷亡大半,不得不全線撤退。就這樣,金國氣勢洶洶的三路進攻以完敗而告終

不過,正所謂「樂極生悲」,岳家軍挺進中原的步子太大,戰線被拉得很長。而且因為岳飛是擅自行動,朝廷方面沒有相應的準備,後方的糧草供應自然沒能跟上。

而岳飛又不願從已經非常困苦的中原百姓手中征糧,結果岳家軍不敗而敗,光是因為餓病產生的非正常減員就超過了一萬人,沿途又不斷遭到金軍游騎的騷擾和攻擊,好不容易才退回了他們剛光復不久的襄樊地區,從此以後岳飛對後勤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視。

盡管由于軍事上的冒進而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但岳家軍的第一次北伐也標志著宋金對峙局面的完全形成,從此以後宋軍不再是只能死守,也開始有能力發動一些有威脅的進攻了。而由于一路上收編了大批偽軍,岳家軍的兵力並未減少太多。

而趙構又將襄陽六郡單設為襄陽府路,除在襄陽府設安撫使司外,放棄了大宋歷來的文人監軍系統,任命岳飛為襄陽府路制置使,事實上形同藩鎮。

岳飛知道此事嚴重破壞了宋朝的軍事傳統,連番上書懇辭,都被趙構駁回,最後只能接受,可見聖眷之隆。從此,岳家軍有了堅實的後方,實力又有了大幅度地增強。

既然皇帝這麼夠意思,岳飛也不吝表現他的忠誠和逸才,奉命剿滅洞庭水寇楊麼的他輕輕松松便將困擾了南宋朝廷數年的肘腋之禍鏟除。由于在降伏楊麼水軍的過程中,岳飛巧妙地運用了分化瓦解之計,結果不但只花了個把月時間就大功告成,而且岳家軍的兵力不減反增,一下子超過了四萬人。從此長江中下游的「黃金水道」恢復暢通,從此南宋政權的後方終于完全安定了下來,南方經濟也開始迅速恢復。

由于志在中原,楊麼天下無雙的水軍對岳飛來說沒什麼價值,他便將那些戰船與不擅陸戰的水兵轉送給了韓世忠和張俊,希望改善一下彼此之間不太友好的關系。

韓世忠本就以水軍見長,這下正對了他的胃口,自然非常高興,從此與岳飛的關系大為改觀。

而張俊雖有水軍,卻只是單純地用來運輸,對水戰並沒有什麼興趣。在極其現實的張俊看來,你不送我點實惠的禮物(金銀錢帛、房產美女之類)就算了,還塞給我這麼多廢物,浪費我的軍餉,老子和你沒完!

再加上張俊心胸狹窄,又有些懷疑岳飛此舉是不是在向自己炫耀示威,于是張俊與岳飛的關系反而大大惡化了

岳飛的兵力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而趙構對此不但毫無警惕,反而還準備再給岳飛增添兵力。當初劉光世雖然在趙構的威逼下打退了偽齊軍隊,但趙構對他已經徹底失望,很快便罷免了他的官職,可五萬淮西軍該如何處理就成了一個大難題。趙構現在與岳飛正打得火熱,第一反應就是將這五萬人也劃歸岳飛帳下。

結果趙趕在趙構向岳飛許諾前出言諫阻了,他可知道在歷史上此事由于趙構在張浚的勸說下擔心岳飛兵權過大而不了了之,結果不但令君臣之間第一次產生了無法彌合的裂痕,而且還釀成了損失極為慘重,以至于令趙構喪失北伐信心的「淮西兵變」,影響不可謂不大。既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說比較好

「父皇您難道忘記當年‘安史之亂’的教訓了嗎?」,趙的小臉看上去非常嚴肅。他現在已經七歲了,大腦的分裂期已然結束,這令他終于可以用**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問題,智力也因此而有了巨大的飛躍,若考慮到他前世記憶帶來的龐大知識量,趙現在的智力已經接近宋代成年人的平均水準,這神童的名號已經不再是冒牌的了,可見營養與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育是多麼重要。

不過若比起身邊幾位天生的神童來,趙這個後天「神童」就差遠了,他只在思維的深度、廣度上仍有優勢,除此之外他就只能靠前世記憶開外掛了

年方九歲的詹會龍現在甚至可以與他的師父虞允文辯論而不落下風,只有實際工作能力還有較大差距,要知道虞允文可是中國歷史上幾百年一遇的天才人物。

不過詹會龍等人能夠如此迅速地成長,趙也是有大功的,當三人都已經習慣于橫列書寫、並能嫻熟地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後,趙手把手地教給了他們一門「絕技」

「殿下,計算不都是從低位到高位的嗎?」,當時三人中年紀最大的沈大用立刻就提出了疑問。

趙听後嘆息了一聲道,「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這種計算方法就不會出現了,你們要記住,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所以你們要敢于質疑,敢于嘗試。對普通人來說,多疑只會令自己無所適從,但你們都是萬里挑一的聰明人,有責任承擔起引領大宋進步的義務,孔孟那樣的聖賢一開始不也是普通人嗎?」

話是這麼說,趙自己的話卻是不容置疑的,也沒哪個敢于質疑。趙所授的這種計算方法是前世一位叫做史豐收的教授獨創的,其核心思想是從高位到低位運算,不過需要輔以不少口訣和手勢,粗看上去頗為繁瑣。但一旦能夠純屬運用,計算速度將大大加快,甚至可以超過手按計算器的速度。

然而,在計算機普及的年代,史豐收速算法的實用價值無疑大打折扣,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願學的人就更少了,趙前世也是大學畢業後純粹出于好奇才學了一下玩玩。

可現在是古代,若能熟練掌握這種計算方法,無疑將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畢生的心血能夠在另一個時空發揚光大,史豐收教授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