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一章 楚州告急

在宜興,岳飛收降了周邊地區的多支盜匪以及金軍強征來的河北偽軍。岳飛在同鄉的簽軍中有著很高的聲望,偽軍們都傳話說「是岳爺爺的軍隊。」,紛紛過來投誠。岳飛麾下的軍隊逐漸擴充到了一萬多人。而且隨著戰斗經驗的增加,不但軍隊戰斗力大增,岳飛及其麾下將領們的軍事才能也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當地百姓真心感激這支軍隊為他們帶來了平安,出于對岳飛的敬愛,私下里開始將這支軍隊稱為「岳家軍」

三月,金軍一部在劫掠了秀州和平江府之後,攻向常州。常州知州周杞探知這一情況,派岳飛的舊識趙九齡到宜興縣,請岳飛鎮守常州。但在岳飛啟程之前,膽小的周杞卻已經放棄常州城,也趕到了宜興。

于是岳飛便與周杞、趙九齡一起帶兵北進,奪回常州,又尾隨這支金軍追襲于鎮江府東邊,再次取得勝利,但由于岳飛只帶了幾百騎兵先行,兵力不足,故而殲敵不多。

接下來岳飛又集中兵力剿滅了已經淪為盜匪的昔日同僚戚方,並成功將其俘虜。以戚方的罪行本該處死,但考慮到眼下還是戰亂之世,岳飛看重他的將才,便赦免了他的罪行,並將其收為己用。

由于合並了戚方的人馬,「岳家軍」也因此繼續擴充,兵力超過了一萬五千人,而在連續不斷的艱苦戰斗中,「岳家軍」中的核心「背傀軍」(其實一般寫作背嵬軍,這樣寫是為了與韓世忠麾下的相區別,而且打字也方便=。=)也開始逐漸成型。

趙構回到越州後,任命張俊為浙西路江東路制置使,讓他暫時節制東軍所有軍隊,以盡快收復建康。張俊不願自己的部隊付出過大的傷亡,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便將這份苦差事交給了岳飛。

就在兀術成功北逃的同一天,岳飛率軍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戰大捷,金兵橫尸十五里,獲得耳戴金、銀環的女真人頭一百七十五級,活捉四十五人。其後由于兀術北去,滯留江南的金軍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岳家軍又在牛頭山等地多次告捷。

五月十日,岳飛率軍在龍灣取得了宋金交戰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光是斬殺的蕃兵就超過了三千,還俘虜了二十多名蕃人軍官,此役之後江南金軍殘部基本被肅清,岳家軍由此收獲了經驗和信心,迅速成長為一支威震天下的赫赫強旅

在這些戰斗中,剛剛從河北老家逃出與父親重逢的岳雲,因其武藝精通、勇猛過人,被岳飛立即編入了軍隊,歸自己剛剛提拔起來的小將張憲統轄。岳雲的一對鐵錐槍重達八十來斤,可刺可砸,兼具鈍器的威力與銳器的靈巧,一時間所向披靡,但岳飛卻多次瞞報其功績,擠兌部將不好邀功,以犧牲兒子利益的方式來減少全軍的開支

建炎四年,韓世忠和岳飛先後給予金軍重創,令宋軍將士倍受鼓舞,也沉重地打擊了金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而原本來源復雜的烏合之眾南宋東軍,其實力日益壯大,逐漸成為了南宋政權的主要支柱。

不過,南宋現在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打的反擊戰,金人在戰略上仍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且不說目前中原與江淮地區仍然被金軍佔據,南宋內部也是問題重重,尤其財政危機更是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南宋建立以後,外有金軍進逼,內有盜匪作亂,朝廷能夠實際控制的地域小得可憐,而這點地盤在金軍這次「搜山檢海」的大冒險中又被徹底地洗劫了一遍,如今江南不少地區等朝廷救濟還來不及,哪兒還能交得起賦稅啊?

另外,其實南宋建國以後財政上就一直入不敷出,之所以以前還能維持,是因為有當初徽宗趙佶留下的江南道銀頂著。可是這次金軍橫掃江南,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淪陷了,而趙構當時逃命還來不及,國庫里的金銀又能帶走多少?至于銅錢和糧食布帛則更是丟了個精光

雖然岳家軍等東軍各部搶回來了一小部分,但趙構很清楚他們是不可能吐出來的,而且自己還得對將士們大加賞賜,那錢從哪兒來呢?最後趙構無奈之下,不得不采納了某位大臣的意見,將不少屬于國家的土地等資產賣給私人,才使財政暫時免于崩潰,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金作戰持續太久,只怕南宋就要窮死了(這也是職業兵制的弱點,國家強盛時還好,一出問題連仗都沒法打了,義務兵制的適應性更強,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必須盡快將軍隊騰出來清剿各地盜匪、恢復南方經濟。

而這段時間雖然捷報頻傳,卻並不能掩蓋軍隊系統混亂不堪的現實,當初北宋的軍隊體系現在已經全被打散,而新的體系還沒建立起來,這也嚴重影響到了宋軍的戰斗力,同樣必須盡快解決。

五月下旬,岳飛親自押解戰俘前往越州,生平第一次覲見皇帝趙構。在此之前,岳飛先去拜見了上司張俊,張俊通知岳飛朝廷要派他鎮守江南東路的饒州(今江西波陽縣),岳飛認為這樣不妥而上奏︰「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護月復心。」,趙構采納了他的意見。

副相範宗尹向趙構推薦岳飛任通州鎮撫使兼知泰州,但岳飛認為管轄區域太小,又是文官,對他練兵有害無利,不願接受。趙構也沒怎麼生氣,當即改命為淮南東路一重難任使,淮南東路目前尚在金人控制之下,岳飛見有仗可打,便高興地接受了任命。

建炎四年六月,南宋進行了第一次軍隊改制,兵力最多的張俊所部組建為「神武右軍」;劉光世部為「神武左軍」;韓世忠所部組建為「神武前軍」;新生力量「岳家軍」被命名為「神武副軍」,但由于資歷尚淺,岳飛到只是一個統制官,比那三位官階低不少。

這時,被金軍圍攻了大半年的楚州終于成功突圍出了幾名軍使,向朝廷泣求援軍。趙構這才知道楚州居然到現在還未陷落,不由大為驚喜,但听完使者的敘述後,又不禁為楚州軍民的忠勇而泣涕

楚州守將名叫趙立,是徐州人,在兩年前他還不過是一個看守城門的小官。建炎三年正月,金左副元帥粘罕率軍包圍徐州。徐州知州王復率軍民力戰,因外援不至,不久城破。王復端坐州衙而沒有逃生,他對粘罕說︰「是我堅持死守,和僚吏百姓無關,你殺我一人好了。」

粘罕佩服他的膽略,想要招降他,被王復嚴詞拒絕,粘罕便將王復一家老少全部處死。而徐州的百姓也沒能免難,金軍在徐州城內燒殺婬掠、無惡不作,也許沒有將徐州人殺得一個不剩,就是他們口中的「仁慈」

趙立在城破時與敵展開了激烈的巷戰,雖然沖出了徐州城,卻因為眾寡不敵被金軍擊倒在地,金兵看到他連呼吸都沒有了,就沒有再管他。半夜天上下起小雨,將昏迷過去的趙立凍醒。趙立設法殺死看守城門(看守城門還真是高風險)的金兵,潛入城內找到王復的尸身埋了起來,然後暗結鄉兵謀劃奪回徐州。

三月金軍北歸,徐州只留下偽軍駐守,趙立便召集宋軍散兵與各地義民,乘敵不備奪回了徐州。趙立的親人幾乎全部在金軍攻佔徐州前後殉難,只有叔父趙扆幸存,但當他違犯軍令之時,趙立毫不徇私,「叔父違犯軍法,若不懲治何以服眾!」,立即將他斬首,士卒一片肅然,這支烏合之眾也由此開始具備了基本的紀律性。南宋小朝廷便順水推舟,授予趙立忠翊郎、權知徐州事的官職。趙立雖然沒讀過書,卻展現出行政方面的杰出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就令徐州恢復了秩序。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