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0050七王急聚謀對策
歷盡千辛萬苦,連俊、周亞夫、劉嫖等人終于將車子弄回長安。漢文帝見了,覺得十分詫異,方信了連俊先前所言,知他果真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人。
于是,在第二天的早朝時,漢文帝建議丞相張蒼,新設參議朝政而不決定朝政的翼相一職,作為丞相的參議,由連俊擔任。通俗點講,連俊就成了丞相張蒼的顧問。
對于連俊的到來,吳王劉濞很覺驚訝,退朝後立即招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卯、膠東王劉雄渠到自己的行館秘密會商。
是夜,吳王劉濞帶著六位王爺密聚在自己的小客廳里,共商如何應付突然出現在大漢朝的連俊等人。
雖說大家都是王爺,但以封地重要性與人望來論,吳王劉濞是藩王中的佼佼者,其余六王自覺無法與吳王劉濞相提並論,為了對付朝廷久議難施的削藩之策,只得與吳王劉濞聲息相通抱成團,共同來與朝廷的削藩策相抗衡。
只有吳王劉濞自己心中知道,與六王抱團取暖,是共同對付朝廷削藩策的最大目的,是將六王牢牢地捆綁在自己謀取帝位的戰車上,以共同對抗削藩的行為,來令六王形成與自己聲息相通,一呼即應的習慣性心理與行為。
待時機成熟,已深陷自己奪取帝位戰車上的六王,將再也無法拔足,必然會與自己聲息與共,進退相同了。
見六位王爺帶著點敬畏的目光望向自己,吳王劉濞謙謙有禮地舉杯敬茶,微笑著問,說︰「諸位王爺,今日廷議上所見所聞,有何感想?」
是時,楚王劉戊年已四十七歲,在七王中最為年長。因此,凡有相商,亦必其先言之。
楚王劉戊雖年近五十,但保養得很好,細皮女敕肉的,卻有一股英挺之氣,也善于言辭。
捋了捋絡腮胡子,楚王略作沉吟,品了口香茗,說︰「大凶大吉,無凶無吉。」
濟南王劉闢光不解地問︰「楚王,何謂大凶?又何謂大吉?復何謂無凶無吉?」
楚王字斟句酌地說︰「其數人若能為我所用,則大吉;若不能為我所用,定大凶;若消失,豈非無凶無吉?」
膠西王劉卯和膠東王劉雄渠是兩兄弟,其父王死後,為免他們兩兄弟發生爭位起戰事而殃及黎民,更為了分散削弱他們的勢力,大漢朝廷分立他們為王,為鄰劃地而王。
膠西王劉卯面帶憂色地說︰「吳王,楚王,小王廷議中細觀之,他們深得皇上寵信,正風光八面。若要為我所用,小王深覺並非易與。倘若他們力挺朝廷,小王深為各位王爺之未來而擔憂。而楚王言及之消失,此事恐亦非易成。」
趙王劉遂認同地說︰「膠西王所慮甚是。一者,其深得皇上寵愛,必有侍衛高手護衛在左;二者,其深居皇宮,不易于我等行事;三者,其乃周亞夫所引,與周府關系密切,而周亞夫並非易與之輩,出入必有周亞夫在側,我等機會渺渺;四者,乃重中之重,連俊有著我們所無法比擬的知識。
淄川王劉賢平日好樂歌舞,極少關心時事。今日在廷議時,見連俊等人非凡,所知甚為深廣。此時听罷,大為驚訝,懼色立現,環視諸王顫聲說︰「如此厲害角色,強取有害無益,只當智取。」
吳王劉濞含笑說︰「嗯,淄川王所言甚是!縱彼不會武,僅彼手中物件之厲害,亦非我等諸王手下武者所能抵擋。宛如虎口拔牙,只能智取而不可強攻。然,復當何以智取?」
楚王劉戊捋須沉吟良久,沉聲道︰「竊以為,智取也當視時事而定。有為我所用之智取,亦有令其消失之智取。但凡是人皆有喜好,投其所好,順其聲氣,樹其威信,縱其驕奢,令其失信,誘其作科,陷之犯奸,引其失寵等等,皆應視時事而用之。」
吳王劉濞捋須大笑,拍手稱贊︰「楚王真乃神謀矣!本王竊以為數應用之先,皆須事前明了彼來我大漢朝之用意,方能悉其喜好,方可投其所好等。樹一敵,交一友,相去倍也!縱交友不成,若能不為敵,亦是良選。無計不為敵之際,方以消失計謀之。」
楚王劉戊邊點著頭,邊說︰「吳王所言,甚是入木三分。依本王所見,吳王當具帖盛意往請之,以探實彼意;若可能,令人細觀其飲食起居,活動區域,交往人等,所言所議,以何為題,侍衛情形等,皆應探視明白,方可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吳王劉濞贊許地點著頭說︰「楚王所言極是。三日內,當以本王之名,延請彼等。屆時,諸位王爺勿要推月兌,大駕光臨寒館才好。」
楚王劉戊笑著說︰「我等共力謀對削藩策,本當聲氣同枝,進退相與。然,依本王之見,吳王延請之前,須得聯絡各地在朝王爺,方可避我等無謂之嫌疑。」
吳王劉濞等七王密商之夜,連俊和周亞夫也聚在居仙宮辦公房里,商討著大漢帝國計劃的執行情況,分析著吳王等人的心理狀態,所必須采取的應對之策。
晚飯後,漢文帝招周亞夫前去。不久,周亞夫回來告訴連俊等人,皇上已下旨,大家出宮必須事前通秉皇上,得到首肯方可出宮。
連俊心里頓生反感,哂道︰「這不是軟禁我嗎?」
見連俊臉上皆現憤色,周亞夫平心靜氣地望著連俊,說︰「皇上特別交待,這不是要禁止你自行走動,而是在替你的安全擔憂。不日,皇上將專為你的安全問題,下旨曉喻朝臣。皇上正在想該如何才能保證你的安全。」周亞夫見連俊起憤意,急忙解釋道。
連俊沒想到漢文帝是這麼個想法,很是意外。
連俊笑一笑,說︰「我要記取這一點。我想,漢文帝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意識到我的到來,將威脅到某些利益集團的既得利益。他為我的安全問題而擔憂,才會下如此不近人情的旨意。但皇上的出發點定在保證我的安全這一點上,是出于對我的關心與愛護。因此,我要多給皇上一些時日,好讓皇上想出更穩妥的辦法來。」
周亞夫見連俊這麼說,心里更對他更為敬佩了,說︰「是啊。現今的朝堂上,朝廷與各藩王正為削藩策而吵得不可開交。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奏請皇上,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收歸朝廷直治。以吳王劉濞牽頭的各地諸侯王抱團取暖,同心抗衡朝廷的削藩策。皇上正是擔心吳王劉濞等拉攏不成,將對翼相不利。」
連俊想了想說︰「我差點忘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七王之亂,就在七年後。削藩策正反雙方勢必要經過一番反復斗爭,方能觸發七王之亂的發動,而發動七王之亂的導火索就是漢廷的削藩之舉。」
周亞夫見連俊解除了對皇上的誤會,繼續說︰「皇上同樣擔心大漢北方之匈奴也將對翼相不利啊!皇上說,匈奴若是得曉連俊來助大漢,必深恐大漢國力、軍力大增,將對他們大為不利,也會明著暗著對翼相不利,說不定還有西域各國呢!」
連俊見漢文帝如此在意自己的安全,帶著點感動說︰「皇上的關懷之心很令人感動呢!」
周亞夫見連俊終于理解了皇上的旨意,開心地說︰「皇上正在挑選武功高強的侍衛,要派來這里擔任守護事宜。皇上還特意叮囑我,請翼相留意吳王劉濞等王爺的動向,切不可輕易應允他們些什麼。」
連俊听了,有些感動了,注視著周亞夫說︰「請你回秉皇帝,謝謝皇上的好意安排!」
連俊回憶著說︰「今天的廷議中,吳王劉濞雖然表面上改變了對我的態度,其心里如何想的,很值得我們探討一番。正如皇上所擔憂的,削藩策已經讓他們這些諸侯王,抱團取暖來與朝廷相抗衡。而我恰在此時進入他們的視野,偏有著他們所倚重,也可說是所擔心的深廣見識,他們勢將對我進行拉攏。若不能成為他們方面的盟友,勢必會被他們視為最大的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
連俊想了想說︰「其實,我心里對吳王劉濞還有一道無法逾越的坎。我可記得,史書上寫得清清楚楚,七王之亂時,吳王劉濞曾南聯百越,北媚匈奴,意圖以瓜分大漢疆域為條件,來引誘匈奴人南攻。對于這種賣國行徑,我實在無法苟同。因此,我從內心里鄙視吳王劉濞!」
連俊點下頭,繼續說︰「我們已然站在吳王劉濞的對立面,就要好好想想吳王劉濞會對我們施展哪些手段,以便預作提防。」
一直沒說話的周亞夫,輕笑一笑,說︰「不外乎先拉攏,不成再構陷。權利色好四誘不成,推驕誣敗四技出籠,仍不成的話便是圖窮匕現,刀光劍影了。」
連俊朝周亞夫笑笑,說︰「當然會是他們手下的武士出馬來對付我們的。總體上不外乎你講的這些,但細節上可就會五花八門了。我們討論一下,吳王劉濞他們都會有哪些可能的手段吧。」
竇皇後親生三男兩女,除了太子劉啟和梁王劉武,三子劉揖三歲上便早早夭折了。
都說母親疼小,竇皇後也不例外,三子夭折後,便將本來屬于劉揖的母愛統統轉給了梁王劉武。
但對兩個女兒,竇皇後則同樣溺愛,千般慣著萬般寵著,使得劉嫖劉伶兩姐妹予求予取,不曾真正的壞過半天的心情。
劉嫖十一歲那年,漢文帝剛剛大費周折地坐上大位,朝中群臣多有不服者。
為了穩定自己的帝位,漢文帝做出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將為剿滅呂黨,保自己登上帝位立下卓著功勛的周勃將軍封為右相,地位高過了當時的左丞相陳平。
這才穩住朝中政局,順利地當他的皇帝,開啟史稱「文景之治」的繁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