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0017劉桓話榮枯更迭
連俊听漢文帝劉桓讓周亞夫不僅要找到車,還要送到宮里來,正想說明這樣做的困難之處,卻听周亞夫已經一口應允下來了,只得心里暗暗替周亞夫揪著心。
轉而一想,連俊心里方才明白,歷史上巴蜀那高山峻嶺間的通天棧道,也許就因此而修成的吧!
漢文帝劉桓心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大漢帝國是不是千秋萬代,帝業永昌。
劉桓將心比心地想了想,自己要是直接詢問這個大漢命運的問題,十有**會把連俊給唬住,斟酌了一番,劉桓微笑著說︰「但凡天下萬物,有生就有死,此乃自然平衡之理。人之生死猶如萬物之榮枯,自然也得遵守自然平衡的道理。死亡沒什麼可怕的,親人大可不必悲哀。你們說,朕此說是否在理?」
周亞夫听了,渾身不由冒出汗來。如果回答是,皇帝乃上天之子,豈可言死?如果回答不是,那豈不是認為皇上之言無理?
正在周亞夫左右為難之際,連俊卻已經以非常贊賞的語氣在說︰「皇上乃萬古明君,在自然平衡道理的認知上,上朔三千年,下垂三千年,均無人可及皇上的英明與豁達。」
連俊此話,雖似在諂媚劉桓,實際上說出的卻是連俊的心聲。漢文帝劉桓在死亡問題上,的確非常的豁達,他曾說過「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莫可甚哀!」這永恆之名言。連俊熟知西漢歷史,自然對漢文帝劉桓的這種心態很了解,因此才這麼講的。
長公主和周亞夫听連俊這般回答劉桓的話,心里大驚,均以為劉桓會生大氣而殺連俊。可連俊話已出口,只能等著看看皇上的反應再說了。
令他們都沒想到的是,劉桓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謙遜地說︰「你高評朕了。」接著,漢文帝劉桓便說出上面那句永恆之名言。
連俊心里反而一驚,如果說巴蜀棧道是因自己汽車的原因而修成的,那漢文帝對于生死看法的這句名言,怎麼也跟自己扯上關系了?難道,自己真的跟這大漢朝有什麼潛在的因果關聯麼?
見劉桓如此豁達,周亞夫心里大為折服,起身朝劉桓雙手一揖,說︰「誠如連俊所言,皇上之洞察萬物自然平衡道理,實是無人可追!」
「春生夏長秋收冬枯,乃世間萬物應循之法度,朕只是說出萬物生死之因果罷了。誠如萬物之榮枯,朝代迭更也屬此理。朕切以為民心乃朝代之氣象,順民心者,朝代則榮;逆民心者,朝代則枯。」劉桓真誠地說著自己對萬物榮枯,朝代更迭的見解。
周亞夫听了,立即抱拳而揖,說︰「縱觀史上歷朝歷代,亦不及我大漢君明臣賢,我大漢江山必將千秋萬代永固永存。」
「朕也想江山永固呀!可朕想江山永固,江山便能永固了麼?要想江山永固,便得時時體察民心,順乎民意,永不拂民心所向,民意所指。終朕一生可保大漢體察民心,順乎民意,則朕一生可保大漢江山無虞。然,朕卻無法保證身後的大漢,能跟朕一樣體察民心,順乎民意。如此,大漢終有一日被更迭。」劉桓平心靜氣地論述著。
長公主沒想到父皇會有大漢必有一日被更迭的想法,心想有通曉大漢史的連俊,便可先見性地采取預防措施,則大漢江山便有希望永固了。
想到這,長公主突然笑嘻嘻地說︰「父皇,世間萬物榮枯與朝代迭更,誠如父皇所言。然而,上天體我大漢君明臣賢,特將2000多年後熟知大漢史的連俊送來我大漢。這應是上天要我大漢借著連俊對大漢歷史的熟知,預先修正可導致朝代更迭之舉措。如此,大漢便能時時體察民心,順乎民意,那大漢的江山不是永固了麼?」
長公主實在聰慧,這番話不僅將劉桓心里要說的想法給說了出來,更將話題拉到周亞夫帝國計劃中來了。
听了長公主的話,劉桓與周亞夫同時朝長公主賞識地點下頭。
劉桓心態輕松地贊賞說︰「長公主天縱慧心,實不辜負當日敕封長公主之寵愛啊!」
「父皇寵愛,女兒心里記著呢!這不是替父皇的大漢江山著想,才將熟知大漢歷史的連俊給父皇帶回宮里來了麼?父皇若有想問的問題,何妨直問連俊,讓連俊詳加說明呀!」長公主順著父皇的話頭往周亞夫的計劃上拉。
劉桓微點一下頭,將目光投向周亞夫,問︰「周將軍以為如何?」
周亞夫心里實在欽佩長公主的智慧,見皇上來問自己的意見,心知皇上心里已然這般想了,只是尊重一下自己而已,便趁機說︰「皇上英明,長公主聰慧。有連俊在,皇上每有重大決策,便可事先詢于連俊此決策將帶來的後果。若是好的,便可放心施行之;若後果不佳,施行前還可針對性地修正之,以期事事順暢,策策佳效。如此,民心處察,民意得順,我大漢自然江山永固了。」
劉桓撫掌而笑,說︰「周將軍此言,甚入朕心!如此,便得請連俊時時為朕解說了。連俊,你可願意?」
通過這一番接觸,連俊發現漢文帝劉桓果如史書所記載的那般賢明、豁達和中和,見劉桓問起,望了望周亞夫和長公主,見兩人均點頭鼓勵自己,便說︰「皇上,連俊願意!」
見連俊答應了,劉桓開心地笑著說︰「有連俊相助,朕將不會誤國了哈!」
長公主一心要替連俊要個名分,便趁著父皇開心,說︰「恭賀父皇。有連俊相助,父皇想不做萬古明君都不行了呢!哦,父皇,連俊以什麼名分來幫父皇呢?」
听了長公主的話,劉桓心中正在斟酌該給連俊什麼名分。
周亞夫見長公主在替連俊要名分,心想連俊要有了適當的名分,幫自己實現起大漢帝國計劃來,好處實在多了,便說︰「皇上,連俊對于我大漢將來朝政上的好處,實在太大了。」
周亞夫此話的用意,在于要讓劉桓封個大官位給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