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對應的,斯勒巴爾-內瑪尼亞則信心大增。
今天的戰斗,與他的本意並不完全符合。近一年來,庫莫部落擴張得太快。以沙為名,以卡特理教義為本,內瑪尼亞家族整合本部落的力量,建立起一支可以聚集起一千五百千常備兵力的有效武裝。與尤拉特等好幾個小型部落建立起良好的協作關系。並在此基礎上借助白羊庫拉毫無自知之明挑起的部落戰爭,一舉吞並足有自身兩、三倍敵對勢力。而妹妹珂雍露-內瑪尼亞的執著,更在短短數月內將人口最多的烏尊部落拉到自己這邊。
如果單是計算數量,內瑪尼亞家族直接控制下,或處于盟友關系的卡特理派勢力,總人口將近三萬。憑靠游牧部落全民皆兵的傳統,緊急情況下能夠拉起一萬多人龐大軍隊,儼然伊姬斯地域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但這僅僅是個存在于理論上的數字。庫拉剛剛臣服,原本處于統治地位的道萊家族雖然半被迫半自願地銷聲匿跡,組成部落主體的其他大家族與庫莫之間卻還正處于討價還價、相互融合之際。父親法爾洛-內瑪尼亞滯留在帕斯米爾(pashmiur)沙漠沒有來,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至于黑羊烏尊,原來就是白羊庫拉的死敵。別看現在因為奴隸主的襲擊而族群破敗,可真要他們接受已經合並的庫莫-庫拉部族聯合,甚至一起成為三足鼎立中的一支,不花費大量口舌、犧牲乃至暴力,是完全不可能達成的。
斯勒巴爾需要亞穆克家族,或者帝國大統領奧多里克-埃盧魯斯,對處于不安定狀態的烏尊部落施加一定的壓力。所以,他放任倍感屈辱的烏尊族武裝襲擊伊姬斯的商隊。同時,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並不具備與伊姬斯的其他勢力進行大規模戰爭的實力。因而與珂雍露一起制定了‘襲擾、襲擾,不停襲擾’的計劃。通過打了就跑的小規模戰斗,一方面破壞帝國總督府及奴隸主們打通商路的戰略意圖,削弱、分化對手的經濟力量,並為父親火魔在北部沙漠邊緣地帶的活動做掩護;另一方面,戰斗中不間斷的合作,也能磨合烏尊部落歸附人員與庫莫部落之間的關系。
按照斯勒巴爾的計劃,至多一年,伊姬斯現有統治階層的矛盾就會因為商路的長期堵塞而大規模爆發。帝國官僚、殖民者、本土奴隸主、海外貿易商的權力聯盟,將在爭吵和推月兌責任中土崩瓦解。而他也能從久經征戰的烏尊部落勇士中選拔出一支包括兩到三千人,紀律嚴明、戰技高超的軍隊來——如果沒有奧多里克的詭計;如果那支襲擾隊沒有中了埋伏,差點陷入全軍覆沒的境地;或者,如果那個烏尊部落的女奴軍妓沒有逃出綏靖軍的軍營,告訴他伊姬斯大統領的陰謀。
烏尊部落的群體情緒並不穩定。不出兵救援,後果將難以預料。而出兵救援,就要面對奧多里克-埃盧魯斯的優勢兵力,打一場計劃外的血戰。讓人左右為難的局面。斯勒巴爾不是沒有想過救出陷入重圍的襲擾隊後,放棄現有的營地,全軍遁入南部沙海的方案。可現在聚集在營地的不單單是參加襲擾隊的青壯年,還包括大量的老幼婦孺。真要那麼做,恐怕一大半人將在逃跑的路上死去。最後的結果還是全軍覆沒,四分五裂。與其如此,斯勒巴爾糾結一番後還是決定出兵,和不按常理的奧多里克拼一把。
至于這個駱駝為牆,沙坑為壕,弓箭為主要殺傷力的戰斗模式,則是斯勒巴爾的有意為之。部族武裝擅長機動,缺乏耐力,靠攻擊商隊的襲擾戰術可對付不了經過訓練的正規軍隊。因此,將這些勇士圈定在固定區域,外部造以牆和壕溝,內部配備雙弓和足量的箭支,才能讓他們在三、四倍之多的敵軍包圍下死心決戰。當然,為了讓他們放棄可以進攻也可以逃跑的駱駝,斯勒巴爾不得不帶頭放棄拉風的座騎。為了快速制造兩道松軟沙土的淺溝,斯勒巴爾甚至不惜使用自己馭使風的能力。除了意料之中的驚懼,斯勒巴爾感到烏尊部落的勇士對他的敬畏也很有利于他的指揮。
可以說,這樣的設計的確起到了效果。
六百人的混合部隊,抵御住了配備齊全的綏靖軍的沖擊。拋射到陣外的箭矢,不斷擊退分成數股輪番進攻的敵軍。少數攻入陣地的精英兵,成了軟沙坑和弓箭協作的犧牲品。經歷過這次戰斗,這些烏尊部落挑選出的精壯應該能成長為堅忍不拔的戰士了罷。
不過,關鍵是要能堅持下來。斯勒巴爾能明顯感覺到齊射的頻率漸漸減緩。這里每個人至少做過開弓放箭的重復動作多達十次,手上的力道不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罷。接下來,應該是進入下一個步驟的時候了。
斯勒巴爾拍了拍他剛從烏尊部落提拔上來,如今正因為眼前的戰事而越來越亢奮的一個年輕指揮官的肩膀。「德哈爾(dejares),你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打了嗎?」
剛過二十歲生日的青年大笑著,露出滿嘴潔白的牙齒。「銀,你教了我們那麼久,如果再學不會的話,那豈不是活該被關進石頭圈子里當牲畜!?你就瞧好吧!我們會把這些異教徒的軍隊死死拖在這里的。」
斯勒巴爾點了點頭,又有些不放心地叮囑道︰「至多二分之一的沙漏時間就好。只要維持住戰線就好,沒必要與對方死拼。」
伊姬斯最簡單的計時工具,一沙漏等于兩小時。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個時辰。不過看那些熱血沸騰的烏尊勇士的表情,就算是讓他們在此戰斗到天黑恐怕都不成問題。斯勒巴爾看著大呼小叫著走去激勵士兵的德哈爾的背影,略感無奈地嘆了口氣。朝著沙丘的方向打了聲 哨,早已躍躍欲試的巨蠍斯柯比呼嘯著沖下山來。
奧多里克的騎兵得到的只是阻止部族騎兵擾亂步兵攻擊陣列的命令,對于氣勢洶洶、相貌古怪的巨型蠍子,當然是自行讓出一條通道。所謂圍三闕一,奧多里克可沒打算把這群凶悍的沙漠游民徹底圍死。因此,營地後方的道路還是通暢的。見部族首領模樣的武士坐上伊姬斯風格的怪異坐騎離開固守的營地,又與潰敗後重新整隊的駱駝騎隊匯合到一起,大統領立刻發出旗語,命令己方左右兩支騎兵匯聚到一起,防備敵人再次使用集群沖鋒的戰術。八百對五百,就算不能殲滅,纏住他們應該不成問題。
決定性的戰役要點,還是在扎營固守的駱駝營地。烏尊部落最後的核心分子,應該都在這里了罷。無論代價如何,只要消滅所有死戰不休的勇士,赫赫有名的黑羊烏尊將注定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至于遠道來援的庫莫黃沙部落,失去本地烏尊殘余族群的支援,他們難道還能支撐許久?讓圖拉克和他駐守在帕斯蒂(pasde)的十三軍團去擔心這群帕斯米爾(pashmiur)沙漠上游蕩的老鼠們罷。如此一來,辛卡納(singhana)城附近將再無有組織的抵抗力量,通往沙海的商道將暢通無阻。一戰定功,他奧多里克-埃盧魯斯大統領的威名將由此在整個伊姬斯傳揚。讓那些牆頭草的家伙們好好看看,實力和血統,到底哪個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副官羅洛的目光始終追隨著部落營地後揚起的塵煙。「大統領,他們好像是在撤退。」
意氣風發中的奧多里克楞了愣。向遠處看去,飛揚的沙塵鋪天蓋地,但的確有向西北方向逐步蔓延的趨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不禁大笑起來。「駱駝騎兵多半是庫莫族的人罷?他們才不會為了黑羊的領地而死拼呢。眼下局勢不妙,逃跑是當然的。」笑完,他的臉色驟然一肅。「命令各支隊加緊攻擊,再派一組突擊隊進去。騎兵都派到北面,但暫時不要加入攻擊序列。這些游牧民狡猾著呢,被他們打個回馬槍可就笑話了。」
羅洛立刻諂媚地贊頌大統領的指揮若定。奧多里克雖然听著舒服,但還是揮了揮手打斷了副官的繼續發揮。「你去左路軍催催。我們這里打得熱鬧,他們倒好,爬得比烏龜還慢。對方主力都在我這里,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他們總不見的什麼都不作,非要等我過去才開戰罷。讓魯西隆(roussillon)加速解決那邊的雜兵,然後盡快與我匯攏。再這麼打下去,我這里的人員損失太大。」傷亡大,撫恤的壓力也大。雖然這個問題應該是文官們頭痛的事,現在來說也就是圖拉克和安妮塔的伊姬斯聯合執政體的事,不過奧多里克的面子是另外一個問題。
魯西隆(roussillon)是奧多里克自己挑選的辛卡納(singhana)綏靖軍的副指揮官。一個混血兒,以前當過雇佣軍,六年前自願成為伊姬斯本土軍的軍官,自稱四十五歲。可看那張飽經風沙滿是皺紋的臉,無論誰都會懷疑他其實已經五十四了。魯西隆最大的優點是穩重,也就是說奧多里克讓他干什麼他就絲毫不打折扣的執行。在這場戰斗中,這個優點顯然成為他最大的劣勢。
「一點眼力勁都沒有,真不知道他當雇佣軍的時候是怎麼活下來的。」羅洛副官心里泛著嘀咕,表面上還是一副誠懇的樣子,立刻出發去傳達大統領的意思。
兩軍之間的直線距離大致在三十古里左右。羅洛一路疾馳,也就十多分鐘便看到左路軍的陣列。第一眼的印象,就讓他差點氣歪了鼻子。一千五百人的隊伍,三百多人的騎兵,整整齊齊地擺列成教科書式的左中右三翼集群的方陣,騎兵在中軍待命,兩側的步兵規規矩矩地坐在地上,正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