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授 拳

第二十一章授拳

冷斷雲雖然對朱世明有很高的期望,但卻從來沒有想到他小小年紀會進入第五重。當年的冷斷雲也是在二十多歲才開始步入五重之境,在當時已經被譽為練武的天才了,他從沒想到過有人會在這方面超過自己。因為很多人,金鐘罩保持在第四重能一輩子停滯不前,所以以朱世明那渾厚的內力能達到第四重並不是讓冷斷雲特別的驚訝。

今天他終于見識了什麼是天賦異秉。文武有別,學文化之人,只有肯努力,會笨鳥先飛,總有成功的一天;而練武不一樣,天份很重要,一個人的資質,身體骨骼構架等等,跟他將來在武學上的成就關系很大,有些武功不是靠努力就能達到的,當然,任何武藝如果不努力,只靠天賦成就也不會很大。

滿意激動的冷斷雲,從樹林里出來就決定了,開始教授朱世明八極拳,而不是只是以前的基本功和起手式。以前他一直以為,八極拳是一門很凶狠的拳術,與人動手,非死即殘,朱世明小小少年修煉這麼早的殺招,有違天和。但是今天看來,如果不教,沒有什麼可以教的了。而且八極拳雖然凶狠,但是歸根結底還要看使用的人。

八極拳又叫開門八極拳或稱八技拳,是一門很高深的拳法,但發展到現在由于以訛傳訛,貌已全非,往往給人僅留下剛猛直進,外家橫練的硬功夫印象。其實八極拳的內涵是很深的,它是一門以道統馭的高級拳法。此拳的創始人是癩、癖二僧,後傳吳鐘等人。癩、癖二師雲游天下,對技藝傳授十分謹慎,選擇傳人十分慎重,曾言︰「凡知癩字者皆吾徒也」。並言︰「寧可負藝終身不可輕傳」。由于此拳非常厲害,唯恐誤傳匪類,所以老輩皆繼承此說不亂傳人。至今社會已進入火器時代,靠拳械征伐天下的時代早已過去。拳械技藝已非古代那麼重要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當恢復八極拳之本來面目,使它作為一門古老的文化保留下來。

古人曾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可見對此拳法之重視,也說明此拳確實實戰技擊之價值是非常高的。八極拳在古代為什麼這麼厲害,這絕非僅僅踢樁打袋就能練成的,拳諺有「踢樁打袋非上乘功夫」之說。八極拳雖有六式靠樁法等操樁方法,但這僅僅是初級功夫。八極拳有三層功夫或稱三種勁力階段即明勁、暗勁、化勁階段。明勁階段要剛猛直進,把力發出來。暗勁階段力量內斂,含在里面,剛中寓柔。化勁階段勁力變化莫測,松緊剛柔,無絲毫滯拙。

目前八極拳有河北、天津、西北、東北等幾派,「吳氏」、「馬氏」、「霍氏」、「趙氏」、「齊氏」等等,各家都別怕人搶走了名號,都怕自己不是「正宗」,都打著宏揚中華武術的晃子,把八極拳這一屬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歸到自己家族的門下,也不管自己是否對八極拳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啊,有點扯遠了。

八極拳講道是武之體,武是道之用。德行先到,功夫後到,修道是核心。怎樣理解開門八極拳?有這麼幾個說法︰一.以清淨心為開門,以見自性為八極。只有見到自性其拳法的威力才是無量無邊的。八極拳是癩、癖二僧所創,其心法為佛法。這是八極拳的內功心法。通過修行產生神秘力量即德行之力。二.從技術角度來講,也有生打硬要,打開對方門戶貼身進攻之意。八極拳又叫八技,其技法主要為頂、抱、撢、提、跨、纏、折韁、朝陽手八個勁或八個招數。八極拳無花架子,發招一拳、一肘、一掌、一腿從力學角度為終極之大。八極拳各種角度均可出招,打法豐富。三.從更深層次含義來講也可以解釋為大開方便之門,廣收門徒用老拳接人之意,頗有禪宗意味。八極拳近可御敵養生,遠可了生月兌死。「八極」一詞也有以易理來解釋的,均與實相不相違背。佛門有善巧方便,對不懂佛理者則以與佛理相通的其它理論來解釋。

總之,八極拳是一門功夫拳,非一朝一夕短時間內就可掌握的,其內涵很深,若不下一番苦功夫或淺嘗則止是很難見到此拳法的真諦的。

相傳八極拳是少林寺的四大看家拳術,相傳已有幾百年歷史。但是,直到三百年前,真正把八極拳發揚光大的卻是道家門徒。現在的八極門就是月兌源于武當的一個派別,其看家功夫之一正是八極拳。

在我看過的八極拳演練中,東北霍氏八極拳練的很規範,特別是震腳闖步真正體現了八極拳的勁力特點。滄州孟村的八極拳較為僵死,使我想起馬英圖先生的一句戲言「練八極的不能教劈掛,練劈掛的不能教八極」。馬穎達先生解釋說「練八極拳的震腳發勁,容易把人練僵,如果練一練劈掛拳人就活起來了,八極的勁道加上靈活的身形,則無人能敵。而光練劈掛的人腳下無根,練一練八極拳,則樁穩而勁道暴烈,本來就靈活的身形再加上暴烈開合的勁力,則如虎添翅」。所以,有「八極加劈掛,神鬼都害怕」之說。孟村吳連枝先生這一枝以前沒有加練劈掛,現在不知是否加練。李書文和馬英圖同在張拱辰門下學藝一直是雙拳合壁,槍拳合一。而馬鳳圖先生在黃四海門下也是兩拳同練。八十年代在沈陽開武術觀摩大會時,我就無意中看到練霍氏八極拳的一位選手,早上練功時練的招法好像和我們練的劈掛拳種的擊技精華「十二大招」很相似,但禮貌其間,他趕快離開了。後來也沒來得及相互交流,我想可能是李書文留下的劈掛技法。現在有個別人把劈掛說成八極劈掛拳,這是極端錯誤的,八極和劈掛是兩個不同的拳種,各有各的歷史、風格、特點,決不能混為一談。練的時候也要注意各自的特點,不要練成四不像。

是故有雲︰八極沒劈掛,上不開暢;劈掛無八極,下盤不穩。

八極拳動作看似簡單,但對動作的要求很嚴,八極拳動作要求︰含胸拔背,頂頂直腰,沉肩垂肘,氣貫丹田,踢腿不過襠,震腳闖步,如穿石入洞,落地生根;出手如箭離弦,快似閃電,內外功兼修,別具一格。八極拳一動起來︰崩開裹進,硬開硬打,盤前顧後,打左防右,前搓後碾,進則發,退則穩,身不舍正門,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八極拳的勁力有三種︰沉墜勁、十字勁、纏絲勁,全部招勢不月兌離這三種勁道,有的招勢中表現出一種勁道,有的招勢則是三種勁道的綜合體現。八極拳與其他拳種不同的是它的發力暴烈突然。

八極拳震腳發力的方法,震腳是向下用力,地面對人的反作用力是向上,與你橫向及水平打人、發勁沒有直接關系。震腳只能使人啟動,闖步及空中轉體,使身體向前,而招勢的勁力是在身體向前,產生加速度,靠擁搓步和跺碾步帶動身體三盤擰轉而發出的,這時的腳不能離地,只是腳尖的搓碾及腳跟的跺擁帶動身體發力。所以有「八極、八極腳不離地」之說,而擁搓步跺碾步是八極拳發力的根源,只有懂得了這兩種步法的應用才能算入門了。

八極拳里修煉最好的要數有「槍神」之稱的李書文老先生了,他每天練拳上萬遍,而且他名氣最大,成就最高。《滄縣志》載︰「李書文室內排掌擊空,離窗五尺,窗紙振蕩有聲。李以槍刺樹上棗,一槍一只。刺壁之蠅,蠅落而壁無痕。鐵錐入壁,力拔甚難,他以槍攪之,錐即出。」

除他自身的原因外,他的弟子都給他增光,李書文的大弟子霍殿閣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師和警衛官,直到偽滿;李書文的最後一個弟子劉雲樵,在國民黨政府警備隊服役,當過侍衛隊教官和蔣介石警衛。;而與劉雲樵同時跟李書文學八極拳的李健吾,做過毛太祖主席的警衛。

我交給你的八極拳,屬于我冷斷雲自創,我在偶爾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少林的秘籍《易筋經》,結合武當的純陽功,自創了一套非常適合八極拳的內功心法。因為八極拳畢竟是少林的功夫,雖然當年由武當發揚光大,但是八極拳里面隱含的禪意是純陽功的道家心法解決不了的。

經過多年的模索和探詢,我終于成功創新了八極拳,結合同是內外兼修的金鐘罩,兩種功夫相得益彰,產生的效果絕非一加一等二那麼簡單。給我帶來了無法預料的好處,攻守兼備,內外兼修,攻的凶狠剛烈,防的也是剛中帶陰,防中有攻。

冷斷雲的凶狠和絕情在整個洪幫乃至整個炎黃帝國黑幫都是非常出名的,「寧惹閻王,不招虎王」,這並非冷斷雲本性使然,而是八極拳拳風如此,剛猛如烈火,八極拳下決生死,肘膝的運用,專門往人的脆弱處和死**攻擊,泰國的泰拳頗有八極拳的風格,但是還是沒有八極拳的霸道。

綜合運用、吸收兼備佛道兩家的內力功法,內外兼修,八極拳和金鐘罩的完美結合,開創了冷斷雲一代宗師級的地位。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