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水嶺和傳說

第五百一十二章分水嶺和傳說

皇帝忽然改俸祿發放方式的事,讓朝中一直感覺良好的大臣們感覺到了壓力和寒意,原來,皇帝不是缺了他們就什麼事都干不了。

到底是站在皇帝的對立面和皇帝對著干,還是站在皇帝的麾下,給皇帝搖旗吶喊,到了此時,不管是大官,還是小官,透過皇帝稍稍顯露的猙獰,知道自己該是選擇的時候了。

站在皇帝的對立面,無外乎如以前一樣,和皇帝唱反調,以反對皇帝為榮,如今的事實是皇帝扳倒了魏逆,掃清了鹽商,站在皇帝對立面的人,幾乎就沒什麼好下場,往這個位置靠,即便是最「勇敢」的人,也要三思,要不要站到那最核心的位置去。

站在皇帝的麾下,就如那些帝黨一般,努力辦事,爭取皇帝看上眼,或許一個「超級工程」就會落到自己頭上,博個名流青史也不是難事,即便不能和徐光啟他們比,但是,開創一代先河,也不是件難事,看如今帝黨們的「成就」,這條路明顯是條康莊大道,更多的人幾乎就是下意識的選擇了這條路。

改俸祿發放方式,看似一件小事,卻實際上是皇帝「霸權」顯露的分水嶺。

文淵閣。

內閣大學士日常辦公之地。

施鳳來捧著一個小奏本,神情小心的進了文淵閣。

「施首輔,陛下可是有什麼吩咐?」施鳳來一進門,一旁的張瑞圖就趕忙問道,言語之間帶著奉承,領軍票這件事的後果就是一夜之間,朝堂上的風向為之一變,眾臣終于想起來,一直以來,那個溫潤好說話的皇帝原來也有猙獰的一面,是靠向皇帝這邊,還是站在皇帝的對立面,成了每一個當官都要選擇的事。

張瑞圖本來打算一直就是打醬油,什麼事也不表態,等皇帝厭煩他了,他就辭職回老家,他是個「魏黨余孽」,朝堂上的事,也不想管,也不敢管,可如今,他也不得不給自己的選擇一個位置,到底是站在皇帝麾下,還是站在皇帝的對立面。

原本打算低調回老家的張瑞圖,此時的心思,更活絡開了,施鳳來這個比他還窩囊的人都可以跟著皇帝干的風生水起,這首輔的位置坐得穩當當的,他為何就不能學施鳳來?施鳳來也是閹黨呢。

張瑞圖也不想要太多,只要皇帝如支持施鳳來那般,給他謀一兩件好差事讓他頂個名,也就足夠他名流青史了,這樣就行了,與其這樣平淡的退下去,還不如學施鳳來,跟著皇帝,讓皇帝拿銀子給他「買」個青史留名,想皇帝如今有那樣多的銀子,還有什麼事是干不成的?只要分潤一點點出來,就足夠給他張瑞圖「買」個青史留名了,這是一件極簡單的事,難與不難,也就是皇帝一句話。

皇帝這次不經意間的顯露猙獰,倒是讓打算打醬油的張瑞圖猛然間驚醒,一條金燦燦的金光大道就擺在自己面前,自己卻只把腦袋埋在褲襠里走路,渾然不覺,著實是不該,故此,此事過後,立刻轉變了態度,人也變得積極起來,開始和施鳳來套近乎了,期望著皇帝看他順眼,給他雙「金鞋」穿。

「是張閣老啊!陛下確實有事,吩咐在下辦點小差事。」施鳳來原本還有些嚴肅的臉上,笑開了花的和張瑞圖說道。這個張瑞圖和他是一樣的,都屬于魏黨之列,他能留下靠的是及早的轉投到皇帝的麾下,皇帝也需要他這個軟綿綿的人當首輔,故此,他這個位置也還算穩當,這個張瑞圖可就不一樣,關系可比他牢靠多了,張瑞圖和懿安皇後有些關系,當年懿安皇後生重病,魏忠賢打算動懿安皇後老爹,進而動懿安皇後,就是這個張瑞圖給攪黃的,故此,懿安皇後也一直念著他的好,而皇帝又對懿安皇後相當好,故此,這個張瑞圖在閣臣的位子還是很牢靠的,皇帝向來是個念舊情的人,故此,即便是這個張瑞圖一直把醬油打到底,對他,卻也必須給予足夠的尊重,不看僧面看佛面,何況這尊佛的面子相當的大。

「呵呵,不知是何事?在下能否幫得上忙?」張瑞圖如今也算是想通了,與其打醬油回家,不如弄點什麼名堂出來,也不枉自己當一回大學士。

「呵呵,倒不是什麼大事,陛下吩咐,給幾位辦事牢靠,成績優秀的移民官換個正式的官職,也不忘他們辛勞一場,算是對去年那批新晉進士的褒獎。」施鳳來笑呵呵的說道,這氣氛,相當的融洽。其實,施鳳來也奇怪,這個張瑞圖向來不是什麼事都不管麼?怎麼忽然變得這樣熱心了?

「哦?呵呵,這倒是好事,想那些新晉的進士確實也不容易,天南地北的四處奔波,安置災民,確實辛苦,也是該給他們換個地方了,……卻不知道那幾位能獲如此殊榮,成為第一批轉正的?」張瑞圖笑呵呵的說道。

「呵呵,諸多移民官中,要數功勞最大的,聲望最高的,莫屬史可法,史憲之了,此人的事跡,那是陛下都親口贊譽的,故此,此次轉正,就是以史可法為首。」施鳳來笑呵呵的說道。

「哦,史可法?史憲之?那可是左遺直之徒,不錯,不錯,確實是個人才,當予以重視,不知陛下此次準備把此人放到哪里去呢?」張瑞圖先是稱贊一番,然後又問去什麼地方當官。

「陛下說,讓此人去上海縣任縣令。」施鳳來說道。

「上海?……縣令?」張瑞圖驚訝的問道,如在以前,他都不知道上海在那個角落里,可如果和徐光啟聯系起來,這就不同了,和他同樣是閣臣的徐光啟,老家就是上海,故此,他也就對上海知道一些,故此,驚訝的問起,了解同樣是閣臣的一些基本資料,這是常識。

「確實,是上海縣。」施鳳來答道。

「可我怎麼記得這史憲之是六品官啊!怎麼這六品官去任縣令,怕是有些不合規矩吧?……再,陛下不是說要給移民官褒獎麼?這去任七品縣令,豈不是降級了?」張瑞圖不解的問道,全天下的縣令都是七品官,這是定例,一個六品官去當縣令,可就不是褒獎,而是不同尋常的降級。

「張閣老可就理解錯了,這可是陛下在培養史憲之呢,你想,他日如此人要入閣,焉能沒有州縣任職的經歷?故此,雖然是六品官了,可陛下還讓他去任縣令,就是此意,這是陛下在刻意磨練他呢,這在外人看來是貶了,可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簡在帝心啊!」施鳳來一副羨慕的模樣解說道。

「唔,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怪不得,也是在下理解錯了,如此一看,可就確實是陛下看重此人了,此人倒是好造化,能得陛下如此親睞,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張瑞圖听施鳳來一解釋,就明白了,如今皇帝越來越重視實用,要的就是能干事實的人,下放到州縣磨練未來的輔臣,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听著施鳳來和張瑞圖說話,韓爌不是滋味,皇帝忽然顯露了一下猙獰的面孔,這下面的官員立刻就嗅出了味道,紛紛開始謀自己的出路,開始選擇位置,見識過了皇帝整人的手段,又見識過皇帝弄銀子的手段,又眼饞皇帝手上的銀子,相當多的官員站在了皇帝那邊,讓原本就不佔優勢的「反對派」更是孤立,而他韓爌,又偏偏是這個「反對派」的天然頭子,他這個「反對派」的頭子,似乎還是皇帝立下的,這讓韓爌有苦難言,早知道是這樣,他未必會當這個「反對派」的頭子。可如今上了賊船了,說什麼也遲了。

「其實,這史憲之身上還兼著司農司的差事呢,這六品官對應的是司農司的差事,陛下這也不算破規矩,上海縣令乃是兼職,陛下說,這上海乃是移民的重要之所,為移民計,故此,派了史憲之去兼任縣令,就是為方便移民做打算……,閣老可忘記了,如今,陛下打算向大琉球移民,上海這個位置的重要性,可就顯現出來了……」施鳳來繼續解說道,對于這樣一個忽然靠上來的內閣大學士,他覺得,能爭取到也是件好事。

「唔……,怪不得呢,原來如此,首輔這樣一說,到是合情合理了,確實,即便是為磨礪人才,也不該隨便破例,如果仍然兼著司農司的差事,那就不算什麼,畢竟,如今移民乃是大事中的大事……」張瑞圖立刻領悟到其中的意思,移民大琉球的事,不是什麼秘密,往大琉球移民的優勢,更不是什麼秘密,同樣一份銀子,以前能移民一個人,現在卻可以移民兩個,你說選那個?故此,施鳳來一說,張瑞圖就明白皇帝為什麼要派史可法去上海了,這上海,確實是個重要的地方,這北方各省的移民要去琉球,都得到上海集合中轉,這是必經之路,派司農司的人去兼上海縣令,也就可以理解了。

韓爌听著這話,更不是滋味,皇帝這明顯是在布局了,而且是在為未來幾十年布局,按理說,他得出來反對,阻止和擾亂皇帝布局,可他卻是有苦難言,皇帝要重用的這個史可法,也算東林黨人,他如何能出口反對?他這一出聲,得罪東林黨人不說,更是得罪了那些移民官,你說大家當移民官,累死累活的,好不容易有個出路了,可以從移民官轉成正式的官職了,他這一打破,移民官的出路可都沒了,這些進士還不得恨死他韓爌。

一想到如今滿朝的大小官員都在議論那什麼領軍票的事,韓爌就覺得煩躁,情況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了呢?

施鳳來和張瑞圖兩個人笑呵呵的言談之中,就把皇帝交代的事給辦了,人事變動的奏本很快就到了皇帝那里,很快又到了司禮監,然後很快又到吏部,成了事實。

……

南京。

自從傳出徐光啟這位活菩薩半夜之間年輕了十歲的消息,南京城里的士紳百姓也就對這個八卦格外的感興趣,這人可以返老還童,是所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如今就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何不感興趣?這徐閣老更是朝中大臣,更是移民欽差,更是老百姓口中的活菩薩,這就更是添加了神秘性,整個南京城,如今的話題,已不是皇帝抄鹽商抄到了多少銀子,而是八卦徐光啟返老還童這件事,不少當事人,就成了香餑餑。

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他早先不過是個驛卒,還是被趕回家的驛卒,結果因緣際會,恰恰被去府谷縣做移民官的史可法看中,成了史可法手下重要的跑腿幫閑,幫史可法辦了許多事,完成了移民任務,搭史可法的車,他一躍,從一個幫閑變成了有官品的官,這還是皇帝御賜的,更是含金量十足。

他遇到的史可法也是個好人,沒有撇下他,去司農司當差,依舊把他帶上,他又搖身一變,成了跟著史可法,跟著徐光啟辦差的紅人,當日,他因為是徐光啟身邊的紅人,故此,一听到書房里的哭泣聲,就立刻趕了過去,有幸目睹了這傳奇的一幕,一個遲暮的老人這才幾個時辰的功夫,就年輕了十歲,整個人似乎都散發著光芒,這種「神跡」,成了南京城里士紳打听的八卦,也成了李自成可以吹噓的本錢。

一座酒樓上。因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人也格外的多。

李自成三腳兩步的跨上了酒樓,準備在這里吃過了飯,兼帶吹一番牛,過過嘴癮之後,再去欽差衙門辦差,如今,欽差衙門里,是格外的忙。

「李大人,李大人快來請坐。」酒館里不少人都認識李自成,這位御賜的九品官,司農司里跟著徐閣老辦差的紅人,也是不少人巴結的對象。

在眾人的巴結和夸贊中,李自成也是毫不含糊的就坐了過去,有人請吃喝,那可難得,他如今跟著徐光啟,雖然面子是賺足了,身份也有了,可唯獨這銀子不夠花,想撮一頓好的,還得掂量下錢袋子,不過,最近這南京城里打听徐閣老變年輕的八卦之火,那是熊熊燃燒,他也順便賺幾頓酒喝喝。

李自成像是餓牢里放出來的惡鬼,撕了兩個雞腿之後,才開始打量周圍的人,見周圍的人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看著他,就知道這些人想听什麼。

李自成端起桌子上的一碗酒,正要喝個痛快,都到了嘴邊了,忽然想起什麼來,又道︰「換,換,換,有茶麼?這吃過了飯,還得去當差呢,要是被知道喝酒了,可是要挨罵的。」李自成連忙放下酒碗,大聲的要茶喝。

一旁立刻又人換了茶杯。

李自成大口的喝了幾杯茶,覺得夠舒坦了,才抹了抹嘴,滿足的道︰「要是以前有人跟我說什麼神仙的事,我就一個大嘴巴子扇過去,好打醒他,可如今,咱是信了,不得不信啊!就發生在咱眼前的事,咱不信也要信……」李自成看著周圍巴結他的人,知道這些人要听什麼,吃飽了,喝足了,開始給這些人說八卦了。

酒館上的人都是一副眼巴巴的目光看著李自成,這里面,都是些四五十歲的人居多,更是有七老八十的人也參雜在里面,可見返老還童是件多吸引人的事。

「李大人,你就別磨蹭了,給我們說說,這當時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我等可都等不及了。」立刻有人催問,這返老還童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呃……,話說當日,我還在當值,正準備去看下徐閣老,這夜也深了,大家也是知道的,徐閣老常常辦公到深夜,要是沒人提醒,常常就會過三更……」李自成也是個忽悠死人不償命的角色,開始為了這頓吃的,專業的忽悠這些人。

一眾八卦眾都伸長了脖子等下文。

「……我剛提起燈籠,準備去徐閣老書房看看,就听見,這仿佛徐閣老的書房那邊,有仙音裊裊,有霞光陣陣……」李自成開始為了肚子里和桌子上的那些雞腿而工作。

一眾人听到這種神奇的事,個個把脖子伸得更長。

「……當時我就覺得奇怪,這大半夜的,怎麼還有這種聲音?莫非是神仙下凡了?我那是連忙提著燈籠去看,我這越走就越覺得吃驚!你們猜,我看到了什麼……」李自成夸張的說詞,立刻吸引了在場的人,等問完了,李自成又大口的啃起豬蹄來。

「李大人,你就直說,到底看到什麼了吧……」立刻有八卦眾接過話頭,李自成「演繹」的撞見神仙,有的人听過的不是一次,雖然覺得荒誕,可架不住人家徐閣老真的年輕了十歲,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更架不住人家李大人是史大人,徐大人身邊的紅人,那是能接近徐閣老身邊的人,說的話,即便是荒誕,也有不少人听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催眠著自己。

「……嘿,這還了得啊!只見徐閣老書房之上,瑞氣千條,霞光萬丈,一道光柱直照在徐閣老的書房上,那氣勢,除了神仙,我實在想不出還能有誰有這本事了,那院子里,照得跟白天一般,我打的那燈籠,一點光都沒有,你說奇不奇……」李自成以最大程度夸張著當夜發生的事,當然,他自己只覺得這是夸張,他可絕對沒說假話,當日,那院子里的光確實很亮,大家都提著燈籠,能不亮麼?

「喔……」一群八卦眾都听得痴了。

「……我到閣老的院子里的時候,史大人也在,你們猜,我听到了什麼?」李自成繼續撿大家愛听的說。

「听到了什麼?」八卦眾追問道。

「……嘿,那還用說,當然是神仙說話了,只听見那神仙說,他們是天上的神仙,听說凡間出了一位救民百萬的善人,老天都給感動了,故此,玉帝降下法旨,讓他們下界為此人延福,延祿,延壽,……」李自成盡撿大家愛听到說。

「李大人,這到底是那幾位神仙啊?到底長什麼樣啊?」八卦眾里,有求仙求長壽的人,忍不住問了起來。

「這還用說,管福,祿,壽的當然是福祿壽三星了,你沒听李大人說,那神仙也不是一人,定是這三位神仙了……」有八卦眾立刻腦補出神仙的名字和官職。

「對……」

「對,定是這樣沒錯……」

這個人一說,八卦眾又紛紛自行腦補壽星是啥樣,不就是那個端個桃子,腦袋有些不同的神仙麼?

眾人爭論了一陣,李自成正好乘機吃豬蹄。如今他忙的腳不沾地,吃過了午飯,還得回去辦差,沒那麼多功夫和這些人閑扯,如果不是為了這一桌子吃的,他懶得在這里胡說八道。

「……李大人,李大人,您接著說……」爭論完畢的眾人,又恭維李自成。

「……嗯,唉,這後來啊,興許是神仙交代完了,也給我家大人延過了壽了,也就走了,那一直在我家大人書房上的光柱,也沒了,我家大人也就出來了,你們猜,我家大人變成什麼樣了?」李自成打了個飽嗝,繼續忽悠這些想神仙的白痴。

「怎麼樣,怎麼樣啊?」

「李大人,到底如何啊?是不是年輕了很多啊?」盡管大家知道,徐閣老肯定是變年輕了,可還忍不住問。

「……呃,嗝,那還用說,我家大人出來的時候,那可是滿面的紅光,身上有霞光,有瑞氣呢,看上去,和神仙無異,可整整年輕了十多歲,要不是咱天天見咱家大人,都不敢認呢……」李自成夸張的說道,他已經吃飽了,準備撤了,還準備趕回衙門里辦差,如今遇到貴人,還不容易得到的差事,他可絕不會把差事搞砸的。

「唉,當是延壽一紀……」立刻有人腦補道。

「……好福氣,好福氣啊!徐閣老為百姓延命,老天該當為他延壽啊!可惜,就是沒看到那神仙是什麼樣,不然,找畫匠畫下來,也可以擺在家中日日供奉……」

「就是,李大人,那神仙長什麼樣,就都沒看到?唉,我等凡夫俗子有向道之心,奈何神仙不眷顧啊……」有人不甘心的追問道。

「……嗝,咱也是凡夫俗子,又怎麼看得到神仙呢?顯然是神仙也怕污了了眼啊!唉,等咱跟著徐閣老好好干,說不準將來神仙可憐,可以讓咱看看呢……」李自成忽悠這些人,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也沒一點不好意思,這些人就愛听這個,他正好可以混幾頓好吃好喝的,大家各取所需罷了,當時是什麼情況,在場和知道的人一大堆呢,誰看見神仙了?沒一個人。不過,徐閣老忽然變年輕,這倒是真的。

「……嗝,告辭,告辭,衙門里還有事,咱就不多說了,告辭了諸位啊……」李自成吃飽喝足,立刻撒腿就往欽差衙門里跑,如今欽差衙門里都是忙的腳不沾地,他更不可能特殊。

留下的,就是幾桌子想神仙,想長命百歲,想延年的人們,以及這個神奇的傳說。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