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農業爭水

「那卿家到底想怎麼做呢?能說得具體些嗎?」楊改革問道楊改革知道這孫元化有忽悠自己的意思,可還是決定支持他的想法。

「陛下,這其實,實際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修一個較大的水壩;第二部分則是運用水力的部分,這兩者之間,又以較大的水渠相連……」孫元化開始兩眼放光的說道。

還是要修水壩,楊改革以前也听說過孫元化說修水壩的事,楊改革覺得這就是一個超級的無法完成的工程。

真的要修水壩,其所需要的工程量,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楊改革現在得把全部精力放在人壇上,得把全部產能用來建造人壇,可沒有功夫在明朝建個「三峽」玩玩,那樣實在是太傷身了。

孫況化介紹著自己心中的設想,卻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麼。

「嗯,就是說,卿家準備修一個水壩是嗎?那卿家想過,這個水壩怎麼修,修多大?需要多少銀錢嗎?」楊改革問道。

「…•••等等••••••,朕想起來什麼了……」楊改革忽然想起來什麼,原本楊改革一直以為,孫元化所謂的修水壩都是修「三峽」那種水壩,可楊改革見孫元化也沒把修水壩當成是多啊的事,楊改革也納悶,莫非,在自己眼里的超級工程,在孫元化眼里不算什麼?這可就奇怪了……,楊改革忽然想起來,除了那種攔水壩,還有一種水壩,這種水壩被稱為「滾水壩」,和那種高出水面的攔水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攔水壩要求高出水面很多,需要有巨大的閘門等等,需要的技術含量可不是一般的高,但那種滾水壩,說實在的,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說白一點,全部用石頭壘起來都可以做出這種水壩來,難怪孫元化不把修水壩當成多大的事,原來他所謂的水壩和自己想的水壩,是有區別的……,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發電機……

「…•••卿家說的那種水壩,是不是就是把水位抬高?稱作滾水壩?」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是的,修水壩就是為了把水位抬高,平常的水壩直接用岩石累積起來即可不過,臣覺得,如今又了這種鋼筋水泥混合手段,倒是可以嘗試以鋼筋混合土來建水壩,如此,這水壩的蓄水能力大大提高,••••••陛下可知四川的都江堰?」孫元化楞了半天,才回答皇帝的話難道修水壩就不是為了把水位抬高?

「鋼筋混泥土修水壩?滾水壩?都江堰?朕知道,一千余年前的超級工程,現在還在造福四川實乃是不可多得的杰作••••••」楊改革說道。

「陛下可知,都江堰為什麼是傳世之杰作麼?」孫元化神秘的問道。

「這,朕倒是知道一些,據說原理就在那個什麼分水的魚嘴吧,水多了就直接流到別處去了,很是厲害……」楊改革說道,對于都江堰,楊改革肯定是知道一些的,但也不是很具體,只知道那個分水的魚嘴很厲害可謂是巧奪天工。

「正是,都江堰的厲害之處正在于這個分水的魚嘴,陛下可知,這個魚嘴建得可謂是巧奪天工,陛下知道,這魚嘴以前是多麼的難建嗎?可如今有了這水泥鋼筋,確實可以輕易的造出這種分水魚嘴來,也就是說,都江堰的傳世杰作,如今可皿很輕易的在任何地方重現,前提是有足夠的水泥和鋼筋……」孫元化神秘的說道。

「這••••••,這個倒是是的……」楊改革回過神來,明白孫元化的意思了,孫元化想得是建水壩•……,提高灌溉能力;而自己想的是依靠水力發展工業……

「陛下,若是能建一個水泥鋼筋的分水魚嘴作為天下的示範,……則可處處重現天府之國••••••,陛下,若是這種方法能行得通,則我朝處處是天府,處處是糧倉,陛下,此若是能大行與天下,則我大明必定國富民安……」孫元化j 動的說道。

楊改革那個汗••••••,貌似是這樣的,貌似自己搞水力是為了發展工業好吧,你這倒是先搞到農業上去了……,這個貌似差別有點大……

「卿家說得是••••••,說得是……」楊改革那個汗顏,貌似這和自己的初衷有很遠的距離,可也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了水泥鋼筋,水利設施的功能、能力會大大的提高,水利設施能力的提高,肯定第一個會運用到農業上,這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一個古代人,即便是有著「先進」的思想,可依然很有很大的局限x ng,頭一個想把這種改變自然的能力運用到農業上,正是一個明朝人該有的思想,即便是孫元化也不會例外。農業對于古代的人來說,就是一切••••••

「陛下,若是能建成這個分水魚嘴的攔水壩,則天下必定為之風靡,陛下,水泥,鋼筋的需求量,必定會暴增啊!••••••」孫元化兩眼放光的說道,按照他想的,皇帝不做虧本的買賣,做買賣一定要賺錢,他也是有準備的,他做的這個事,雖然有些瘋狂,可也有不小的商機,商機就是他能帶動天下水利設施修建方式的改變。

楊改革那個汗,這貌似確實是個不小的商機,明朝人對別的或許會很挑剔,或許很謹慎,或許會很排斥,但對于修建水利設施,那確實很看重和舍得掏錢的,改變自然的能力大為改善,有了較高的改變自然面貌的能力,把這種能力運用在改善土地上…•••,楊改革一點也不懷疑明朝人對此的熱情……

楊改革那個••••••,莫非,自己工業化還是從「農業工業化」開始「卿家說得有道理••••••」楊改革不得不承認孫元化說得有道理,或許後世的人無法理解現在的人對于土地的熱誠,或許無法理解現在的人對于土地的舍得……

「陛下••••••,這種水壩一旦修起來了,肯定是造福一方的善事啊!」孫元化j 動的說道。

「卿家的意思是讓朕到處修這種水壩?」楊改革郁悶的說道,按照孫元化這樣干,工業和農業搶水的問題,現在已經凸顯了。

「非也••••••,陛下天下之大,陛下怎麼可能面面俱到?陛下不是有補貼麼?只要陛下對用鋼筋水泥修築水壩進行補貼,想必此物會很快風靡天下的••••••,如此反過來,又推動了水泥廠和鋼鐵廠的擴大……,我朝之鋼鐵的產能,肯定會到一個相當恐怖的數量••••••」孫元化已近j 動得快跳起來了。

啊!楊改革快暈死了•••…,這還有補貼啊!這補貼不是自己弄的手段麼?這孫元化怎麼拿起自己的手段來自己這里賣乖了?

所謂的補貼實際還是和發票聯系在一起的,買水泥和鋼材了,要開發票然後等工程竣工了,拿著開出的發票到楊改革的稅監領補貼,一般是兩成,這就是補貼政策,這種政策的好處就是要開出發票,必須要辦證,而辦證,請自己到稅監去登記……要想到稅監去登記,就得遵守楊改革的各種規矩,就得忍受稅監的挑剔和監管就得繳稅……

孫元化這話里的意思,還有一層,就是控制水泥廠和鋼材廠繳稅的問題,楊改革听得真的是那個••••••

這個事不是該自己來說麼?現在怎麼輪到孫元化說了?楊改革真的得很…•••

「卿家的意思是,如同造船,買車等一樣,都施行補貼制度?以刺j 百姓對水利設施的投入?而有反過來刺j 水泥廠和鋼鐵廠的產能……」楊改革說道。說實話,楊改革更多的想得是怎麼用水力搞工業化,而不是搞「農業水泥」。

「回稟陛下,臣正是這個意思陛下,若是天下都以水泥修建水利設施,則可以說,處處是天國不是夢想,陛下,這盛世的輝煌確實不是說得假話啊!」孫元化兩眼放光的說道。

楊改革再一次那個!若是自己是一個傳統的皇帝,而不是穿越者的話,遇到這種事,只怕會立刻按照這種思路去做,可自己確實個穿越者,還有這工業化的夢想……

「卿家說得有道理,若是如此,這水泥和鋼材的產量,只怕會立刻大增,這水泥廠只怕也是要建得到處都是的••••••」楊改革不得不承認,以明朝人對土地的熱情,修水利設施來改善土地的經營能力,絕對是一件不需要過多干涉的事,若是能證胡水泥在修建水利設施上有天然的優勢,明朝人一定會舍得對土地進行投入•ˋ••••

「陛下聖明!」孫元化兩眼冒著光芒,說道。

「…•••按卿家說得,天下人對修建水利設施是相當熱忱的?是嗎?也就是說,我朝如今到處都是水利設施,只是方法都比較原始,無法和如今這種水泥來相提並論,是嗎?」楊改革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明朝人有不小的區別。

「回稟陛下,正是,我朝之中,不管官民,都對水利設施極為重視,每年征發的徭役,實際,很大一部分是去維修水利設施了,幾乎每年都會乘著秋冬季的農閑之時整修水利,大道河流,小到溝渠,可以說,我朝無一年不在整修水利,也無一年不在為這個出錢出力,可謂是消耗巨大,若是能以水泥來營造水利,則可以大大減輕維護水利的力度,可大大節省人力物力,……特別是那種大型水利設施,一旦建成,則可沿用數十年,雖然建造的費用稍高一些,可平攤到每一年,實際,還是相當節省的,陛下,這可是個大商機啊!」孫元化開始侃侃而談。

楊改革再次大!現在輪到孫元化給自己談商機,談項目前途,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自己的潛移默化,是不是也太厲害了點?

「卿家說得是,說得是!」楊改革的說道。或許是自己皇帝當久了,太久不曾接觸底層人的生活,或許是自己疏忽了。按照孫元化說的,這個農業水泥化,確實有著極大的前景!以明朝人修水利的熱忱,自己再這麼一催生,這水泥的需求量確實會大增,水泥廠的數量也會大增,大明朝只怕會迎來一個水泥時代。

「……卿家的想法,朕支持……可以給農業水利設施改造提供水泥,鋼材補貼……」楊改革覺得自己●不過孫元化,沒有想太多,就同意了孫元化說的。楊改革此前可不是這麼想的•而是先滿足工業化的水力需求……

楊改革很,其實,也是蠻欣慰的,別的不說,這明朝人都被自己培養出思考產業前景來了,這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嗎?

「陛下聖明!••••••天下人知道了陛下要對修築水利設施進行補貼,必定無不歡欣鼓舞•必定無不感恩戴德,陛下之名,必定用傳千古……」孫元化也毫不吝嗇的將馬匹送上。

「…•••但,卿家別忘記了,如今還沒有一個切實可靠的樣板,卿家的樣板還沒造出來呢?要讓天下人相信卿家,相信水泥,卿家打算怎麼辦……」楊改革一陣苦笑•自己剛開始可不是這麼想的••••••,既然明朝人自己都提出要這麼辦了,自己也就依了明朝人吧。

說到這里•孫元化更是來勁了,這眼楮的光芒已近可以用揮灑來形容了。

「陛下,如今不是剛好到了農閑季節麼?這正是整修水利的大好時機啊!臣打算,借這個時機,在西山那邊修築一個集灌溉水利,驅動水力于一體的大型的水力工程,……臣打算將整條永定河都欄斷,利用水壩將此河的水抬高一到兩丈之間……,並且依照都江堰修建分水魚嘴,向世人展示水泥的功用•也不會耽誤工廠的用水••••••」孫元化雄心勃勃的說道。

楊改革那個汗顏,這個孫元化,想這件事,絕對不是一天兩天了,絕對想過很久了,以前就記得他給自己提過這事•自己當時沒當回事,顯然他不甘心,拿了自己的「招牌菜」補貼來繼續忽悠自己……,這本是件比較好笑的事,可居然讓孫元化忽悠成了••••••

「…•••卿家那水壩,一定是滾水壩了?抬高一兩丈?這可是個不小的高度啊!」楊改革現在已經基本理解了孫元化為什麼會這麼熱心修水壩了,也理解了孫元化所說的水壩是指什麼。和自己想的那種攔水壩是有區別的,這種滾水壩的技術含量實在沒什麼,就是在枯水積極搬石頭而已。絕對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三峽」那種大壩。

「回稟陛下,滾水壩可是指都江堰那種壩麼?」孫元化問道。

「…•••嗯,是的吧••••••」楊改革想了想,肯定道。都江堰什麼模樣,楊改革見過,絕對是滾水壩。

「回稟陛下,臣所建的,正是滾水壩,水從壩頂上滾過,確實比較貼切……,這種壩,實際,應該只需要以水泥加石塊來修即可,不過臣以為,可借這個機會,在此壩用水泥混合鋼筋來修建,以檢驗水泥鋼筋營造的可行x ng••••••」孫元化說到這個問題上,這兩眼的光芒才收斂起來。

「哦,要用這個壩來驗證鋼筋混凝土技術?」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正是,陛下要建人壇,其營造手段,必須經過重重的考驗,必須有絕對的把握,不可以有一絲的疏忽,若是出現一絲疏忽,即便是臣等以死謝罪,也無濟于事,故此,臣以為,該當乘著如今修築這個水壩的機會,順便驗證水泥鋼筋在水中,在低溫下的情況,為修建人壇做足準備••••••」孫元化兩眼的光芒似乎已經撒盡了,開始收斂起來「嗯,說得有道理••••••」楊改革也贊成這種辦法,論證水泥技術,楊改革一直都比較重視,以前就有準備拿燈塔來做實驗,不過,現在的水泥廠在西山,就近實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也好,怎麼論證,卿家就自己拿主意吧,這個,確實得好好的論證一下,應該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考慮清楚,該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解決掉。」楊改革說道。

「臣領旨!」孫元化說道。

「這些做下來的費用大概是多少?」楊改革又問了句。

「回稟陛下,少則數十萬銀幣,多則百萬••••••」孫元化回答道。

「哦,是這樣啊!」楊改革現在明白,為什麼孫元化說建個水力中心要百萬銀幣了,原來是這麼回事。

「…•••朕知道了,那農業水利用水泥和鋼材補貼的事,卿家自己上個個本子吧……」楊改革想了想,又說道。

「臣謝陛下隆恩!」孫元化是立刻j 動起來,十分的感j 。為什麼感j ?這件事,只要是生活在大明朝的人都很容易理解,天下大事,莫過于農,在農上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這成就自然就不用說。

遠的有李冰父子享了近兩千年香火,近的有徐光啟這個活菩薩……

楊改革也已經醒悟孫元化為什麼這麼著急的一定要推出這個「農業水泥」項目,也醒悟為什麼孫元化提到修水壩就兩眼冒光了,看來,孫元化也不是傻子,也必定是有人提點了他。功德護身這個問題,看來,不是自己一個人想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